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论文9篇

时间:2022-12-29 02:39:36

导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论文9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论文9篇

第一篇

1.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的,短短的十年间,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已经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目前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帮助人们正确的认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间的关系,不仅能够在理论上帮助人们澄清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而且还有助于心理咨询工作的正常开展。

2.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咨询者就自身存在的困扰自己的精神或者心理障碍,向有专业技术的人进行语言或者文字描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了解了咨询者大概的困惑以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梳理问题、找出突破问题的关键点的过程。

3.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对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发展状况的客观认识即是对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表明,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一般主要都是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性和爱恋问题等。从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来看,国外对心理咨询师的要求比我们中国要严格的多,咨询人员只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和严格的考核才能取得心理咨询师的证件。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心理咨询人员都是经过短期的培训或者集中训练后就可以上岗服务,所以说,我国心理咨询师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专业化程度也较低。从咨询的主动性上来看,一般国外的学生主动去接受心理指导,而国内的学生一般都是被动的去接受心理咨询;从咨询的问题来看,国外的学生一般都是咨询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而国内的学生咨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学习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认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是使得中国高校心理与西方心理咨询产生差异的原因。具体的说,我国经济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高校咨询在各方面都受到条件的限制,如,物质条件差、普及面有限等。再者,由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比较完善,尤其是在学生的生活指导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中国人与西方人文化研究表明,中国人更倾向于内向性,自己的情绪不会轻易暴露在别人面前,有什么心理话也不会轻易对别人。

4.不同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这一问题,不同人的解释也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归为四种:一种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种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想教育,包括道德思想、法治思想、审美思想等一切思想内容。还有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含思想教育而且还包括道德品质教育。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尤其是近两年来,越来越的高校开始注重学生的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总而言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国情与社会的实际情况,帮助那些高校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这些青年人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从而为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贡献合理的人才。

5.高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

首先,我们要树立“统一认识”,这就需要院校的领导和各思想教育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各自的重要性。它们都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都不可缺少,谁也不能替代谁。

6.如何进一步提高心理咨询专业

虽然我国的高校心理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目前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主要的问题就是经费紧张、专业素质较低、专业人员缺乏等。作为相关院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这一问题,不断解决高校心理咨询问题所面临的难题。对于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一定要提供大量的经费支持,对于相关的从业人员,也要定期的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的不断发展。

7.结束语

在我国高校中,心理咨询专业与思想政治的关系是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站在客观、公正的位置上合理的认识这一问题,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充分认识心理素质与思想政治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探索两者之间的区别,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全面的人才。

作者:李楠 单位: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包含人性化的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推进,全社会方面都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校思政工作加强人性化发展,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本性。人性包含了自然生理性、人的精神性和社会性,这些特性是人们长期在社会实践中长期产生结果。在高校思政工作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教学根本,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学生工作为中心,根据学生发展规律为诉求,以学生自身身心发展为发展导向,尽可能全面满足学生要求。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当代大学生,这是一个有着自身特点的群。如何对这群大学生实现人性化的管理需要做到:站在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与个性化发展,学会尊重当代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身价值,满足自身发展教育的需要,试图不断发掘大学生的潜能,不断开发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推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加强人性化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传统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缺乏人性化管理

传统高校辅导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性化管理,都是靠书本知识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大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这种直接灌输式的教育要学生必须学习,受教育对象缺乏主观能动性,与现在以人为本理念是相反的。

(二)辅导员工作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辅导员是加强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间力量。但是辅导员工作是繁琐和复杂的。一些人把辅导员的工作看成是高校大学生的后勤保姆。从新生大一入学、到日常寝室管理、再到学费催缴,校园环境维护、学生考勤的检查,学生办理医保都是辅导员的工作。辅导员就成了各大高校行政部门者。这样繁杂的工作反而让高校辅导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实际去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不能及时掌握大学生的行动情况。不清楚的工作定位让高校辅导的思想政治功能地位大大降低了。

三、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人性化主要实现措施

(一)尊重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自我意识

人是以人格存在于这个社会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实现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在人性化教育中让受教育者感受自身人格魅力。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性格和人格魅力所在,只有不断加强人性化教育才能促进人格完善。在管理方面,高校过去完全是封闭起来,随着改革开放这种由过去的以管理为主沟通为辅,到现在沟通为主,管理为辅。1.在学校管理体现维护学生的人权高校辅导员在制定和执行学校管理方面规章制度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实施过程中体现维护人权、保护人权,不能侵犯学生作为人的权利,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2.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辅导员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建档,对学生家庭环境、后天的教育环境形成生活习惯要充分了解。对学上个性特征、心理和行动特点,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特点。3.关怀学生,做到人性化教育加强学生人文性化管理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很好的好处。辅导员要坚持人文教育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的管理中。同时辅导员需要严格执行学校规则制度,要让学生自律和互相监督,将激励和管理结合起来。

(二)将人性化教育观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里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发展个体性,从大学生的切身实际出发,以人性化教育当代大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高校素质教育里。同时要加强培养高校辅导员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有利于高校辅导员顺利展开思想工作。高校辅导员自身要具备高尚的情操、并能够正确梳理工作中问题、对待每个学生要像对待自己弟弟和妹妹那样。在学生管理中要树立中威信,给每个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榜样。

