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共7篇)
时间:2022-06-23 09:02:31
导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共7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
1.“微时代”影响下的大学生行为特征和语言特点
传媒大师麦克卢汉说过,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异军突起,重塑了社会的舆论生态,宣告了‘微时代’的悄然到来。”[1]“微时代”大体上有以下传播特点:一是信息和传播简单、便捷,可以随时随地和传播消息;二是信息传播形态丰富、多样,传播模式呈现出复合升级态势;三是信息传播者的随意性,使信息“碎片化”特征明显;四是多种网络融合、信息平台多元支持,数字技术发展造就了传播活动的“无限中心化”、“扁平化”及“长尾效应”。“微时代”正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大变化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这种“微”生活方式也已经或逐渐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文化、生活习惯甚至生活态度,也促成了大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偏向于内容上的轻松活泼、表达上的多元对话和形象上的休闲舒适。与此同时,以微博为代表,以短小精练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语言’也因‘微时代’得以强势出现在网络之外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汉语中最有活力、最具有创新性,同时又最具有颠覆性的特色语言”。[2]大学生在“微语言”的使用上表现出以下特点:力求通过短小、精练、轻松、诙谐、犀利、新潮的表达,使传播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同时采用丰富多样的文字、图片、符号、数字、字母、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以及组合形式来代替冗长、晦涩、难懂的语句,形成形象性、快餐式和娱乐性的表达,使语言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也更具有亲和力。
2.“微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表征
(1)“微工具”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微博、微信、易信、来往、QQ、飞信等工具的使用上,目前,尤其是以微博、微信为典型代表的“微工具”已经成为网民获取信息和即时交流的重要途径。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微博网民规模为3.31亿,使用率达到了56.0%,同时微信注册用户超过3亿,用户也突破了1亿,其他即时交流工具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微工具”从满足人们弱关系的社交需求上逐渐演变成为大众化的舆论平台,集娱乐、休闲、社交于一身,满足了人们在碎片化时间弱关系低强度的网络沟通需求。从大学生使用“微工具”情况来看,基本上每个大学生都拥有网络终端(台式电脑、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人均使用三种以上“微工具”。
(2)“微”表达的流行。“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正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也促成了大学生在接受教育和交流时偏向于精练、短小的语言表达,诙谐、俏皮的表情符号表达,犀利、新潮的网络流行语表达。形式上,呈现符号化(“:-D”表示“微笑”)、数字化(“520”表示“我爱你”)、字母化(“PLMM”表示“漂亮妹妹”)等;内容上,新词新意层出不穷(“十动然拒”表示“十分感动,然后拒绝”)、语法超越常规(“V587”表示“威武霸气”)、表达口语化(网络拟声应答词“呵呵”、“哈哈”、“嘿嘿”、“切”)等;类型上,分为数字型(“7456”表示“气死我了”)、翻译型(“伊妹儿”表示“e-mail”电子邮件)、字母型(“BT”表示“变态”)、符号型(“TT”表示“流泪”)、同音型(“童鞋”表示“同学”)、新造类(“喜大普奔”表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等。
(3)“微阅读”的兴起。它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呈现出“快餐式”、“碎片化”、“消遣式”的信息传送与获取的特点。内容包括“微语录”、“口袋书”、“手机报”、“微幽默”、“微评论”、“微小说”、“微视频”等。有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的“微阅读”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契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需要和当代大学生“快餐式”文化需求,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二、“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微时代”的话语传播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大众化能够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也由于“微时代”的话语传播特性,即传者与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时间与空间不再成为交流障碍,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发表信息与观点,这种话语传播机制颠覆了传统媒体的霸权性表达、阐释和单方面把关、传播,传统媒体中专家、学者的权威性话语支配权受到削弱,这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话语支配权受到冲击
网络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畅通的话语渠道,大学生能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下自由表达。因此,网络新媒体应成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重要阵地,它为我们在虚拟空间健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供了更加实用和高效的传播平台和载体。但新媒体的草根性和内容门槛不设限制的特点决定了信息传播的随意性,呈几何状、裂变式增长的海量鱼龙混杂的信息造成信息泛滥的同时也带来了真假难辨的困境;新媒体的自由开放性也使得它成为各种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斗争的重要阵地,同时也为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推行文化霸权提供了便利。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的发展没有足够的认识,不能运用新媒体优势和掌握新媒体特点的话语体系,就会逐渐失去主动的话语权。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权威性受到挑战
新媒体的即时性使我们的教育更加便捷;多样性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碎片化”特点赋予了理论在传播过程中的拼图效应,更易于理论的普及;传播的“扁平化”使大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接受教育;传播的“无限中心化”更容易使大学生在交流中共同学习和进步。然而,由于信息多元复杂,信息传播缺乏必要的监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较难把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育也日趋弱化,其教育引导作用的发挥有所限制。因此,正确认识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不仅会用还要善用新媒体就成为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面对的时代课题。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与管理受到考验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挑战。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促进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和传播。但也为其他思潮或意识形态提供了发酵的温床,加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交织而引发的社会性事件增多,突发性增强,而且不排除有些人“在一些事件中混淆视听,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会引发学生思想和舆论混乱,造成校园甚至社会局部的不稳定”。[3]这一切都会使得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复杂、多变且难以应对,使学生工作管理成本增加,教育难度加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微”转向的理念与策略
研究和探索“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放思想,采取新的思路和举措,开辟高校意识形态宣传话语的策略路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微”转向。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艺术,一方面要做到适应“微时代”的要求,力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之变;另一方面要在变中坚守好不变的原则,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不变,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不变,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不变。
1.理念转变:从说教灌输转为平等影响
首先,“微时代”形成了大学生有时代特征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他们不习惯于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严肃刻板的传统理论灌输,更倾向于轻松活泼、内容鲜活的沟通方式。教育方式从“一元独白”灌输到多元对话交流转变,教育主客体关系更倾向于从上下级命令式到平等对话式转变。其次,在“微时代”,大学生更喜欢快餐式的接受知识和学习形式。他们对大话、套话、空话嗤之以鼻,更喜欢形象鲜活、话语简洁、内容精悍的“微语言”话语体系。这样的话语体系“不是高高在上讲大道理,不是板起脸教训人,而是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文,读来可亲可近,可触可感”。[4]再次,要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优良作风的基础上,探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在“微时代”,随着形势的变化,个体权利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多元,各种社会思潮涤荡冲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肩负的任务更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增强应对网民质疑和开展社会舆论斗争的能力,以积极有为的心态和持久的耐心做好舆论引导工作。”[5]
