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统计监察综合评估

时间:2022-09-09 04:38:32

导语:和谐社会统计监察综合评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和谐社会统计监察综合评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来,显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摆在党和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按照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建立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和谐社会要求的诸多方面进行定量评价,从而有助于找出差距、明辨方向、确定目标,为推进社会更加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

1.准确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究竟是什么?准确把握这个问题,是本项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书记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6个基本特征既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既是并列关系又是包含关系。同时,这6个基本特征还表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此外,还应特别注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又要注重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

2.正确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现实起点一致、未来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而且相互包含、相辅相成。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志性要求一“六个更加”,明确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作为社会建设水平和社会发展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我们在完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长期奋斗②。所以,本项研究始终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以求使二者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3.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过程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因此,它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无庸置疑,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的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和问题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如此,但重要和关键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够建立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其中,包括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等。当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过长期奋斗和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着不同的具体目标,因此,既要把握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又要把握长远性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统一;要坚持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不操之过急,不急于求成,有序发展,稳步前进,比如,既要坦诚面对和承认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的现实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又要努力为缩小这种差距和解决这些矛盾而奋斗。从实践和更具体的层面说,既要顾全大局、从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着眼,又要结合实际、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着手,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从能够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这项事业。此外,从动态意义上理解“和谐”的概念,应该清楚“和谐社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努力使一个社会结构从不和谐走向和谐、从低层次和谐逐步走向高层次和谐的动态过程,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伟大事业。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把握“绝对与相对”、“静态与动态”、“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矛盾的绝对性和协调的相对性,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过程统一起来。

二、研究思路

本项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描述“社会和谐”的程度,即根据“和谐社会”内涵构建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用“社会和谐”的综合指数和若干分类指数,描述和判断近期我国社会和谐状态的变化情况。

(一)研究思路与目标1.定量反映社会结构状态的主要特征。根据“和谐社会”内涵的诸方面,选择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反映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建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时期社会和谐的状态。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设计出一套理论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确定评价的程度。从数据情况来看,要想对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做出总体的定量评价,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我们当前只对数据条件较好的入选指标进行测算,而暂不做总体评价。2.采用目标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关于评价方法,采用目标评价法给出具体的定量测算结果。由于任何一种分析工具的作用都是有限的,统计方法也不例外。我们不可能期望仅仅靠某一种统计方法和有限的统计指标就能诠释出“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只要能通过这种方法反映出其主要特征和动态变化情况,就不失其有效性。3.确立有限目标。本项研究的立足点为阶段性的有限目标。所谓有限目标,指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就本课题而言,是指2000至2020年期间我国社会结构的和谐状态。因此,在确定指标的目标值时,我们以2020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依据。通过本项研究,可以监测2020年我国社会和谐程度的动态变化,对部分指标还可描述其变化的方向和数量。

(二)研究中的难点问题1.子目标的确定。“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由若干个子目标构成,理论上讲,它们应该构成“和谐社会”的完备性指标体系,即:不仅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谐社会”的内涵,而且没有重复和交叉。经过反复推敲,本项研究按照总书记所阐述的6个方面确定子目标,即分层指数。2.具体指标选择。在选择具体指标时,常常碰到理想的指标无法量化或是数据难以取得,而能够得到数据的指标又不是最理想的,比如,反映“诚信”度,采用“合同违约率”、“个人银行诚信记录”等指标显然更理想一些,但因为数据在目前条件下无法取得,暂时只能忍痛割爱。可见,在科学性和可行性之间的差距是本项研究不得不面对的局限和遗憾。3.权数的确定。权数的确定是综合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科学而符合实际地确定权数确实颇费斟酌。本项研究的权数主要采用平均赋权法,其理由是6项分层指数居于同等重要的程度,不可偏废;每一层中选择的指标,也是经过反复筛选得到,其重要程度相当。4.标准值的确定。标准值的确定,既要反映其动态的变化,又不能脱离我国的现实国情,这是最大的难度所在,加之有些指标的标准值量化问题与“和谐社会”的目标与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差异性,使标准值的确定又难上加难,如何把握得当,确实历经艰难。

