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16 02:55:07

导语:市场经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场经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市场经济的特质分析

“市场经济是以个体的自主人格独立为基础,以对利益的公开追求为特点,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以市场上的合法竞争为手段,以价值的最大实现为目的的一种经济形式。[1]”市场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呈现出四个基本特征:平等性、自主性、开放性、法制性。除了这四个基本特征外,市场经济还具有一些特质:第一,趋利性。市场经济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中,对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机和根本目的在于能否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的任何个人都具有“经济人”属性,这是“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2]。人们利用资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向市场提供产品和劳务,不是出自其恩惠,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利的打算,“私人利润的打算,是决定资本用途的唯一动机。[3]”市场经济的运行正是以市场主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为驱动力的,只要人存在一天,这种基于人的“自爱”心理形成的利益追逐活动就不会终止。马克思也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使市场主体“连在一起并发生关系的唯一力量,是他们的利己心,是他们的特殊利益,是他们的私人利益。[4]”马克斯•韦伯同样认为:“任何一个个别的资本主义企业若不利用各种机会去获取利润,那就注定要完蛋。[5]”我们可以结合市场经济的目标和过程来看这一特性。从目标来看,市场双方都以自己的利益作为出发点。经营者对资源的配置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目标是追求尽可能多的价值增值,获得最大化利润。消费者追求的是满足需要(或使用价值)的最大化,买卖双方都以利益作为权衡点;从过程来看,趋利是市场过程所有活动的“轴心”,生产是为了获利,为此就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生产出既有竞争力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务或商品;交换是为了实现利润,为此必须不断开拓市场,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角逐;分配是利益的分割;消费是利益的享受。追求利益,实现价值,像一只无形的手指挥着市场经济的全部活动。第二,竞争性。竞争作为一种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内在特质的外部表现。早在人类产生之时就有竞争,但是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语境中,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人的交往能力和思想观念的限制,人与人间的竞争程度并不激烈。马克思说过:“对市场主体而言,他们不承认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市场经济正是通过“适者生存的过程,教育着、选择着它所需要的主体。[7]”市场主体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取得利润,就必须对技术、资金、设备、劳动力进行有效的结合,降低生产成本。每一主体都会想方设法地改进自己的条件和地位以便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竞争将各经济主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动力转化为外部压力,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第三,创新性。市场机制具有一种追求以较少的资源生产出较多有用产品的趋向。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自发地调节人力、财力、物力的结构,使资源不断流入投入少产出高的部门。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利用,客观地要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畅其通,构成创新的内在激励机制。生产工艺的创新、过程手段、管理的创新及流通方法的创新是市场经济的内在生命力。