2.工具转变:学校搭建“微平台”,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者善用“微工具”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统一构建“微工具”客户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等的引导和管理,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高校应加强社交网络信息平台建设,统一构建微博、微信等“微工具”客户端,积极开通学校的官方微博、微信认证,并善用“微工具”进行信息、平等互动交流,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网络平台上来,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用“微工具”开展工作,积极开通微博、微信等“微工具”客户端,熟练使用“微工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微工具”愿用、能用、善用,使之逐渐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当然,“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懂新媒体技术、技巧,而且还要懂得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新规律”。[6]切实了解网络舆论环境,掌握青年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行为偏好;把握新媒体特点,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方法,及时捕捉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
3.表达转变:会用“微语言”,学会“微”表达
(1)做到“微”转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使用“微语言”,也就是大学生惯用的诙谐、轻松、直白的大众语言。“在群众工作中,正确运用群众语言,就架起了与群众交流的桥梁,找到了与群众交流的共同点,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7]只有经常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语言”与他们交流、沟通,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才能真正掌握“微媒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大功效。
(2)“微言”有大义。在“微语言”使用的过程中要注重言语形式虽“微”,但内容不能微、思想不能微、影响力不能微。也就是说,我们要按照“微语言”的形式和特点来吸引青年大学生,但这些言论观点是明确的、是经过自己严密扎实论证的,见解是经过客观理性的讨论才提出的,对事物本质是具有深刻理解和独到阐释的。同时,注意语言有“微”的特性,才能受广大青年学生的欢迎,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才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贴近”以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并掌握使用“微语言”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微”表达的艺术。一是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不能只为迎合学生话语需求而违背大政方针,要做到问题找得准、语言表述确切、传达含义不走样;二是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时不仅做到形式新而且做到内容与实际、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三是在进行舆论宣传和正能量的激发时,要做到内容扎实,语言表述平实,实事求是。
(4)引导“微”表达。正视新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学生理性表达。“微时代”,信息海量涌现、良莠不齐,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带来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勇于面对这样的局面,在积极面对中激发大学生的智慧,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而不能仅仅通过掩盖事实真相和堵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及时回应大学生的关切,向大学生讲明事情的真相和原委,表明立场和态度,引导他们以“微言”形式进行理性分析和表达,进而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5)掌握话语权。主动参与“微媒体”的使用不是为用而用,而是为了运用这一网络阵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微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表达、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但拥有平等的话语机会不等于丢失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微时代”背景下要想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主动积极参与到新媒体的使用中去,开通个人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带领大学生共同构筑“微言论”平台。用生动、活泼、平实和生活化的语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掌握话语
(6)新旧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微”转向,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手段的抛弃,而是要注重“微话语”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以“微媒体”为平台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并非背道而驰,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样,既可以与时俱进,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思想动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又可以延续教育应有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借助“微话语”的交互性和传统教育的权威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增强自身素质,利用国家和社会资源,抓好“微媒体”的正面话语宣传。必要时也可请求相关部门做好信息审查、过滤、监管工作,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激发正能量的舆论大环境。总之,可“借助所有可资利用的新媒体资源,进行精心策划和布局,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传播途径,弘扬社会正能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时代性。”[8]
作者:王东阳工作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1.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价值目标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则是高校学生管理预警取得实效的切实保障。虽然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范畴,两者之间存在诸多区别,但两者的内在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现代高校学生管理强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基础,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也体现了育人为本精神,要求以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为原则,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目标,重视激发青年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劳动热情,这些无疑都是为培养国家栋梁服务。
2.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导向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起着防范和警示作用,但往往因具有一定强制性,会使学生觉得其主体性受到忽视而产生抵触情绪。而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教育和激励等工作方法,引导大学生接受和认同预警机制,使其提高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引导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及教师转变管理观念、改变那种依靠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来管束学生的方式,把管理内容和目标渗透到大学生预警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以间接、含蓄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避免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因明显的目的性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心理,保证预警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为预警机制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良好秩序,也是保证预警措施取得实效,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3.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管理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有利于提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有些思想问题其实也就是管理问题,人们的思想意识离不开具体活动、切身利益。”[1](P198)高校在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构建中,把预警机制教育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即在学生管理预警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引导性教育向约束性教育与引导性教育相结合的转变。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教育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有力地开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二、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发挥,不仅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也有效地改善和加强了学生管理自身的建设,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管理中发挥其功能,对于保证学生预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动力价值。