三、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的确定,除了把握一般性的原则以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反映和谐社会论述的内涵。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要充分、准确反映有关和谐社会特征论述的诸方面。2.保持与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协调一致。在本项研究中,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的一些指标与全面小康指标相同,但所属分层指数不同,因而其所表示的涵义也不尽相同。但确定这些指标的标准值时,保持了与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协调一致。3.突出和谐社会的特征。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二者有共性,也各有自己的特性,本项研究侧重于和谐社会自身特点的研究和阐述。

四、和谐社会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本项研究将和谐社会统计监测评价的总目标———“社会和谐指数”,分解为6个层次的子目标———“分层指数”,每个子目标又由若干个具体指标构成,以下为社会和谐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有效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落实到具体的统计指标上,可用指标“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廉政指数”和“社会安全指数”来反映“民主法治”的主要内容。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落实到具体的统计指标上,可用“基尼系数”反映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来反映不同地区之间的生活水平差异,用“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反映教育的性别公平,但目前还没有选择到合适的指标来反映“正义”,故只能用以上4个指标来表述公平的主要内容。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诚实守信、互帮互助,人民融洽相处、平等友爱。落实到具体的统计指标上,可用“合同违约率”来反映社会成员和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诚实守信程度,用“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来描述企业的诚信度,用“消费者投诉率”反映生产厂家、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信誉,用“慈善捐款占GDP比重”来描述社会成员之间互助友爱的状况,并由此构成诚信友爱的重要内容。充满活力,就是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创造得到尊重,体现出创新得到支持,才能得到发挥,成果得到肯定。落实到具体的统计指标上,可用“基层选举投票率”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力,用“人口流动率”反映人口和劳动力的活力,用“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描述企业的创新活力,用“企业注册率”反映作为经济活动载体的经济元素的活力,用“万人专利数”和“万人注册商标数”表现劳动者的发明创造活力,并由此反映充满活力的程度。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完善有效,社会秩序井然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局面安定团结。落实到具体的统计指标上,可用指标“5岁以下儿童性别比”反映社会成员的性别和谐、有序状况,用“城镇调查失业率”和“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反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的程度,用“居民生活满意度”反映社会成员的实际生活质量,由此来描述社会安定有序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落实到具体的统计指标上,可用“万元GDP综合能耗”表示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的程度,用“森林覆盖率”反映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程度,用“常用耕地面积指数”描述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状况,用“环境质量指数”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状况,由此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状况。以上6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并且,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从这样的核心内容出发,可以把“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表述为: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和谐相处、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三要和谐创业、和谐兴国、和谐安邦。至此,可得包含25个指标的和谐社会监测评价的理论指标体系,见表1。

五、和谐社会统计监测综合评价方法

本项研究选用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其基本步骤为:1.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2.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目标值;3.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4.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无量纲方法;5.确定评价模型(或合成方法);6.计算评价结果及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第1步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完成,第2~5步与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系统中所用方法基本一致,这里就不再赘述。以下仅给出指标的目标值和权重构成表。(一)目标值一览表由于理论指标体系中有些指标目前尚无数据,因而也无法确定目标值。以下仅给出可评价指标的目标值,见表2。(二)权重构成表这里采用平均赋权的方法确定权重,即对6项分指数大致平均赋权,在每一层内也采取平均赋权的方法,其权重构成如表3。

六、我国近期社会和谐程度部分指标监测结果

在以上建立的社会和谐统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一些指标的统计数据目前还难以取得,无法对我国社会和谐状态做出总体定量评价,只能对部分指标进行测算。2000~2003年,我国社会和谐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部分指标测算结果见表4,表中数据表示相应指标的达标程度。在25项理论指标中,目前能够测算的有18项,其中,5项指标呈上升趋势,5项指标呈下降趋势,7项指标呈波动状态,1项指标已经达标。“民主法治指数”所包括的3项指标中,目前可测的指标只有“社会安全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00~2003年,社会安全指数逐年下降(见图3),如果以2000年为标准100的话,2001~2003年社会安全指数分别为94•87%、93•39%和92•07%,4年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