四、结语

辅导员必须以人为本工作理念、深入大学生实际生活里去了解他们生活状态和心理状况。工作中我们要勤于琢磨,善于思考,对待学生问题,要对症下药。办事的时候不要脱离学校规章制度,同时要学会灵活处理学生事务。帮助贫困学子,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作者:赵岳 刘伟 吴天男 单位:沈阳化工大学

第三篇

一、沟通和有效沟通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在沟通的高层中,沟通主要包括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动作三个要素。其中沟通的内容包括文字、时长、表意准确等等;沟通的动作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清晰度等等。而就沟通的影响力来说,沟通的内容占7%,影响最小;沟通的动作占55%,影响最大;沟通的方法占38%,居于两者之间。有效沟通是指通过谈话、倾听、书面等表达的方式将存在的问题表达出来,然后通过一定的交流技巧和方法将问题进一步剖析,最终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要想达到有效沟通,我们要做到,首先,信息发送者清晰地表达信息的内涵,以便信息接收者能确切理解;其次,信息发送者重视信息接收者的反应并根据其反应及时修正信息的传递。免除不必要的误解。两者缺一不可。

二、沟通的表现形式

在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辅导员要发现问题、感知到深层次问题,进而通过有效沟通解决问题,最终有效预防问题。首先,沟通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其次,沟通的对象,包括有问题的学生和没有出现问题但是需要沟通的学生。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主要有以下沟通形式:1.基本的沟通方式。面对面的沟通、电话、手机短信、新媒介(QQ、飞信、高校通、微信)等沟通方式。2.特殊的沟通方式。①个别沟通。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大学生,高校辅导员要选择个别沟通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沟通,这样做更能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需要、需求,也更能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问题。②团队沟通。团队性是指沟通的人数最好是一个宿舍的成员或者是一个小组的成员。小范围地和学生沟通,可以针对性地和学生讨论一些他们关注的问题,比如“如何准备考专升本、考研”、“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如何处理舍友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这样做除了可以节省高校辅导员处理问题的时间,在交谈过程中,所有的大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各显其能,他们在其中不但可以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各学其长、扬长避短。③其他沟通方式。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个别沟通和团队沟通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发挥校学生会、校学生社团以及班团干部的桥梁作用,借助不同的学生活动,通过邀请教师、辅导员指导,参与活动等方式,以达到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目的。3.体现沟通形式的内容。①运用飞信、高校通、QQ空间等形式送祝福(生日祝福和鼓励等方面)。②建立学生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如:学生家庭状况分类、学生性格分类、学生兴趣爱好分类、学生家庭住址分类等等。③深入班级、宿舍多与学生谈话、聊天。在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比较有效的关键词是尊重、真诚、倾听、细节等。

三、有效沟通的途径

(一)常规性问题的有效沟通

常规性问题指在学生工作中遇到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活动规律,且常态化的问题;在具体解决过程中,能够通过沟通交流、心理辅导、物质援助等一些常用方法解决的问题,统称为常规性问题。1.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实现有效沟通。辅导员与学生由于年龄差异、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不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不妨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学生的心理去感受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将心比心,就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2.要善于倾听。在沟通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要做一个倾听者,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倾听学生做事情的原因,当辅导员倾听时,不但是用耳朵来听学生的言辞,而是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学生在谈话过程中表达的信息。倾听是辅导员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比说教要难得多。其实,现在有一些大学生不愿意主动来找辅导员聊天,主要是因为辅导员在沟通过程中做的最多的还是说教,而没有真正用“心”倾听。3.表扬要及时,在公共场合注意扬长避短。首先,辅导员要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缺点较多的学生,善意评估他们的表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发展充满信心,善于用一种动态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机会,在班级、办公室等一些公共场合,不要批评他们,而是私下再找机会谈话,这样才可以促进他们思想认识的变化,帮助他们进一步分析原因,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只有真正融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其次,不吝啬赞美的语言。赞美的话语、赞美的语言是每个人都特别喜欢的,这个没有年龄的限制,对于学生更是如此,特别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个性张扬、敢爱敢恨、敢说敢做,他们叛逆心比较强,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更需要比较多的赞美和鼓励,赞美他们的助人为乐,鼓励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换句话说,辅导员的一句赞美,不但是对学生工作的肯定,对他们人格的肯定,而且更是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所以说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可以使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更顺畅。4.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首先必须要获取三级心理咨询证或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硕士学位,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沟通。其次,辅导员要有初步识别一般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能力,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转介心理疾病严重的学生到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病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二)非常规性问题的有效沟通

非常规性问题是指相对于常规性问题而言,是指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客观存在的,以利益冲突为根源的,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的,容易产生误解且学生本人难以解决的,学生工作者仅凭经验无法给予学生较满意答复的问题。而非常规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具有突发性、冲突性、反常态性,解决不善可能激化矛盾,挑起事端,形成恶性事件。解决非常规性问题的能力源自解决常规性问题的能力的积累和延伸,更赖于对学生工作和学生本身的探索研究和与时俱进。解决非常规性问题的关键词有:合情:符合校情、国情和学生发展实情;合理:有理论根据,有理论基础,有理论支撑;拔高: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心智模式,形成良好心态;发散:以点带面,类比发散,系统思考。《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对辅导员定义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时,一定要掌握有效的沟通途径,这不仅是实现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需要,也是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的需要。当师生之间真正达到相互理解时,师生之间才更有利于沟通,大学也将真正成为学生的天堂。