1.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弥补了刚性管理的不足
制度化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尽管具有规范化、程序化和稳定性等诸多优点,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显得刚性过强、柔性不足、灵活性少。这种管理模式实行金字塔型自上而下的线性管理,它以稳定为目标,以学生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为目的,采用“事后处理”的管理思路,以问题式管理为手段,以说教为主要工作方式强调管理者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发展。而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通过将社会的基本理想、信念培植到大学生的思想中,不仅能培养共同的社会认同感,给其以行动指导,而且可能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价值的认知与觉悟水平。
2.发挥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已不能完全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所需,因而,发挥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方面有利于尊重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多样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3.发挥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专业化管理上,同样也体现在育人思路和方式上,在这一点上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共同的目标。以往,在守旧管理思维支配下对学生进行的是严格规范管理,学校各级部门及教师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会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和师生间交流与沟通的缺失,出现师生关系淡化、理解与宽容减少、矛盾与误解增多、双方关系趋于紧张的情况并在现实中已发生。而学生管理预警机制能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感受和现实需求,让预警教育过程成为管理者与大学生互相交流、思想碰撞、感情抒发的过程,这样,学生预警教育的预期目的也就顺其自然地达到了。
三、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的思想政治功能的实现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即在学生管理实践中做到四个坚持,让学生在预警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和教育,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思想政治素质。
1.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强调为全体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学生管理者,包括学生干部,在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住宿服务、资助服务等方面,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管理和预警关注,使得预警信息更加全面准确,跟踪服务更加及时到位,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动机制,要求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管理者和专任教师)及学生骨干跟踪服务,实现学生管理由直线型向网络型转型,拓展学生管理的时空域。坚持预警与干预相结合、信息管理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关爱学生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拉近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矫正“管理=命令+服从”模式,体现融洽、协作、灵活、韧性与和谐的服务特点,实现在服务学生中实施管理,在教育管理中体现服务,使学生管理制度既具有权威性又不失人情味,既把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对象,又把大学生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坚持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深化人文关怀,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重视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因此,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强化以学生为本,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关怀,坚持管理服务学生与尊重关爱学生相结合,将学生的成长要求和成才愿望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意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服务与管理。在警示和干预过程中,应通过建立信息库和学生成长特殊关爱档案,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关爱和帮扶学生,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者优化工作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深入学生课堂、寝室、家庭等场所,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引导学生逐步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营造一个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良好环境。以家庭经济困难预警为例,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儿、单亲、欠交学费、日常生活消费较低等学生群体)信息库,通过平时观察、具体调查以及家访等形式进行预警关注:针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学生,建立“学生成长特殊关爱档案”,通过帮助他们申请助学金与勤工助学岗位、办理助学贷款等途径来关爱他们,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针对欠缴学费而不申办国家助学贷款、生活困难而不主动申请勤工助学、申请资助但不符合资助条件、生活开支超过自身支付能力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并对他们进行警示和干预,就现实情况通过电话等方式告知学生家长,要求家长共同参与处理。在对困难学生开展预警和干预工作中,引导其他学生参与监督与帮扶,鼓励其他同学给予困难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消除困难学生自卑等不良心理现象,为困难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还应不失时机地在校园内开展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主动开展受助学生的回访和家访工作。
3.坚持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宣扬“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学生发展是有目的性、阶段性、曲折性的,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挫折与阶段性反复。预警机制是一个程序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实行全过程监控,通过警示、干预和帮扶促进学生设计良好的人生规划,掌握必要的生存发展技能,为学生提供改错革新的机会,明确学生成长成才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为基础,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为重点,将学生成长成才目标由外在教育要求转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成长需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预警机制实施过程中,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划定一个最低线,对处于预警范围内的学生实施警示和干预,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发扬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为处于预警线以上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个性化发展选择空间;在预期效果上,将处于预警范围内的学生人数尽可能控制在最低水平,避免严格实行高等教育淘汰制对社会和家庭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另外,在预警制度的制定、流程的设计、人员的配置、硬件的配套和软件的开发等方面的优化将促进高校学生管理的自我发展,实现教与学、教与管的“双赢”。以学业预警为例,针对有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召开主题班会,加强专业学习教育,加强督促和辅导,根据情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受警示学生查找成绩落后的原因,制订和调整学业规划,寻求专业老师进行专门指导,适时邀请专业老师或优秀学生辅导,增强其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功课和学业;对情况较严重的学生,请家长来学校面谈,商量改进方案;特别严重的建议家长陪读,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学生良性发展。
4.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实现管理目标的一致性
