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
时间:2022-03-15 03:04:35
导语: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传承民俗文化是促进人的习俗化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民俗文化传承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深刻领会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充分认识民俗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日用而不知”的重要特性,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民俗文化自觉。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
1.引导思想行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民俗源于俗民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俗民习得、传承和累积文化成果的重要方式,因而也是社会群体建构组织认同与自我认同的重要手段。由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最先通过民俗的新旧流变呈现出来,民俗文化集中反映了俗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民俗一经形成、扩散和接受,便成为规范俗民思想行为的一种基本力量。一些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文化将个体引导到合规范的德目和仪轨上来,一些陈规陋习因其传统的惰性而成为移风易俗、除旧革新的对象。2.规范个体行动。民俗形成于俗民的日常生活,在世代承继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和许多程式化的规矩。这些规矩往往作为通行的规则支配着俗民的社会行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指出,道德法律、社会舆论、社会暗示、宗教信仰、个人理想、人生礼仪、文化艺术乃至社会评价等,都可以成为社会控制的方式和手段。日常生活中,习俗规则和习俗惯制以隐喻、规约、惩戒、诉讼的方式对俗民的思想行为实施防范、监督和评判。任何俗民越轨、违规、失范、破俗的行为都将受到群体的制裁和惩罚,付出相应的社会代价。3.塑造社会人格。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社会心理、文化风貌和思维方式,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群体认同性和权威性,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从“习惯”到“风俗”、从“仪式”到“德范”的社会化过程。“采风俗,定制作。”社会生活中,民俗文化以其鲜明的服务性、规范性在人类的经验和信仰中占据着支配地位。经过社会风尚和组织习俗的感染、模仿和遵从,人们习以为常地遵从着习俗惯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塑造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格。
二、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
1.建构意识形态。“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正如美国民俗学家萨姆纳认为,“民俗是社会意识诸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母体”,世界观、生活观、是非曲直、权利与道德起初都孕生在民俗之中。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正是民俗整合的结果。民俗文化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建构主流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密切相关。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指出,民俗是权力结构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民俗表达了不同场域中社会行动者的处境和利益,体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权力和意志。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正是社会整体发现、接受和传播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民俗生活的过程。[3]我国近现代以来民俗文化传承的历史也反复确证了民俗的社会价值。“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建立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发挥了民俗文化在思想启蒙与社会解放当中的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传统年画转换为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达方式,满足了党的政治宣传和大众日常生活的双重需要。改革开放时期,党从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高度看待民族文化,发挥了一些重大的民间礼仪活动“传播主流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积极作用。2.优化社会环境。人的生活包括由习俗惯例、血缘关系、生存本能、天然情感等调节的日常生活,以及由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与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所构成的非日常生活。个人首先要按照一定社群的习惯系统所提供的节奏、秩序和规则融入日常生活,才能从事社会生产,融入社会生活。民俗活动通过娱乐、宣泄、补偿、熏陶等方式调剂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本能,以共同的习俗和文化心理为纽带发挥着内化社会规范、协调社会利益、发展社会关系的功能。优秀的民俗文化有利于创造社会风尚,减少社会摩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优秀的民俗文化可以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可以通过民俗旅游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4]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资本化运作,在优化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形成和创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载体和渠道。3.增进文化认同。“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大众的、民间的、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非主流文化,反映了俗民的社会认知,提供了理解国家与民众的需要及其权利的重要方式,构成了主流文化、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交互发展的基础。民俗事项、民俗物象、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歌谣史诗等民俗文化资源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文化传承增强了俗民的文化感受能力和群体凝聚力。这种以习俗为纽带而形成的文化认同力量,创设了“融洽与契合、团结和秩序”的文化氛围,加大了社会群体组合的强度和广度。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人们拥有了文化自觉,在民俗文化传承中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现代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认同。
三、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1.深刻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意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关涉的现实生活作为教育介体,通过诠释人们的生活世界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趋势和要求。精神现象学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胡塞尔指出,人类的精神现象包括高度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直观的生活。任何理论和科学都是从人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一味地将科学世界凌驾于生活世界之上,将使人遗忘或质疑生活的意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是“欲望与需要、严肃与轻浮、自然与文化、公共与私人的接合点和冲突点”。引导日常生活的主体同自身的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系,是日常生活人道化的核心。[5(]P183)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是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类的发展自觉”的“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建构教育内容,凝练教育智慧,才能描绘出日常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引导受教育者“从最高水平上掌握生活的展示方式”。2.准确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民俗是生活的海洋,“社会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日常生活”是民俗文化形成的基础。民俗的形成与发展反映了特定社会群体的心理需要,本质上是俗民在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达成的某种文化共识。民俗文化凝结着俗民的社会态度、社会情感和社会价值观,反映出俗民的道德认知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构成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公共场域。民俗中的俗民并不专指底层民众,而是指共享着某一文化传统,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认同的任何群体。民俗文化的传承流变、民俗主体的分化发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社会群体的认知冲突与社会结构的内在紧张。民俗事项、民俗符号和民俗象征物的产生促进了民俗主体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形成了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就是要通过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受教育者在“辩风正俗”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观察、体验与创造社会生活的思想行为能力。3.充分认识民俗文化“日用而不知”的资源特性。民俗文化包括口头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游艺民俗、人生礼仪、民间科学技术、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等丰富的形态和内容。然而,正如美国的民俗学家邓迪斯认为,民俗书写着人类的象征性自传,展现为一种“自内而外的社会观”。民俗学研究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寻找“意义的程式”,将民俗生活的无意识表征转化为民众有意识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在生活里的,不坐正堂的文化”,却又有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化特性。英国早期的民俗学家博尔尼女士指出:“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开发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是要洞悉民俗文化传承所具有的政治寓意和思想内涵,在民俗教育、民俗体验、民俗传承、民俗采风、民俗调查等活动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4.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民俗文化自觉。把握民俗文化传承“日用而不知”的鲜明特性,开发和实现我国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了解和掌握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承优秀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正如邓迪斯指出的,民俗学对于“促进种族自豪,发现世界观和价值的本土认知种类和模式,是一个先于其时代的学科”,只有不断增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形成对我国民俗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才能够自觉地走进社会日常生活的深处去发现、体验和传播民俗,运用田野调查、民俗志等民俗学的原理与方法创造性地转换并实现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作者:孙朝晖 单位:宿迁学院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杰文“.阿尔及利亚影像”中的民俗与政治——布迪厄民俗知识体系资本化与其学术创业的内在关联[J].民俗研究,2014,(5).
[4]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1).
[5]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 上一篇:思想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 下一篇:混凝土工程质量中建筑材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