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促进自身建设思考
时间:2022-09-22 04:27:58
导语:全面从严治党促进自身建设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共产党走过九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从一个革命党逐渐走向执政党,走向建设党,历经严酷考验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创立了不朽功勋。我党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功绩与我党自身的建设密不可分,党的自身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将之视为“伟大的工程”,其中包括作风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等诸多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的修订完善是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实践,清晰明确地从道德高线与法律底线层面为全体党员和党员干部确定行为方向,是党的建设和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准则》内容简约,但范围全面,紧扣廉洁自律主题,坚持正面倡导,为全体党员和党员干部确立“行为高线”,明确其应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正确实现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条例》重在立规,从负面清单着手,为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划定“行为底线”,从法律层面明确其必须禁止什么、摒弃什么,否则将要受到纪律处分。两项党内法规的修订与完善体现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的相结合,体现共产党坚定的执政追求,清醒的执政意识以及强烈的执政自信,是我党在制度建设上的又一大突破。
一、修订完善两项党内法规的必要性
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肩负着国家统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实现历史使命,我党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在党的历史上,每当遇到重大挑战与考验,都强调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改变,影响党自身建设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已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党内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党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思想是灵魂,制度是筋骨。通过理论武装与思想教育加强思想建党的同时要用制度管党治党,形成管党治党的长效机制。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是制度建党的重要体现,《准则》与《条例》两项法规的修订完善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制度建党的支撑与保障。(一)党在新时期的历史实践要求完善党内法规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执政环境,我党依旧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多重风险,完善党自身的建设迫在眉睫。党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的纪律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以至使某些党员干部漠视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甚至越过党纪甚或是国法底线。说过,治国就是治吏。作为一个执政的党,如果不能从严执纪,连自己的干部都管不好,焉能取信于民?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党纪党规约束党员,严肃查处政治“破纪”行为。“两项法规”是党内法规体系中基础性的法规,充分体现了正反两方面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相互配套的特征。《准则》坚持正面倡导,为全体党员树立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条例》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要位置,重在立规,明确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纪律“底线”,并将其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6大类规定中的“负面清单”清晰列出。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反对“四风”等要求向纪律条文的转化,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实践经验的又一次制度化。两大法规的修订,汲取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践成果的制度化,充分体现了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二)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完善党内法规建设依规管党治党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保障。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原则,阐述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讲是对党自身提出的要求。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决定党规党纪必须严于国家法律。作为一个政治坚定、组织严密、有铁的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党的组织纪律写于自己的旗帜之上,并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三)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完善党内法规建设我党长期执政的历史实践证明,党规党纪对于约束党员行为、凝聚党员意志、规范党内关系、统一全党行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党员面对种种诱惑,违规违纪时有发生,更有党员组织观念淡化,纪律松弛,这已成为我党自身建设的重要隐患。我党面临的世界形势与自身困境需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而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重视制度建党,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法规在治党、建党中的重要作用。
二、新修订完善的两项党内法规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新鲜血液《条例》《准则》两项法规的修订完善充分体现
党章权威,将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结合,重构党的纪律体系,实现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法纪分开的工作要求,将党规与国法相衔接,将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在全党树立党规党纪的权威性,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新鲜血液。(一)体现党章权威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和总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旗帜,在党内地位犹如宪法在国家中的地位。党章由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规定了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确定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提出了党的重要政治主张和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党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其他党内法规是源与流的关系,为其党内法规提出和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确定指导原则。《准则》《条例》的修订完善坚持树刘晓丽: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立党章权威,充分遵循党章精神,将党章对党员及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要求与纪律要求等有关规定具体化。《准则》突出“廉洁”主题,正面倡导,重在立德,将适用对象从党员干部扩展到全体党员。《准则》中的“四个必须”“八条规范”(包括党员“四个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四个自觉”)等有关内容,都能从党章中找到依据。《条例》将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等内容纳入条例,对全体党员做出党纪要求,表明党纪严于国法,对违纪党章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无论总则还是分则也都体现党章精神,细化党章要求。比如,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要“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的要求,在违反政治纪律行为中增加规定了“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的纪律处分条款;根据党章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各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的要求,在违反政治纪律行为中规定了“擅自对应当由中央决定的重大政策问题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的”纪律处分条款;根据党章第十条关于“四个服从”要求,在违反组织纪律行为中规定了违反“四个服从”行为的纪律处分条款。