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四个导向

时间:2022-08-27 09:23:07

导语: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四个导向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四个导向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性是其重要特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注重四个导向,即时代导向、问题导向、学术导向、实践导向等,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型;方向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科,其理论研究既来源于实践,又要应用于实践,必须不断回答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科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化,丰富和发展其特有的知识与方法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规范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时代导向

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尤其是政治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为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时代性。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研究、传播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融入并推进新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规范和引导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必须把时代主题作为思想之源,把生动的社会实践作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具备鲜明的时代眼光与国际视野,立足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与教育对象,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有效方案。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不排斥教育的国际化,尤其要向国际进行有益借鉴。在这一问题上,思想政治教育要有自己的定力,要体现自身特色,坚持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二、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回应与解决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所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针对问题本身,更要分析问题背后的根源,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观点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聚焦热点和难点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切入点。当前,我们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方面认识与行为的偏差问题上,解释不力,说服不到位,教育效果不明显,总体体现为教育的有效性不足。这既有宏观层面的问题,也有微观实践上的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上的问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导向,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回答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问题。问题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问题意识,既要回应老问题,又要研究新问题,更要切准真问题。就宏观层面来看,社会在不断进步,理论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层出不穷;就微观层面的学生个体而言,他们在学业、生活、交友、择业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与行为问题越来越多,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日益多样和多变。发现其中的真问题,抓准教育的着力点,引领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养成与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面对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适应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的变化,促进教育对象健康发展。

三、学术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学术思维、学术方法、学术规范、学术表达,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五个方面的观念及行为教育。其中,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涉及人的思想观点、思想方式等问题,政治观教育涉及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及对政党的认识与态度等问题,道德观教育涉及人的思想品德等问题,法制观教育涉及人的行为方式及规则意识等问题。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可以概括为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两个部分的养成与教育。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发展和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研究其规律,把握其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从表象看,是社会对人的一种外在要求和规范。但是,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符合社会要求规范也是人实现自身成长发展与进步的内在需求,具有内生动力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外在客观要求与内在自身需求的统一性。实现这种内外在统一是一种学术性很强的实践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并以科学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性的基本要求。

四、实践导向

实践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唯一标准,也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凭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定位的基本理论依据。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实践,把实践看作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纽带,认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实践的本质既不是片面的主体性,也不是片面的客体性,而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总体性。马克思从人的现实和生产劳动实践出发,阐述人在改造物质环境的同时改造着自己,从而人才得以全面发展。他明确提出“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1](P422)的教育思想,并认为这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形式,如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等等,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重要观点,同样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面向社会实际生活的知行统一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在实践中解决人们思想方式与行为方式的问题、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定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最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不断总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由于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在实践中回答与解决这些新问题成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提升解释这些问题的水平也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我们还应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等社会政治思想,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性、整体性思维。发挥自然运化过程、规律、自发秩序的作用,正确对待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实践,尊重实践并在思政实践中探索引导人们思想及行为的有效方式。[2]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陈红兵,杨龙.道家的“无为而治”及其可持续发展意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2).

作者:杨晓春 杨 雨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