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分配论文
时间:2022-04-06 11:21:00
导语:高校预算分配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管理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管理必须提升档次,只有创新思维,才能使管理实现高效。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及专业群为例,从开放办学与开放性管理、合作育人与合作型管理、特色培养与精细化管理三个方面论述了高职会计专业如何争做管理示范做好管理工作。
【关键词】开放性管理;合作型管理;精细化管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密联系行业企业,走校企合作之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根本目的就是开放办学、合作育人,而管理是开放合作实现高效的基石,只有提升管理层次、扩大管理视野,建立并实践开放性、合作型、精细化管理的新理念,才能达到“管理示范”的目标。
一、开放办学与开放性管理
开放办学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前提。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体现了一种教育哲学思想,表现为教育观念的开放、教育过程的开放、教育方式的开放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开放。开放办学是一种新型的、更高层次的办学形式。开放办学体系包括教学主体的开发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场所的开放性、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学生评价的开放性等方面。开放教育和开放办学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放管理。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会计专业及专业群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开放性育人团队建设与管理
高职院校的团队建设应当首先建设好开放性教学团队,使教学不仅局限于专业课程,而要扩展到技能和素质领域,为此,需要突破校内系部界线,将人文素质教师、职业技能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联系起来组成一个融素质、能力、知识为一体的半开放性教学团队。而随着高职教育的纵深发展,半开放性的教学团队满足不了完全开放性办学的需要,这个阶段的开放办学,必须将开放性视野扩大到社会,从半开放性教学活动走向全开放性教学活动。在团队建设上,将专业知识教师、素质能力教师、行业兼职教师三股力量融为一体,建立由素质培养师、能力训练师和知识传授师组成的“三结合”育人团队。由校内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展素质养成、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工作,加强育人团队管理,制定团队建设规划,明确育人团队工作任务,细化育人团队职责,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一对一”联系制等。我院会计专业2006年就联合人文社科部、实训考证中心开展了三方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学生素质培养和金融职业技能的提升。2008年上半年又组建了由10名校内专业骨干教师、10名素质能力教师、10名行业兼职教师为核心的“三结合”育人团队,将学生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提升工作推向了更高层次。
(二)开放式教学运行管理
2006年以来,高职教育对开放性教学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明确的思路,要求采取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新型教学方式,将课堂从校内延伸到社会,并加强开放式教学管理,科学合理设置校外教学运行内容,实行“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共同评价”的管理方式,以管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提高、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内外教学思想的交流等。
我院会计专业在示范性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2+3”开放性教学运行的组织管理,精心布置每学年两个学期的工学交替活动,将工学交替与社会调研、各类专业比赛结合起来,以产品作为工学交替成绩评定的依据。在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方面,合理布局实习网点,强化实习指导,做好实习动员,加强实习前辅导、实习中指导、实习后检查工作,消除了学生实习前迷惑、实习中困惑,使开放性教学运行做到了“教学基地稳定,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管理严密”。为了面向社会培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开放性社会人才,面向行业培养了解职业、具有职业资格的开放性职业人才,会计专业精心组织和管理学生参加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考前辅导工作,大大提高了考证通过率。精心安排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浙江省财会信息化竞赛等大型赛事,选派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和辅导教师,显著地提高了学生的比赛成绩。
(三)开放性办学资源建设与管理
开放性办学资源主要是指办学软环境,学校的发展仅有硬环境是不够的,更需要建设好高质量的软环境,做好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工作,通过管理提高办学资源利用率,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我院会计专业群2006年以来,一是针对
1000名毕业生开展了以“联系千名校友,汇集千人力量”为主题的“千名校友访谈活动”,并以站点式的形式已在温州、宁波、杭州、嘉兴、舟山等地召开校友会,成立各地校友理事会,选举各地校友分会会长。二是建立行业走访制度,确定“行业走访日”,教师深入到银行企业,与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师交流,发挥顶岗实习指导、了解行业的人才需求、征询教学改革意见“一举三得”的作用。三是建设和管理校外实习基地,将基地建设与专业发展指导、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多项功能统一起来,产生校企“双赢”的效果。
二、合作育人与合作型管理
校企合作育人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组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立专兼教师合作机制,真正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联手,共编一本书;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举措之二就是校企双方建立紧密型合作组织,在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开发、以能力为本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材编写、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诸多方面,真正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
