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实现

时间:2022-07-13 03:07:34

导语: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实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实现

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融入地域文化符号。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地域文化符号是指将地域文化中的遗迹、图形、色彩、艺术、风情民俗等,转变成符号的形式来进行信息的表达。”[1]地域文化符号是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最能折射出本地区的地方传统和文化精神。高职院校植根于地方,一定会带有地域色彩,也担负着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实际上高校与地方传统文化可称得上是“命运共同体”,高校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滋养着高校校园文化。扬州建城2500年,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代表扬州的地域文化符号众多,如果将其运用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将会对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多有助益。代表扬州的文化符号诸如扬州园林、玉雕、漆器、剪纸、雕版印刷技艺、扬州清曲、评话、扬剧、扬派盆景、扬州弹词、扬州木偶戏等等,文化名人包括扬州八怪、朱自清、史可法、鉴真、郑板桥等等,举不胜举。举例来讲,校园环境布局可以借用扬州园林园艺;学校的楼桥湖路命名可以引用有关扬州的诗词佳句;扬州文化名人雕像可以建设文化景观;扬州玉雕、漆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建立文化亭廊,弘扬工匠精神。学校的社团也可以提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建设更具地方特色的品牌性社团和主题活动集群,而且开展的活动因为有厚重的文化做支撑,也能够避开娱乐化的怪圈,易于达到主题鲜明、健康有益、营养丰富的育人效果。总体而言,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打造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育人”。(二)画出最大同心圆。促进思政师资队伍升级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于加强思政队伍建设。从思政教师自身成长层面讲,教师将地方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就是一个文化学习与提升的过程。现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显然已经不能在批评质疑中自说自话、在改革创新中踟蹰不前,面对思维活跃,叛逆心理较强的高职学生,他们需要提升自身的胜任力和指导力,勇于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质疑,拥有教学自信。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更有吸引力,更有温度,更能触及学生灵魂的素材;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充电”,通过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古人的文化智慧中找到教学自信。另一方面,扬州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项,各类文博场馆120多处,背后有着一大批匠人学者,这些名匠专家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库。他们专业领域不同,思维方式多样,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所建树,如果他们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心圆”,对高职思政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都将是一次大升级。(三)建立野课程思政冶。实现全过程育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形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课程思政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需要充分挖掘蕴含在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比如,我国高职院校理工类课程中专业课程概述和技术发展史大多体现的是西方科技工作和技术发展,这些内容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文化自信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积极整理和挖掘富含中国元素的工程技术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及时融入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而一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很直观地弥补这种不足。以扬州为例,园林建筑、京杭大运河、雕版印刷术等等都是古人留下的熠熠生辉的工程财富,蕴涵着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从中选取适合的资源,深度开发,融入相应的教学内容,在技术技能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此外,目前一些理工类的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存在短板,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都不足以完成“课程思政”教学,如果想要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就必须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及政治素养。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接触了解、学习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进而提炼地方传统文化中更契合学生心理的“情感基因”,使课程教学更有温度,更能促进情感交流,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