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预警机制的实施应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顺应社会的需求,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群体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求。预警机制的实施需要组织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加强与社会、与学生家庭的经常性联系,需要营造一个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动,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和谐育人环境。在预警与干预中,预警机制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实时跟踪帮扶;需要专职管理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充分沟通,让关爱与帮扶常态化;需要专职任课教师提供专业学习指导并参与管理;需要倡导“先进”帮“后进”,发动其他学生共同参与,拓展学生参与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形成互帮互助、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常态化的关爱帮扶体系将促使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广大师生员工融洽相处,促成一个平等、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网。以就业预警为例,高校每年应进行就业市场的调研,结合社会需求对本校的专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对于申报的新专业也应进行充分的论证。新生入学之际,依托入学教育,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明确本专业就业方向,并在学校期间鼓励学生多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以帮助学生构建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通过“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加强学生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四年级专业实习期间,学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将实习与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就业。毕业前夕,每月统计和汇总毕业班学生就业情况,对于没能及时就业的毕业生,在与其家长取得联系的基础上,帮助其调整就业定位、强化专业能力、提升就业技能、广泛联系社会资源,使其尽可能早就业。高校这种预警机制不仅使学生管理工作真正坚持了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还使得预警教育回归到学生需求,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化。
作者:陈二祥工作单位: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创新
一、以“地方性知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创新的必要性
“地方性”在地理疆域的范畴上是一个同“全国性”对立统一的概念。“地方性知识”包含了诸多的事项,这些事项承接传统,却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大致有这样几种形态:观念形态,即一个地方的人们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惯常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比如信仰、价值、审美、思维等;[1]文本形态,有以书面方式留存的、各种载体形式的典籍,以及以口头方式传承的笑话、传说、神话、歌谣、谜语、俗语、谚语、歌舞、戏曲等;文化传统形态,比如地区历史、古代文物、传统习俗、节日、传统建筑等;[2]物质具象形态,包括生态、采集、渔业、农耕、工匠等物质生产方面,商贸、交通运输等物质流通方面和服饰、饮食、居住、医药等物质消费等三个方面;活动形态,包括家族、乡村、行帮、交际等活动方面;仪式形态,包括生育、成长、婚姻、丧葬以及各种崇拜等系列。[3]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形态的“地方性知识”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不是抽象的、笼统的大学生对象,而是在一定的地域文化熏陶下耳濡目染的、受到特定地域文化载体影响下的大学生个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同时又不能局限于课堂,不能脱离实际,远离生活,拒斥社会,要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而通过合理地使用“地方性知识”,能够有效实现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取得教育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环境和条件、类别和层次、遗产和传统、优势和特点。依据于此开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生命力。没有学校差异、地区差异,就没有一个有活力的机制。而这个机制,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活力的外在社会源泉。从大方面来看,尊重各地的差异性,从小的方面来看,尊重学校的差异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是雷同划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富有个性的。
以“地方性知识”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不失为一条可选之路。也只有把“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协调高度统一的国家意志与各地各高校和各个教育对象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实效。我们知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帮助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信仰、价值观形态的“地方性知识”首当其冲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资借鉴的内容。但这只是一个部分,而且是看不见、摸不着、观念形态的“地方性知识”,所占的比例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应该在发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对于非观念形态的“地方性知识”,也进行充分利用、灵活利用。特别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物象的“地方性知识”,在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引下,透过其物质表象,挖掘其内在的深刻的、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教育意涵,使其摆脱“器”的表层规定而升华为观念上的认识论及方法论原则,共同服务于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比如作为中国十大剧种之一的潮剧,有“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是潮州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同时也是联络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间情谊的重要纽带。地处潮州的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学生在学校鼓励和组织下,把美术专业知识、现代动漫技术与潮汕传统剧种结合起来,研究制作了卡通潮剧。这不仅让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使他们以近距离的视角感受到潮剧的文化魅力和蕴含的人文精神,学习了本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总之,用活“地方性知识”,就是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语境下对“地方性知识”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灵活运用。对于古往今来不同时空中的社会而言,其主导价值观念的形成均受到当时当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贯彻实施国家意志和教育方针时,要注意把地方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具有生命力的“地方性知识”融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贴近当地高校的实际,贴近大学生的实际,保证教育的效果。
二、用“地方性知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创新的现实路径
1.在课程建设中融入“地方性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特性和国家意识形态要求的同时,对于各地的地域文化、学校特点和学生素养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有所关注,但重视程度不够,还需做进一步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实际,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要求与地方特色等诸方面结合起来,通过合力的作用提高教育效果。选择“地方性知识”建构生活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充分考量地方社会生活的现实。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地方”都是相对意义上的“地方”,任何地方的生活世界都是更大范围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不从这个角度加以考虑,地方就成为被孤立出来而成为僵化、静止的东西。从时空观的角度来看,任何“地方”的现实生活都是立足于自身特定历史传承并体现为特定价值立场、审美情趣与现实生活方式的。离开生活世界,“地方性知识”就会因为历史与文化的失语而走向表面化,甚至会成为人们眼中的“赝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创新中科学运用“地方性知识”,就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到“学校”本身的特点,在将“地方性知识”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建设时,要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出发,选择那些具有生命力的、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的“地方性知识”,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地方性知识”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要求与地方性丰富的现实社会的统一。比如,广东的潮州就是一个特色突出的地方,潮州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激发学生的强烈文化自豪和自信为目标,注重将潮州传统文化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了不错效果。潮州传统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保留了较多传统文化的特质。直至今天,潮州传统文化中的“亲”、“和”仍是发挥着强大吸引力的磁场。“亲”是潮州传统文化中浓郁的人情味。在潮州功夫茶道,潮州人保存着几代同堂的温情、邻里的和谐。“和”是潮州人伦理道德中重信用、刻苦耐劳、敢于冒险、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等优良品德,是潮州人的宝贵优良传统。将潮州人的这些宝贵优良传统佐以实例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教学中,用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2.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关注“地方性知识”。恩格斯说过,“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着我们主要在其中活动的精神环境的影响”。