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时间:2022-04-03 08:41:04
导语:东北抗联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以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为主旨的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以松花江、鸭绿江流域和长白山区为重点,分布在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三个区域范围之内,主要包括东北抗联遗址遗迹群、纪念碑(馆)、陵园、文物、纪录片、歌舞剧和以抗联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村等。根据吉林大学的调研统计,黑龙江省拥有12个国家级革命老区,200多处烈士陵园、纪念碑、抗联遗址,47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包括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烈士陵园等国家级重点爱国教育基地以及东北抗联博物馆、赵一曼被捕地、八女投江革命烈士陵园等经典抗联遗迹。辽宁省的抗联文化资源同样丰富,拥有国家级重点爱国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余处,遗址、遗迹50余处,其中包括“九一八事变”博物馆、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平顶山战犯管理所旧址等。吉林省是东北抗联资源区域链的核心,东北抗联资源独特且珍贵:在长春南岭打响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主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磐石市是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发祥地,并在这里打响了东北抗日联军抗日的第一枪,素有“南有瑞金,北有磐石”之称;靖宇县是杨靖宇将军的殉国地,在东北抗联史上极具影响力。在《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录》的十三个景区景点中,吉林省被纳入了三个: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国家五A景区)、通化市靖宇烈士陵园(国家四A景区)和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国家三A景区)。同时,拥有“四保临江”、抗联密营等100余处著名抗联遗址。创设东北抗日联军红色教育实景课堂是吉林省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的特色做法。目前,以通化、白山(靖宇)、吉林(磐石、桦甸)为中心的红色教育圈已经日臻成熟并逐步扩大。通化市委党校、延边州委党校打造的“重走抗联路”党性教育项目,引领和带动了东北地区红色教育的开展,并与省内外多所大学合作,成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红色抗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抗联文化内涵的发掘和阐释以及抗联文化精神的宣传和推广,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有助于促进东北三省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综合实力的提升,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载体。
二、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抗日救国、抵御外侮、矢志不渝是东北抗联将士的坚定信念。抗联将士在条件最艰苦、战争持续时间最长、斗争形势最惨烈的东北战场上,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其精神内涵和实质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坚定的信仰和信念。在东北这个条件最艰苦的战场,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40多度,粮食、药品、衣服等必需品极为匮乏。东北抗联将士面临着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坚持战斗了14年。根据《我的抗联岁月———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口述史》一书记载,在1931—1945年期间,东北严寒的气候和艰苦的自然环境是抗联战士在斗争中面临的最严重的困难,特别是在1938年以后,在日本侵略者强大武装镇压下,东北抗日联军的食物、棉衣和药品严重匮乏,抗联战士被冻死、饿死和病死的情况经常发生,人数急剧下降。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涌现出如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一批批英雄儿女。他们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信任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以血肉之躯冲破艰难险阻,挨过重重困难,捍卫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权力,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气贯长虹的英雄史诗。东北抗联将士的这种矢志不渝、忠贞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斗争精神和不畏强敌、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将永载史册。(二)高尚的爱国情操。爱国主义是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的自信心,是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东北抗联的伟大情操,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爱国是保家卫国、勇赴国难,正如抗联第三军军长李兆麟在《露营之歌》中呼唤的一样:“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灭。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在和平年代、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今天,爱国是青年人勇于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拥有一颗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心并为之而不断奋斗。(三)伟大的牺牲精神。1938年以后,东北抗联陷入极端困境,牺牲人数大幅度增加。据统计,1939年抗联部队尚有10000余人,到了1941年1月人数已经锐减到2500人,至1942年底东北全境党员和抗联将士已经不足千人。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人大多壮烈殉国,军级以上将领30余位,师级将领多达150余位。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王德泰等一系列英雄的名字永载史册。抗联将士们以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伟大情怀,与日军作战近10万次,抗击了近百万的日军精锐部队。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之间,东北抗联共杀伤在东北的日军17.2万人,有效牵制了日军南下中原的有生力量。
三、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也是民族的希望,决定了国家未来的模样和中国在国际上的水平和地位。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培养。新时代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特别是东北地区的高校,更要利用东北独特的抗联红色资源,将抗联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把抗联的精神内涵和实质传递给当代的大学生。(一)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发挥思想政治课堂的主阵地作用。高校是青年人的聚集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引领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正如强调: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需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重要作用。由于受到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以及东北抗联精神不太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版教材明确将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历史写入了第六章第一节“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充分肯定了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日战争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一方面要讲清楚东北抗日联军的形成历史及历史贡献,另一方面要凝炼东北抗联精神,将之与大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密切结合,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体系中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通过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的认识和了解,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革命战争年代,爱国主义精神将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有为青年和各阶层人士紧密地团结在东北的战场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造就了“八女投江”、“最后一封家书”等一个个悲壮的英雄神话;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人民必胜的信心让抗联将士们大声喊出“用大家精诚的鲜血将旗染好,庆凯歌看红旗到处飘扬”[2]的豪迈誓言!