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原则

时间:2022-06-24 02:52:28

导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原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原则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是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所要传授的教育内容以一定形式渗透到情境当中,通过教育主体双方的参与互动,使受教育者认知、行为进一步优化的一种新教学方法。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达到预设教学效果,在创设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科学合理的创设原则。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基本原则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都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作了明确的要求。系列文件的颁布为“情境创设”这一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开创性实施创造了新的契机。由于该教育教学方法在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基本上没有成熟的先例可以参考,为此,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对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按照预设路径实施以取得良好的预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施教规律与接受规律相统一原则

学生思想品性的形成,不单单是家庭、社会综合影响的结果,也是其在学校中受到教育之后,将教育内容内化外显的结果。这不仅与教育者是否准确掌握施教规律,在教育过程中能否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有着巨大的联系,而且还存在着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为准则,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体系产生碰撞之后是被排斥还是被接受,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问题。因为,教育者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所传授的教育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只有与学生原有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习能力及学生们对知识的可接受能力相匹配,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对品行、品性尚在塑造过程中的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正向的引导,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为了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切实处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学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之间有机融合、争取教育效果最优化,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真正卓有成效。 

二、教育内容需要与教育对象需要相统一原则

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教育内容的选取是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选取上与教育目标及现实需要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更新速度慢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但由于部分教师政治敏感度不够强、亦或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控能力不够高等原因,导致新内容未能及时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致使教育内容出现滞后性、缺乏创新性等现象,从根源上忽略了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本身所具有的个性化、差异性的特点及与时俱进的需要。(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感染力不强、说服力较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选取的内容往往是“失去生活水分”的,从众多现象、规律升华而来的抽象理论。若再配之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二者相加,必定会造成内容与方式的局限性,使得学生们对所传授的高度抽象的理论知识兴趣索然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很难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我们所预想的效果。因此,若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并且被广大学生所喜闻乐见,我们必须重视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既要分别考虑教育内容需要、教育对象需要,又要有整体观念,使两者之间高度融合。除此之外,还应当立足于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保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选取符合不同学生群体性格特点、专业特点的具体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目标要求。

三、教育对象认知差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原则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其就职演说中曾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是人才汇聚和人才养成之地,因其包容性,原来所处生活环境、生活阅历、学习经历和地域文化各不相同的学生得以聚集在一起。然而也正因为这样的特性,不可避免的造成同一个大学、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情况。加之当前大学生所处的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获取信息渠道之多、获取信息之复杂都与以往大不相同,这些变化对于思想活跃的高校学生来说既有利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就其好处而言,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增加发展机会。但是相应的,也极有可能会造成学生们行为选择的多样性、价值判断的复杂性等不可控因素的增加,这无疑会加大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性,甚至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面对差异性明显的大学生群体,教育者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教育对象认知差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从教育内容的把握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业特点,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创设适合不同认知层次的情境。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教育的有的放矢和因材施教,我们才能够更好的落实“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的目标要求。

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相统一原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该文件不仅对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指南。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努力做到“三贴近”,才能走下高度抽象的理论“神坛”,成为学生触碰有感、观看有形、咀嚼有味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因此,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把“三贴近”相统一作为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努力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资源。始终“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3],以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切入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选取上善于因时、因地制宜,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最熟悉的语言风格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4]只有植根于实际的、生活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鲜活的和有说服力的,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基于时代需要,不断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及综合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相统一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5]该纲要的颁布实施,无疑是对所提出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重要指示的贯彻落实,显现出了我们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在国家各方面政策措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驾护航”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各种优势,创设出有利于“三全”育人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只是思政工作者于课堂内所进行的单向理论灌输,而是人人都可参与、时时都可进行、处处皆可实施的有益实践活动。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真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于实处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真正成为国家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作为一种能打破传统灌输模式局限性的教育教学新方法,当前在我国高校领域几乎没有较为成熟的先例可以参考。为了确保所创设出来的情境能够准确传达思想政治教育者想要教授的教育内容,达到情境创设的预设目标,需要我们始终做到以基本创设原则为准绳,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既能遵守施教规律与接受规律相统一、教育内容需要与教育对象需要相统一等原则,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对创设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所创设出来的情境不出现偏差,真正卓有成效的激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生动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12-0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Z].2004-10-14.

[3].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12-07.

[4]刘雪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6.

[5]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Z].2017-12-04.

[6].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12-07.

作者:刘雪花 万志全 曹冬雷 单位:1.海口经济学院 2.大连理工大学 3.大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