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论文

时间:2022-01-15 10:40:00

导语: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论文

一、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的发展历程

纵观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7-2001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民营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的主要特点是摸着石头过河,境外研发机构的定位不清楚,研发方向不太明确。当时我国民营企业主要是在境外建立研发联络点,其职责是收集信息、整合项目、锻炼队伍。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境外研发工作总体上是缺乏体系的。我国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起步较早,主要是因为部分投资领先者华为、创维、华立等公司率先在境外进行研发投资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形成过一小波境外研发投资浪潮。在潮头过后,除华为公司外,多数民营企业对境外研发投资采取了收缩的策略。

第二阶段:2002-2006年。这是我国人世后的第一个发展的五年,这期间是我国家电、机械、服装、机电等行业出口快速增长,占据世界市场份额迅速增加。与此同时,许多出口导向的民营企业强化了境外研发投资。华为、海尔、联想等民营或采用民营机制的企业借势强化了境外研发投资。从行业结构看,我国汽车、纺织、医药、机床机械等行业的民营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逐步增多,主要以新建方式建立境外研发机构为主,而以并购方式建立境外研发体系则比较少见。

第三阶段:从2007年起至今,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上升,与周边世界的不和谐开始出现。而当遍及世界范围的针对中国制造业进行的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形成浪潮时,我国民营企业占重要地位的制造业出口战略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家调整了加工贸易战略,传统的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不再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加之国内劳动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民营企业面临转变增长方式的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出台了有关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是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机遇,也是实现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方向。在这一时期,由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及我国医疗事业的较快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在能源、医药方面的研发投资尤其是境外研发投资迅速增长。

二、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的现状

我国最早到境外进行研发投资的民营企业主要出现在信息行业。其中通信、家电、IT及软件服务等信息类民营企业设立的境外研发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从行业整体看,我国企业已经在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等信息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完整的境外研发网络。另外,在纺织服装行业,民营企业是境外研发投资的绝对主力。在医药产业,民营企业的境外研发投资也占有重要地位。

在通信行业,华为公司是境外研发投资的代表性企业,其已经设立了十多个境外研发中心或境外研发分支机构,创新活动遍布亚洲、非洲、北美及欧洲等地,主要职能是支持企业的全球化运作。2007年度,华为公司的全球销售额已达到126亿美元,其中境外销售额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70%。与公司的全球化战略相适应,华为公司每年按销售额10%的比例拨付研发费用;公司拥有35000名研发人员,这也是我国拥有研发人员最多的企业。通过巨额研发投资和研发全球化的综合布局,华为公司的研发竞争力已占居世界领先地位。

另外,在2001年,华立公司动用巨资收购了飞利浦的CD—MA研发机构,拥有了在美国、加拿大的CDMA的实验室和境外创新团队,目的是想借此并购切入通信高端业务。尽管这一并购并未产生预期的效益,但它却开创了我国民营企业收购境外研发资源的先河。

在软件及信息行业,我国民营企业设立境外研发中心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为企业提供软件外包服务的境外机构,东大阿派及用友工程公司在日本设立的境外研发中心属于这种类型。2004年,用友工程公司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主要从事软件外包业务的市场调查及应用研究服务。而东大阿派是一家为国内研发活动和境外软件研发外包提供服务,这是我国IT业利用国际软件外包业务的领先企业。

二是为网络业务提供境外设计服务的研发中心,以百度公司、盛大网络公司为代表。搜索业务是百度公司的核心业务,其市场份额已占据日本市场前三位。为巩固日本市场现有地位,百度公司与日方伙伴在日本合作建立了境外研发中心,开发基于日文版搜索业务及适应日本市场运营策略的产品和服务。而盛大网络则是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之后,利用资本优势收购了韩国一家家游戏软件企业的股权,间接掌握了韩国的研发资源。

三是在境外销售软件产品而建立的境外研发机构。以金山软件公司为代表,其境外研发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加快产品的英文化、标准化及为扩大海外市场销售服务。

在纺织行业,浙江、江苏、福建及北京等地的一批优势企业已经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投资涉及的子行业包括运动服、服装、袜业、鞋类、纺织面料、毛巾等领域,还包括相关的纺织机械领域。奥康集团、法派集团、庄吉集团等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七匹狼在日本和香港设立研发中心,李宁服装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亚光毛巾与股东单位合作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鲁泰色织在境外投资纺织面料研究,浪莎针织在境外投资袜业设计研究等。而纺织机械类公司的通宇控股收购意大利公司拥有一支境外研发团队,并把全球研发中心放在了欧洲,飞跃集团则在欧洲和日本设立了缝纫机研发中心等。

