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

时间:2022-04-22 02:59:01

导语: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讨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是理工科高校育人体系的一体两面。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体现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培育功能、理工科高校的专业特点也未能实现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未来职业指引等。必须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新路径,具体包括: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大学生科技职业伦理道德培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开设选修课,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两种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理工科高校;路径

党的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要为大学生的未来做好准备,因此高校育人必须做到专业培养、精神塑造与未来职业规划“三位一体”。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承担了后两者大部分的职责。但在理工科高校,由于专业本身性质等原因,大学生的精神塑造与未来职业规划恰恰是育人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在职业教育视域下探求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密切关联性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将在一代代青年人的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引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核心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大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而职业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轨、实现人生抱负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教育是高校育人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在理工科高校,两者的长效结合更有利于技术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这种精神和价值观将始终引领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使人类社会不断朝着更加完善、更加富足、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3]当前,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理工科高校均致力于教育改革创新,力图更好地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以及技术自信,增强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深入工作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为了摸清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笔者在河南省某理工科高校进行了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3份,回收率为96.6%。其中,有效问卷476份,有效率为98.5%。对问卷进行分析研判后,可以总结出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体现出人文精神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思想培育功能。理工科专业人才未来职业往往要解释科学规律、从事生产制造以及技术研发,其职业生涯始终处在“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启蒙与浸润本应启发大学生去思索这些问题,但问卷显示,只有5.6%的理工科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职业能改变“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58.8%的大学生表示“人与自然”“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问题离自己的职业太过遥远,并未深入考虑过。2.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体现理工科高校的专业特点,学生认同度不高。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并未体现出文理专业差别。问卷结果显示,78.7%的理工科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理工科学生非常重要,但高达92.4%的学生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体现出理工科专业特点,同时89.6%的学生认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明显。3.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实现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未来职业指引,有流于形式之嫌。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人才,对于大学生而言,入职以后的人格品质、职业素养、社会贡献和生活态度是检验一切教育成败的标准。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并未体现出对大学生职业观念、职业素养、职业伦理道德以及职业法规的引导。问卷显示,78.9%的大学生并未从思想政治教育中感受到对未来职业的指引,48.6%的学生不了解相关专业职业道德规范,89.5%的大学生不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其实也是我国高校职业指导教育不成熟的一种表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张皮”的现状亟待解决。4.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一、实践性不强。问卷显示,67.8%的大学生表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不感兴趣,只有6.6%的学生认为“两课”内容生动有趣,在题目设定为“为何不感兴趣”的多项选择题中,92.8%的学生选择了“偏重理论、脱离实际”“形式单一、毫无新意”“与所学专业无关”的选项,同时81.5%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多样的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等)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并进行职场初体验。

三、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路径

1.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核技术竞争升级及克隆技术伦理道德等新问题。这些问题关乎人类未来的发展存亡,是时代赋予未来科技人才的新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对这些问题却还比较陌生,这种现状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但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已迫在眉睫,需要完善的科技伦理体系帮助人类解决科技这把双刃剑对人类生存与自由造成的威胁,这无疑给未来的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他们在实现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注重科技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技观是在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扬弃旧自然哲学观念,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其核心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理工科学生职业指导教育中应当突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引领作用,使其养成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正因为此,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它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内在联系、发展规律以及人类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和局限性,它提供的不是形而上学的教条,而是指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大自然始终心怀敬畏与关怀,在满足人类便利生活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2.加强大学生科技职业伦理道德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将来都将走向科技、生产、工程、管理等工作岗位,用科技知识服务社会。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科技犯罪率持续走高,且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这些不法行为与传统犯罪不同,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绝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除此之外,近年来科学研究领域也频繁出现剽窃同行研究成果、实验数据弄虚作假等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极大损害了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国际声誉。这些现象反映出大学生科技职业道德教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问卷显示,48.4%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空洞,不具备规范指引功能;86.5%的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并没有体现出理工科职业的特殊性。理工科专业具有其独特的职业伦理道德规范,它不仅维系着职业阶层内部的道德水准,而且影响行业本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关系到一种职业类型未来的发展前景。[4]因此,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其专业特点,在理论上厘清职业的社会责任,在实践上训练学生道德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职业伦理道德和职业纪律上的示范,将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特性结合起来。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开设选修课,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如前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中普遍缺乏吸引力,地位十分尴尬,这种境况在理工科高校更为显著。针对该情况,应当在理工科高校广泛开设交叉学科选修课,以弥补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足。其一,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体现人文关怀以及职业伦理道德素养的选修课,例如清华大学近年来开设了“生态伦理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论”“工业生态学”“科技哲学”等课程,北京大学开设了“自然辩证法”“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经济伦理学”“工程伦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其二,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法律选修课程。应当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科技法学”“公务员法”“知识产权法”“建设工程法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选修课程,增强理工科学生的专业法律储备,为社会输送科学素养、人文精神、法律知识兼备的人才。4.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两种教育的育人效果。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树立大学生积极的职业价值观以及服务社会的人生观,这不但能克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的弊端,而且能在大学生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避免象牙塔与社会脱节,实现理工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发挥政府部门服务青年大学生的职能,搭建社会实践平台,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造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1).

[2]冯刚.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蕴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3]高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5,(5).

[4]肖平,朱孝红.职业道德现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作者:申琳 单位:河南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