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研究
时间:2022-03-10 09:45:42
导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融合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无法有效衔接、传统教学方法致使传统文化教学效果差、融合过程中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等问题,分别从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点、积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等维度,提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旨在能够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效果,更好地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转变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精华,是体现民族个性、思想精神及综合素养的重要文化,具有显著的民族特征,是各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曾表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基因,扎根于每个人心中,影响着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广大群众应积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与道德精华,全面弘扬以爱国情怀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时代精神,深入探索及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守诚信、讲仁爱、尚和合的时代价值观念,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滋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源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及重要资源,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中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1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生、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所追求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文化相互撞击,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已成为了当前各大院校思政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套不同于西方国家及民族的特殊文化内涵,比如儒家的仁、中、和等代表性思想,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处理人和自然、社会的思维模式以及行为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世代相传的重要精神支柱。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必须要扎根在优秀传统文化当中[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博大精深,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各民族共同的思想根基。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相通之处,例如和谐、友善、公平、文明等,这些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价值理念,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基础内涵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需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营养、广泛汲取道德力量,根据当今时代的实际要求,深入探索与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努力创新,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意义,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变成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有效土壤。2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综合素养。人文综合素养主要指的是由知识、思想、情感、能力与意志等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人的内在品质,其包含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审美素养、人生目标追求、道德情操素养以及内心素质、思维模式、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个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建设与发展,国家需要具备崇高价值观念及良好人文综合素养的优秀专业人才。对于各大院校来说,怎样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综合人文素养是当下首要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随着改革开发的日益深化,多种思想文化理念彼此相互撞击与影响,价值观念也更加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不够明显,人文综合素养普遍缺乏。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功利主义的作用下,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思想、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都缺少良好的人文素养。党的报告中,在论述文化建设过程中,重点强调了“群众思想道德素养及科学文化素养全方位提高”的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文化继承、创新及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要努力提升人民自身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其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及丰富的人文思想精神,有关研究学者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心思想总结为:天人和谐、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厚德载物、诚实守信、尊师重道、居安思危。由此能够看出,这其中不仅有对人生价值与内涵的阐释,也有对个人修养及人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崇高追求。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到一起,有利于扩大广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情趣及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鼓励及熏陶,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促进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
1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无法有效衔接。目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存在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两者融合过于机械化。某些高校思政基础理论课程教师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时,并未深入全面地考察传统理念、社会背景、范围、实际内涵、阶级立场等相关因素,只是单纯地用拿来主义或是照搬传统文化的具体语句,停留在表面上,并且还有少数教师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背诵经典名言名句等。这样的想法与做法,无法创新性地转变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不出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同时还会让许多不良信息混杂在教学内容中,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若是将集权主义、官本位、宗法秩序等文化思想不加辨别地引进到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中,会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不同程度的偏向,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就当前现状来说,怎样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话语及其内在思想精神的双重结合是各大院校思政教育应重点思考与解决的问题。2传统教学方法致使传统文化教学效果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时展过程中逐渐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其诞生、形成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来说,相关教师仍然单一地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过于重视传统知识的讲解与情感说教,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生硬地传授给广大学生。并且,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重形式、争荣耀、拼噱头的不良问题,这样只重视说教而忽视探索、启发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无法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他们的充分肯定与认同,无法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当代大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与滋润,无法真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正是如此,才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间的融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始终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2]。3融合过程中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想要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就应根据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现实情况,在能够有所感触的实践行为中逐步提高广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但从当前的融合过程看,存在诸多不正确的看法及方法,导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现实生活严重分离,无法达到理想的融合效果。目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是成为了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当中的点缀,并没有真正渗透到广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重视课堂、忽视课下。即注重在课堂中为大学生讲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但却并未在他们课余生活中继续利用多种有效方式加强教育,这就导致了课堂教学与课下教学间存在较大距离,出现了课堂中学生聚精会神,课下全然忘记的尴尬情况。事实上,应在大学生课余生活中持续不间断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融合效果。其次,重视理论、忽视实践。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某些教师还依旧停留在讲解传统文化基础理论的阶段,并没有过多地关注广大学生社会实践维度上的教育和渗透,无法真正发挥实践育人的积极作用。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
1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点。探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点,重点是要具备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让这两者能够真正形成相得益彰、相互推进的关系。因此,思政教育应善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有关生命力的语言、内容及思想精神等科学有效地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充分借助深厚传统文化丰富资源的优势,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尤其是要大力研发与当代大学生政治素养、道德思想、人格品行、爱国主义情怀紧密相连的教学内容,通过理论阐释、经典故事介绍、案例讲解等方法来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让学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与掌握优秀传统,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力弘扬,要对其产生一定的敬畏感,决不能用恶搞、重构、过度消费的形式来解释传统文化,而是要结合现代、还原历史的互动方式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2积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应充分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教师要高度重视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他们进行彼此平等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当代大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在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入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地扮演中间人的角色,用僵硬、机械的方式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而是应将广大学生视为具有独立想法和主体思想的人,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主动与他们探讨相关问题。此外,教师应用生动新颖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衔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纽带,在优秀传统文化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既要充分利用思政基础理论课程的引导形式,还要利用演讲比赛、主题讲座、艺术作品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向学生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要积极借助微博、微信、艺术展、贴吧等平台,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3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提倡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要让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传统文化贴合实际,让广大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它、欣赏他、感受它、体会它。其并不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圣物让学生对其敬而远之,也不是用功利性的心理去接受它、弘扬它,而是将其充分融入到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逐渐外化成大学生良好的日常习惯与生活模式[3]。对此,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成生活性文化。其主要指的是让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实际生活中。这种生活性优秀文化绝不是庸俗性的文化,而是通俗性、大众性的优秀文化;其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关键是要构成一种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当代大学生深入学习与主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氛围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心理构造及行为方式当中潜在的传统文化基因,强化他们对个人内在文化特点的体会与认知[4]。例如,在校内或是学生宿舍当中摆放包含传统文化的艺术作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氛围,让他们随时随地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以此来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一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宝贵价值,进而促使他们自觉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包含着中华民族最高境界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标识,更是民族繁荣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主要支撑。对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来说,应深刻意识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要总结当前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而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通过有效路径来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思政育人的积极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芮凌.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融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4):70—71.
[2]王东明,刘姬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5—8.
[3]陈小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6):52—56.
[4]周晓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J].高教学刊,2015(15):169—170+173.
作者:赵康健 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上一篇:浅析实效型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
- 下一篇: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