二正向与负向:市场经济语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同时又包含着一种价值体系,承载着特定价值意义。这些价值意义既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促进的一面,又有相背离的一面。第一,自主性保证个体人格独立,提升受教育者话语权的同时,又容易诱发个人主义。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人的依附关系”,强调的是集体人格,整体性伦理。无可否认,在生产力不发达,自然条件恶劣的社会这有极大的历史必然性及合理性,但这种体制的千年绵延造成了中国民众个体人格的自我萎缩,自主独立意识不强,个体人格得不到张扬。这种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表现为:政治话语、公共话语、主流话语、教育者话语遮蔽了个人话语、民间话语、边缘话语、受教育者话语,社会和教育者掌控着话语权、言说权,个人的意愿难以得到表达。市场经济把人从“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形成了人的独立性,形成了“普遍的社会交换关系,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及全面的能力体系。[8]”这种人对物的依赖阶段是对人与人的依赖关系的一种历史性扬弃,赋予人们主体意识,唤醒了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话语内容上体现为社会与个人并重、政治与道德、心理并重,赋予受教育者相对平等的话语权。这为推进受教育者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道德主体性的发挥奠定了基础。笔者以广州某大学学生为对象,开展了“当代社会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7份,以下数据均来源于本次调查。从问卷结果看,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参与政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在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理由”中,有59.2%的同学认为“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您一般通过什么渠道反映意见”,65.0%的同学选择通过网络,依次为“向组织反映”、“给领导写信或打电话”、“通过广播电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越来越突出,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性,如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加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自律不强的主体又易走向极端个人主义。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换者在经济活动中,由于更多关心自己利益的实现,而他人只有作为自己的买者时才觉得对自己有用,因而“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9]”市场经济这种突出自我、个体的特性反映到道德观念上形成了以自己为目的,视他人为手段的利己主义。只关心自身利益,不关心国家、集体、他人利益,甚至以损害他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去达到自己的利益目标。以奸从商,不仁而富,颠覆着许多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念。这种消极的思想观念影响到了受教育者。在“您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一问中,有82.1%的大学生认为应是“互助互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11.5%的大学生认为“利己不损人”,4.5%的大学生认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1.9%的大学生认为“损人利己”。在个人与集体关系之间,更重视二者兼顾,但若要在二者之中做出抉择时,许多人更倾向于以个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第二,趋利性在有利于主体效益意识培养的同时,又容易引起重利轻义的倾向。“‘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因此“正确地理解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10]”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对利益追求的确证和公开化,利益、效益成为了市场经济生命力的支撑点。“现代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因,来自于对利益的追求,离开了利益杠杆,现代经济显然难以建立。[11]”人在物质利益、金钱尺度等因素的作用下,衍生出一种功利性文化意识,“它把人及其所掌握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作为客体,用来满足社会与个人需要的手段,它所确认的价值等级是由能力、金钱、财富及生产这些因素的因素等物用尺度来确定的。[12]”这种功利性意识观念从积极方面来看:首先,提高了主体的效益意识。人们在功利理性的支配下更注重功用和效益,注重成本效益分析和行为的利害权衡,遵循“低成本、高效率,少投入、多产出”的法则。这与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等、靠、望,不注重效益的观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其次,功利性意识改变了传统的利益格局。产生于小农经济上的传统伦理,以非功利性道德自觉为行为的动力和依据。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孟子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到荀子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再到宋明理学的“存天理,去人欲”,都体现了非功利性道德观。这种义利观在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重理想、信念、情操和人格培养的同时,又忽视了个体正常利益的需要,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功利性价值观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利益格局,表现为:从传统的羞于言利到追求利益公开化;从利益平均到利益分层;从利益稳定到利益多变。这种变化激发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功利性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后果。首先,功利主义价值观走向极至时,会对以“道义”为核心的伦理精神价值进行打压和否定,功用理性与强调道德良心、职责、义务的价值理性对立冲突。过度的功利价值取向“使人格、良心、理想、情操等道义内容为纯粹的金钱追求、物质追求所取代,人成为丧失精神价值追求的、失去灵性的自然人和经济人”[13];功利追求的极端化“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14]。这对大学生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观点持赞同态度的占78.0%;赞同“钱是衡量人的能力与价值的尺度”占23.1%。虽然这并不一定代表大学生具有拜金主义倾向,但至少说明当代语境中的青少年越来越注重现实因素,突现出务实性。第三,创新性为社会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又容易解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经典、动摇权威。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既追求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力求使自己的产品、经营方式等能打破传统和常规,标新立异,别开生面,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超出商品个别价值的交换价值。为此,“商品生产者总会想尽一切办法,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早,人早我廉’的经济个性和经营策略去参与竞争,赢得效益。[15]”各展其长,各显其异的市场机制使市场主体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提高了个体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市场活力,满足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化需求。市场经济对个性张扬的包容、对传统和常规的解构、对潮流的追逐,超过一定限度时,又会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动摇权威。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的软武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承性,这与市场经济力求创新构成了一定的矛盾,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经典信仰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四信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共产主义信仰危机,认为共产主义是遥远的,无产阶级是空的,只有钞票是实的;社会主义信仰危机,认为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甚至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共产党信任危机,认为共产党执政必定腐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如何在尊重差异、包容个性的同时,坚持和弘扬经典,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异中求同,提高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又一问题。第四,竞争性激发人们动机和期望的同时,又不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构。中国传统社会在调整人际关系时,推崇和遵循的是“人和”,讲团结、讲和睦相处,如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管子的“上下合同”、“和协辑睦”。而市场经济推崇的是竞争的权威。竞争具有双重性,积极的竞争机制可以发挥社会控制的作用,形成一定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自觉地选择行为方式。但竞争又不总是温情脉脉、关怀礼让的,它也有冷酷无情的一面,不利于人与人间和谐关系的构建。激烈的竞争会导致受教育者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精神失常。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竞争,使许多大学生感觉目前在就业方面压力大(55.4%)。过度的、盲目的、非法的竞争极不利于人际和谐,“竞争有余,和谐不足”的语境不利于青少年培养谦让、关怀、善同、宽仁的品德。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市场经济语境的互铸

市场经济已成为中国社会语境中的“优势影响源”,全方位地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一方面必须适应而不能回避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又不能仅囿于适应市场经济,而是要实现超越性和引导性。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适应,螺旋上升,层递发展。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自己的道德基础或价值意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需要新的道德体系作为支撑,合理、健康的道德信念和规范构成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中,自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起作用的场合,在法律产生并执行的场合,习惯与道德不仅存在着,而且它的作用是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代替不了的。[16]”以一元利益主体和集体主义为轴心建构起来的旧价值观念,面对市场经济中的多元主体失去了昔日的引导力。这种变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重新立足市场经济实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价值体系,引导受教育者在市场经济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如:立足于市场经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实际,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主体性、协调性观念,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挖掘其创造力;立足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引导大学生树立进取、开拓、创新精神和时效等价值观念;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培养大学生开阔、整体性的思维视野等。积极推进受教育者与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相契合,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把市场经济的现实作为至高无上的衡量尺度去剪裁社会道德体系。“只要求道德教育贴近市场经济,把市场意识中的那种等价交换、物质利益为驱动等普遍存在的现实作为道德教育改革的根本取向,既违反了人类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违反了道德和历史发展自身的内在规律。”[17]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克服、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促使其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规范化、合理化。如大力提倡和维护服务意识、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公益意识、法制意识等,抑制和超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利益的狂热崇拜和追求;提倡和维护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超越市场经济中人们“唯我”的价值取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把握和向往,反映人们的精神需要和追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其道德境界,形成高尚、完美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人和塑造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来实现对现实的超越”,[18]进而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红梅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