作者:王博 陈玉梅 单位:商丘工学院

第四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背景及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指的是将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目标而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加快,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满足要求。高校学生面临更大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能力,思想政治素养也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健康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从容的面对今后生活中的挑战与挫折。高校是培养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高校要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做有德之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开设了多门思想教育课程,如马列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文学修养等,意在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全面,并未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下面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课堂教育为主,教育形式单一,在学期结束时,通过笔试测验再完成课堂要求。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足以达到应有教育目的,学生仅仅是在准备学期测验时,才对应掌握的政治理论有所了解,当学期考试结束后,就会忘记,长此以往,当学生毕业时,能熟知的政治理论少之又少。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并未达到教育效果。其次,课堂教育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兴趣,除了课堂上的教育外,在其余时间,并未配合适当的实践来加深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一纸空谈。在此类问题存在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展现出重要的意义,下面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进行阐述。

三、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为基础,只有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有着坚定的政治信念,才能在进入到社会后,坚强勇敢地面对挑战,挫折,才能在遇到诱惑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坚定自我,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全面人才,所以高校思想教育生活化是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社会文明的不竭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大力发展代表社会文明的深入。文明的社会需要思想坚定、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年人。有德行,有才华的青年人的加入,才会使社会逐步走向文明,所以在青年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阶段,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生要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只有这样才会为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高校学生生活

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育中,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模式,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落实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做到将思想政治教育贴近高校学生生活,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培养要求,为其设定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

2、完善高校思想教育培养模式,建立全面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考察标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要完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模式,不能单靠传统的以成绩论英雄。考试中的最高分并不代表他们拥有最高尚的品质,最坚定的政治信念。所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特殊性,设定匹配的思想政治素养考察标准。可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例如在课程之余,争当社会志愿者,进入孤儿院,养老院,社区中为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志愿活动中,使学生自身的各项素质得到提高,培养自身为奉献社会的习惯、能力。这样的学生才是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代表,应将其树立为榜样,鼓励全体学生向这样具有奉献精神的学生学习。

3、开展实践活动,逐步提高高校学生想政治素养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方式。例如可定期举办讲座,邀请国内外相关学者或思想道德模范,组织学生参与讲座,在与专家、学者、道德模范的接触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进行相关教育,尤其是道德模范,他们是现实生活中拥有高尚道德情操,坚定政治素养的典型代表,他们的言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使学生在聆听讲座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强大的人格魅力,从而坚定信念,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的目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背景及意义,同时分析了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需要得到高校教师和高校学生的共同关注。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培养的重要作用,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建立起良好的思想道德观,人生价值观。

作者:刘宏亮 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第五篇

一、建立教学资源整合机制

(一)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院部与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长效合作机制

“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但要真正发挥其最大效应还必须依赖学院领导的支持和推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不仅有教师课堂理论讲授,还有课外的网络学习、社会实践及大型的学生活动。如“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演讲比赛、“息烽集中营”爱国主义学习等都离不开学校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所规定的:“学校宣传、教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等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1]

(二)搭建辅导员与思政课任课教师交流互动平台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较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把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掌握,对学生存在的困惑、问题与需求的了解,通过创造的交流互动平台(如QQ群)及时地传送给任课教师,将有利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把握,为任课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避免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创造思政课任课教师集体备课与交流协商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体系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为了避免课程之间的交叉与重复、教学过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脱离,各门课程任课教师之间必须协商合作,对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的内容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的角度进行统筹安排,整合到不同的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因此,实行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全体任课教师集体备课。二是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达到各门课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效应。

二、强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一)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是专家,还要是主持人、评论家和网络高手。因此,“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脱产进修、攻读学位、名师指导、社会考察、同内外学术交流等措施”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3]。首先,对青年教师或新进教师要配备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岗前和岗上指导培训。其次,对全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行分期分批的轮流培训。一是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走出去,二是把专家请进来。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不但可以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宽研究领域,而且可以使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科研的改革和创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能。

(二)实行学科组长负责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是按班级分学期先后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的,甚至同一门课程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也是由不同的教师在承担。这样就容易出现不同的教师在讲授同一课程时教学进度不统一、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不到位、教学环节的安排不科学、教学活动开展不顺利等诸多问题,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要实行学科组长负责制。学科组长要负责组织本学科组任课教师制订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负责督促、指导、协调本课程备课、上课、辅导、答疑、考试等各个环节工作,以确立本课程的教学体系,确定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程。

(三)培育优良教学团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整体性不是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独自解决的,也不是各门课程教研室能独立解决的。为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效应,必须改革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分课程”管理的局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协作教学,培育优良教学团队。一是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院要建立跨课程教学协作团队,二是要建立以学生班级为单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团队。通过协作团队成员之间对话、讨论、集体备课、听课等各种方式进行沟通与合作,实现团队成员知识、经验、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增值。

