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思政教育构成部分

时间:2022-01-16 11:35:06

导语:浅析高校思政教育构成部分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高校思政教育构成部分

一、受教育者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体,是受教育者。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也必须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必然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突,大学生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政治关注度在不断弱化;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教育者应当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当转变教育理念。从主体性理念出发,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实效。应当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认识国情,锻炼才干,加深对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尽可能地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基层,参加社会实践,实现自我教育。

二、教育方法要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仅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显然是不够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必须关注互动的方式,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如赏识教育、激励教育、鞭笞教育等。其中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应用得比较广泛。赏识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以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为前提,通过对大学生的赏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开展赏识教育必须把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顺势推进和引导,从而得到大学生的认同,使得赏识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赏识教育有利于协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不至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当然,在实施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赏识教育不是一味迁就,也不是单纯的赞扬教育或其他违背赏识本意的教育。赏识教育要求正确认识大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赏”,引导其充分发挥潜能。必须说明的是,无论“赏”抑或“识”的程度如何,其最终目的都是教育大学生,实现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激励教育与赏识教育的异曲同工之妙,在于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激励教育是通过外部刺激而不是内部潜能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全面发展的。激励教育一般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或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目标来激励大学生,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是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在实施激励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通过设立榜样,以先进激励后进,推动后进为先进。可以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者为榜样,德艺双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榜样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可以选择大学生身边经常出现的典型人物为榜样,比如优秀学生、社会杰出青年及其他先进人物。

三、社会环境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已深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学习途径,也极大地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开展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问题。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全面、正确、客观地认识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网络的优势,将网络作为辅助手段,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次,网络内容良莠不齐,易误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帮助学生提高识别能力,规范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网络阵地,营造全新的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教育大学生遵守我国有关互联网的相关规定,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不做有损形象的事。最后,还应当实现网络和生活的有机结合,将虚幻的网络和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不至于使得大学生迷失于网络的虚幻之中。经济全球化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大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对待这些文化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上产生的冲击,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引导大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观念和创新观念。同时,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当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以及社会主义信念,使大学生认识到个人、国家和集体三者在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从而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只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才能调动大学生的热情,营造健康活泼的教育氛围,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申长富单位: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