[4](P622)可见,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体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004年以来,广东省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精神,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和总要求,从政策上规定了要把教学与活动统一起来。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活动和课程,很大程度上尚处于游离状态,互不关联,思想政治教育趋于一般化,无异于一般的课程教学,忽视了教育的渗透性。各地、各高校由于自身的历史、行业专业特点、发展理念、环境的不同,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性知识”。而“地方性知识”是内隐的,也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才能使人受到感悟。在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可使参与者自觉置身于重构的历史时空之下,通过传承的历史记忆,激发集体共通的情感,发展出对于人生、历史、世界、宇宙的观念看法,产生价值取向上的趋同和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化效果。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充分关注“地方性知识”,以增强其渗透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仍以韩山师院为例,作为广东乃至全国兴办最早、历史最长的培养师资的专门学校之一,学院不仅开设有关潮汕地方历史、潮汕地区研究等课程,而且还开设了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演奏等与地方文化和地域经济相关的课程。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开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陈其铨书道馆书法班,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主题文化节”等。学院在110周年校庆期间启动校史编纂和“校友口述历史”工作,以通过校史编写,进一步增强本校师生的归属感、凝聚力,同时使校史成为一部好的活教材,真正起到教育、展示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及意义。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性知识”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大学生的生活是其生命活动的展开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学生的生活过程是相一致的。家庭和社区生活是学生完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代替家庭、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们各自独特的价值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全部。我们不能将他们的生活分割成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生活的碎片。认知、体验、理解、感悟、实践共同构成学生生活的完整形式。而当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用“知”一个方面的内容包揽“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教育,仅传授给学生有关的知识,因而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以,关注学生生活的完整形式,就应重视体验、感悟、交往、实践等形式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改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生活实践的作用。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整个社会大系统之中,空间向校外扩展,时间向课外推移,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形成教育合力。比如,我们通常认为,“家长会”是中小学主要运用的一种家校合作教育方式,但是在有条件的地方,由高校将这种方式借鉴过来并加以创造性的运用,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所在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2006年4月首次召开学生家长会,在家长会上由学校向到会的家长代表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招生规模、学院设计以及学校未来发展等情况,并带着这些家长游览校园,并招待午餐,体验一下大学生活。而参会的家长也通过这样的机会详细询问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得到老师们悉心的解答,他们表示这样的家长会非常有必要,对学校表示诚挚的感谢。由于首次家长会在构建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育人新模式方面收效积极,在2009年4月,该校又举办了第二次家长会,并从2010年开始,以召开盛大毕业典礼主动邀请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方式来对此教育模式进行拓展。应该指出的是,开家长会也好,举行毕业典礼也好,直接目的在于构筑“家校合作”,但同时也是提供一个在家庭、社会、甚至学生本人面前充分展现本校特色,沟通交流“地方性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家庭、社会在学习、了解本校“地方性知识”的前提下,共同谋划适合本校文化特点以及本校学生特点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由于学校自身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学校应主动做好与社区、家庭互相配合中的协调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状况和水平,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持,应该追求三者教育方向上的一致及教育效果的统一。
同时,“地方性知识”不是孤立静态的存在物,而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将“地方性知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时,容易忽略这点,而仅倾向于观照、剪裁地方历史中的“奇”与“怪”。事实上,决定某一具体的“地方性知识”能否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围,并非它的“奇”与“怪”,而是看它能否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是否能被有效运用。将地方特色和差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创新的内容,很容易造成只关注地方差异或特色性事物而忽略地方社会的整体实际和地方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从而将其引上一条为特色而特色、“喜新猎奇”的道路,从而背离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本意。对所谓“地方性知识”的盲目追求,造成某些落后的或者已经失去生命力和保护价值的“地方性知识”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使“地方性知识”的运用沦为一种缺乏实际效用的点缀,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没有多少益处甚至还有消极作用。也就是说,只有根本上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种“地方性知识”才可以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否则,无论它多么具有特色,即便是本地传统、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不应该选择。总之,广东是一个地方性特色鲜明、“地方性知识”丰富的地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加鲜活的资源。过去的若干年中,广东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着以“地方性知识”沟通国家意志与现实生活,实现立德树人新途径的拓展,我们应该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发展。
作者:李小鲁1傅薇2工作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的价值
一、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濒聚了民族精神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对提高当代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完善道德修养以及塑造健全人格等具有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几千年来沉淀的精华即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成教材。
1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家、社会、家庭、自我息息相关,融为一体段有国家、社会、便没有家庭和自我。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面前应以“舍生取义”为原则。我国古代哲学家强调为民族整体献身的精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屈原在《离骚》中的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爱国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显示了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提倡自觉地为整体利益而献身的精神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本质和灵魂是我们主体的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稳定、社会和谐和发展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河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还是一种人生的精神支柱和价值信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代人同心协力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同心同德,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天人合一”的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境界是以追求真、善、美相统一为目标的倡导以“和合”为准则的统一发展观,即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文关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非常注重自然尊重自然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先贤们看来,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应该是相应的。“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种宽容仁爱、真诚和谐的思想能够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和社会并能将自身和谐地融入自然和社会焙养一种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加自然更加顺利地融入将来的社会生活。