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综合交通运输统计管理
时间:2022-01-29 05:24:00
导语:健全综合交通运输统计管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现状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由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目前,交通运输业除管道运输外,分别由铁道部、交通部和民航总局三个部门分管。依据管理体制的分工,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主要是依靠上述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分别由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负责统计铁路运输、公路和水路运输、港口生产、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统计由国家统计局负责,主要统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两大集团数据。全国民用机动车统计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注册资料收集整理。
长期以来,各业务主管部门其分管的业务职责分明,互不交叉。国家统计局作为政府综合统计部门,主要是负责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包括:建立综合交通运输统计方法制度,采集、加工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生产数据,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能全面反映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整体实力、综合运输网结构和布局发展变化态势的资料,以及整个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综合资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出现了多元化,运输企业所有制形式、经营模式多样化,很多运输企业不再是某个业务部门的直属企业或下属企业,而成为无上级主管部门的企业或划归地方政府管理的企业。这种情况的出现,打破了原来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只进行系统内企业统计的框架,部门统计由系统内统计开始向全社会行业统计过渡。与此同时,政府综合统计部门配合、协调业务主管部门适时开展运输全行业统计工作,已成为另一项重要的工作。
目前,国家统计局综合交通运输统计方法制度,除管道运输统计内容外,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现行统计方法制度或业务管理记录的基础之上。业务主管部门有什么资料,我们就采集什么资料,其依赖性很强,而自主性较差。政府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基本上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
二、交通运输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资料分散,可比性较差
我国交通运输管理权限的分散性,决定了交通运输统计信息管理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各部门管理体制不同,比如:铁道部下设13个铁路管理局,民航总局下设的地方民航管理局也不是完全按省(市、自治区)的地域划分,交通部按省(市、自治区)设有交通厅(局)。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各业务主管部门建立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统计指标解释不同。由于运输方式的不同,各自特点不同。比如:反映运输生产总量的指标运输换算周转量,不同的运输方式其客货换算系数是不同的。据业内反映,同一种运输方式使用运输换算周转量指标计算运输的弹性系数、历史资料之间比较都是可比的,而若与其他运输方式横向间相比较,其可比性就较差。因此,虽然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量统计都有换算周转量指标,但使用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统计资料共享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对本部门的统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
然而,交通运输统计信息在为本部门管理服务的同时,业务部门相互间的交流、为其他部门的工作提供相关统计资料的渠道却并不畅通,各业务主管部门实际上垄断着其行业统计信息的使用权。时常出现的情况是,当某地区或某投资者需要研究某一区域交通网或交通流量情况,制定路网或水网发展规划时,由于掌握的资料缺乏,往往要投入人力、物力进行重复的统计调查。而交通运输统计由于专业性较强,外行调查收集的统计资料并不一定准确,从而影响了资料的使用效果。
(三)统计资料社会需求缺口大
我国交通运输业务主管部门都是政府机构的组成部分,他们行使的权力就是代表政府对交通运输行业实行管理。因此,政府宏观管理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也就是其自身的需求,各部门都不惜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统计内容及统计调查方式,更新统计手段等。但是在为社会公众服务方面却投入不足,对外公开出版的统计资料品种少,且内容不丰富。比如:跨经济行业联合开展物流业务情况;直接和间接为运输企业服务的辅助业情况;交通枢纽的发展情况;城市内交通统计与传统的城市间交通统计的衔接问题等,现有的统计调查内容和资料已不能适应,需要开拓的统计内容很多。
(四)公路、水路统计调查方法改革艰难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活动的繁荣,运输企业规模、数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输统计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尤其是公路、水路运输企业变动快、流动性强,统计对象点多面广量大,采用全面统计调查的方式统计很难维系。从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统计局和交通部就开始合作,尝试在公路和水路行业运输统计中采用抽样调查为主、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为辅的调查方法改革。十多年来,公路抽样调查方案从实施至今,已先后作过5次大的变动。从历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来看,尽管各省反映不一致,但推算出的全社会公路、水路客货运输量、周转量指标,其数据总体上基本准确,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基本吻合的。但从个别地区看,尤其是省以下的地区,抽样调查推算出的总体数据,不能反映当地交通运输实际情况,有的甚至与当地经济发展趋势相反。主要原因:一是调查方案不适用省以下的地区,样本的代表性差;二是样本企业的配合程度越来越差,不按要求填调查表或根本不填表;三是由交通部门运管系统组成的抽样调查队伍力量薄弱、业务素质较差;四是抽样总体运输工具数据库更新、维护较差;五是根据运输统计的原则,虽在本地运营,但在外地注册的车、船不统计等。其结果是,尽管有比较科学和完善的统计调查方法,但在基层操作时,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已走样变形,基础数据质量难以控制。
三、改进和完善现行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设想
(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根据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工作是由两部分组成(政府综合统计和政府部门统计)的现状,进一步明确在交通运输统计工作中部门统计在政府统计中的位置、角色,要充分利用和发挥部门统计的优势。在统计数据收集方面,以业务部门统计数据为基础,以业务部门统计渠道作为交通统计资料收集的主渠道,组织和协调业务主管部门参与国家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的实施工作,比如:基本单位普查、第三产业普查、经济普查、投入产出调查等国情国力调查。在统计制度改革和专题研究方面,由政府综合统计部门牵头,定期组织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参加,共同研究有关统计调查方法改革和统计指标协调等重大问题。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业务主管部门自行开展的专业调查,政府综合统计部门应积极参与和协调其他部门,为部门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必要的支持。正确处理好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相互关系,既要考虑各方面的需要和可能,又要搞好合理分工协作,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相互支持和促进,实现统计资源互补、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政府统计工作的重点,应重视做好统计信息的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和了解各业务主管部门已在开展的统计调查项目、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指标解释等,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国家统计局已制定和颁布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在国家统计局建立起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数据库,定期公布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利用部门统计项目管理数据库,实现部门间的网上交流、统计资料共享的功能。
(二)创建与时俱进的统计新内容,扩充运输统计的外延
交通运输统计如何全面反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情况,目前在有些方面还是空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交通运输统计框架、统计方法制度已不适应,适时创建与时俱进的统计新内容,对原有的统计内容进行改造、扩充,是非常迫切的一项工作。近年来,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已开始关注和参与组织研究相关的统计问题,比如: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的运输业统计的衔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间运输统计的影响、交通基础设施中停车场、交通枢纽的统计、公路大通道(干线)运输量统计、区域运输流量流向统计等。
(三)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和有关研究机构的沟通,资料互补
尽管政府交通运输统计的内容和统计范围在不断的扩容、调整,但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尤其是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要。我认为,今后政府统计(或称官方统计)不可能通过无限制地扩容,去适应社会的各种需求。政府统计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很多内容较偏、用途较单一的统计调查,应依靠非官方统计调查作为补充。在工作中,重视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和有关研究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及合作,从中了解社会需求、热点问题研究情况,开拓统计改革思路,同时达到资料互补的目的。
- 上一篇:当前通信业行风迈上新台阶
- 下一篇:发改委廉洁自律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