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变革研究

时间:2022-09-17 08:44:50

导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变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变革研究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思维模式与工作习惯明显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新的变革契机。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研究、教育内容、教学关系以及教育载体实现精准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到内容、从教育模式到师生关系得以全面重塑,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明显提升。然而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变革依然面临盲从数据权威、数据处理困难、数据伦理失范等困惑,高校与教师需理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追求,正视大数据技术的不足,在依托信息技术提高数据处理水平的同时,严格遵循基本的数据伦理和工作原则,从而切实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教育支撑功能,为学生成长成才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精准化

联合国于2012年7月了一份名为《大数据促发展:挑战与机遇》的数据政务白皮书,指出大数据是联合国与各国政府的历史性机遇,人们可以利用体量巨大的数据资源对社会人口展开实时分析,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2013年我国迎来大数据爆发期,国家统计局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11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了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研究已将大数据纳入研究课题。2015年8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为我国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总体部署提供了有力指导。随后我国迎来大数据快速发展期,世界各国也纷纷部署大数据战略,新一轮的“数据竞争”在国际舞台拉开帷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我国教育信息化工程引入大数据已成为必然,由大数据引发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思维范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指日可待。在此背景下,高校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而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充分发挥教育价值,是高校与教师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变革的表现

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政教育以海量学生数据为参考,在科学的信息咨询下有利于做出高效、准确的教育决策。也正是在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关联和量化分析驱动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研究、教育内容、教学关系、教育载体得以精准变革,使思政教育和学生群体之间的适应性、匹配性得以全面提升。(一)强化教学依据,推动思政量化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围绕学生的思想行为展开,通过建立与之对应的内容体系和教育机制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早期高校思政工作明显强调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因而以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为核心,将艰深晦涩的思政理论知识作为思政教育重点。在此背景下,高校对于思政教育本质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认知与分析,基本通过包含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在内的质性研究完成。随着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的持续进步,量化研究作为一种相对直接、客观的研究方式,在高校教育教学、科研学术中迅速兴起,思政教育工作也逐步尝试用分层抽样调查和数理统计解释学生行为表现、揭示思政教育的内在规律。不过这种基于抽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模式,样本范围、调查过程都存在明显的选择与取舍,调查结果依然具有偏重因果关系的质性分析特征。大数据时代,学生无论利用互联网学习充电,还是在自媒体平台分享生活、抒发心情,都会留下网络使用痕迹进而形成个人网络行为数据。可以说,大数据已经突破了对客观世界的精确测量,开始探索刻画人的思想行为、观念意识、价值取向以及精神世界[1]。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行为对其现实状态形成直观映射,教师能利用学生网络生活、社交媒体等数据表征,明晰学生生活动态、行为观点与思政教育工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发展规律,而且互联网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数据化,是以全样本、全过程的信息抓取为前提,最大限度保证了量化数据的全面与完整。所以大数据时代,使得对人的研究、对思政教育的探索,能在质性研究基础上依托大数据形成量化结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具有科学性、现实性的优化依据。(二)创新思政内容,增强教育针对性。