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调“天、地、人”整体的和谐理念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系统整体居组成要素只有协调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保护和谐的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3追求理想人格的人文主义精神。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池意味着必将实现人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焙养人文精神户国传统文化的人生理想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形成。这是中国儒教、道教和佛学一致追求的目标。儒教主要强调人格的“内圣”方面。“内圣”的基本精神是以“仁”为其内容的。所谓仁郡仁爱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一再把人格的“仁”的内在规定突出地放在“义”和“节”这两个方面。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得”,“君子以义为上”,“君子以义为质”河见孔子把行“义”眉成是君子的行为,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体现。崇尚气节、看重情操的修养,也是重要表现。孔子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后来的孟子亦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对善的人格理想的追求使中国人重气节、讲情操的品德特别突出在目前物欲横流的中国社会中多宣传些“德”的精神、“义”的道理和情操与气节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是大有裨益的。
4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放称为“健”君子应效法天的意志品格,自强不息努力向上。荀子也认为人必须自强不息,强调“学不可以已”往重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态度。儒家学说倡导积极进取和谦虚谨慎的实用主义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启强不息的精神不管是对国君、人臣、封建士大夫还是对一般民众都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不少身处逆境的人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在今天大力提倡和发扬自强不息的奋争精神仍然具有重大意义。自强不息的思想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的过程成为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不断发学术探讨l挥主观能动性,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有不怕吃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二、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育方法
祖国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们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启迪。
1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是孔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思想。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差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特点因人而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2示范教育的方法。孔子最早提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育方法他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淇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要言传,更要重视身教,要言行一致时时处处努力做学生的楷模。
3陶冶教育的方法。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古代教育家十分注重人的陶冶教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班风,充分发挥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这样教育效果必将更显著。
4内省的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伪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灌输但灌输必须与学生的内省相结合灌输是外因,内省是内因,没有学生的自我内省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
5情感教育的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以情动人”“以情化人”的教育方法相信“精诚所至崖石为开”。重情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这对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意义无疑是深刻的。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健康心态和良好品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世世代代在一种共同环境中生活、创造出来的精神内容。大学生当前要承担艰苦而繁重的学习任务,毕业后要面临复杂而激烈的社会环境这个阶段需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作为指引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树立良好的心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深入开展教育引导广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从识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从识个人的社会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社会文化的建设者,必须准确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我国现代新文化的创造只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才能赋予其鲜明的民族性,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巨大活力和中国特色的新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极其浩繁,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取之不竭的源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这块深厚的土壤从中发掘宝贵的精华这样,,5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郭欣郭玲霞工作单位: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第五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育
1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的重要性
1.1时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人的自我发展和生存的能力,并促进人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1]。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单向强制性灌输学生思想政治,并迫使学生形成统一性思想政治的格局。这种教育模式,存在多种误区,最为突出的就是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化思想,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的健康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解放人的个性,并发掘人的思想潜能,促使人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对学生实行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统一性的教育格局,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全面发展潜能,是时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
1.2适应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在其重要内容。开发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促使高校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以及激励学生开创新的事业,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改变统一、标准、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个性化,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实行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压制了学生的个体思想的发展。造成学生单向思维和经验思维的发展,而抑制了多向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发展,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思想成长。并因此引发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很少有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并且思想政治教育采用传统的统一性教育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思考能力,如批判、怀疑精神,对问题的个人见解和深入思考等[2]。
2.2学生中两极分化问题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促进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人们对社会的认同感以及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点在高校中也普遍存在。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却忽视了学生间的这一实际现象,导致思想的两极分化现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3]。例如,有些家庭优越的学生,过早的离开群体生活,在外自由租房生活,有些甚至雇佣保姆料理生活,生活过于散漫和奢靡。而有些学生却连学费都交不起,生活艰辛,导致自暴自弃的心理偏差等。
