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与价值

时间:2022-02-22 08:29:46

导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与价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与价值

学校思政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大使命.随着思政教育学科建设不断完善,我国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发展成就,但仍然需要积极创新思维理念和工作模式.探究思政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利于明确思政工作发展方向、把握创新着力点,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由黄小华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论»一书,结合思政教育内在价值,从构成要素、实践条件、具体形态、形成过程及实践措施等维度,详细探讨了思政教育价值的创新发展,为研究思政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提供了科学参考.

全书共包括五章.第一章聚焦思政教育价值的内部结构,在介绍其基本内涵的同时,对价值实现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主题、客体、目标、内容、方法、载体六大部分.第二章基于价值形态,深入分析了思政教育社会价值、集体价值以及个体价值的实现内容与具体方式,明确了思政教育价值的多元性.第三章以思政教育价值的实现过程为研究对象,不仅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而且详细阐述了价值实现的整体流程和各个阶段,包括确立价值实现目标、实施教育行为、整合内化、外化践行及反馈调控五个阶段.第四章分别从精神环境、物质条件、实践条件三个维度,阐述了思政教育价值实现的保障条件.第五章围绕思政教育价值实现路径,既强调理论基础和教育主体的重要性,也提出创新教育形式、坚持自我教育两种路径的实践措施.学校思政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经过不断发展演变,逐步构建起更加全面完善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在社会实践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思政教育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开发道德精神资源.道德精神资源是指人们的思想、情感、信仰、精神意志等主体性因素.

开发道德精神资源,可以有效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情感,引导个体自主提升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努力奋斗、坚定理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一方面,学校思政教育基于以人为本理念,采取人文关怀和思想引导等方式,逐步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思想价值理念,从而实现道德精神资源开发利用,营造良好精神环境.另一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求,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因素.学校思政教育借助于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道德精神需求,促进其道德自律意识不断提升,引导个体将道德意识逐步转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第二,为专业知识学习提供导向.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在于专业知识提升,而且意味着人文素养、文化底蕴、思想认知等方面保持良好发展,使个体的价值选择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推动社会发展前进.在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学校很容易忽视个人综合素养、道德品质等思想层面的培养,太过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使育人工作发生偏差.

因此,思政教育学科可以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时刻指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推动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于育人工作,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第三,强化意识形态建设,保持政治稳定.政治价值作为思政教育最直接、最主要的价值,是指借助于传播政治思想、政治理论、政策方针等内容,强化意识形态主导作用,从而坚定社会成员的政治立场,引导其政治行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元复杂的价值观念,学校可以通过讲解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认知,提高其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使其自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推动我国政治建设长远发展.因此,学校思政教育能够在政治实践中发挥良好的价值引领作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提高综合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学校思政教育作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中心环节,承担着传播思想意识形态的使命,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学校思政工作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实现健全人格塑造.

从国家建设角度看,思政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路径.当前,网络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带来了丰富多元的生活娱乐方式,但也使更多复杂消极的思想价值观滋生,严重危害青年学生的科学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在此情况下,学校思政教育应当积极发挥育人价值和思想塑造功能,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和教育内容,增强主流价值观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生运用辩证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多元思想理念,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蒋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