高校思政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状况,已成为制约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传统思政教育在内容建设方面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内容建设方式落后,二是内容更新速度缓慢。早期高校思政教育局限于思想和政治两大体系,强调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引领、渗透。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法治思维、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但在具体的方向把握和内容选择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为传统思政研究所凭借的分析手段以抽样调查为主,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由调查者决定,个人主观影响在所难免,且学生在接受调查过程中也会出现刻意回避、隐瞒某些信息的情况,基于“小数据”形成的调查结果信度与效度难以保证。此外,传统思政教育对学科教材的依赖性较大,思政教育从确立研究主题到更新教材、投入使用需经过多重复杂程序,漫长的等待期内,社会与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出现新思想、新动向、新问题的概率极大,很可能导致更新后的教材内容依然无法适应思政教育需求。不过在大数据支撑下,采集、整理、分析学生信息数据得以快速展开,数据信息的关联转化以及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对接得以稳步推进,缩短了思政研究到教学内容调整之间的周期。与此同时,“全样本数据”最大限度保证了学生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与多样性,以学生自然状态下生成的数据信息为依据展开思政教育研究,无论从研究者角度还是学生角度,都明显降低了个人主观意志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所以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政教育实现了内容的精准定位。(三)调整教学关系,构建学习共同体。传统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思政教育的整体走向和基本流程,学生作为思政教育对象,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教育内容的状态,所以传统思政教育不仅以知识信息的“单向灌输”为基本模式,且学生作为教育客体而存在,教学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对等性[2]。大数据支撑下,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实现广泛传播,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可自由切换数据信息的“接收者”与“传播者”身份,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唯一途径,教师由学校教育权威和课堂教学控制带来的优越性随之瓦解,学生对于高校及教师的枯燥说教和教导训诫愈发表现出抗拒情绪,传统思政教育关系面临全面而深刻的动态调整。大数据支撑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关系,学生可建立起除学校教育教学以外的知识获取路径,甚至学生依托互联网技术获得的知识信息早于学校教师,知识深度与知识广度也优于学校教学。基于此,学生与教师可在网络平台相互推送教育内容,也可就网络热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传统思政教育的知识传递,由单向灌输顺利转变为双向互动,师生双方均以思政教育主体的身份参与思政教育过程,思政教育教学关系也逐渐趋于民主平等、开放互动。因而,大数据环境进一步动摇了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使师生实现知识信息、教学过程、人格尊严等方面的全面互动成为可能,也为师生构建“教学相长”的学习共同体提供良好条件。(四)丰富教育载体,教育传播多样化。思政教育载体是处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政教育的媒介,起到连接思政教育主客体、推动思政教育信息交流的积极作用。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分为静态载体和动态载体两种类型,前者以场地、材料、设备等实物载体和印刷传媒、电子传媒等传媒载体为代表,后者则包括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等内容,主要涉及高校的组织纪律、规章制度、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等方面。网络作为电子传媒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学生群体获取信息、分享生活、交流互动的关键途径,也为高校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契机。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政教育载体变革明显,大幅提升思政内容传播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思政教育载体,使思政教育传播呈现多样化、便捷化发展态势。中国互联网的一分钟里,有近40万人登录微信,其中近2万人18进行视频或语音聊天;有超过6万条微博被编辑,并包含大量图片、视频、音乐元素;有700多人在淘宝和天猫网购平台下单;有400多万搜索请求在百度平台产生。而传统的一分钟里,只能写近30个汉字、可以阅读300字的普通文本、可以浏览8个广告短片。所以大数据支撑下,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不再单纯依靠课堂教学这一传统路径,甚至报刊杂志、电视广播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也大幅下降。当教师忙于将书本知识精简凝练后以板书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所消耗的时间足以支撑海量信息数据依托网络技术实行大规模、大范围传播,而学生为信息广泛传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所以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政教育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群体偏好和网络选择,进而依托互联网空间建立更多元、更立体的教育传播路径。

