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的应用

时间:2022-05-10 10:15:02

导语: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日渐深入,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已成为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关键。从我国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为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带来创新动力。因此,本文拟对多媒体技术内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并对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被逐渐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信息化技术和教育的融合,为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了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和创新。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可以为教学创新工作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这不仅迎合了学生的喜好,而且有利于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课程改革。

1多媒体技术内涵概述

多媒体技术手段是当前最为主流的技术手段之一。从计算机专业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指借助计算机设备、多媒体设备,对图像、视频、图片、文本及动画等诸多形式的内容进行综合处理的技术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目的在于将多媒体信息要素进行逻辑关系处理,以便实现人机交互,展现出信息的逻辑性关系(王晓英,2019)。多媒体技术手段是信息化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从教育领域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指借助计算机设备以及相关技术,对图像、视频、图片、文本及动画等信息要素进行加工、管理和整合,从而创造出有价值的教育信息集成环境,实现师生与信息之间的交流。在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手段的核心,便是借助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为师生提供可以利用的多媒体信息,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在信息化时代,积极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初中英语教学,可以有效强化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创新。

2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当下,中学生从小便接触到了互联网和各种信息化设备,已经习惯了信息化的生活。但是在传统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还是凭借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来进行“填鸭式”教学,为了教学效率和考试分数,不断压制着学生的喜好。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困境(周海燕,2018)。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视频、音频、图像及动画等诸多素材,可以将落后死板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先进灵活的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2有利于营造良好语言环境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锻炼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英语知识的同时,提升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当中,语言表达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语言表达能力分为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肖嵋,2019)。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和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具备极大的耐心。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创设情境,进行动态教学,进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师应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帮助学生打下坚固的语言基础,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决心与自信。最后,教师要组建课外学习小组,帮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充分地掌握以及应用学到的知识。客观来说,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同时,我国学生的母语是汉语言,缺少锻炼英语的学习环境。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利用视频、通话等形式,可以创设一个说英语的良好教学情境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的口语训练变得更具灵活性、丰富性,以此来帮助他们有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3有利于构建学生认知结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距离日渐缩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英语知识,需要具备跨文化理解能力,而且还需要构建科学的文化认知结构,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但是借助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对他国文化进行全方位、深入的认知(许东晓,2019)。事实上,初中语言教学内容涉及多种文化背景知识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在视频、图片等信息的支持下,可以充分展现出他国的历史、文学、生活方式、民俗价值和思想观念,这对学生重新构造文化知识结构有着积极作用。

3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将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

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多样性。在开展中学英语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屏幕、电子白板,与传统黑板教学设备相融合。当传统板书无法表达出某种特定的知识内容、知识意象时,教师便可以借助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设备等,将视频、图片、动画及知识信息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这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课堂的氛围,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愉悦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教师可以采用音乐、视频、PPT等手段,创设动态直观的视觉环境,调整课堂氛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例如,在一次英语启蒙性教学的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接受新的语言并对其感兴趣,笔者运用了音乐与视频进行教学。首先,为了调整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轻松学习,笔者想到了最近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并且引入该电影的主题曲TryEverything作为课堂的开始。这首歌不仅轻松明快,而且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学生很快就脱去了上节课带来的疲乏,课堂氛围变得愉悦起来。为了让学生对英语有更加直观的认识,笔者接着利用相关学习视频,通过动画人物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并让学生学习其英语拼写及发音。视频中各个物体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英语,而动画人物更是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进而培养了语言能力,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最后,笔者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让学生主动上前在黑板上把单词对应的物体画在单词下面,再让其他学生一起说出物体的中文名。

3.2引入多媒体视频通话、国外影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能力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师若只是单纯借助文本朗读和阅读,很难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外教进行口语交流,这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让他们可以勇敢地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高建标,2018)。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多媒体课件的人机交互,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场合下适用的英语表达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影视片段融入课堂当中,例如《老友记》《风雨哈佛路》《幸福终点站》等优秀国外影视片段等,并为学生的交流和口语表达提供引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创设口语场景,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口语发音、更加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3.3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

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便是能够借助视频、图片、音频等信息,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知识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自制力不强。因此,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最有效手段便是丰富教学活动,比如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充沛的激情,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能力。例如,在教授八年级下册CouldYouPleaseCleanYourRoom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情景对话,并根据学生人数以及学生特点进行分组,让小组成员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实现学生之间的交互性英语对话。同时,这一过程也体现了英语生活化的特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师更应当以此作为英语教学的切入点,结合课堂讲述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激情,以达到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目的。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对外国文化的理解能力,了解外国文化习俗,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独具特色的他国文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了解他国文化的积极性,从而将外国文化更好地介绍给学生。例如,在学习“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时,教师可以借助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将外国的饮食文化引入课堂当中,并且借助多媒体视频形式,创设出多媒体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制作“bananamilkshake”,从而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尊重外国文化,强化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促进他们日后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真正践行素质教育目标、展现出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积极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当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将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融合、引入多媒体视频通话和国外影视教学资源、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强化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的同时,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高建标.初中英语在多媒体技术下的有效课堂创新分析[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8(9):82.

[2]王晓英.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应用[J].中华辞赋,2019,70(10):176-177.

[3]肖嵋.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与创新策略探究[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9(1):52.

[4]许东晓.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合策略探析[J].数码设计·CGWORLD,2019,8(12):110.

[5]周海燕.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69-69.

作者:冯小燕 单位:黄石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