(二)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相结合以德治党与依规治党是治党、管党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二者充分结合体现了自律和他律的有效结合,是我们党对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认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得道以持天下。”为政以德、为国以礼、以德服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管党治党同样要发挥道德的力量。以德治党强调执政党的伦理道德规范,指出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修订后的《准则》,以党章作为根本遵循,开篇即围绕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情操提出“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八条规范”提供了具体清晰的法规依据和执行标准,便于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对照。《准则》是从廉洁自律角度推出的党执政以来第一部政党伦理道德规范,是“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在发扬、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同时结合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为全体党员确立新的行为标准,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依规治党”强调运用法治方式和制度思维,建立完备的党规党纪体系,明确党规党纪高于国家法律,依据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体现党员高于普通公民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要求。新修改的《条例》把党章对纪律的要求整合成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界定了全体党员需要遵守的纪律底线,对每项纪律列出负面清单,对违反纪律的“失德”行为作出相应纪律处理,明确纪委监督执纪依据和标准,为坚守道德理想、强化道德意愿、践行道德责任提供了坚强保障。《条例》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树立了党纪的权威地位,明确了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统一,是治党、管党、建党的重要理念和举措。两者相辅相成,相向而行,统一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修订后的《准则》以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这个“德”为基础,强调自律,重在立德;修订后的《条例》坚持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是管党治党理念方略的重要突破与创新,对党的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三)重构党的纪律体系,实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衔接纪律是党的生命,高度重视政党的组织纪律性,坚持从严管党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特征。邓小平同志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同志指出,“必须严肃党的组织纪律,要下决心改变在维护党纪国法方面的软弱涣散状态,坚决同那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危害党的集中统一的现象进行斗争,切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回顾党建历史,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正是始终坚持了严明的组织纪律,我党的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不断地取得胜利。因此,从严治党关键在严格执纪。现行的纪律处分条例中,相当一部分条款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重复。据中央纪委法规室有关工作同志统计,原《条例》的178条中,有70多条与现行的法律有重复,有很多违纪的情形已经明显触犯了法律底线。如果说国法是公民的“底线”,那么党员的“底线”就必须严于国法,这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专栏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这次对《条例》的修订,将与现行法律重合的70多条全部剔除,严格区分法律与纪律的界限,以“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为原则,明确提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项纪律,形成了高于国法的“负面清单”,从而划清了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体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原则。《条例》不仅在“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一章规定党组织和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还专门设置“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一章,实现了党纪和国法的有效衔接。
三、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大党规党法实施力度,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
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内法规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党内法规建设予以保障,而党内法规建设又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内在动力。因此,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大党规党法的实施力度,提高党规党法的执行力。(一)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党员法治意识。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一种对待事物的严肃态度,也是一种对公序良俗的内心坚守。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培养公民的法治规则意识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公民自觉遵守规则的理念,心中有对法的敬畏意识,公民的行为由法律规则的被动约束转化为自觉的遵守,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就要求对党员加强宣传教育,让其形成法治理念。一是要形成党员干部定期学习制度。学习党章,特别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1]。学习党的规章制度,掌握党规党纪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约束自身行为。二是丰富学习的形式。采取党的纪律知识讲解、案例剖析、警示教育等形式,培养党员遵纪守法的习惯,并将遵纪守法发展为一种自觉意识和一种高贵品质。三是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坚持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整顿相结合、严格管理与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塑造党员法规意识、法治意识和纪律意识,使党章在内的所有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全党形成遵守制度、捍卫制度的良好氛围。(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执行党内法规的表率作用。领导干部执行党内法规直接影响党内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正如邓小平在1979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指出的:“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发挥领导干部执行党内法规的表率作用的前提是要摒弃特权意识,树立平等意识,在工作实践中带头主动学习党内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制度,自觉维护党内法规制度,尊重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三)下大力气真抓严管,确保法规制度落地生根。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必须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制定完善,一手抓贯彻执行。制度制定完善是我党自身建设的前提,而制度的贯彻实施是我党自身建设的保障。铁规发力、禁令生威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度与之相配合。因此,要健全问责机制与监督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要对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违规违纪行为严肃查处。此外,要扩大监督主体,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监督检查作用的同时,要发挥人大、政协、媒体及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督合力,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的强大推动力。《条例》《准则》的修订完善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成就新的伟大工程中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制度保障。
作者:刘晓丽 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86.
- 上一篇:学校党组织核心作用研究
- 下一篇:全面从严治党下学校支部党建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