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意义

时间:2022-02-21 10:34:39

导语:精准扶贫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准扶贫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理想信念淡薄、价值取向偏差等思想上的“贫瘠”严重制约学生的健康成长,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消极的影响。“精准扶贫”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对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指导意义。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精神贫瘠”的学生和现象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帮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精神贫瘠”;精准扶贫

一、“精准扶贫”与“教育精准扶贫”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精准扶贫”已成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物质上扶贫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思想上的扶贫。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养成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性作用,学生时代形成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决定了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阶段的思想养成决定了学生步入社会后的成长高度,同时也直接决定了社会的整体风向。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存在如价值取向偏差、理想信念淡薄等“精神贫瘠”的现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精神贫瘠”的现象势必减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所以对大学生“精神贫瘠”的现象进行精准扶贫势在必行。大学生“精神贫瘠”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因此“精准扶贫”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精神贫瘠”的现状

1.理想信念淡薄。数据显示,六成的大学生听过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很多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少量学生意识到理想信念重要性,但没有具体行动。针对大学生党员的调查显示,仅一成学生有长远理想并有完整规划;近九成学生有短期理想,三成学生有计划地实现理想。即使在信仰比较坚定的党员群体中,仍有个别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问题。这表明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淡薄的问题非常严重。2.价值取向偏差。针对武汉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一些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注重现实,趋于功利。针对沈阳15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生活是否舒适、潇洒”是人生成功的核心指标,有11.9%的大学生认为是“金钱、权力和地位”。一些学生把“金钱、权力、地位”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形成了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大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存在人生追求安逸化、人生目标功利化、人生心态浮躁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生“精神扶贫”的重大意义

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高度,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建成,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在大学生“精神贫瘠”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更有必要对“精神贫瘠”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开创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精准扶贫”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1.“精准识别”。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精准识别“精准贫瘠”大学生的对象、分布、程度是“精准分析”的前提。大学生“精神扶贫”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精确识别真正的“精神贫瘠”的学生,这是大学生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首先,通过问卷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发挥调查问卷调查覆盖广的优势,围绕学生成长经历、特长爱好和现实思想、疑虑困惑、关注关切等,设计针对性强的问卷,精细收集学生思想情况,为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依据。其次,通过及时观察和谈话,发挥朋辈作用,利用好党员和主要学生干部,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言谈举止、饮食睡眠、工作表现等都是思想变化的晴雨表,表达着诉求、蕴含着情绪。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做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动态,找准学生思想问题。最后,充分利用时代进步的成果,利用互联网了解学生心理和思想动态。一些大学生内心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但不善于表达,也不喜欢与他人分享,更多地把自己的情绪在虚拟空间上表现出来。老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载体,关注学生的网络空间,及时准确了解思想上可能出现偏差的学生。2.“精准分析”。“精准分析”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分析”大学生“精神贫瘠”的原因是实现“精准帮扶”的基础。大学生出现“精神贫瘠”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各种思潮的渗透对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处在思想叛逆期的大学生带来很大的迷惑。一些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带来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和生活时代正是祖国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享受着殷实的生活,从小接受的是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但个别学生并没有继承前辈们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更没有将集体意识、奉献精神等社会理想信念扎根于心中,反而在如今舒适的环境中淡化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2)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影响。不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造成大学生“精神贫瘠”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堂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真正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相对陈旧,思想理论课内容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无法有效地解决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很多新的困惑。最后,在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一些学校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教育,忽视思想政治相关的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失去了明辨是非和认清社会责任的机会。造成大学生思想问题有共性的原因,也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从学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成长环境和家庭状况出发,综合分析、准确识别造成学生思想问题的因素,个性化制定精神扶贫方案,针对性地采取扶贫措施。3.“精准帮扶”。(1)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第一,大学生明辨是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弱,面对西方世界的文化渗透,难以准确分析利弊,容易陷入盲目拜金拜自我、媚外媚自由、反华反传统的思想泥潭,迷失自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信息交互高度发达的时代避免走入误区,督促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在种种诱惑面前坚守底线。第二,高等院校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但在今天的高校,传统文化遭到冷落,在互联网、影视、教育等渠道的西方文化渗透下,部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消极抵触心理。高校应在学生的教学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在传统节日开展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第三,近一百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已经多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历史上无数有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书写了精彩的人生华章。高校思想工作教师应树立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道路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精准设置思政课程,回归教育初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对学生吸引力降低。教育的初心在于提升思想,启发学生自学。教育的内容并不是多多益善,通过数量取胜的做法,不仅效果不好,而且还会引发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高校应该围绕培养“四有”青年的目标,加强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对教育内容认真把关,突出精华。着力解决问题,有理有据揭露和批驳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需要因材施教,每个“精神贫瘠”的学生因年龄、经历、接受能力、受教育程度的不同,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果一味地安排集中教育、统一施教,势必出现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配置的现象。在设置课程时,高校需要及时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和逆境教育。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奖助政策的实施,一些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个别家境殷实的学生,在一些不良思潮的误导下,容易走入金钱至上的误区,甚至家境一般的学生在朋辈的影响下也容易产生拜金主义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针对在顺境中成长的孩子开展挫折教育、逆境体验,增强学生的抗压力、抗挫折的意志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强化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3)精准选择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学生思想更加活跃多变。在这个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针对当代大学生更易接受“短平快”教育形式的心理,积极推行自主式、启发式教育,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教育的热情,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使教育渠道更加多元、教育形式更加灵活;搭建网上课堂,大胆探索“互联网+”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丰富,通过网上交流、在线答疑等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注重教育实效,形成长效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第二课堂”等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这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根本。一方面,高校教师是第一课堂的主导者,有较强的威信,“课程思政”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堂,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而长久的影响。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学生“第二课堂”相结合,很多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有声有色,如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文化建设、心理辅导等,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较少,无法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理论的兴趣。“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持续时间长,学生学习效率高。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制定合理的课程结构,并持续跟踪评估反馈以确保教育质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吴再发.“精准扶贫”视角下的大学生精神贫瘠问题及脱贫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王丽丽.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

[3]李秋芬,莫小英.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

[4]余芳,陆云凤.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5]张凤.当前高校大学生价值取向状况调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

作者:王振兴 单位: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