三、完善教学硬件设施机制

(一)构建思政课师生资源共享平台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资源共享平台,有利于汇聚教师的教学特长、经验和学生的智慧、心得。师生可以通过平台共同讨论、研究问题,为师生互动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同时,师生的各抒己见及其建议,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取长补短。因此,将优秀的、高质量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共享,可实现教学和学习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如建立大学生知识共享小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课题、微课慕课)课题研究小组平台。

(二)完善电子白板教学与学习平台

使用电子白板教学不仅可以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为教师在有限时间内传授更多的信息,也为学生课后温习课堂内容提供保证,而且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而生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然而,根据对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得知,电子白板的使用率非常低。其原因主要是师生都不会操作。因此,建议学校要搭建电子白板教学和学习平台,加强组织任课教师和学生就如何使用白板上课和学习而进行专门培训,甚至可把其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一个指标。

(三)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并不令人满意。虽然学校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规定了实践教学内容,但实际上实践教学基本上是处于放任自流的一种状态,教育部精神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要建立学校党委领导、教务部门统筹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具体落实,宣传部门和学工部参与,各负其责的联合机制,为学生搭建进行社会实践的场所和平台,让其成为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领悟所学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四、健全教学评价监控机制

(一)完善考核制度

建立“‘三位一体’教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指标体系”和“‘三位一体’教学教师教学综合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两阶段、多主体”评价的评估机制进行评估。可以以学校和学院为主体,建立中期抽查机制和终期评估机制;以教师为评估主体,建立教师自我评估机制;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学生评估机制;以学校和学院为主体,根据评估结果,建立教学激励机制。

(二)确立公示制度

公示制度主要是对考核制度、考核过程、考核结果、调查结果、抽查结果等的公布,让教师和学生知情、通情,允许教师和学生对其进行质疑,增加透明度,接受众人的监督,对教师和学生起到促进和威慑的作用,以便提高被评价对象和被监督对象的自觉性和警惕性,增强教师教学的责任感和敬业心、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

(三)健全反馈制度

建立评价、监督管理机制的终极目的是要促进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评价、监督不能是一个封闭的单向行为,需要在评价主体、监督主体与评价对象、监督对象之间形成相互沟通、及时反馈的评价、监督过程。及时将评价、监督的结果反馈给评价、监督对象,就能使被评价对象和监督对象及时了解和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其与其他人的差距”,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弥补和解决问题。因此,要积极扩展沟通反馈渠道。如网络渠道等。

(四)完善奖惩制度

惩罚制度就是要让不遵守规章制度的教师和学生承担相应的违规成本。对于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实施了不当行为的教师或学生,必须按相应的惩罚制度让其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付出代价,让相关教师或学生得不偿失,以便对教师或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对于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长期遵守规章制度、没有出现违规行为并取得较好效果及示范作用的教师或学生要进行奖励,激励其再接再厉,继续做好表率。因此,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条例,细化各类违规行为以及各类违规行为后应承担的罚责后果以及各类奖励行为及结果。

作者:鄢英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第六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叙事研究的现实意义

1、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实效性,是思政课的首要目标,也是所有高校思政课教师追求的目标。思政课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从不同角度增强教学实效性,特别是感受到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合时宜”时,渴望有更好的改变和效果。近年,许多教育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在高校被推广运用,教师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却认为理论与实践有一定距离,难以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就如笔者对三明治教学的理解和运用,总是不及理论描述的那样到位,有很多困惑。实际上,在我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叙事研究中,思政课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或参与研究),考察对象是某个教师的教育经验及其教学实践中的现象。思政课教师通过叙述自己的教育经历或教育故事或教学事件,结合教育理论,进行及时总结,为日后提供丰富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会反思教学实践,而反思则标志着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形成了含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教师从中受到启发,主动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并化为行动,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2、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水平

进入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深化教育教学研究,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2]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师平时忙于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且绝大多数并不熟悉教育教学研究的范式,开展教学研究较为困难或成效不显。目前,高校要求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对大多数思政课教师而言,存在焦虑情绪。叙事研究是建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打量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观念,发现“教育问题”,持续不断地关注、追踪某个教学问题,再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教学研究之路。[3]叙事研究的范式,比较适合教学任务重的一线教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坚持叙事研究,将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水平。

二、高校思想政治里理论课教师叙事研究的方式

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叙事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思政课教师本人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历,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当事人”叙事研究,是“教师的叙事研究”,二是思政课教师作为研究者,对学习共同体中成员的教育经验所开展的叙事研究,是“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