将这些东北抗联的精神内涵融入到课程中,教师既要在教学中还原历史,在历史的脉络中使学生真正理解抗联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又要讲清抗联精神在今天的时代意义。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时代赋予了革命精神新的时代意义。我们弘扬抗联精神,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勇于担当历史的重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提高实践教学参与人数比重,实现全方位育人。教育部一再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说明了实践教学对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由于红色文化具有典型的先进作用和对社会进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体验式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所授的理论知识,将理论认识转化为情感认同,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的说服力;又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感知历史,增加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吉林建筑大学为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即为“重走抗联路”。每学期初,课程组都会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学期中期在开课学院中选择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此次实践活动。任课教师在选择学生时尽量做到每个专业、每个自然班都有1-2位学生代表参加,分别赴通化、延吉、蛟河、集安等地进行2-3天的东北抗联精神的理论教学和抗联遗址、遗迹的现场教学。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的实践分享环节,学生代表将教学中的所闻、所见、所感用视频、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呈现在所在班级课堂上,并共享至学校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上,将抗联精神传递给全校同学。这种从个体到群体、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信息传递的过程,较好地实现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学生全覆盖的课内实践教学目标。自2015年以来,已经有近四百名同学参加了“重走抗联路”的实践教学,足迹遍至吉林省内与东北抗联精神相关的遗址、遗迹和纪念场馆,分享教学课三百余场,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品牌实践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了抗联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三进”目标。(三)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和载体,建立高校共享教学资源库。网络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沟通媒介和了解外界的信息渠道,青年学生对各种网络平台和载体运用自如。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文体自由、文本短小精练、推送时间灵活等特点,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汲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播和传承也需要借助新媒体的信息渠道,如微信、微博、QQ、公众号、APP及VR技术等。如东北抗联资源的管理部门可建立红色教学资源库,将抗联的遗址遗迹、经典案例等录制成微课视频,将知识点制作成趣味性强、教育意义好的微短文和微故事,将英雄的故事编排为舞台剧、影视剧等,通过网络呈现给大众。资源库的建立既可以避免信息获取方式上低水平、无序的重复,又可以保证教育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也可以根据自身教育侧重点,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使用相关资源,增强教育的指向性和实效性。由于受到幅篇小、时间分散及信息流动快等特点的限制,新媒体的内容难免简单化和碎片化,缺乏系统的逻辑性和理论的深入性。学生受到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兴趣点不同等条件的限制,如果仅通过网络媒体了解抗联知识和抗联精神,可能产生自主学习兴趣低、理解不准确和认识不深刻等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引用教学资源库相关资源时,要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充实和完善东北抗联精神的专题教学体系,并运用课程相关原理深刻阐释抗联精神。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从唯物史观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可运用矛盾论和实践论的哲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必要性;“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可以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抗联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增强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各门课程在教学逻辑上相互呼应、相互衔接、分工协作,使抗联精神的传播和传承更加精准、精确、深刻和生动。同时,也可利用本校的网络平台将本校的优秀实践教学资源和教学体验进行分享和共享,鼓励学生转发相关教学资源和学习心得体会。(四)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抗联精神,推动抗联精神大众化和生活化。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校园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校良好的学风、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精神状态。反之,商业气息比较浓厚的校园文化会滋生消极、落后的不良情绪、思想和行为。东北抗联精神的正能量,正是培育优质校园文化的绝佳资源,不能将其束之高阁,仅供大家顶礼膜拜,需要将其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感染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一方面可以以校团组织为桥梁,普及和宣传抗联事迹和抗联精神,如在校园广播中播放抗联故事、抗联歌曲,在校园公众号中推送文笔清新的抗联文章,学生在课余饭后、路边休息、上课下课的路上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抗联精神的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各种纪念日、节日举行与抗联文化相关的纪念活动,如抗联歌曲比赛、抗联诗歌朗诵、吃抗联饭等等,并举行与之相对应的仪式活动,用仪式感增强大学生对抗联精神的尊重和重视。
四、结语
东北抗联精神以其深刻的内涵、充实的内容体系和优秀的育人功能,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充分挖掘东北抗联精神的理论价值、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使大学生对东北抗联精神产生情感认同,从中汲取养分,将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主动树立追求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人生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18-05-12].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赵俊清.赵沿志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456-457.
作者:邱丹丹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分析
-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备课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