二价值实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地方传统文化能够丰富和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共识,地方传统文化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与实践逐渐成为热点。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理性面对。(一)缺乏总体设计与统筹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近几年来显著提高,许多高校相继增设了众多传统文化课程,举办了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但是地方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目前呈现的是一种碎片化、不系统,重活动、轻内涵,重知识、轻力行的特点。传统文化的地位类似点心或调味品,可有可无,未能像专业课程一样在设置时分专业、分阶段、有递进、有考核、有评价,有整体的统筹规划,还未像英语课一样贯穿整个学制。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观念上已经重视,作为实践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则需要尽快列入日程。(二)存在泥古作秀及流于形式的弊病。在传承这个问题上,容易存在复古泥古的误区。如,在一些学校的传统文化弘扬与传承活动中,学生于传统节日,着古装,行跪拜之礼;读诗词歌赋,手捧今印线装书等等,这些表现作秀的意味似乎比传承的目的更明显。在一些实践活动中,由于缺乏引导、设计不充分,活动不仅流于形式,教育效果还容易存在偏离。如带领学生到扬州园林感受园林文化,学生在感受建筑之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孝文化、诗书传家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封建社会大家族男尊女卑、奢华享乐、门第观念等的影响。无论泥古作秀还是流于形式,只能说明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还不够深入,未真正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髓。由于一些高职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对本地域传统文化不甚了解,在“传统文化热”中,便出现了只求形似和跟风凑热闹的问题。(三)存在话语不畅的现象。目前在校的“95”后大学生,是从小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他们对于交流的即时性、互动性、趣味性要求很高,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课堂自律与学习动力相对较弱,如果想征服他们的耳朵,触及其心灵,引领其思想,研究他们的“话语”是起点。所谓“话语”就是一种合适的沟通方式,“95后”的话语特点和话语习惯多与网络有关系,这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不可分。在传统思政课堂,老师多是自说自话,学生的抬头率很低,所以教育效果不甚理想,随着慕课、翻转课堂、基于教学诊改的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等等的兴起,思政课堂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无论如何变化,时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绝对是思政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地方传统文化应用于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老师自说自话,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传统的东西本身就与学生有着时空的代沟,如果缺乏合适的话语转换,就无法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四)平台与载体运用不足。地方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绝不是开设一两门课程、诵读一两本经典、听听讲座、看看演出便可达到的。针对思政教育已进入网络化、移动化、数据化、个性化时代的特点,地方传统文化教育也需要借助丰富的平台和充足的新媒体载体,才能和大学生同频共振。平台和载体不足并不是说平台和载体缺乏,相反,客观存在的平台和载体非常丰富,而思政教育工作者运用这些平台和载体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却显然不够。新媒体不断涌现,各种网络传播载体花样翻新,而能够玩转新媒体,实时跟进潮流的教育状态却并不是每个思政教育工作者都能具备。虽然地方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优势在于更贴近本地学生,有实物、有氛围,但是95后这些网络“原住民”更愿意在移动互联网中了解信息,进行互动,所以地方传统文化也需要去充分占领这些平台和载体。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野传统文化观为指导。“传统文化观”是指“十八大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思想为指导,站在时代高度,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系统论述,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深入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揭示了文化发展规律,指明了继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法,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思想体系,极富指导意义。”[4]“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是提出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对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来说,要以传统文化观为指导,深入系统地学习本地域的传统文化,领略其真正的精髓,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挖掘和利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元素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具体来讲,在传统文化观指导下,将地方传统文化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一是鉴别,鉴别出适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舍得,不复古泥古,提炼精华,弃其糟粕;三是创新,重新定位和诠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意义。所谓最好的文化传承是创新,所以还要精心设计巧安排,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适当地应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地方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基因真正能转化为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二)加强总体设计与系统化培育。鉴于地方传统文化应用于当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所以必须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课程化。进行总体设计是指在高职校范围内紧扣地方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以建立教学资源库为纲,以成立相关教研室为依托,逐步细化育人方案,形成系统的育人工程。整体来说,这项育人工程要和专业课一样有教学计划,列入必修学分,如英语课一样贯穿高职三年学制,而且总体设计并建立教学资源库,内容包含对地方传统文化思政元素的研究梳理,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第二课堂”、专业课程、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校本专业教材与通识教材、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网络平台、新媒体载体等方面的建设,还有课程评价、活动评价、育人效果评价等。这种总体设计植根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落脚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双重的,包括传承和教化。这项系统的育人工程最终必须是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进行育人,同时抓住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几个关键节点,逐步推进育人工程,真正发挥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三)选择思政教育全新的野打开方式。一要进行话语转换。“给青年的东西,不仅要有质量,还要好看好玩。只有了解青年所需,才能提供青年所求。”[6]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出趣味性的东西简单,而要将其转化为符合95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并达到触及心灵、引领思想、凝聚共识的效果确实需要苦下功夫。话语转换是当前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急需重视和重点学习的技能。话语转换需要从网络语言的学习入手,在表达上还要注意情感丰富、感情真挚、用事实说话。思政工作者在此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合大学生的话语方式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包涵的价值有效地提供给学生。而且地方传统文化因其传统的特性,更需要对其进行话语转换。例如,与扬州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虽浩如繁星,但是如果不进行话语转换,这些名人对学生来说也如繁星一样远在天际。鉴真大师、杜牧、柳永、史可法、朱自清、郑板桥等等,他们的事迹虽然在古文中鲜活有趣,但是,也需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像抖“包袱”一样引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去思考。二要用好互联网。“思政网红”徐川在谈及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南航徐川”时提到,唯有用好互联网,才能时时刻刻与学生们在一起,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在哪里。用新媒体时刻关注学生,这一点很容易做到,但是如何用好新媒体,以此为阵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却仍需思考。地方传统文化的一项优势在于更贴近本地学生,但是“近”并不代表就一定“亲”,要想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是要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一方面地方传统文化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新媒体充足的信息资源正契合这一特点,QQ、动漫、微博、微信、抖音、直播及各种学习APP等新媒体可以承载声像图文各种形式的信息。运用新媒体丰富的信息资源,将地方传统文化加工成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互动的菜单式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基于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大数据分析,可以依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需求选择推送,更贴近学生兴趣,更符合个性化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郑丽芳.地域文化符号在陕西文化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2013

[2]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6-71.

[3]景鹏.挖掘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的育人资源[N].中国教育报,2018-03-03(06).

[4]郑德荣,邱潇.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渊源与思想精髓[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7):55-60.

[5].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徐川.思政教育怎样从“案头”贯通到“手头”[N].中国教育报,2018-03-12(08).

作者:崔金辉 梁孝梅 单位:扬州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