1、教师的叙事研究

“教师的叙事研究”,是教师自身同时是叙说者和记述者,叙说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或解决某些教育过程,这种方式主要由教师自己实施,也可以在教育研究者指导下完成,也称之为“教师叙事的行动研究”。这种方式包括经验的叙事研究和教师自传研究,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本文着重探讨探讨前者。经验的叙事研究,就是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行动研究为核心内容,以叙事研究为表达手段的教学研究。其基本特征是高校教师叙说自己教学生活中的“经验事实”,是具体的、个人化的、生活化的。有了叙说的事实,还需撰写“经验的叙事研究”报告,报告要遵循讲故事的精神,又要遵循科学研究的形式即科研报告的格式要素。经验的叙事研究报告一般包括三部份:一是问题的提出(“我”遇到了什么问题);二是问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我”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为了解决问题,“我”想了那些方法;三是研究的结果与讨论(“我”解决的怎么样)。“我”对研究之前的状态和研究之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并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反思。[4]如笔者近年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不主动与我交流,课堂上也不主动发言、参与讨论,这样,我不了解他们思想状况,师生间不能有效互动,就不能更好的结合他们的思想现状讲授理论。我在阅读一些教育理论文献后,结合课程涵盖面广泛的特点,设计了一个5分钟“自由演讲”的教学方案:演讲选题与课程内容相关就行,时间限制为五分钟,每周由各班学习委员安排两到三名学生演讲。我在学生演讲完后立即点评,既是对某些问题的及时引导,也是对学生演讲的意见反馈。点评后打分(不当场告诉学生),分数作为学生过程性考核的依据之一。实施“自由演讲”教学方案后,学生普遍积极参与,学生间、师生间取得良好互动。他们各自选题不一样,即使一样,切入点也会不同,我记录每一位同学的演讲内容,对选题和观点归纳分析,掌握了学生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为备课提供最好的素材。可我又遇到新的问题:一方面正因学生各自选题不一,有的选题并不是我熟悉的领域,我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理论引导学生;另一方面是每次点评,如何不重复、不说教,真正起到师生间良性互动。面对新问题,我认为自身需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学习,并关注更多的现实问题,还需要学习更多的教学手段和语言技巧,做最适合的点评。我坚持“自由演讲”的行动研究,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2、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

“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属于调查的叙事研究。思政课教师做“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需要有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发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团体,它是由学习者(即教师)及其助学者(包括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学校教研员、骨干教师等)共同构成的。[5]高校思政课的各级精品课程团队、以课程为主的教研团队都是学习共同体,也可以是关系较好的思政课教师自己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高校,从事思政课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职业倦怠较普遍,但并不乏一些有经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这样一个学习共同体内,作为调查者的教师,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团体研究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共同体内的其他教师“进行调查的叙事研究”。具体过程如下: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现场—收集经验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6]其中“进入研究现场”可以是被调查的教师在共同体内口述,也可以进入其课堂,观察整个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同行而言,有许多默会知识,在交流间不知不觉地传递,会提高调查者的教学实效性和教学研究水平。对对被调查者而言,要对自己过去的教学经验重构,或在课堂上面对同行,也是一个提高自己的机会。撰写研究报告,就是一般研究报告的格式,如研究报告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实施过程、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开展叙事研究,在持续地反思自己过去教学实践中,在与学习共同体成员交流过程中,平淡、重复的日常教学会变得更有意义,促使教师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叙事研究要真正做的有意义、有效果,起码要三方面的配合:首先,叙事研究中并非不重视或者说不需要教育理论,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是叙事研究的基础,思政课教师要关注、学习教育理论,及时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其次,叙事研究在于持续不断地坚持,思政课教师普遍教学任务重,在教学之余,坚持教学研究并非易事;最后,当前的高校管理层非常重视科研,但有的并不会把叙事研究纳入到科研范畴,所以还需高校相关部门鼓励思政课教师开展叙事研究。

作者:朱翠贞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第七篇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缺乏的原因

1.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偏见。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职业认同大部分来自于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是一门公开大课,学生和老师缺乏必要的沟通,教师无法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方法,而学校对教学的效果大多采取学生打分评价,结果往往让人大跌眼镜,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受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加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基于务实性的考虑,部分学生、家长甚至有部分热门专业授课教师对思想政治课也存有偏见,常以“有没有实际作用”来判断是否应该学习思想政治课。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要么零星的几个学生散落在教室的角落里,要么就是坐在课堂上永远低着头,即便是教师努力调动课堂气氛也显得有心无力。面对这样的课堂,教师就像唱独角戏一样,感受不到教学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体验,导致职业认同缺失。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没有实效。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并且建立了一级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道德修养、法律法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但实际上,如果在这一学科没有什么卓越的贡献或者杰出的人才,地位依然容易被边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课堂教学成效低,不被学生认同、不被学校认可。教师在课堂上原封不动照读课本,解读深奥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不引入实际生活,把理论和实际生活连接;教师和学生缺乏沟通互动,呆板的教学模式就更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的教学任务,不关注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对热点难点问题置之不理,不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对策方法

1.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当今社会的物质要求不断膨胀,急功近利、缺乏该有的信仰和道德准则的情况下,高校学生还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要培养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要为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建设做出表率,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这些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作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广的包容胸怀和坚定的信仰支撑,来树立起良师益友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科研、创新相结合,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方面,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鼓励教师使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育资源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对课程的宣传全面深入,利用公共活动介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展示教师风采,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关联。帮助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优秀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健康、正确的世界观,学习基本的道德规范。2.转变教学方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让教师达到教学的目标,更能让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首先,要深入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如对于刚刚入校的大一年级新生,课堂上多指导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教授他们求职技巧和走上社会后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国家的经济走向和形势分析等。组织学生和教师之间对热点问题的讨论,沟通交流中分享知识,尽可能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其次,要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要求内容是贴近现状、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学生;在回答学生问题时,研究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抓住学生问题的根源,切合实际解答学生疑惑。最后,在课堂上多采用研究、启发、共同参与、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先进性,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学中,少用深奥的专业术语,要多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来启发学生,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方面能完成的。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度越高,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就越用心。只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正确认识和努力解决问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对工作的认知和自我意识会越来越有价值。

