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时间:2022-08-25 09:27:28

导语:高校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新时代探索新途径、新方法,高校体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两者之间有许多共通之处,本文通过阐述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高校体育如何在身体心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规则意识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探索高校体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提出了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育人功能。”[1]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关注青年的成长和发展,高校是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大学生作为高校受教育的主要群体,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必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独特性,它不仅仅是某一个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而是跨学科多领域研究,高校体育就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1.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教育是指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活。[2]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以育人为本。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属于不同的学科,但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强的融通性,相互联系又促进彼此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导向,进行价值引导,促进体育在高校的育人功能。另外,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又无形的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形式,全方面育人,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体育是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相结合的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要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将思想政治教育里的道德品质、爱国主义、集体观念等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积极引入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体育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锻炼方式、技能培训、团结合作、人格培养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一脉相承、密不可分。

2.高校体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2017年五四青年节来临前夕在讲话中强调:“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3]可见,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需要青年,依靠青年,青年的成长成才的前提必须是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精神气质,而高校体育在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有着积极的影响。2.1高校体育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高校体育深受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意志品质和人格健全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训练方法,技巧培训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锻炼意识,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包括五方面: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心理素质是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体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局限于理论传授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补充。体育比赛过程中的紧张氛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如何通过自我调整心态,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至关重要。可见,通过体育比赛可以调节大学生心理,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2.2高校体育有利于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和发展,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产物,这决定了人不是孤立的存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最终要走入社会,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学生在校期间,一般都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很少参与社会活动,无法切身感知现实世界竞争残酷。体育比赛对竞争做了很好的诠释,无论团体比赛还是个人比赛都存在着竞争,有竞争就有输赢。体育与竞争不可分离,公平竞争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之一。大学生通过体育比赛的竞争性有力的锻炼了他们顽强拼搏,奋力进取,永不言输的精神品质,这些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2.3高校体育有利于大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团队合作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政府、企业、高校都需要不用专业背景的人才组织在一起,各取所长,互补短板,实现共赢。团体性质的体育比赛也是如此,篮球比赛中分工明确,五个人在场上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为了获取胜利同心同力。大学生在体育比赛中的实践对抗中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不谋而合,异曲同工。2.4高校体育有利于大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在高校校园里,对大学生进行规则意识教育对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有着积极的作用。体育比赛中的规则多式多样,大学生每从事一项体育活动除了拥有基本的技能之外,还需了解它的游戏规则,只有对规则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规则的许可范围内游刃有余,否则将会受到规则的惩罚。体育规则的执行让大学生在比赛中学会理性去思考,克制自己的欲望,正当合理的指导自己的行为。高校校园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度阶段,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遵纪守法,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高校体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化路径

3.1提升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张学忠教授在其《学校体育教学论》一书中指出:“体育教学的要素由以下七个方面组成,即学生、体育教师、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信息的传递。”[4]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创新体育教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体育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同步发展。3.2实现体育课程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突破。一线教师是最了解体育学科特性的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功能,努力推进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育人范围。[5]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根据时代要求,形势变化,与时俱进的制定教学内容和目标。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多方面、多渠道对教师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育人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从而能够让教师及时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做出相应的改善。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体育常识的了解、身体各部位机能的状况、各项体育运动的实践与把握,从而让大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挑战自我,实现体育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3.3加强体育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是大学生课余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活动也是高校通过“第二课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有力支撑。体育比赛在其过程中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能够让大学生建立彼此的信任,在比赛中看到别人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不足,深刻体会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大型国际体育比赛的组织观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优势,可以让大学生在观看比赛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合作、永不言败的精神,当国家在重要体育比赛中获得胜利时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优秀体育明星的典型宣传,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感化有很大的帮助,姚明、刘翔等优秀运动员为了国家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至今仍然鼓舞并激励着广大青年学生,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高校应该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参与体育的渠道,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在体育文化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李伟 吕宏伟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