在汽车行业,民营汽车企业的境外研发投资包括二个方面:

一是整车核心部件研发,如造型委托研发、发动机委托研发及底盘关键技术委托研发等。吉利公司、长城汽车等公司的境外研发投资主要在发动机、造型等方面,主要是向国际著名独立设计公司支付巨额委托研发费用,自己则参与部分测试和应用培训研发活动。中顺汽车已于2001年在美国的洛杉矶设立了造型设计中心,2003年在美国底特津建立了底盘设计中心。我国民营整车企业主要是通过投资的方式,参与一委托境外独立研发研发机构的方式,通过利用境外独立研发机构的力量,实现集成创新,以投资方式强化公司对开发产品的知识产权控制,以摆脱单纯组装所带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为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条件。当然,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产品主要是为国内市场的发展服务,后来,部分企业逐步创造条件实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销售。

二是零部件境外研发。在21世纪初,万向集团在美国建立汽车零部件销售体系的同时,开始在美国投资研发中心,主要定位是收集北美市场相关产品设计、流行甚至需求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国内反馈,并协同国内技术中心及相关合作商的研发力量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此后,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万向集团以美国研发中心为基础,在欧洲设立了新的研发中心,主要任务是进行基于欧洲市场相关信息的零部件信息的收集,并承担欧洲市场法规、标准、供求、流行等方面研发活动。

在家电行业,我国民营企业的境外研发主要是分为三类:

一是为国际市场开发提供服务的研发模式,如海尔集团提倡境外的“设计一生产一销售”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使境外研发设计融为境外投资活动的一部分。海尔公司是家电行业境外研发投资最多的企业。海尔集团为利用境外研发资源,已经在韩国首尔、日本东京、意大利米兰和美国洛杉矶建立了综合研发中心;并在首尔、大阪、洛杉矶、南卡、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慕尼黑、米兰等地设立了7家境外设计中心,在世界市场集中地建立了15个为全球信息中心。

二是相对独立的境外研发机构,主要任务是为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提供双重服务。这种研发模式的特点是国际市场的约束力不强。企业境外研发中心的职能既服务当地市场,又超越当地市场,如从事相关产品的研究及软件开发等。这些研究既为国内市场服务,也为国际市场服务。创维集团在美国建立的研发中心,主要从事相关软件和核心产品的设计工作,由于它的市场主要在国内。因此,它的境外研发职能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国内市场的发展。

三是为企业战略转型服务的境外研发机构。格兰仕早期是一家典型的OEM生产商,通过十多年的OEM生产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市场形势、政策环境的变化,使格兰仕传统的OEM战略面临严重的挑战。为应对变化,格兰仕已经在韩国和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开发新产品,强化自主品牌模式的经营。因此,它设在境外研发中心的重要任务为企业战略转型服务,即服务于企业从OEM商向ODM转型,甚至服务于企业向自主品牌发展商转型。

在医药行业,我国民营企业的境外研发投资主要分三个方面:

一是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相关境外研发投资活动,以天士力境外FDA认证为代表。自2001年以来,天士力集团为其核心产品复方丹参丸进入美国市场,仅FDA认证费费用的花费就超过了3000万元。2008年,广州香雪药业公司在英国与剑桥大学建立合作的境外研发中心,围绕着中医药的继承与国际化进行境外研发。

二是原料药国际化的相关研发投资活动,其代表为华海药业公司,目前已成功地完成了FDA认证。另外,上海复星药业近年来也开始扩大境外研发投资,已通过了青篙素相关产品的WHO认证。

三是化学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体系的境外投资,即对境外医药研发公共服务资源进行投资。这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境外研发投资方式,以药明康德和北京万全药业公司为代表。这些企业的主要特点是其领导人充分了解跨国医药企业或国际医药市场产品创新的规律及特点,即通过模式创新,引进风险投资,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募集巨额资本。这些企业通过并购境外医药研发外包资源,利用境外研发外包机构面临成本上涨、跨国医药企业研发转移后的困难,在境外收购后将部分研发外包工作职位转移到中国,利用境外实验基地、相关品牌及渠道等,扩大跨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外包订单。2008年1月,无锡药明康德以15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艾普科技公司,掌握了其设在洛杉矶、圣保罗及亚特兰大的医药研发外包机构。同年,北京万全药业公司收购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orn-monwealthBiotechnologiesInc.3%股权,掌握了美国及澳大利亚的若干医药研发外包实验室等。