作者:徐永周 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篇

一、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普遍现状

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比较普遍的不仅有认识不足、管理体系及标准构建缺失的现状,而且最根本的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体系。具体表现在于,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虽有布置或执行,但往往“形式大于实际”或者“流于走过场”进行:课前不对学生进行动员和辅导,让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去做,期间老师也不做任何追踪指导、沟通与监督,只要求学生在期末交个调研报告,老师据此给个成绩就算完成。甚至有些教师只允许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思路提出和解答问题,不承认学生的个体反映和思考。而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设施也未普及或能被较为熟练地在教学中得到推广和运用;再加上思政课授课合班上课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真正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的学生非常有限……这样的实践教学既缺乏有效的教学组织、设计和指导,也未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完全背离了实践教学的精髓。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缺失,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论体系的探求成为当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论探讨

1、课程化必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首要定位

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曾于2005年联合发文指出,高校思政理论课应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避免流于形式,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2]不断推动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到社会基层、部门、企业去锻炼、实习和社调。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和途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社会分析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教育部于2008年9月再次强调,应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对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作出了更具体、明确的指示:“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3]这些文件的要求,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的首要定位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和佐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在总体上,把“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思政理论课各课程教学计划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这根指挥棒下,对各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全面的统筹规划,使各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具体各门课程的实施中,就如理论课教学一样:教学主题、目的和大纲明确,教学计划、教案、学分和课时落实到位,教学基地相对稳定,教学设施以及有效的教学考核标准和体系比较完善。实践教学课程化直接体现教育主管部门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和明确的教育取向,它不仅激起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强烈的职业责任意识,避免走过场、形式化,而且唤起学生的兴趣、纠正对实践教学的偏见、提高其参与积极性。这对于解决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地位不明、机制不畅、活动散乱等诸多现实弊病,使之更科学、规范,真正落到实处更具机制保障!

2、立体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然路径

“实践教学活动特指教师将校内课堂教学延伸至社会。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进行的教学活动。”[4]欲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了解复杂、宽泛的社会大世界,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也相应地应是丰富而立体的:不仅有校外的实践教学,更有课堂的、校园的以及网络的实践教学,多样化、全方位、立体化的路径来实现。课堂实践教学。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案例解析”、“理论和现实”、“时事热点论坛”等方式,通过讨论、辩论、课堂回答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在这期间,学生不仅能发觉自己的优势和短板而扬长避短,更能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如此,课堂不但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师生共同探知求新的场所,是师生间思想和智慧开放、碰撞与生成的一种体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心灵体验和感悟式的教学,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不仅助力学生理解和吸收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提高思政理论思辨能力、是非判断力、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等,而且还培养了积极主动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精神和品格。校园实践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寓实践教学于学生的社团活动、寝室文明竞赛、校园互帮互助、勤工俭学、各级各类的大学生辩论赛以及邀请专家来校讲座等活动之中,学生们在相对开放的、活泼的环境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与体悟,深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实践中体验思政理论的重要性与无可替代性,提高思政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知识的自觉运用能力。社会实践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运用课堂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行合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教师根据教学中,学生平时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结合思政理论设计社会调研选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受具体地点限制,通过问卷、访谈、参观、实习等多种方式深入社会基层,对自己所关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最后撰写研究报告、或参观感想、或实习记录等总结材料。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有目地从最先对问题简单而零散的认识,经对实地考察而得的案例或数据分析,运用所学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一环节,不仅挑战和提升学生的协同作业能力、责任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可以说,社会实践,是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和社会,完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指导实践这一认识过程的飞跃,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一种能力和素养,做到知行合一的最易见效的途径。网络实践教学。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和各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当下的大学生被誉为“伴随鼠标长大的”一代,他们留在网上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代都要长,网络交流、学习成为当今大学生主要的学习和人际交往方式,借助互联网虚拟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是最符合现代大学生特点的一种途径。调查发现,学生虽长时流连网络,但他们浏览、关注的主要是娱乐八卦类快餐式题材,对于国家、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但与自己看似没有太大关联的事件就极少关注,即使关注也很少进一步考究事件背后的实质与意义。对社会现实了解、关注非常狭窄,加之自身先前固有的一些主观观念的影响,很多时候大学生看问题过于片面,甚至看到思政课教材中一些理论与自己认识的现实不符时,就怀疑、排斥甚至是抵触理论,带着预设的心理、观点看待思政课程。所以教师应有意地引导学生通过慕课、网络公开课、网上论坛等形式,用更开阔的视角、更长远的眼光、更具未来延展性地开展互联网实践教学。同时师生通过互联网可以即时、有效、便捷地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关于思想、学业、生活、未来等各方面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有效将课内外实践教学有机统一起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代知识观、学习观和人才观也发生了巨变,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课堂、校园、社会以及网络等全方位、立体化实践教学,各个方面优势互补,缺一不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立体化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迅速形成正确把握世情、国情、社情、民意的能力与理性解决各种问题的判断力,为将来毕业后步入社会成为祖国栋梁奠定坚实的基本功。

