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机构外部动因分析论文
时间:2022-04-07 11:42:00
导语:研发机构外部动因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近几十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正经历着结构快速升级的过程。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不仅表现为研发投资在国际上流动日益加剧,而且研发机构海外分散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发展的中国,以其特有的优势吸引着跨国公司的投资。究竟是什么样的外部因素推动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使我国政府和企业对跨国公司的这一行为有更准确的了解,值得对其应做认真、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跨国公司研发外部动因
一、全球发展趋势
1.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根本原因(熊波、陈柳,2002)。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赵曙明,2000),是生产要素及其组合的空间范围扩展到全世界的过程,而生产活动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这一变化使得跨国公司的战略发生了变化,由地区战略转变为全球战略。西方经济学家罗伯特和西蒙斯在《国际商业与多国企业》一书中指出,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是“在做出重大业务决策时,据以考虑的全球性的机遇、全球性的抉择以及展望未来全球效果的计划。”(毛蕴诗,2001)。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背景是其研发活动的全球化,而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又是生产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研发机构作为跨国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区位条件优越的地点进行布局,也就成为必然。
2.科技的进步
(1)信息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为跨国公司R&D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赵曙明,2000)。在现代高科技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跨国公司全球即时信息和全球通讯技术提供了支持,改变了旧的经济秩序,使企业竞争观从单一的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市场,为企业更有效地协调多市场业务、加快决策与反应速度提供了可能。
(2)科研成果的全球分布。由于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或技能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具有专长的专家手中,跨国公司为了运用它们以超越竞争对手,就必须在全球设立多个R&D机构。识别和获取分散在世界范围的大学、R&D机构甚至竞争对手的最新成果,并整合这些新知识或技能,从而创造出世界一流的产品或服务(何军、童银华,2005)。
3.产业边界的模糊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政府管制的放松、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和不同领域的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传统产业边界的破坏、模糊与交融日益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潮流,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逐步消失,一体化、全球化、协同、网络、授权、高技术、合作、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中的普遍现象。相应地,为了拆除顾客结构的障碍,企业间合作的战略价值增大,许多企业纷纷突破组织边界和产业界限的束缚,并力争把自己的优势与他人的优势结合起来,为顾客提供独待的系列产品与服务。这就使得在市场所在地进行研发投资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
4.技术的标准化
标准作为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扩大技术垄断的重要手段,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国际大集团公司的竞争焦点。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发达国家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标准战略的运用,将技术标准作为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壁垒,作为保护本国市场和占领别国市场的武器。(艳艳,2007)
5.研发模式的调整
以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最大的来源国美国为例。二战前,研究与开发两种活动相互分离的观念曾取得惊人的成功。AT&T的贝尔实验室凭借激光和晶体管等发明,六次赢得诺贝尔奖。IBM也三次获奖,其苏黎世实验室就独占两次。而今,这些大企业的实验室或是不复存在,或已不复辉煌。如今,融合式新型研发正在兴起。Google掌门人埃里克·施密特说过,“不能让研究人员与外界隔绝,这是一个经验”。如今,IBM在三大洲设有8个实验室,它们各有特色与专长。苏黎世研究实验室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约300名科学家,他们研究的领域包括微电子学、纳米技术和计算机安全等。该实验室的一名经理说,就在几年前,人们还是用专利和论文来评价研究人员的成就,而今,研究人员却卷起袖管和公司的顾问并肩作战。
二、竞争动态性
1.竞争优势来源基础的改变
自从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这两部战略管理专著问世后“竞争”就成了战略管理领域的关键词。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技术的交融、产业界线的模糊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进入障碍与移动障碍的作用,使得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模型所包括的基本要素的普遍可获得性不断提高。这些要素在企业竞争优势中的地位趋于下降,而以企业知识做为技术创新关键作用的重要性则不断上升,从而使愈演愈烈的全球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推进要素的争夺、积累和有效运用。从前,识别出能够使企业维持其利润的进入障碍,即可使现有企业形成相对于潜在进入者的一种优势(贝恩,1956)。然而,进入障碍虽然在某些产业可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但某一产业之外的既有企业却未必面临着同样的障碍(海尼斯,1957)。在动态环境下,产生企业知识的过程与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
2.竞争优势可保持性的降低
在静态竞争的条件下,制定竞争战略的时候很少考虑和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和一系列的攻击反应行为。而在动态竞争条件下,制定战略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预测竞争对手的能力,削弱和限制竞争对手的能力。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之前必须进行搏弈分析,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可能反应。另外,时间是被传统战略框架忽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维度,它们没有把变革步伐作为竞争的一个关键方面来考察。在传统的静态观点指导下,实现可持续性仅仅意味着,在目标、环境和可用知识既定的情况下,企业为维持竞争优势而针对竞争对手的模仿和替代等行动进行决策和实施一系列行动方案。但是,竞争优势并不能通过这种方式长久地持续下去,激烈的竞争终将会把所有的竞争优势侵蚀殆尽,并最终把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到产业平均水平。在动态复杂环境下,时间是战略的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之一,决定着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霍春晖,2006)。因此,企业及其研发战略必须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以新的竞争优势更新和替代原有竞争优势,而与市场结合的研发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三、中国区位优势
1.投资环境
(1)环境稳定。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稳定繁荣。和平且稳定的投资环境为跨国公司放心在华投资建厂,设立总部与R&D中心提供了保障。甚至他们不必考虑政治风险,在我国成立独资R&D公司。
(2)政策引导。跨国公司R&D机构的大规模进驻同时也是受我国优惠政策的鼓舞。科技创新是中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国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同时也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进行研发活动,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速我国的技术进步。表1列出了一些鼓励跨国公司投资研发中心的优惠政策。
表1近年来我国出台的鼓励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部分政策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等相关网站)
这些政策条款规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措施,列出了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适用的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研发机构给予不同的优惠,明确将外商投资研发机构列为鼓励类项目等。
- 上一篇:客户忠诚营销启示论文
- 下一篇:品牌授权变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