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协同教育研究
时间:2022-09-08 08:39:22
导语:大学生思想政治协同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自21世纪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愈发重视,使我国对高校提出了“双一流”建设这一发展战略要求,力图在21世纪中期,使我国高校被打造为位于世界前列的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从而使我国真正实现“教育强国、教育兴国”目标。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能够满足“双一流”建设的内在需求,同时也能为思政教育的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鉴于此,本文对“双一流”建设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
在新时代下,我国在高等教育中提出了一项非常重大的发展战略,即“双一流”建设,通过“双一流”建设,将使我国在21世纪中期的一流大学数量以及一流学科实力真正迈入到世界前列,从而使我国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强国。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中共教育部在2017年12月出台的纲要文件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其强调需要在双一流建设工作中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使高校能够在双一流建设中实现对教学科研的科学评估。
一、“双一流”建设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模式的提出
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使其在管理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在高校管理工作中,为了使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需要建立对应的管理目标,以此形成即时反应机制,使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能够有效开展一体化服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将社会化服务作为主要方向,对自身的服务管理平台进行不断健全,使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所产生的各层次利益诉求得到客观的反映及有效的协调。这也为高校在思政教育中探索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模式过程中指明了方向。在高校中,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其性格、成长环境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也使其在个体诉求上变得非常多样化,要想提高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水平,就必须要对提出的育人要求进行有效贯彻,对高校中各类资源及各个部门进行高效统筹,使思政教育能够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实现全程全方位的协同教育。
二、“双一流”建设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1.科学性。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模式探索中,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该原则能够对教育模式是否与客观发展规律相符进行真实反映。思政教育工作应将思想、马克思主义以及我国在特色主义建设中的相关理论作为发展指导,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及思想特征,对以往在教育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进行不断汲取,同时需紧随时展脚步,将全程全方位协同理念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以此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使党提出的政治纲领及主张得到全面贯彻。2.互通性。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会涉及到许多环节,而各个环节则是紧密衔接在一起的,正是这些环节,使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交流,使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与共享。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模式进行构建时,必须要遵循信息交流的互通性原则,以此确保高校中的多个机构得以高效协同,进而使信息互通效率得以最大化发挥。3.协同性。在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模式构建中,还应遵循协同性原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得到各个部门间的密切配合,只有确保其各个部门能够共同发力,才能使思政教育工作取得理想的开展效果。高校需要在思政工作中不断培养和巩固“大思政”意识,使高校专业课能够和思政课程进行紧密结合,并将思政理论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及实践当中去,并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确保思政工作的灵活性,使高校思政工作的各个阶段及相关参与部门能够同向同行,进而使思政工作的协同效应得以充分发挥,并有效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从而形成思政教育工作的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新局面。
三、“双一流”建设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模式研究
1.明确思政教育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模式的主要方向及目标。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中所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应得到大力弘扬,而高校在其中则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弘扬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可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提供引领意义。要想实现思政工作的全程全方位协同教育,高校需要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思想作为指导,对党下达的方针及政策进行有效贯彻,同时还要对社会主义发展中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对思政工作的历史使命进行深刻牢记,在教学、服务、科研工作中融入“三个倡导”理念,使高校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形成其鲜明特色。2.加强高校多部门联动,使思政教育工作得到全程全方位的协同互动。高校在思政教育中,需要确保各个职能部门能够进行高效的协同与配合,确保人、力、财等各类资源得到科学的统筹分配。这要求高校党委在“双一流”建设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统一领导作用,对党政工团进行齐抓共管,并组织各个职能部门进行牵头协调,思政工作需要高校中所有二级院系的共同参与,利用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以及管理育人等多种方式,使其在思政教育中形成育人合力,进而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全程全方位协同互动。3.以大学生发展规划为重点,使思政教育能够贯穿于教育全程。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正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其即将接触社会,这使其在此阶段中会对外界产生很强的好奇心,其个性化诉求也变得愈发多样。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必须要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根据其成长规律、身心特点、实际诉求等多个方面,结合“双一流”建设的内涵及要求,来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剖析,以此确保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大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培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前进,使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砥砺前行,但因我国国情较为特殊,再加上体制改革给我国高校教育体系造成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也面临重重困难。对于高校来说,思政教育工作并不是一簇而就的,其具有高度的系统性与持久性特征,而这就需要高校对大学生的身心问题及思想状况有一个深层次的剖析,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充分感受到来自于高校的人文关怀,进而使其在思政教育工作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提高其自信心,树立自强精神,只有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化、全方位化,实现多部门间的协同教育,才能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得到良好培养,进而使其在大学生涯中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许爱凤.“双一流”建设下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分析——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6).
[2]刘宏达.在“双一流”建设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8(4).
[3]刘伟,郑卫东.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思想状态分析与对策研究——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8(2).
作者:王欢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上一篇:航空货邮品名规范化管理研究
- 下一篇: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