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2-03-17 11:05:36

导语: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回顾与展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回顾与展望

摘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十年来,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尤其是在人本理念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引下,一些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领域和实践层面取得了新的成果,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身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亟待深入探索之处,值得回顾展望

关键词:十年;人本视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回顾;展望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十年来,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程,尤其是在人本理念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引下,一些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领域和实践层面取得了新的成果,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自身发展,但同时还存在亟待深入探索之处,值得回顾和展望。

一、当代国内研究回顾

十年来,国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或“德育亲和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和力概念和结构等基本理论、教育工作者亲和力的提升及增强亲和力的教育载体和方式方法等领域。1.关于思想政治亲和力概念和内在结构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概念的界定,体现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入的过程,主要围绕着亲和力产生的主体要素来阐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是认为它是德育工作者以自己特有的素质,在德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亲近与结合的力量、一种心理需求能力,一种感染、凝聚、吸引、感召的力量。[1]二是认为,它是思想政治工作彰显出来的独特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格。[2]三是认为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亲近、吸引、融合的倾向或特征,以及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和谐感、亲近感、趋同感。“是思想政治教育非实体性、渗透性要素”,具有“动态而非静态”等特征。[3]总体看,上述概念的核心要素有二,一是认为亲和力是一种能够吸引教育对象的亲近和凝聚的感知觉力量,具有非实体的性质;二是认为亲和力是由“教育者与教育活动”因具备了某种特质而产生的。亲和力作为一种感知觉的存在、一种情感力量,学者们对它的内在结构进行了剖析,认为它具有感性亲和力和理性亲和力两个层次,两者之间有着由浅及深的转化关系。[4]学者陈桂蓉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将德育的亲和力分为内在亲和力和外在亲和力两个层次,内在亲和力就是真理的力量,外在亲和力就是将真理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及表达方式。两者互为表里,辩证统一。2.关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亲和力的研究。这是目前关于亲和力研究最为集中的领域。一些研究者认为“亲和力是真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艺术力量的和谐统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引导力、转化力、纠错力、团结力、吸引力的综合展现”。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品格,亲和力主要包括扎实的理论功底、卓越的个人品质、良好的工作作风、高超的工作艺术和过硬的业务本领等等。[5]有学者认为“亲和力”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其工作对象之间心灵和情感的桥梁,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种推动力和凝聚力。主要表现在总第525期人格力量、平等态度、正确方法和真诚情感四个方面。[6]近几年来,也有一些研究者从辅导员亲和力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以林斌的成果最有代表性,他认为高校政治辅导员亲和力是指辅导员在管理、服务大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和大学生关系友好、使之认同并言行趋同的影响力,是辅导员对大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一种积极肯定的教育关系的表现,由人本理念、双向互动、情感认同、沟通艺术与环境优化五个要素构成。同时,他认为辅导员缺乏亲和力,是由于外部环境和辅导员自身存在问题导致的,并指出提升辅导员亲和力的策略。此外,林丹薇认为,提升辅导员的亲和力要其加强品行修养,提高人格魅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理论素养。3.关于增强亲和力的工作方式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方式、朋辈方式、文化方式、体验方式等方面。学者王浩认为,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信息交流的特点、非强迫性的特点、合理宣泄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余辉映认为,教师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感性亲和力,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从心灵上与学生贴近、具体行动上为学生着想等方式进一步建立基于理性的亲和力。学者刘怀玉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亲和力的角度进行了论述,认为要从创新观念、优化内容、丰富形式和改善环境出发,构建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实践性、包容性和艺术性等重要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学者特别强调了体验的重要性,认为体验才是高校德育亲和力的重要源头,并就体验的方式和感知存在,提出了“全息体验”“情感体验”“情境体验”“生态体验”和“生命体验”等类型。[7]还有学者着眼接受偏好和发挥“双主体”能动性等视角,提出了同构式方法、渗透式方法、网络式方法、体验式方法等方法,以促进亲和力的实现。4.从具体的教育载体的角度。概括地讲,主要有教学载体、网络载体、语言载体等方面。学者刘文芳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具体的教育载体出发,认为提高课程亲和力,还需在教学内容、教学介体上想办法。关于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性。学者张华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通过教学科研的并举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语言的通俗化、教学方法的学生主体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途径增强自身亲和力,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效果”。一些学者从传播学的角度,就语言载体的亲和力提升进行了研究,认为“亲和力是科学传播的重要‘情商’,也是话语传播艺术的核心,是关系科学传播效果、拉近公众与科学距离的黏合剂”“,亲和力与喜感、忧虑属于同类,都是基于假设存在的心理活动表征,呈现出言语亲和力和非言语亲和力两种状态”[8]。姜海滨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提出要善于运用“微文化”,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人与人的互动更加灵活时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实效性。当代教育文献中对亲和力的概念、内涵及提升教育者亲和力素质等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其中操作层面的做法也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但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浅、散、泛的特点,没有形成理论系统,也缺少深度理论剖析。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存在着视野单一和狭窄的问题。

