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统计数据质量提高分析论文
时间:2022-03-01 09:00:00
导语:劳动统计数据质量提高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当前劳动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核心,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在现行劳动统计工作中,统计基础工作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基层单位劳动统计没有专职人员,基本是政工或会计人员兼任,很难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劳动统计工作中,有的单位劳动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加之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出于利益考虑,有意少报甚至瞒报劳动统计数据,从而导致统计数据质量不高。
2、队伍不稳定,统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偏低。
统计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懂专业的少,不懂专业的多。尤其是在农村劳动统计人事、工资都是乡镇管理,想变就变,更换频繁,统计队伍很不稳定,相当数量的统计员业务不熟,不会做报表,有的甚至还连本单位统计报表如何填报才是正确的都没弄明白。统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业务素质偏低,这些人大多数对统计业务不熟,对统计指标的含义,以及统计口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上报的报表往往容易出错,极不规范,数据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3、劳动统计改革相对滞后。综观现行报表的指标数量和内容,其提供的指标呈现“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对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需要及社会焦点问题的指标明显不足。如:失业和就业问题近年来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级政府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目前的劳动统计还不能提供全社会劳动就业和失业情况。目前国家对于劳动统计在方法、制度上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还是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决策的有关需要,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4、单位与统计员依法统计意识不强。由于依法统计的意识不强,同时缺乏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导致基层单位统计台帐不健全,原始记录不全,历史资料混乱,使有关数据很难完整准确取得,有的企业单位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不按统计制度规定如实填报,瞒报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同时也存在部分统计员自身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统计工作理解不够,对统计报表往往是应付了事。部分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热情不高,不能及时主动地报送各种报表,往往要反复催收,使收集报表比处理报表更难。
二、做好今后劳动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劳动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把好审核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了确保劳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完善数据质量评估监督制度,对来自基层的统计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审查和核实,对上报的主要数据要有评估报告,不仅要分析劳动统计数据自身发展变化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也要分析劳动统计专业与其他专业数据之间内在的联系和可比性,真正使劳动统计数据反映客观实际,确保主要数据能客观地反映劳动经济运行趋势,为宏观决策和制定政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对社会平均工资的评估一是要通过纵向与横向两方面进行比较。纵向比较主要是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数据与历史资料、部门资料、相关资料绝对值及增幅相比较,如果没有新的调资政策出台,不应出现较大的变动,相反,如果有新的调资政策出台,应有明显的变动,当然,还要考虑调资政策是否到位等因素。横向比较,对基层单位来讲,应与行业相近的单位相比。对地区来说,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县的平均工资水平接近。二是要搞好重点调查数据和抽样调查数据的推算评估。重点调查数据主要是现口径劳动统计的数据,抽样调查数据主要是私营单位抽样调查数据,在确定社会平均工资时,应该将两方面的调查数据综合起来进行推算,这样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全社会的整体工资水平。
2、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劳动统计执法水平。一是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统计的意识,不能抱有“统计加估计”的思想,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是决策者和管理者正确把握形势、客观剖析问题、科学决策的依据;增强基层领导干部、统计人员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统计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统计法律法规。二要统计人员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恪守统计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排除干扰,依法统计,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弄虚作假。三是统计法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统计部门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配合,加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的频率。将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弄虚作假者的饶幸心理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依法统计,依法规范乡镇、企业的统计行为,对查出的虚报、瞒报、拒报等统计违法行为要依法结案,对证据确凿的统计违法行为,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要坚决依法严惩,决不能手软,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这样,统计法才能为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才能不断优化统计工作环境,排除外界对统计工作的干扰和影响。
3、把好需求关,提高劳动统计服务水平。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社会对劳资统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把好需求关,一是要我们不断进行方法制度和统计调查手段的改革完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要根据各级政府决策需要,调整调查指标,如全社会就业、失业人员情况;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等,同时注意统计指标体系在统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口径衔接的一致性,切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保证统计数据采集的口径一致和渠道畅通。还要按照“统一标准”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指标项和信息分类,使其更加科学、系统、适用,让统计部门的劳动统计数据成为各级各部门决策、办事的标准依据。二是要搞好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是统计职业道德追求的最终目标,是统计生命力和活力的体现。有为才有位,只有优质服务才能不断提高统计的社会地位,才能不断扩大统计的社会影响。否则,统计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很难得到社会的尊重,也就缺乏应有的影响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统计分析和信息是统计最终成果的体现。因而作为县级统计部门,一要紧跟形势需要定期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劳动方面的信息与分析;二要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让用户便捷、快速地获取统计数据;三要开发利用统计信息资源参与政府宏观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四要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的整体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基础性工作,从源头上搞准、搞实统计数据,力求数据收集的准确、及时、全面、快速,这是做好各项优质服务的重要前提,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优质服务。如果我们所提供的基本数据资料都不准确,那其他的服务都失去了可靠的基础,优质服务就无从谈起。
4、加大业务培训,提高劳动统计人员素质。
加强培训及时更新统计业务知识,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近几年上级对统计证上岗培训和统计继续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有不少统计人员没有取得统计证资格,主要原因是基层单位经费困难,对那些尤其是乡镇身兼多职或不稳定岗位的人员,去学习是很困难的,统计业务培训一方面是基层单位应尽的职责,另一方面作为统计部门来说为自身培养专业人员,夯实业务基础,是统计部门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上级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少考虑或尽量不考虑经济效益,多考虑社会效益和工作率,加大统计业务培训知识培训方面的投入。另外,培训业务一定不能走过场,在培训中要注重基层统计工作的实际,不要搞花架子,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讲求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对不合格者一律不能持证上岗。县级统计部门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业务要作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可以建议基层单位换人,基层单位调换统计人员要真正征得统计部门的意见,这样对提高统计人员敬岗爱业,提升业务素质和保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都有一定的好处。
- 上一篇:农村统计数据质量提高论文
- 下一篇: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