2.3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计划生育的成果之一就是独生子女队伍越来越庞大。虽然有利于我国人口的健康发展,但也带来了相关负面问题。独生子女大多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弱,加之社会的各种竞争压力,如人际交情感、就业等负面的压力和挫折,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作为引导学生思想政治健康发展的学校,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
3在高校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的相关对策
3.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和生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标准统一化向个性化转变的重要途径。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并考虑各方面综合因素的思想政治教育。如面对家庭较为困难且出现自卑情绪的学生,教师应结合心理学教育,充分考虑这类学生的自尊,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表现出明显的特殊对待迹象。可在私下多给予学生关怀,并引导其走出自卑心理,重拾自信和成就感。
3.2建立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团队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导致,在高校中,任课教师是引导和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的主力军,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理解都源自老师的影响。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并专业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至关重要。高校组建的高素质思想政治团队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本身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专业能力;第三,善于与学生沟通,并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3.3坚持与时俱进,尝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构建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以良好的教育理念为基础和前提。思想教育的实质就是用精神魅力影响人的心灵,并以实际行动引起他人互动的活动。这要求思想教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用具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如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竞争意识。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只是从思想层面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还应鼓励学生走出去,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更好地定位自身。这种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结语
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培养,应了解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重要意义,并总结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和不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注重教育团队的质量,坚持与时俱进,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真正实现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育。
作者:陈奎宏工作单位:武昌工学院
第六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自1927年至今,中国共产党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当今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发展、成熟历程。概而言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创和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曲折前进期、拨乱反正和新发展期等主要发展阶段[1]。在建国之前,我党针对党内问题的解决采取了众多的整党运动,在整党运动中,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为我党取得全国的解放具有深远的意义。1929年12月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第一个纲领性文献;1934年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提出了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原则,科学的提出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论断;在红军长征过程中的我党一直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为长征的胜利具有深远的意义,长征精神的形成至今都是人们学习的典范;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941年运动是全党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加强了党内教育和干部教育,发表的《矛盾论》、《实践论》两文,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熟的哲学基础;1944年《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系统地总结了自建党以来,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熟的标志[2]。建国之后,我党充分认识到的深刻教训,在理论上、政策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作用。建国初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的进行党风建设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内的知识分子与社会各界都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建国初期党的各项中心工作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同时也标志着建国初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教训为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后各界人士积极改正错误,总结实践经验,为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在改革开放中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等标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改革发展[3]。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建国之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进行也经历了探索发展期(1949-1966)、停滞徘徊期(1966-1978)、转折发展期(1978-1992)、强化充实(1992-至今)的四个阶段[4]。每个时期都与国际的发展密切联系,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探索中发展,设置了政治理论课程,《高校60条》更是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标、内容和方法;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阶级斗争为主,给高校思想政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导方针被扭曲,优良传统遭到破坏,机制体制被摧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徘徊停滞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折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一时期逐步恢复,党中央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展开,社会环境的明显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愈加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的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加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不断加强。这些都标志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进入了强化充实新时期。党中央愈加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文件,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工作方法等内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成长,内容愈加丰富,方法创新不断,途径呈现多样化,制度上更加有保障,普遍呈现出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和要求[6]。新时期,国家和社会都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思考。
1、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党一直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大革命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与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所不同,我党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才能,不断吸取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不断总结和发展,比如运动、“三查三整”的整党运动、“创先争优”活动等等都是对我党保持良好的面貌、党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不断创新,不断学习历史经验,结合当前社会实际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办法和方式,积累了宝贵的实践资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吸收先进的教育经验,在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办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应当也有更多的总结和提高。