3、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必须走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既抓课堂教育,又着重引领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对于高校师生而言,最具直接性、真实性、现实性、鲜活性的“社会”当然就是高校所处的本地社会和学生原来的生存社会。因为高校都是处在各自当地的地域、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中,各具特色地域高校的师生也必然受到当地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的熏陶和影响;每个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习惯都是他成长的家庭、学校、社区、邻里等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这些都应成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要的“本土”社会文化资源。它能以就近便利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背景,便于学生较快进入实践“情境”,提供典型案例及系列材料或场景,极其方便学生进入实践状态、搜集资料、甄选信息和方法、提炼方案、提出建议和对策,甚至检验方案建议的正确与否等,又可以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独具优势和鲜明特色的教学素材、平台和基地。所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应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取材策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应根据思政理论教育目的、计划和要求,组织学生就地取材、求真务实。教师根据思政教育主旨和目标,结合“本土”文化,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教学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深挖学校本地或学生家乡本土文化资源的内涵,拓展其外延,将“校本地”和“生本地”资源的优势和实践教学的目标有效结合起来,用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分析并解决本地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在独特、真实、鲜活、亲切的本地社会文化资源的启迪下,将自己课堂所学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品性。

4、系统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评考核机制

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各高校着手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划出相应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继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内容当中。但就目前开展情况而言,绝大多数学校将实践教学仅仅局限在社会实践上,亦即以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作为唯一衡量、考核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成效的标准。这实际上并非实践教学当初的目标或本意。综上所言,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课程化、全方位、立体化,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考核机制,至少是系统而综合的,绝不能是单一的。从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教学分析解决问题时就应开始考核考评。如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以学生参与、教师引导和指导进行的讨论、讲演、辩论等活动,可根据学生在各活动中的态度和表现,让学生自评、互评或老师点评,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课堂实践教学考核。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亲身参与社会实践,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次数、活动的结果以及最后的实践教学总结性报告、材料,分别给出学生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成绩。不论是课堂的还是课外的实践教学成绩都分别按不同比例一并纳入学生平时成绩中。经验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考核上的综合化、系统化,不仅推动了学生踊跃参与实践教学环节,锻炼全面能力,修养良好品性;而且还有利于教师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最后的自我提升,不断提高和完善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现思政理论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学到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参与,从内至外全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一次质的飞跃。不论是哪种途径与平台的实践教学,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总的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教师主导引领,学生主体实践,师生共同参与、齐进步。并且以此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各方法、各环节之中,使整个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唯此,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达到使理论入脑入心的目的。违背这一基本的原则,前面的一切方法论都只能是无意义的空谈。

作者:王敏 单位: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第九篇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应有的重要性与实际的成效性并不成正比关系,这在全国高校中成为不争的事实,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呈现出不同的表象。思政课在教学目标上与其他专业课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产生认同感、信服感是该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客观上也决定了该课程在教学难度上更大,对教育者的要求也更高。但从目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来看,存在着部分思政课教师专业知识深度不够,学历层次低,学术研究能力不强,知识结构单一,因而导致在课堂上的理论阐述不能说服人心,教学活动不能帖近学生,贴近生活,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成就感较低,另外在教师队伍中也存在个别教师理论不自信,教学态度不端正,责任心缺失。学生群体对思政课的态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总体上,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能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有些现象却值得注意: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是政治说教,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专业课相比意义、作用都不大;有学生认为思政课在内容上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甚至对内容有抵触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纯粹是为了学分,课堂上学生抬头率不高的现象在各高校都普遍存在。以上种种现象,不论出现在教师层面还是学生群体,都直接反映了当前思政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如何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毫无疑问地成为当前我们要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因此本文尝试从根源入手,分析优化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前提性条件,从而为解决该问题找到新的视角。

二、教学效果优化前提性条件研究的意义

“前提”是事物发展的客观基础,对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制度的因素,观念的因素、组织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等等都将构成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前提性条件,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

(一)有利于探究问题的根源性和制定措施的针对性

密尔曾指出:“在一个结果和其单一的前提之间很少存在这样的恒定顺序。存在的经常是一个结果和数个前提的总体,所有这些前提的同时出现为产生结果所必需,因而肯定地会引起结果的发生。”[1]在密尔看来,产生结果的原因是所有前提的整体,这些前提性条件对于结果的发生都具有意义。那么我们在分析高校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时,就不能从单一的前提性条件出发,“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样的处理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某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了整个系统的失衡,所以必须要有全局性的观念和视角,探究思政课教学依据的前提的整体性,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的相互关联性及根源所在,从而实现各项措施的针对性。

(二)有利于提高制度设计的宏观性和长效性

前提性条件的研究必须要有视角的宽广性和理念的前瞻性,是对社会、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考察,但这并意味着前提性条件的研究是泛化的,无方向性。相反,“前提”必然意味着是“谁的前提”,所以前提性条件的研究不仅要有宏观性也要有方向性,要善于取舍,善于整合,从而使研究更科学,更有实际指导意义。所以,对前提性条件的研究工作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它对于日后的制度设计具有宏观上、方向上的指导性,同时各种前提条件本身的发展性特点,也决定研究观念的发展性,因而在制度设计上就要体现长效性。

