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创新策略

时间:2022-12-29 09:44:37

导语: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创新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创新策略

摘要:银行金融资产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执行,以保证所有管理活动的合法合理,降低金融风险,强化管理体系。本文首先对新会计准则进行了解读,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后银行管理工作的影响,最终提出了几点可操作性较强的创新管理策略,希望能够为提高银行金融资产管理质量以及加快新会计准则的普及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银行金融管理;管理策略

与新会计准则对应的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早前发布的IAS32和IAS39两套标准,采用了既定损失的减值模型作为核心框架。然而在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得该标准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周期性和滞后性严重拖累了经济改革,影响了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因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再次发布了新的金融会计准则IFRS7和IFRS9,用于调整和完善现有的金融管理制度。我国财政部也紧跟国际形势,于2017年发布了新的金融会计准则,旨在推动国内银行以及企业进行金融资产管理改革。本文通过分析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提出了具体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填补国内相关的研究空白以及促进金融产业的升级发展作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

与原有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进行了部分的修改升级,从原有的既定损失的减值模型转向预期损失的减值模型,该模型能够将资产预算的周期扩展到整个资产存续期,间接降低了监管成本,增加了部分期望损失。更重要的是,采用预期损失模型之后,银行可以收集到相当数量的预期信息,以此来优化银行抵御风险的应急方案的合理性,维持银行金融活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预期损失模型可以细分为三类:预期信用损失、已发生损失和贷动态拨备,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对可回收性的金融资产进行分析,以资产的负债信息为依据预估潜在损失,包括整个资产存续期内影响金融资产管理的所有因素都会被纳入预算范围之内。已发生损失模式是针对已经发生的事实上的减值情况进行分析,对已经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预期损失模型相比于原有的模型,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更加突出,很好地提高了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

(一)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银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融资产管理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分类方面,从原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四个类型进一步拓展为四个方面。交易性金融资产拓展为所有符合IAS39标准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包括可售出的权益工具在内的一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变动也要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拓展为所有符合IAS39标准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可供出售的债务工具在内一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变动要计入其他类综合收益。贷款和应收款项拓展为符合IAS39标准的贷款和应收款项,包括其中的应收款项投资在内的一切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变动同样要计入其他类的综合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对复杂,不仅包含了符合IAS39标准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还包括了发放的贷款、垫款和存款,以及对拆出资金进行摊余成本计量后的金融资产。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银行还要对金融资产进行SPPI测试,以保证分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对银行风险信息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借助预期损失模型有效地降低了客户违约的风险系数,强化了银行抵御和感知风险的能力,切实提高了银行资产管理的质量。例如前面提到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将预算范围扩大到了整个金融资产存续期,一旦减值准备的规模和计提范围发生变化,银行就能快速做出应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还可以利用收集到的预期信息进行模拟预算,对其中的损失因子,即可能造成损失的潜在因素如客户评级、资产规模、信用质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帮助银行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旦出现预算结果较差,反映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较高,就可以通过财务活动对金融资产进行管控,例如提高产品定价、严格筛选客户标准等,都可以帮助银行提高资产回报率,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

三、新会计准则下银行金融资产管理的策略

(一)基础策略

1.组织培训学习所谓的新会计准则也是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依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发展需求所制定的最新规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之后,还会随着客观需求的变化而再度修改。因此会计准则是不断推陈出新的,需要金融从业人员特别是银行内部人员熟练掌握新发布的会计准则内容,同时还要对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发布的旧准则有所了解,便于更好地完成岗位职责,提高自身能力水平。银行不仅要定期组织学习活动和专题讲座,还要对员工进行专业考核,以保证在岗员工具备合格的金融资产管理资质,能够胜任金融活动中的各种需求。2.强化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银行金融资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银行经营水平的核心因素。除了前面提到的严格筛选客户标准之外,还要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将客户按照信用水平细分为若干等级,等级越高风险因素越低。同时还要慎重选择业务模式,对于等级较低的客户尽量选择稳妥的业务项目,规避高利益高风险的业务项目。在此基础上,银行的决策机制也得以优化,通过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研判,能够得出完整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资产管理方向,为银行的整体决策提供更有益的参考。银行各级人员,包括会计人员都能够在筛选客户标准的过程中参与到银行金融资产管理活动之中,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性。3.完善实施环境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需要合理的外部环境,即银行组织结构与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实施环境,使新会计准则能够快速准确地发挥指导作用,为银行的客户筛选、产品定价等金融资产管理活动提供支持。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完善的实施环境能够建立科学有序的组织结构,能够切实有效地落实管理层的指示和意图并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提高银行在金融资产管理活动中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银行的信息传输和信息评估机制,是满足和完善新会计准则顺利实施的基础所在。同时这也会提升银行管理体系的风险承受能力,尽量减少公允价值产生的风险敞口与银行管理体系风险承受能力之间的差距,保证信息管理工作和信息披露工作之间的匹配程度,以此来营造最佳的实施环境。

(二)执行策略

1.控制交易规模随着新会计准则的推广实施,银行应当注意控制各类可供出售的交易资产规模,适当增加投资比例以提高此类资产的实际利润。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用于抵押或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也将被划入可供出售的资产范围之内,此类资产将面临公允价值计量并产生一定的价格波动,其增益和损失都将归入正常损益范围。受到股市影响,一旦持有股份过多,会给银行金融资产管理造成较大的风险,因此也要注意控制股份交易规模,避免出现大量交易的情况。同时还要加强股权管理与二级市场建设,提高市场吸纳股权的能力,适当规避交易风险,从而提高资产管理的回报率。2.增加研判范围信息对于银行金融资产管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且不可估量的,前面分析中提到借助银行监管系统收集客户的预期信息,进而建立起完善的客户等级系统,有助于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能力进行准确评价,这都属于信息研判的范畴。此外,银行还可以对债转股资产进行研判,对其资产种类以及成本损益变化进行详细评估,以此来确定其真实价值。所谓真实价值就是其资产的固定资质质量,对于资质较好的债转股资产可以划入当期收益种类中,即使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产生变动,其损益也在可控范围之内。资质较差的资产就要划入其他综合收益种类,避免出现损益增幅过大而影响银行金融资产管理质量。3.降低资产规模一旦债转股资产被划入其他综合收益种类,就不会对银行当前的金融资产管理起到增幅效果,这就需要银行适当增加处置次数,降低此类资产规模使其保持在合理水平。在银行预期风险模型中,已发生损失模式就是针对当前资产出现损失的情况进行预估和计量,在其他综合收益种类中的资产大部分都属于此种模式应用下的资产,一旦规模上涨就会形成较大的风险,对银行整体资产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结语

本文研究的新会计准则下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创新策略,目的是推动准则的深入实施,帮助各大银行以及金融企业做好新旧准则的过渡,保证金融活动的安全有序,为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叶婷婷.浅析金融工具准则[J].中国证券期货,2010(11):109.

[2]郑伟.后危机时代金融资产减值的计量与监管——基于预期损失减值模型的经济后果[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4):127–134.

[3]李冰,陈亚楠.“以预期损失模型确认贷款减值损失”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投资研究,2014(11):150–154.

[4]陈燕华,王洁.透视新金融工具准则(上)[J].中国会计报,2017(5):3.

作者:李冬梅 单位:铁岭银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