在能源行业,我国民营企业的境外研发投资主要是近年形成的,主要集中在石油替代领域,包括太阳能及风能境外研发资源的整合等方面。这些民营企业以并购方式掌握这些境外研发资源。2006年,无锡尚德以超过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日本的光伏企业MSK。而在2008年,金风科技公司则以超过40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的一家风能企业VENSYS公司。科技部有关专家认为,我国民营企业收购境外风能企业资源,其研发投资大致可占交易额的1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民营企业能源技术投资规模基本上在1亿元以下。另外,我国部分民营企业利用掌握的国内先进能源技术在海外以技术输出的方式争取工程机会,北京恒聚化学公司利用其掌握先进的第三代采油技术,在欧洲及中东运作境外油气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了境外认证、数据测试等方面的研发开支。

三、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的重要地位

民营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力量,也是我国未来利用境外资源的重要力量。从目前的现状看,我国民营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多处于竞争性行业,汽车、服装纺织、家电、IT软件及替代能源等行业竞争激烈,需要通过境外研发投资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民营企业进行境外研发投资的主要作用有:

(一)升级企业增长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需要借重“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成长。目前的现状是,多数民营企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同时也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即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处于微笑曲线的加工阶段,缺少国际知名品牌和研发创新的技术。所以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低,综合实力不强。特别是在跨国公司向中国普遍转移生产基地之后,我国民营企业传统的加工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不加大研发投资就只能变成跨国公司纯粹的代工厂,面临逐步被边缘化的局面。

另外,随着我国贸易额占世界市场的比重和地位持续上升,我国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企业要想保持可持续增长,民营企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通过强化研发投资甚至强化境外研发投资,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由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的高端转移。民营企业加大境外研发投资,升级经营结构,可以为国家产业的升级做出重要贡献。(二)带动国际化、全球化发展

对国家来说,由于多数产业的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要转移过剩产能,抓住增量市场,国际化甚至全球化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今后,鼓励民营企业强化国际化经营,已经是成为未来国家对外投资战略的重要内容。

研发国际化是企业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为、吉利等企业的国际化研发实践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跨国公司利用境外研发资源的路子。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是随业务的发展被动形成的。因此,它的研发国际化从总体上看是落后于营销国际化或生产国际化的。中国的民营企业则不同。它走的是另一条国际化路子。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企业的境外研发投资可以超越生产国际化进程,甚至超越市场国际化进程,主动地超前地在境外进行研发投资,以整合利用境外研发资源。中顺汽车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时候,它在美国市场并没有产品销售;法派等企业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却并没有品牌产品在意大利销售。这些企业甚至在没有境外生产基地或境外市场做支持的情况下,先行在境外投资研发,并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因为中国企业把在境外研发投资看成了一种资源性投资,境外的高端设计、高技术、高端人才同样是一种稀缺的资源。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民营企业也可以适当超前建立境外研发中心,因为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最缺的是核心技术,最缺的核心资源是也是核心技术资源,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为我国企业超越传统跨国公司研发模式提供了条件。中国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在境外主动地超前地进行投资研发,并获得了许多具体的实际利益。

当然,我们说中国企业可以主动地、积极地、适度超前的整合国际研发资源,并不排斥我国企业研发战略与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协同发展。民营企业最好的境外研发战略选择是把境外研发投资与境外生产相结合,把境外研发与境外运营相结合,把境外研发与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相结合,把境外研发与企业的全球化、国际化战略其他行为相结合,通过实现协同效应,可以有效放大境外研发的带动、服务、支持等作用。

也就是说,我国民营企业可以此为基础,实现境外技术资源整合的带动职能,以境外研发投资带动其他国际化职能的发展。实现以境外研发投资带动市场国际化、业务全球化的发展,实现境外研发带动境外生产的发展,实现境外研发带动知识产权国际战略的实施,实现境外研发带动企业境外营运战略的实施。

(三)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短板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并且缺乏知名的国际品牌。资源不足、资金短缺及低水平的经营方式,这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现状。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在国外引进技术,因为无法引进高端的设计和高端的人才,无法培育自己的技术开发团队,结果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不能提高,企业的再创新能力也无法提高。