二、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变革的困惑

大数据为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变革提供了探索视角与技术支撑,但当前发展环境下,大数据技术本身的弊端无法迅速清除,思政教育及教师的局限性也难以立刻消解,所以大数据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依然存在过度服从数据理性、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数据技术伦理失范等困惑,明显限制了思政教育精准化变革的效率与水平。(一)诉诸理性权威,盲从数据洪流。高校思政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不仅通过政治信仰、思想意识、道德准则等传统教育内容帮助学生规范自身行为与观念,而且需要分析学生的态度、意识、情感、信仰等内在精神层面,也要涉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情绪状态等感性内容,所以思政教育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动态过程。网络时代,大数据主要记录和收集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而通过这些外显信息揭示个体的内在倾向。不过大数据最显著的特征是利用数据信息揭示事物关联、预测发展趋势,并不能准确定位和分析生命主体的思想、情感、心理等非理性因素。在利用大数据优势推进思政教育改革进程中,不少高校与教师叹服理性数据带来的教育直观化改变,将量化研究作为学生群体分析、思政教育研究的唯一手段,严重依赖机器设备、网络系统形成的程序化判断结果[3]。高校与教师在“数据决定论”的思想导向下,容易对理性权威形成误解和盲从,反而使思政教育工作进入“非理性”状态。高校与教师对数据信息的绝对信赖,容易形成固定的思政“信息茧房”,从而将部分无法被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内容排除在思政教育之外,特别是与学生成长发展紧密相关的心理状态、价值困惑等内容,若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被一再忽略,极易造成思政教育的低能与失衡。与此同时,高校与教师太过迷信大数据的理性权威,是对人类自身情感意志、价值追求的持续消磨,也对个体的思考能力、价值判断、批判能力形成负面影响,进而陷入数据工具凌驾于教育工作和教育对象之上的思政教育困境。(二)数据信息混杂,分析处理困难。与“小数据时代”相比,大数据不仅体现了数据信息的规模之大,其意义还在于对全体样本数据的覆盖与收集。也正因如此,大数据需保证数据信息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也只有数据库收集的数据体量足够大才能忽略、筛除个别不精确数据。大数据时代,高校利用学生互联网使用数据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已是必然选择,但学生使用互联网出于学习、娱乐、人际交往等不同目的,使用痕迹遍布网络学习平台、门户网站、通信软件、网络游戏等不同应用空间,把控数据来源对高校而言形成不小挑战。与此同时,学生基于网络所形成的大量非结构数据不仅内容庞杂,而且数据格式异常混乱,要想在全样本数据下完成数据采集、整理、分析等一系列活动,需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学生在互联网空间留下的数据信息也未必真实可靠,大量失真或无意义数据很容易对教师造成干扰和诱导。以学生微信朋友圈为例,不少“转发”“集赞”“拉票”行为并非出自学生本意,甚至不少“集赞送礼品”“转发优惠打折”活动只是商家运作手段,学生对自己点赞或转发的内容并不了解。在此背景下所形成的学生网络行为数据,无法解释学生的行为动机,也难以反映学生的思想动向与价值追求,对思政教育而言基本没有参考意义,但如何做到“去粗取精”,剔除干扰和无效数据,对高校和教师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性课题。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环境下,多数教师尚处于利用网络媒体教学的探索阶段,整合网络资源、驾驭网络应用技术的水平整体较低,能够综合掌握数据采集、分词、语义分析、情感识别等技术的教师屈指可数,这对高校利用大数据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形成明显制约。(三)学生隐私泄露,数据伦理失范。大数据技术能随时随地永久性保存用户信息数据,并通过强大的还原性画像功能分析用户的偏好特征与行为倾向。大数据环境下,个人身份背景、位置足迹、言行举止被精准定位,甚至连观念信仰、态度情感、社交关系等隐秘性信息也被全面捕捉。这种对个人信息无差别、无选择的记录、保存以及呈现,极易引发个人隐私泄露问题。与此同时,基于网络应用生成的个人数据大多并非用户主动留存,而且从法律层面来看,用户对其数据信息具有知情权、使用权、存储或删除权,平台运营商或网络数据公司收集、兜售用户数据从而产生信息红利本身就存在侵犯用户权利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安全漏洞更会导致数据泄露,这为高科技犯罪活动提供了滋生土壤[4]。所以大数据支撑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变革,依然因各种内外部因素出现数据伦理失范的困惑。此外,大数据支撑下的思政教育必须以学生数据收集为前提,但数据收集是以学生的某项网络行为为对象,还是覆盖学生学习、娱乐、交际、消费等所有网络活动,既是一个与相关工作成本密切相连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伦理问题,尤其包含学生敏感信息和特殊经历的数据该怎样处理,也尚未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数据采集和分析人员难免因好奇心理窥探甚至分享学生隐私,教师面对这类特殊信息也容易形成个人主观偏见而影响思政教育的公平有序。因此,出于精准变革目的在思政教育中引入大数据技术,容易因数据伦理失范为学生带来隐私泄露、信息安全漏洞等隐患,围绕数据本身产生的问题甚至会背离思政教育初衷、损害思政教育价值。