“公平正义指数”所包括的4项指标均可测。测算结果显示,2000~2003年,“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而“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比”呈显著上升趋势,4年上升了3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0个百分点。“诚信友爱指数”所包括的14项指标中,目前只有2项指标可测。“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的达标程度由2000年的38•46%上升为2003年的56•18%,4年上升近18个百分点;2000~2002年,“慈善捐款占GDP比重”的达标率一直在2%左右,2003年提高到3•7%,该项指标的达标率是所有指标中最低的一项。据估计,这一指标的实际达标率应比现有测算要高,因为慈善捐款的统计口径还远不够完善,即使这样,它离目标值也相差甚远,见图4。“充满活力指数”所包括的7项指标中,“人口流动率”、“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万人专利数”和“万人注册商标数”4项指标可以测算。2000~2003年,“人口流动率”、“万人专利数”和“万人注册商标数”的达标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太大;2000~2002年,“制造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呈上升态势,但2003年有所回落。“安定有序指数”所包括的6项指标中,有3项指标可测算,但“5岁以下儿童性别比指数”只有2001年大于0,其余年份均为0,也就是说均在不容许值以外;而“城镇调查失业率”都在标准值范围内,因而其指数4年均为100;基本社会保障率覆盖率”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24•0%上升至2003年的41•75%。“人与自然和谐指数”由“万元GDP综合能耗”、“森林覆盖率”、“常用耕地面积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4项指标构成,并均可测算。2000~2003年,“万元GDP综合能耗指数”在60%左右波动;“森林覆盖率指数”年均上升1个多百分点;“常用耕地面积指数”在以加速度下降,由2000年的100%下降为2003年的59•3%;“环境质量指数”2000~2002年间逐年下降,2003年略有回升,总体在57%左右波动。

七、需要说明的问题

在本项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研究,付出了很大的艰辛和努力,同时也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尽管如此,该项研究的难度远比想象的要高,目前的研究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一)统计指标体系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研究过程中,深感目前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的需要,理论指标体系与可操作指标体系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事实上,目前要对我国社会的和谐状况做出总体评价还不具备可操作性,主要是由于一些指标无法取得数据而不得不放弃测算。因此,现行研究只对能够获得统计数据的指标进行评价,而没有测算社会和谐总指数。

(二)需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衔接现在所用统计指标的数据均为常规统计年份统计数据,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指标值和目标值进行调整和修正。综上所述,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采用统计方法,以科学指标和大量数据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和谐之美和充满和谐的理想社会。这样的描绘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充满希望的壮美前景。

本项研究展示的成果和揭示的问题,为创造和谐社会昭示出无限的希望,为居安思危和未雨绸缪敲响了警钟。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我国在经济发展的特殊时期,各方面利益关系复杂,社会动荡因素很多,所以要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要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要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应该面对现实、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放眼未来、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在具体规划和运作中,要重视社会利益的均衡,把握社会心态的变化,寻求社会稳定的机制,促进社会组织的发育,畅通社会诉求的渠道,完善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既要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和目标,也要制定社会发展政策和目标,既要调整完善经济结构,也要调整完善社会结构。和谐之美、和谐之爱、和谐之愉悦、和谐之魅力,在一个理想的社会,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亲身感受;和谐社会、和谐生活、和谐相处、和谐关系,是所有社会成员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中国历史悠久、文明远播、礼仪之邦、民风淳厚;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腾飞、走向富强、举世瞩目,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最好的背景和条件。在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项目的研究进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理论的巨大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追求和谐的伟大实践,给人信心、给人动力、给人希望!有理由相信,一个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合理匀称、社会规范先进有序、社会风气击浊扬清、社会协调顺畅灵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会在神州中国成为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