而在全球市场的前沿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可以有效弥补我国民营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在国际市场上,有些拥有创新资源的高端人才不愿意离开本土,或者他们到中国来进行创新会受到本国内部的各种法律法规或政策的限制。对于这样的境外研发资源,在我国国内是无法利用的;而把部分研发机构设在境外,可以充分利用境外高端研发人才为企业的创新服务,为企业国内创新团队开拓国际视野服务,并使我国企业的创新进程获得境外高端研发人才的指导、引导,以缩短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创新差距。华为、海尔、联想等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实现境外创新和境内创新的良好集成、互动,一方面将创新提升至全球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国内研发的低成本优势和市场前沿的信息优势,通过中国研发团队的技术交流、沟通及合作,实现境内外技术创新平台的一体化、机制的一体化,较快地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建立境外研发机构是培育国际知名品牌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流的,但我们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特别是在国际高端市场上,消费者普遍存在着对中国产品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境外消费者认为中国企业生产产品没有研发投入,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生产的产品多数是低档货。这是一种误解,但要克服这种误解却十分困难。以服装为例,国际消费者容易认可意大利的创新和产品,却不容易认可在我国生产和创新的产品。因为意大利是世界服装的心智资源,消费者自然会认为在这里创新设计的是高档产品,具有文化、历史积累和沉淀,并且能够引领世界纺织服装的潮流。因此,有眼光的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把部分研发基地放在境外,通过境内外研发体系的互动和交流,然后利用国内市场低成本的制造优势,逐步获得全球化时代的市场竞争力。

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国际名牌背后都存在着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自2006年以来,华为、海尔等民营企业确定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其中重要的策略是加强境外研发体系,以境外研发支持境外品牌运作,强化企业培育国际品牌。

(五)有利于抓住国际分工的新机遇

2004年,辉瑞公司CEO在公司年报中提出了10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不在低成本的发展国家进行研发创新呢”。以此为标志,跨国医药企业在面临巨大的研发成本压力面前,普遍强化向独立第三方外包研发业务的实际情况。我国的药明康德、万全药业等公司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并购境外研发外包机构,逐步做大了境外研发外包业务。

近年来,跨国公司形成研发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合作伙伴的新趋势。东大阿派是中国软件企业承接第三方研发外包的软件企业,近年来,该公司组建了一支服务跨国研发外包的队伍。2007年底,东大阿派公司拥有技术开发人员6565人,占员工比例达到84%,国际软件业务实现收入8390万美元,主要是运作国际客户的软件外包业务。为掌握国际客户的需求,东大阿派在日本建立了研发中心,主要负责市场研究、客户凝聚、信息收集等工作。用友工程公司于2004年投资数百万元在日本建立研发中心,目前拥有50多名研发人员。该研发机构的财务核心放在国内,并向日本机构派出一名会计。通过有效的中日研发资源整合,实现了低成本运作日本研发中心的战略目标。

(六)有利于培育中国跨国公司

众所周知,跨国公司是一种适应跨国配置经济资源的企业组织形态。党的“十七大”明确将培育中国跨国公司提到了战略的高度,而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是则中国民营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事实上,中国民营企业通过投资境外研发,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本土化生产、销售方面的支持等。

四、境外研发投资的模式分析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并购或新建模式

信息、通信、互联网及软件服务等行业的优势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并购或新建方式建立境外研发中心。在这些行业,因行业的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产品更新较快。因此,处于劣势的企业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在短时间内掌握国际先进技术。

在国际市场上,许多行业都存在少数几家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它们占据着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控制着大部分的研发投资。而行业的多数企业则为中小企业,综合实力不强。从创新方面来看,大公司并非单项创新能力最强的公司,并非所有技术专项能力最强的公司。小公司可能拥有某些关键技术、重要产品等方面的创新优势,但它们常存在市场运能力弱、品牌影响力弱等实际问题。美国思科公司的可持续成长正是经历了对其国内100多家中小技术企业进行并购、整合,最后才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因此,部分具有优势的中国民营企业选择了新建境外研发机构,用友、百度等走的是这一条境外创新之路。还可以通过并购方式,在整合境外核心业务的同时,整合境外研发资源,联想集团及盛大网络走的是这一条境外创新之路。究竟哪一条创新之路更适合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这需要从产业特点、具体企业自身的实力、战略和竞争环境等多方面考虑。

(二)技术型企业的收购或新建模式

我国的部分技术型民营企业与国际大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为缩短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国内技术型民营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主要是收集信息,吸引人才,捕捉创新资源。我国技术型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主设立研发机构,以此吸引当地的技术人才;二是收购国外企业的境外研发部门;三是与境外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以合资、合作成立研发机构等。

