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时间:2022-02-14 09:47:14

导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1.“互联网+”促进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转型与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双刃剑”属性给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促使高校转变观念,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有机整合,兼顾思政教育的思想性与互联网的工具性,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使思政教育转变为更加灵活的良性师生互动过程。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准确掌握学生动态、实时进行舆情研判,更好地因材施教,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实现了思政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人性化。2.“互联网+”提升了第一课堂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枯燥乏味”“填鸭式教学”的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转机。海量的网络资讯和生动的视频、音频、图文素材为思政课程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接地气的案例分析、时事热点研讨等更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慕课、网络微课、蓝墨云班课等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既有助于实现“授与受”的双向互动交流,也有利于打破思政教育在时间、空间、环境上的限制,扩大思政教育的覆盖面与辐射半径。3.“互联网+”丰富了第二第三课堂思政教育实践形式。一些高校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专门的思政教育网站、开发了思政教育手机应用APP,主动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构建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正能量网络阵地。适应大学生特点,借助微博、公众微信平台、百度贴吧、网络直播平台等载体,将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相结合,让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以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增强了思政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不足

1.在思政教育主客体地位方面平等性与交互性仍然不足。尽管“互联网+”时代对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权威提出了挑战,但仍有大部分教师习惯于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均深受互联网影响,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使学生更渴望教育主体地位的回归。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虽然统一了思想认识,融入了多媒体手段,搭建了信息化平台,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仍不明显,线上“键对键”对接线下“面对面”的师生交互模式仍未有效建立,学生潜意识里对宣教式、灌输式思政教育的抵触情绪,会由于师生主客体地位的失衡与沟通交流渠道不畅而激化,影响思政教育效果。2.在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方面层次性与灵活性仍然不足。当前高校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手段,还主要停留在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加以简单的转换,无论是内容层面,还是表达形式层面,都缺乏新颖性,也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获取知识更为便利、交互更为高效的优势。这种简单转换往往缺乏对学生真实需求的调研和对学生个体特征的分析,不分层次、不分对象、不重差异,忽略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用户使用体验”,使学生难以从中获得德育共鸣和价值认同。3.在思政教育效果与评估方面实效性与技术性仍然不足。互联网的开放性造成了不同政治观念、文化思想的激烈碰撞,也导致了信息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难以严格筛选有效管控,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和有效开展造成了阻碍。互联网的虚拟化特征,在为师生的教育学习、互动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降低了思政教育的功能,削弱了思政教育在言传身教过程中的师生情感互动,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当下追随互联网技术探索出的思政教育载体创新,由于受到硬件设备滞后、思政工作人员普遍缺乏互联网操作技能等限制,存在内容更新较慢、技术含量偏低、宣传及推广力度欠佳等问题。

“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构建要点

1.进一步明确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互联网的普及与迅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且丰富多元的信息获取平台,其“海量”“开放”“共享”的特性让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对话交流意识等日益增强。因此,发挥互联网作为有效的信息技术载体,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提,是要改变以教师为单向主导的思政教育模式,进一步弱化施教者的中心地位,回归思政教育“做人的工作”这一本源,凸显受教育者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过程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而是一种单一主体向双向主体的转变,要求施教者改变以往以“灌输法”“一刀切”“强硬式”为主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正视学生的发展需求,看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类型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分对象制定思政教育目标,差异化完成思政教育任务,在双主体的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中促进思政教育取得实效。2.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方向和内容侧重的转变高校思政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的平衡,还需要转变思政教育的传统路径设计。互联网作为有效的信息通信技术手段,因其弱化了信息交互过程中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得多向互动成为可能,因此,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应向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传输转变,只有充分唤起和激发学生在思政教育实践中的主体意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高校要进一步树立“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注重“以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追求与个体差异,搭建全方位的共享平台,让学生获得广泛的参与机会。同时要对思政教育内容的侧重进行调整,要善于利用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时政焦点等为“原料”,通过信息技术“加工”成优质的“服务”与“产品”,用社区化、交互式的方式优化思政教育参与体验,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现实感。在遵循互联网科学规律的同时,更要抓住思政教育的根本,要从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提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PU的“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实践1.基于PU的“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整体构架PU(PocketUniversity)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大学生成长服务网络平台,同时建有网站、移动客户端APP,提供贯穿思政教育全过程的技术平台支持。高校根据工作实际,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为出发点,将学生在校期间必修或选修的思政教育类活动设定为思想品德、身心健康、文化艺术、职业发展、社会服务等类别,通过大类菜单形式在PU系统中予以预设,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PU系统线上发起、线下参与、线上评价不同类别的思政教育主题活动,获得相应积分并最终转换为素质学分,形成思政教育的“O2O”模式。2.以思政教育情理互动机制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政教育中的情理互动机制,强调的是深入学生生活,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依靠主体调动自身的价值观和认知,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托PU平台,高校可以建立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部落、广大学生三级教育实施框架,以学生的情感、行为、认知等为思政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着力点,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思政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并为相应的思政教育活动设置学时积分,让施教者逐渐实现向引导者的角色转换。在这个三级框架中,思政教育工作者主要负责的是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例如必修与选修的模块设计、学时积分分配等,同时对各类活动的组织实施予以审核把关和正面引导,重点在于确保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学生部落的组成形式多样,包括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班级团支部等,成为思政教育活动的主要发起单位,大到全校性的论坛讲座、小到班级的主题团日活动,学生都可以自拟活动主题,自主设计活动形式,并在PU平台进行活动,在活动的发起、组织实施、过程管理等方面都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互联网+”技术也为思政教育实现“私人定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广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PU平台查阅所有思政类活动子菜单,在必修与选修的整体框架内,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时间分配等自主选择想要参与人生教育、恋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活动,将原有固定化、程序化的说教式“套餐”服务转变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自助餐”服务。在对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与自我教育全过程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累计思政教育学时积分,从而改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3.以大数据为技术手段,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理念边界。通过PU平台可以统计学生参与各类思政教育活动的情况,分析哪个类别、哪些活动更受学生欢迎,同时学生也可以在PU平台上对其所参与的思政教育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者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拓展实践路径。思政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点对点开展教育引导。学生的活动参与、互动交流、评奖评优等信息都在PU平台上建有电子档案,学生个人可以通过查询了解自己在校期间参与各类思政教育活动的动态和学时积累进度,既可以发挥自身专长,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实现人人成才、人人出彩。依托PU系统的数据模型技术,还可以从基本素质、专业能力、未来创就业潜质等方面为学生绘出综合能力“自画像”,利用匹配度计算器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兼职实习、就业创业等推荐服务。通过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高校可以将PU平台数据对接学工、教务、就业、后勤等职能部门,构建校园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体系,提升思政教育的服务黏合性和教育契合度。

作者:吴冰 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