二、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展望

1.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基本理论研究。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由教育者亲和力、教育内容亲和力、教育方法亲和力、教育环境亲和力等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亲和力核心观测点及主要指标是什么,如什么样的教育环境才算是具有亲和力的环境,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是具有亲和力的内容和方法等等,还值得深入研究。第二,鉴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因素多样,从科学的角度讲,到底哪种因素的影响最大,各要素之间在系统中占有何种比重,能否用数学模型进行推演及怎样验证等值得探索。第三,从系统论角度讲,各要素亲和力之间如何有效衔接与让渡,形成亲和力合力场?如果某一要素缺位,或者在衔接中出现减弱或消解现象,如何“补位”等等相关研究也还是空白,亟待深入。第四,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构成,对主体性差异的研究还不够,还需要就主体的性别、年龄、文理科背景、性格、家庭成长环境等因素进行差异性研究,揭开主体差异性面纱,为构建具有亲和力的理论体系并在教育中实行因材施教提供实践借鉴的经验。2.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问题研究需要新的方法。第一,要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量研究。一定的实证研究,并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结合,是我们需要拓展的研究视角。一方面,从宏观角度看,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作为自变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作为因变量,将“教育活动对受教育者的需要和满足程度”作为中介变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从中观角度看,理论课程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理论教材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文本载体。根据“05方案”,本科设置了5门必修课,这些课程相互衔接,紧紧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深入探究这几门课程的亲和力时,必须分别加以考察。第二,可以借鉴数学方法,建立测量评价模型。结合影响亲和力的诸多主要因子,根据它们在系统中的权重,建立亲和力测量测评模型。这将对在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供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第三,要使用系统论研究方法。这是系统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做好系统研究的顶层设计,同时对每一个要素做分系统研究,最后做系统整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维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方法论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入这一课题研究的根本方法。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问题研究要构建新方案。概括地讲,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从人本主义角度,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立具有亲和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体系、教案体系和教学转化体系;要坚持传统与现代结合、侧重现代性的原则,建立具有亲和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要在内容、环境和方式方法的设置和选择上,高度重视网络等现代媒介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和谐统一,具有先进文化特质的亲和力教学环境、活动环境和生活环境;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体验相融合,建立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模式。4.应该拓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视野。研究的视野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一,要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的基石。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生理上的需要,也有发展和审美层次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以此为理论基石,从人性和人的需要出发,重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对象的需要,深入探讨受教育对象的接受动机和情感发展及意志品质的磨练等,才有可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第二,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上一级学科,即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现有研究中汲取营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过程中亲和力的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点立场、理论与现实的关照、语词表达艺术、传播方式等方面的成果,对其二级学科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如既有研究认为,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要坚持以大众为本,对大众饱含感情,在理论普及中持平等的态度,在理论教育中采取讨论的方式”。“要注重其独特的语言艺术,做到学理化与通俗化的统一、灌输性与感染性的统一、意识形态性与现实利益性的统一。”[9]等等。第三,要加强交叉学科视野研究,要善于借鉴并从新闻传播学、哲学解释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吸取营养。“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就是以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视野关照、审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微信等媒介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借鉴新闻传播学的做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已成为必然趋势。哲学解释学是一门研究读者理解与接受思想文化客体活动规律的哲学理论,包含着丰富的接受理论。借鉴这些理论,有助于深入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目的、接受过程等教育因素,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李建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春.新时期高校德育亲和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2]郭长华.简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3]陈桂蓉,练庆伟.反思与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和定位[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4]余辉映,赵哲华.谈师生亲和力的建立[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5,(23).

[5]郭长华.简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6]刘恩华.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亲和力”[J].现代大学教育,2003,(5).

[7]朱正平,熊志庆.道德体验:高校德育亲和力之源[J].当代教育论坛,2006,(19).

[8]赵莉.新媒体科学传播亲和力的话语建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9]王萍霞.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质[J].前沿,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