三、前提性条件研究的理论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将系统论、社会学和生态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基础理论。其分析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有问题的个人本身,而是聚焦于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复杂联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有助于我们从社会工作的视角逐步改变或完善人类行为得以产生的各种微观、中观、宏观系统。[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于进一步理解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样具有启示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形成了一个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整体,课堂教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而其他诸如各组织机构的相关活动、辅导员工作、社团活动等等则同样构成了功能相互关联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相互影响。与此同时,学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又处于开放且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按照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优化必然意味着教学过程与其他相关因素的有效互动。因此,优化教学效果就不能只盯着课堂教学一个方面,而是要把关注的视角扩大、辐射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

四、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优化前提性条件研究的方向

本文提出要对思政课教学效果优化的前提性条件进行研究,这是基于思政课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上文所讨论的此研究所具有的实践意义和相关的理论根据。在此目标下,本文根据各前提性条件的性质、相互关系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特点与机制的不同,尝试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分析:

(一)教学主体研究

在这里的教学主体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把两者都视为主体,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老师作为主体,关键在于其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当前,在我国高校中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专任教师,另一类是兼任教师。对于专任教师来讲,总体上能保证其专业背景与思政课具有相关性,但也存在例外;此外,绝大多数专任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理论把握准确,但也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其职业倦怠,没有成就感,自我提升愿望缺失,知识更新速度迟缓,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相对而言,兼任教师的情况就更为复杂,其中不乏责任心强,业务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但总体来看,兼任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兼任教师中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出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有的则是因为晋升职称时对课时量有要求,相对专业课,其认为思政课“比较容易讲”,所以部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包括辅导员把思政课作为首选目标。在兼任教师中还存在聘用校外人员的情况,对这些人虽然在专业都有严格要求,而且基本都是其他院校的在校教师,但对这部分人的管理与监督存在着困难。总之,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如若缺乏对这样一支队伍的有效研究与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发挥。所以各高校必须以教学与科研为中心,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范队伍管理制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呈现也依赖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本文认为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接收来自教育者的信息,就必须要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学生需求,了解不同专业之间学生存在着较大差别的事实。从作者多年来从事思政课教学的经历来看,这些问题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尤其重要。例如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与法律等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差异很大,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所受的专业熏陶,使其形成了不同专业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所以对学生这一主体深入研究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如此,才能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才会更明显。

(二)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过程是对教学内容的传输、展现、升华,教师教什么,学生会不会接受,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对教学内容的研究首先聚焦在对教材的研究上,思政课教材是在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下,由和教育部组织专家,经过严格的程序编写而成的。其内容高度概括,覆盖面极其广泛。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上从个人到社会,从思想到行动,从道德到法律,容量极其丰富庞大,从总体上给教师指出了教学的方向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样的内容却显示出其空洞、教条性的一面,如果教师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教学效果的显现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所以,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符合大学生精神与现实的需要,脱离现实的教学必定成为教师的独角戏。其次,对高校思政课内容的处理还要考虑到与中学政治课内容的衔接以及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再者,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还要密切联系时代特点,在全球化、网络化的背景下,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巨大的多样性,而且其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求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必须要立足于现实,教学内容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还要有能力对各种错误思想进行分析与批判,对优秀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吸纳与整合。总之教学内容不是教条,不是僵化不变的东西,是要与时俱进并且能对人的思想进行前瞻性的指引,同时也是与生活密切相关,根植于现实需要的土壤之中的。所以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发展的思维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与挖掘,这是优化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

(三)相关制度研究

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教学过程的有效运作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所以对优化教学效果的前提性条件进行研究时,不能仅局限于教学过程,还要把视角扩大到所有相关的领域。在这里,本文主要关注相关领域的制度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的顶层制度保证

学校的顶层制度设计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学校高度重视,并且在制度上进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全校范围内有效展开,才能使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因此,必须要站在学校全局的高度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设计,使每一部门,每一名教师都清楚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辅导员工作制度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与大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工作上有着互补与促进作用。但是目前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能突出地表现为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方面,而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弱化。所以,加强对辅导员工作制度的研究,是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支撑力量,这部分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消解作用。另外,由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群体的分离,(当然也有极少数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但是并不普遍)两者之间的沟能交流十分有限,基本属于两块阵地,各自为政,这样以来就无法发挥两者互补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如何加强两者互动,也是辅导员工作制度或者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中应该着力研究的问题。

3、社团管理制度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大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生活,而且凝聚着学生的思想,传递着观念,近年来也成为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对象,推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但是作为一线教师,我却遗憾地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社团活动起到影响。目前的学生社团活动依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比如在轰轰烈烈的社团活动中,纯粹娱乐性质的社团活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内容大同小异,缺少新意,思想性无从谈起。在很多社团活动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社团活动成为学生自导自演的舞台剧。社团活动的这些现状其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大的质疑,为什么会是这样?一方面是研究成果累累,另一方面却是与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大的疏离。所以,要对高校社团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对社团活动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使社团活动能够成为巩固思政课教学成果的重要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大系统,大工程,只有各方面、各环节相互配合并积极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真、善、美的统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其效果的优化依赖于各种前提性条件的充分利用和相互协调。所以必须要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和落实各项制度,从各方面最大程度地为优化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支撑。

作者:耿瑞珍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