五、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规模

从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的规模不大。我国对外研发投资80%以上主要由国有企业完成,其中中央企业所占比重最高。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表现为机构数量多、投资规模小、投资地域分散。但从研发投资来看,民营企业差异极大,表现为既有巨型境外研发投资,又有规模较小的境外研发投资。目前,我国个别民营企业在境外研发投资已超过十亿元。其中的代表是华为技术、药明康德、海尔集团及联想集团,他们成为中国企业境外研发投资最多的公司。除此之外,我国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超过亿元的企业却很少。多数民营企业在境外研发投资保持在几千万元到一亿元之间。汽车、IT及软件、能源、通信等行业企业的境外研发投资规模多保持在数千万元这样的规模。在服装行业,一些民营企业在境外投资数百万元整合高端纺织服装设计资源。

六、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的基本评价

(一)基本特点

我国民营企业在境外研发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设立研发机构,或者在某个行业、某项技术领先国家或地区设立研究机构,充分利用这一地区的高端人才比较集中的优势,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是形成遍布各大洲的境外研发创新网络。在过去的十年间,我国民营企业已经在欧洲、亚洲、北美等地设立了服装研发中心、风能研发中心、软件研发中心汽车研发中心、医药外包研发中心等,为企业的国际化、全球化战略提供信息收集、设计开发、市场支持等方面的服务。

二是形成了广泛的行业覆度。我国民营企业境外研发中心早先是从起步阶段的通信、家电等行业突破,后来发展了设立境外软件服务、汽车、服装、医药、能源等行业的研发中心。主要特点是境外研发投资领域不断扩大,研发门类逐步齐全,研发机构功能逐步多样化等。

三是部分具有优势的民营企业拉近了与世界先进研发水平之间的差距。经过多年发展,华为、海尔、联想等民营企业境外研发能力已经大幅度提高,境外研发创新能力逐步位居世界前列。

(二)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国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

1投资规模过小。我国民营企业境外研发中心投资规模普遍过小,多数境外研发投资一般只有数千万元,聘用的境外研发人员多为几人或十几人,能够超过几十人的境外研发机构已经属于大机构,这是我国企业境外研发难以取得实质性创新成果的重要原因。

2层次过低。我国民营企业境外研发中心的层次比较低,除少数企业外,多数民营企业停留在境外研发办事处、境外研发联络点这样的层次上,主要职能是收集信息和为国内研发中心寻求技术合作伙伴等。

3功能过于模糊。许多民营企业的境外研发中心和境外销售机构联合在一起。这样的境外研发中心既承担整合境外研发资源的任务,还承担市场沟通、发货及售后服务等任务,这使企业的境外研发机构职能处于模糊状态,影响了境外创新效率的提高。

七、对促进民营境外研发投资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提高对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重要性的认识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利用境外研发资源,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也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民营企业进行境外研发投资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和整合研发资源。一旦取得成效,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二)优化境外研发投资的环境体系

鉴于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的重要作用,建议有关部门在研究起草有关利用境外科技资源的法律规范时,要把促进民营企业利用境外研发投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写入管理办法,以法律形式保护和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境外研发投资。由于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自担风险等特性,建议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的境外研发投资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对民营企业使用自有资金在境外研发投资项目由审批逐渐向登记备案制过渡,简化项目人员出境审批手续,提供相关出入境检验便利。同时,建立相关的政策支持体系,可考虑建立税收、信贷、外汇、融资、保险、信息政策对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活动给予政策支持。

(三)科学制定境外研发投资的发展战略规划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分析和把握全球产业转移、研发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认真领会和全面贯彻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认真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方向,从而准确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克服自身劣势,科学制定促进民营企业利用国际科技资源的发展战略。

(四)优化创新境外研发支持体系

目前,我国通信、家电、机床、机械、能源、服装等行业的民营企业已经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境外研发投资项目十分广泛。鉴于不同行业境外研发投资力度不同,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对境外研发投资的策略不同,建议国家应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及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为指导,对民营企业境外研发投资进行有重点、有选择的支持。建议将民营企业利用境外资源的部分项目列入国家支持重点项目、重点专项,以便使境外研发纳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使之成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一部分。

(五)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加强行业发展自律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政府与民营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强行业组织的服务与自律,规划企业行为,保障民营企业境外研发人员的利益,避免行业内的不规范行为;政府部门要支持行业组织积极开展民间外交,建立与各国同行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及民间对话机制,为民营企业整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六)加强与国际组织、境外机构合作。促进多边、双边境外研发投资合作

加强民营企业参与境外研发领域的国际交流和与合作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应集中力量开展国际研发资源的整合工作,为我国民营企业利用境外研发资源提供的基础信息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