我院会计专业群自2006年开展示范性建设以来,一直贯彻的校企合作方针,并积极构建“以下沙经济开发区为基础,以杭州市为重点,面向全省的多元化、开放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格局”。建立政产学合作体,2007年联合浙江省政府信用办、省工商局信用管理处、人民银行征信处等政府机构,以及浙江众诚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杭州资信评估公司等企业单位组建了第一个以培养信用管理职业人才为核心的信用型政产学合作体。2008年联合杭州市国税局开发区分局、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部分企业组建了第二个培养财税职业人才为核心的财税型政产学合作体,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活动。
依托信用型政产学合作体,在全省率先设置了信用管理专业,并组建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合作编写并出版了《信用管理基础》和《信用管理实务》两本既有高校教学功能,又具信用考证培训功能的教材,为信用管理专业学生参加助理信用师考证提供了便利条件;建立了专业教师、信用评级机构员工、政府信用管理官员相互交流、资源共享机制,专业教师担任信用评估报告评审专家、兼任公司董事、到公司挂职锻炼,企业员工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两家公司为学院学生技能竞赛设立奖学金,为学院一年一度的“众诚杯”技能比赛提供奖金。
依托财税型政产学合作体,杭州市国税局开发区分局和下沙经济开发区企业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建立了财税人员培训基地,会计专业群教师每年为税务系统及开发区企业承担财税知识培训约1000人次;我院会计专业群在开发区分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发区税务局及下属站所和开发区企业接受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三方共同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教材,共同开展财税实务性课题研究,相互提供业务咨询。
三、特色培养与精细化管理
对学生的特色培养应以促进学生的成才成长为目标,特色培养既是一种培养活动,也是一种管理活动。只有关注管理细节、加强精细化管理,才能实现特色培养的目标。我院会计专业始终以素质优化、能力强化、专业深化、形象美化的“四化”为目标,将关爱学生成长、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的“三关”服务体系作为学生成长管理的基本理念。
(一)实施“千日成长工程”,加强学生成才成长管理
从2006年开始,我院会计专业开展了以“指点千人成长,引领千人成才”为主题的“千日成长工程”。自编《千日成长指南》,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天就发到学生手中,为学生三年的校园生活指明努力方向。从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开展多类型、多层次促进学生成长的系列活动,督促学生坚持写千日成长记录,将成长记录作为学生评优的重要依据。以“三节”(素质拓展节、财会学子风采节、班级文化节)为载体,推动学生成长活动;通过“每日一题”财会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财会实务知识;通过“值班五个人谈话”活动,让师生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健康思考;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让全体专业教师参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工作。在成才成长的指引下,很多学生不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且学会了思考、宽容、感恩、责任,做到胜不骄,败不妥。能积极参加学院及系的各类活动及比赛等,成为订单班学员。
(二)开展“技能直通车”活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管理
通过开展“技能直通车”活动,浓厚学生练习技能氛围,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激励学生创造技能记录。通过组建技能协会,建立学生开展技能活动组织,选拔百名技能尖子,邀请银行全行技能冠军来校进行技能指导,介绍银行技能冠军的事迹,激发学生练习技能的积极性,与银行共同开展技能友谊赛,让学生了解银行员工技能水平,制定技能练习日常管理制度,技能竞赛奖励办法,使全系形成了优良的练习技能风气。
(三)组建“众诚班”,加强精英培养的管理
在浙江众诚资信评估公司的资助下,会计专业群在每一届学生中均组建一个“众诚班”,强化班级管理,建立“众诚班”规章制度,制定“众诚班”培养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两年的培养,第一届众诚班学生45%的人成为学生会干部,55%的人通过英语3级考试,所开技能良好率达到9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95%,85%学生进入订单班,第二届众诚班学生100%参加浙江省第五届财会信息会竞赛班。
(四)组建“订单班”,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管理
通过模拟招聘会,全员就业指导,订单单位的宣传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应聘能力,促进学生提前一年多时间与用人单位建立培养关系,推动了优质就业工作的开展。2007、2008、2009届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订单培养比例分别达到54%、58%、60%。
(五)实施诚信文化和责任文化教育,加强职业文化管理
我院会计专业群,高度重视学生层面的诚信文化管理和教师层面的责任文化管理,将文化管理作为系部管理的最高层次,极力营造诚信文化氛围和责任文化环境。强化学生诚信文化管理。将诚信文化作为职业文化的基点,将专业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相结合,推行诚信教育,营造诚信氛围,培育诚信文化。开展“诚信校园任我行”活动,和诚信考试教育、诚信贷款教育、诚信报困教育、诚信就业教育;编写《诚信教育读本》,丰富学生诚信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体验企业文化,聘请行业专家举办诚信做事专题讲座,将企业文化吸收到校园文化中。
(六)营造改革创新氛围,加强创新文化管理
我院会计专业将创新作为示范性建设最关键的文化精神与素质,不断进行理念创新和行动创新,如:“二元结构”项目教学法,“突出工作过程训练,兼顾职业领域知识,反映学习态度能力”的新型课程成绩考核办法,以能力为本位的反映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型教材。制定了“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岗证素能单”课程体系,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八点一线”专业管理体系,将能力培养的管理目标贯穿到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团队建设、基地建设和招生就业八个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活动,使本专业在争做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和管理的示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主要参考文献】
[1]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