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2-12-10 08:06:13
导语:移动互联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移动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生活模式。我们应客观地看到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抢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改变着社会进程,也在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生活模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影响和挑战。移动互联网已经成功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并成为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渠道,利用好这个渠道就可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栋梁人才,从而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适应移动互联网络逐步运用于教育领域的趋势,依托移动互联网络技术扎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势在必行,我们必须主动作为,积极去抢占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一、移动互联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络信息的即时性、丰富性和碎片化特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影响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到,移动互联网络信息的即时性使大学生的信息获得更加便捷迅速,同时也容易成为谣言传播的温床;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使大学生的社会成熟度加速提高,但同时伴随着不良信息的噪音和污染;而碎片化的特点则会使大学生有了一种充分利用时间扩展视野的满足感,但不易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失去部分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容易被网络信息绑架,甚至使个人认知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移动互联网络对高校思政工作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对高校思政工作发挥着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一)积极影响。1.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以往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大多局限于利用课堂教学开展面对面的教育。而依托移动互联网络创建的微博、微信、QQ等新兴信息传播平台,容易突破课堂和教室的时空限制,有利于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课后难以继续实施的局限,这可以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有效载体。目前,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络的时间平均每天约占3个小时以上,且呈现碎片化的时间特征,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也将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2.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移动互联时代,学生能够方便地搜集和掌握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并能依托各种传播媒介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这为大学生们自主学习成长提供了一个类似百科全书式的新知识体系,这改变了以往学生只能靠教师口耳相传才能获得知识的被动性和有限性。大学生们能借助移动互联网络通信的即时性,随时随地掌握最新的知识信息,并可依托网络媒介开展交流讨论,较大程度上缓解了以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知识面相对偏窄和沟通交流不顺畅等问题。同时,网络信息资源多采取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特点,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度。3.搭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沟通桥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主客体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过程。在以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依托课堂教学来展开,教学模式和沟通渠道相对单一,大学生多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移动互联网即时而强大的交互性,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开拓了新途径,他们通过移动互联网便能实现同步传递教育信息资源和即时思想沟通交流。同时,移动互联网络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教育主导力量的绝对权威,教育主客体有着相对宽松的空间关系,他们之间更加平等,无论师生都可以在网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移动互联网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思想交流,无疑会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4.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移动互联网络这个平台,可以更加有效地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实现教育思维的创新,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在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有了更加多样的信息获取渠道,这会在无形中会倒逼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高校思政教育者应该尝试从“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络在大学课堂的积极作用”这个方面寻求突破,尝试一下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挑战,通过不断引导大学生运用移动互联网络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必然也会提升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网络媒介素养。(二)消极影响。1.削弱了传统思政课堂的作用发挥。在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课堂上,老师们往往享有更多的教育信息优势和教育权威,单向灌输是主要的教育方式,这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太愿意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研讨交流。移动互联网络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内容由老师主观控制的局面,改变了信息单向传输的固有渠道,这将对老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带来挑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他们依托移动互联网络获取的教育信息资源还要多于或先于老师,这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权威性。2.加剧了多元思想文化的侵袭影响。移动互联网络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搜集信息资源便利的同时,也为多元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提供了物质平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一直致力于推行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利用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念对我国青年学生进行思想上的误导和侵蚀。价值体系尚未完全构建和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错误思想的误导和干扰,加之这些思想又多以视频影像和图片资料等大学生喜欢的形式加以隐藏,增大了青年大学生甄别这些信息的难度,会对他们的理想信念、社会道德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加大了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对思政教育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严峻挑战。3.损害了大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自控和自制能力,过度依赖移动互联网络,已经养成了手机不离手的不良生活习惯,甚至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也是照玩不顾,造成课堂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另外,由于沉迷于玩手机,部分学生用于锻炼身体和人际交往的时间大为减少,充斥网络的大量垃圾信息也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情感认知,不利于他们培养健康的人格,大大损害了其身心健康。学生课堂使用移动终端(主要是智能手机)的消极影响较大,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课堂秩序,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养成,而且对大学生本人也会造成诸如手机依赖症、强迫症等不良心理影响。4.诱发了网络道德滑坡的思想隐患。网络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方面。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即时性又不同于一般社会,网民的道德心态会有很大不同,青年大学生一旦进入“无人知晓我”的虚拟空间中,舆论道德和社会规则拉起的警戒线会渐行渐远,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就不能被看作是其社会教养和素质的延续。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直接带来网络上游戏心态的滋生,在网络上说假话、伪消息、辱骂、哄骗等行为每每遇见,对自己的行为欠缺责任。网络上太多的暴力游戏,容易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其间不能自拔,形成盲目暴力崇拜。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还容易将网络上游戏心态带入现实生活,使他们道德缺失,甚至跌破道德底线。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应采取的对策
我们应聚焦培养新时代的有理想的大学生,着眼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努力适应移动互联网络快速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思想教育的有效对策措施,在创新教育内容体系和教育方法手段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一)创建高校传统思政教育与移动互联媒体教育互动机制。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在抓好课堂教学这一教育主阵地的同时,积极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比如,可以搭建专门宣传核心价值观的微博平台,通过开展网络微互动交流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深入交流讨论中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要求。另外,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还应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官方微信平台,及时价值观教育在线课程,及时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和大学生关心的重要话题,及时解答他们的思想困惑,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二)打造移动互联网络舆论“意见领袖”专业队伍。为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还要积极培育一支政治觉悟高、在学生群体中富有威信的大学生“意见领袖”队伍,通过他们的积极引导和推广传播,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转化为大学生们日常生活实践的科学意见指导。高校可指定具有丰富教育经验和网络运用能力的教师担任网络思想解惑的专家,及时解答大学生在网络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引导他们正确甄别繁杂的网络信息,使其学会客观看待网络上的各种非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意见领袖”,可以选择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威信和亲和力的学生代表,借助他们的微博信息加大大学生对于思想教育主题的关注度和信任度。移动互联网络舆论“意见领袖”专业队伍,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教育正能量传播的积极推动者,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培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网络媒介素养。在移动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网络媒介素养,并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地甄别网络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媒介运用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当前,要重视培养教师的移动互联网络驾驭能力,还要使其清楚认识到自身引领并推动信息舆论方向的重要性和自身责任。高校要通过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扎实搞好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并将之作为提升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素质的重要措施抓好落实,教会广大教师运用移动互联网络开展思想教育,学会利用移动互联网络教育引导大学生们学会如何规范网络行为。(四)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表达方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上,这就要求我们在抢占教育主阵地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拓展网络新阵地,创新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真正做到掌握网络思想教育话语权,筑牢大学生的思想防线。我们应依托移动终端的微博、微信等新网络平台,积极运用大学生喜爱的话语资源,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他们的共识。我们在依托移动互联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还应积极借助生活化的语言来增进大学生的关注度,合理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增强教育内容的通俗性、人文性和时代性,真正做到让大学生愿意听和喜欢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少用大而空的概念,少讲抽象的大道理,多讲日常生活、身边的故事,拉近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通过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作者:陈香 刘恩龙 单位:1.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
- 上一篇:农机局法制建设情况报告
- 下一篇:大数据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