2、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全面发展的人首要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正确的理解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同时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另一个基本标志,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也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高校逐步的树立了起来。这一理念要求高校在平时的教学的活动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与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互相统一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互相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全面发展的可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高举的伟大旗帜[5]。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需加强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中产生了众多的理论成果和历史经验,在当今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都有在运用这些理论成果,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较为困难,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抵触,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反感心理,如果不通过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效果不会特别的明显。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需加强,需要更多的方式和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的单一形式。
4、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在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政治工作者起到了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作用,对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各个高校都建立了一支或专或兼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高校的学生日常管理、高校党建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社会形势不断变化,高校全球化的趋势也日趋明显,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当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形势,学习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必须采取多种方式稳定和扩大这支中坚队伍,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这既是加强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是辉煌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采用了许多的方式和方法,很多的经验到现在一直值得我们学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艰巨的使命,如何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达到国家和人民的期望,一直是高校的难题和挑战。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中吸收先进的历史经验,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社会需要、满足人民需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文硕工作单位: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七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梦的融入
1“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现实要求和逻辑必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论自觉,更是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的重要的思想基础。高校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事业必将胜利的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迎接“中国梦”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斗争中去。
2“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都在与国际社会进行接轨,故在受到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冲击影响下,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道德思想沦陷,迷茫困惑,贪图享乐,个人理想背离了社会理想的范畴,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和个人利益,无法面对生活困难、挫折和挑战,社会责任感严重弱化甚至缺失。在新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形势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冲击所造成的大学生无信仰、无理想、无目标状况的出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无法依据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制定科学有效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当都造成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思想觉悟低下和行为准则缺失使其无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说服力和感染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表现的就是这种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通过运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3“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
3.1营造学习“中国梦”的良好校园氛围
在“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里面,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深刻认识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践行“中国梦”的目标具有极大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信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们应积极创造这样的健康的良性的环境氛围。同时,在高校开展“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手段和方法,比如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其接触到先进的新颖的思想观念,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各项活动。
3.2深化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
“中国梦”提出对中国社会各界产生极大影响,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纷纷热议“中国梦”的实现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应该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内涵,把自身的梦想和国家社会的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系统完善的理论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检验来践行“中国梦”所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高校应加大“中国梦”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国梦”的认知,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个人素质和思想政治修养,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增强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凝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党和国家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运动中去。
3.3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人才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强盛的生力军,同时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所以,高校应加强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高等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增强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担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探讨实现“中国梦”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使其可以正确理解“中国梦”的相关背景和历史意义,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还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及其价值观,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运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来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积极鼓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和引领工作。
作者:赵扬[1]李双军[2]工作单位:[1]燕京理工学院会计学院[2]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共5篇)
-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文(共5篇)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