三、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变革的举措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变革,必须以明确教育追求、坚持教育原则为基础。高校与教师需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积极成长作为思政教育变革、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着眼点,进而在遵循数据伦理的前提下,积极做好技术创新、提高数据处理水平,为思政教育改革优化创造条件。(一)理清教育追求,弥补数据应用缺陷。大数据作为时代与技术的产物,其本质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手段与工具,人类可以利用工具提高生产生活的效率与质量,但决不能因为过度的信任与依赖,反过来被工具控制而成为工具的附庸。高校以大数据为支撑精准变革思政教育,是顺应时代潮流、紧跟网络技术步伐的外在表现,但本质上是为了利用先进技术切实推动思政教育发展,进而实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使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得以真正发挥。所以高校与教师须认识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服务,而教育教学活动所依托的工具、手段、路径只是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效能,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增长才干、完善品格。基于此,在利用大数据改革、优化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至关重要的主体与中心,大数据技术既不能侵犯学生隐私、损害学生权益,也不能本末倒置成为思政教育的中心。高校与教师应从大数据技术的工具价值角度出发,正确看待和处理大数据技术与学生群体及思政教育的互动关系。此外,高校与教师要正视大数据技术的缺陷与弊端,摆脱对大数据权威的迷信与盲从。高校与教师应认识到,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并未全面渗透到个体思维、意识、情感等层面,所以大数据建立的理性权威倾向于学生表征分析和学生行为解读,而大数据建立的学生数据信息与思想意识之间的关联,以及学生思想行为动向的预测,并非在定量研究之下即可获得准确结果,还需教师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教育教学观察、价值判断为参照,通过定性分析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契合性。(二)依托信息技术,提高数据处理水平。传统思政教育以“因果思维”为导向,强调依据学生的思想表现推断思政教育策略。但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其思想极为复杂,所包含的意志、情感、态度、价值追求、道德准则等要素相互关联而又彼此独立,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一定由其他要素引起,也未必会引发其他要素发生变化,即使学生思想层面的变化存在因果关系,也并非清晰明确且一一对应。所以在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政教育应以“关联思维”为导向,通过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找准思政教育的立足点和着眼点[5]。高校可通过提取和分析学生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社交平台的生活动态,找出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推测学生的关注焦点和思想动向。也可根据某一学生网络社交动态内容分析其生活、学习状况,比如学生在社交平台分享网络游戏或综艺网剧的频率较高,教师应重点关注该生是否存在沉迷网络娱乐活动的倾向;比如学生在社交平台频繁发表包含消极、负面情绪的内容,教师一方面要警惕学生是否存在家庭变故、人际交往障碍、陷入校园网贷等风险,另一方面要及时与学生及其亲属、同学、朋友取得联系,尽早明确学生意志消沉的原因,通过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与疏导,避免引发难以挽回的恶性后果。高校也可追踪某一时间段学生在校内的用餐次数及消费数额,大体判断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而为其提供适宜的经济援助和思想引导。所以大数据支撑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精准变革需以较高的数据处理水平为基础,重点实现数据信息与学生思想动态的精准关联,进而找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建立以学生数据信息为依托的思政教育动态预警机制。(三)遵循数据伦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大数据以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无论应用于哪一领域都应以“积极无害”为基本前提,所以大数据支持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变革,高校与教师须严格遵循数据伦理,为思政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首先,大数据应用于思政教育变革,应全面坚持权责统一原则。高校对学生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使用,每一环节都应划定责任范围、明确责任主体,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数据信息出现人为泄露,同时降低数据内容对结果分析和思政教育调整的干扰风险。高校在数据应用过程中也要遵循自主自愿原则,学生作为数据生产者,其基本的知情、使用、存储等权利应得到尊重与保护,高校与教师不能以教育教学需要为由未经学生同意自行收集学生数据,更不能违背学生意愿随意处理相关数据。而且作为思政教育精准变革的学生数据应用,须制定数据采集事由与数据实际应用严格对应的规章制度,对于任何非教育目的的数据流通、使用行为,按照数据泄露事件追责到底。其次,高校及教师需加强技术创新应用,通过技术进步规避大数据伦理风险。对于涉及学生身份、背景、特殊经历、敏感信息的数据,应进行加密升级和认证保护,依靠技术手段提高学生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当然,高校本身的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不足以支撑网络技术流变下的数据伦理保护需求,高校可与技术过硬、信誉可靠的社会企业加强交流合作,通过“引才进校”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提高学生数据处理水平,从而为学生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夯实基础。

总而言之,大数据应用于思政教育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大数据技术为实现思政教育精准化变革提供了有效支撑,也因技术本身的局限和不足为思政教育工作带来诸多困惑。高校与教师只有理清思政教育变革思路、明确思政教育价值追求,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大数据技术。所以高校与教师要在尊重、保护、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预测功能,并通过不断调整技术手段把握数据应用的尺度与效率,从而使大数据技术真正成为推动思政教育改革、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怀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研究范式变革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7-70.

[2]傅雅琦,蓝少鸥.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9):103-106.

[3]李阎.大数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变革:诉求、困境与对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3):153-157.

[4]杨维东.有效应对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EB/OL].(2018-03-23)[2020-09-12].

[5]陶好飞,莫勇.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8):44-48.

作者:候佳萌 刘金超 单位: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