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社会资本勘查投资问题探究
时间:2022-11-12 02:38:59
导语:当前社会资本勘查投资问题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勘查投资主体指的是实施勘查项目的出资人。在我国,探矿权是从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中派生出来并相对独立于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的限定性物权。探矿权人享有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并获得收益的权利但没有处分矿产资源的权利。探矿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同样应该表现为:行为能力或承担责任的能力是衡量申请该项权利的民事主体是否符合规范的前提。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种行为能力的根本体现就是一种经济能力。因此,凡具有足够经济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均具有申请探矿权的资格。经核准、登记等法定程序,可以成为探矿权主体。在此前提下,探矿权人成为勘查投资主体,履行勘查出资义务,并可以通过“招标、招聘”等途径,来解决行使探矿权过程中所需的特殊手段或技能问题。允许一般民事主体申请探矿权,成为探矿权主体,实际上是从法律上赋予社会资本勘查投资合法地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质找矿突破战略,允许和鼓励勘查投资主体多元化,维护投资主体权益,鼓励更多的非国有企业投资商业性地质找矿。近十多年来,随着地质找矿机制的改革,国家允许国有地勘单位以持有的探矿权为条件,与其他企业和个人合作勘查,勘查出资主体发生了很多的角色变化,非国有的探矿权人与他人合作勘查的行为非常普遍,因此,除了通过成为探矿权人实现勘查出资主体权利外,一些企业和个人出资与探矿权人合作勘查,事实上也是勘查投资主体。合作勘查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来约定,社会资本勘查投资权益受到法律的保护。《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完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机制。对可以由企业投资的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政府原则上不再出资,主要运用政策调控,改善市场环境,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对勘查风险大的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政府适当加大前期勘查力度,带动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培育壮大商业性勘查市场主体,确立企业在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各类矿业企业新建矿山或采区,必须依法投资矿产资源勘查或有偿取得矿业权,承担投资风险,享受投资权益。上述政策的提出,解决了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的投资主体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降低商业性地质勘查的风险,保护商业性地质勘查的权益。旨在通过拉动社会资本投资,加大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实现在短期内形成显著找矿成果的目标。在国家倡导地质投资多元化的今天,我国诞生了一批专注于风险勘查的民营企业,投资进行商业地质勘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梁伊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广西南宁530022投资的民营企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实施找矿突破行动的2011年,我国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找矿资金投入已实现了1∶10的比例,随着地质找矿新机制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这种拉动比例必将更大地提高,社会资本勘查投资在地质找矿中将发挥更多的作用。
二、社会资本勘查投资导致地质勘查队伍发生变化
社会资本勘查投资活动是打破地质勘查队伍单一性的决定因素。地质勘查活动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产业活动,因而各国矿业法一般都规定,必须满足特定资质和条件才能从事地勘活动。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地勘项目由国家投资,实施计划管理,国有地勘单位承担,因此,没有制定地质勘查资质准入制度,更不可能存在非国有的地勘单位。改革开放后,在允许社会资本投资勘查的形势下,地质勘查也逐渐向社会开放,非国有地勘单位有其存在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地质勘查资质管理制度应运而生。1991年9月3日,原国家地质矿产部令第14号《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地质勘查资格管理工作进入新的时期。非国有地勘单位由此诞生并逐渐在地质勘查行业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地质勘查单位资格管理办法》实施十多年后,由于其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原有的规定和要求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地质勘查资格管理工作的需要,尤其是缺乏竞争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导致勘查工作能力水平相差很大或十分悬殊的地勘单位持相同的地质勘查资格证书,不利于地勘单位提高素质、增强地质勘查能力、提高地质勘查工作质量水平。为此,国土资源部适时总结,进行制度完善,2003年了《矿产资源勘查资质注册登记办法》。2008年国务院了《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0号)。将勘查资质管理的制度上升为行政规范,这些制度规定了勘查资质的准入条件,消除了国有与非国有的界限,强调技术能力是取得资格的主要条件,从而保障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规范地质勘查行为,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促进地质勘查工作健康发展。非国有地质勘查队伍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实施地质找矿战略行动,需要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勘查单位。《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鼓励国有矿山企业实行探采结合、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公司或企业集团,增强在国内外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能力。鼓励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组建矿业公司或地质技术服务公司。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公司和机制灵活的找矿企业。近几年,不仅国有地质勘查单位申请地质勘查资质,而且有一批非国有的企业陆续申请地质勘查资质,成为地质勘查的新军,国有与非国有的地质勘查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应清醒地看到,非国有地质勘查单位自有的技术人才相对缺乏,在申请地质勘查资质过程中,为了满足各类技术人才的限制条件,一些公司四处拉人的现象依然普遍。虽然聘在公司的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不少,但实际上这些人员并不在公司承担项目工作,这些公司承担的项目,往往项目人员少,成果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有地质勘查单位仍是地质勘查的主力军,非国有的勘查公司应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在地质找矿战略行动及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保护社会资本勘查投资权益需要规范勘查行为
矿产勘查活动是以生产一定的地勘成果为产品的产业活动,目标是形成一定的关于矿产储量大小等情况的地勘成果。探矿权人享有出资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并由此获得收益的权利。探矿权人实现勘查收益的主要途径一是转让探矿权,二是依据优先权登记采矿权取得采矿的权利并据之取得后续的收益。近十多年来,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非国有企业登记探矿权,探矿权人是投资人,实施地质勘查工作的是具有资质的勘查单位的情形越来越普遍。探矿权人是一般主体,地勘单位是特定主体。地勘单位通过出资可以成为探矿权人,但非地勘单位之外的探矿权人要进行地质勘查活动必须通过委托或其他形式由地勘单位进行勘查。具有地质勘查资格的勘查单位与探矿权的主体探矿权人往往并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勘查投资人与勘查单位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双方通过建立合同关系,明确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勘查合同成为维护勘查投资权益的主要手段。由于勘查投资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投入与产出(地勘成果)往往并不成为正比关系,双方订立的合同不可能约定勘查投资人投入多少资金后勘查单位找出多少矿产资源(地勘成果)。这种情况下,规范勘查行为是保护勘查投资人权益的前提。近些年,发生了一些勘查单位抬高勘查价格,不认真编写勘查报告的行为,深受勘查投资人的痛恨。勘查投资人可以接受勘查单位按技术规范严格实施地质勘查但却找不到矿的结果,但不能接受勘查单位违反技术规范,乱施工、乱作业行为,更不能容忍弄虚作假。不规范的勘查行为频繁发生致使勘查投资人权益得不到保护,将导致勘查投资人的投资积极性减小。不规范的勘查行为在损害勘查投资人权益的同时,也损害地质勘查行业的利益。
本文作者:梁伊工作单位: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
- 上一篇:基于经理管理下非效率投资研究
- 下一篇: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