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的思政教育认可

时间:2022-08-30 05:57:25

导语:多元文化的思政教育认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多元文化的思政教育认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全面快速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趋活跃。经济成分的多元化、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利益关系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文化观念的多元、多样、多变,生成多元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而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更使得当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一种复杂共生的多元局面:前现代的、现代的与后现代的纷至沓来;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纷纭激荡。作为价值观的核心元素,文化上的多元化势必会带来价值观的多元与多变,并进一步引发人们在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相关反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即人化”,文化的形成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人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世界。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创造着人,文化也是化人。文化一经形成,其各方面因素会凝固成特定的文化模式,发展成独特的文化传统,积淀在创造某一文化形态的主体的深层结构之中。而且,这一文化模式或传统,还会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和社会形式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地打上烙印。总之,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的人,其言行举止都要借助于文化符号来不断获得展示、丰富和深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当文化作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外部条件存在时,我们称其为文化环境。在每一个现实的人所处的时空格局中,都积存着由前人所创造的丰硕的文化资源。这一文化资源所营造的文化环境既是构筑人的认识能力的知识基础,又影响着人的认识能力发展的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体和客体处在内在结构的两极,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能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思想信息的者,而客体作为主体认识和活动的对象则是思想信息的接受者和实践者。作为受教育者,客体是在不断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思想结构的,所以,社会的文化环境构成客体形成思想结构的直接凭据,给客体接受思想教育以极大的影响[1](P104-105)。

文化以其内在性、微观性、渗透性的机理性图式弥散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文化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状况。从文化环境发挥作用的性质来说,存在着促进和阻碍作用两个不同的方向。一般说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绝大多少人的利益和愿望,反映社会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一切落后的、消极的、腐朽的思想文化意识对人们思想的发展起着干扰和阻碍作用。从文化环境发挥作用的内容来看,则存在着多样化的取向。受教育者理想追求上的多层次、价值取向上的多样性等,都会对文化环境在作用方向上带来多维的影响。总之,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应有文化的视野和文化的眼光,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整个文化环境中来思考,通过对文化环境的净化、优化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进行文化选择、文化消费,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P17。我国已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借助文化的力量,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挑战

在当代中国社会,各种文化生态构成一个互动的文化体系,即多元文化。这里所谓“多元”意味着文化主体在价值取向上的异质性、多样性。不可否认,在我国现实的文化环境中,主流文化是科学的、大众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时要看到,各种消极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也在起作用。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文化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仍然有深刻的社会影响。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市场活动中出现和存在的东西,并不都是积极、健康、合理的,也有错误、丑恶的东西腐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而西方敌对势力乘我对外开放之机,千方百计以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我进行渗透和腐蚀,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我们已经进入文化多元时代,多元价值取向导致绝对价值的消失,个人价值的相对化,从而引发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社会整合度的下降。在多元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1.多元文化传播下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当代中国已经走出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一统的思想封闭与僵化,处在色彩斑斓的文化万花筒之中。作为社会思想发展动态的晴雨表,大学对文化的变迁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在多元文化交汇中,当代大学生走出了思想的封闭与僵化,体验着文化的色彩斑斓所带来的新奇。与此同时,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价值选择时产生了种种困惑。西方文化价值观借助于精美的外部包装和所宣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的认同产生了一种强势挤压。西方一些政客和学者炮制的“非意识形态化”思潮,打着非党性、和平共处、趋同论的大旗,唱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混合经济论”、“政治多元化论”和“文化接轨论”的论调,试图消除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原则界限。在“非意识形态化”的炒作中,西方文化以软实力的方式行使着潜移默化的功效,对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造成严重侵蚀和冲击。甚至于一些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表现出对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和认同危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心存疑虑,信心不够。在一些是非问题上常常表现出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非意识形态化”思潮在淡化意识形态的同时,却在极力推销西方意识形态。在今天,西方发达国家正是借助于强大的经济、科技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加紧进行文化输出和思想价值观念渗透,从而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2.消费文化境遇下的价值冲突和道德危机。在全球化进程中,大众文化正历史性地演变成全球文化的主导形式;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市场机制的操纵,文化产业化或文化工业成为一种发展潮流。消费文化以“流行文化”或“大众文化”的名义颠覆了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之间的区隔,以高度的可视性日益赢得大学生们的青睐。于是乎,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美国好莱坞大片深得大学生的追捧。一些大学生的消费宗旨就是新潮时尚。而消费主义文化本身就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新炮制的一种意识形态,它使得人们沉湎于感官享受。在对消费的新奇与刺激的体验中,人们逐渐接受了消费主义的一套规则,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消费文化中,人们迷恋于消费物的外表,将注意力集中于它的物质性和感性特点,缺乏对日常事物的经验性的参照。这种快餐式的消费文化成为一种霸权文化,一些大学生屈从于这一文化时尚,沉迷于柔软化、低俗化、趣味化的娱乐洪流之中,成为缺乏思想深度、丧失价值追求和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在文化增殖与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大学生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和多变。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在是非善恶的辨别上出现了价值标准的模糊与混乱。在衡量人的价值与意义时,自觉不自觉地以金钱与物质作为标准,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

3.多元文化激荡下的文化认同危机。当今时代,西方文化思潮如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文明冲突论等,通过网络、媒体和经贸往来、学术交流等方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涌入中国。在古今中外各种文化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许多大学生文化角色混杂,在文化认同上出现了危机。多元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价值享受,却造成在多元文化的选择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反思而丧失自主性。一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漠视民族的传统文化,淡化民族归属感。在传统的民族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方面全面向西方看齐,导致西方文化在大学生中盛行。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西方化就等于现代化,西方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出现了文化消费的崇洋心理,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盲目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面对中西文化碰撞时,一些大学生不顾中国国情,热衷于以西方话语体系来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和自信,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认同和依赖。因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解决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文化认同危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4.网络文化泛滥孳生的社会交往危机。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日益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的大众传媒,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网络文化以其快捷、多元和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色很快博得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并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造成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渐渐忽视思考,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放弃追问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它的直接化、形象化倾向会导致他们用‘看’而不是用‘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3]同时,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它以其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发散性,向网民展示出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自由、平等的交往满足感。而虚拟世界与现实的反差又会深深吸引着大学生,令他们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完美性,使其原有的社会认知不断模糊,甚至产生猜疑。这“必然会使人产生去社会化倾向,导致人们正常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并带来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等社会问题”[3],并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三、在改善文化环境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

认同是社会成员对现实境遇中生存价值归属的自我确定,是对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一种承认,体现了一种与多元论和多样性相对立的统一性原则。在多元文化境遇中,多元化必然挑战主流价值,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问题凸现。在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各种文化思潮构成“一元”与“多样”的矛盾统一的整体。历史和现实都已然表明,每个国家的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就会去占领。面对多元、多变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寻求最大共识。在引领社会思潮过程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各种积极思想文化的共生共荣、和谐发展。文化环境是塑造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特别需要通过提升文化自觉,充分发挥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以文化认同弥补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不足。

1.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事实表明,社会变动越是剧烈和深刻,思想越是个性化和多样性,越要保持指导思想上的清醒和坚定,坚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在多元文化境遇中,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一元主导,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所谓一元主导,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尽管文化呈现出多元态势,但主流文化只能有一个,不能有多个。“主流文化是以政治合法性进行证明为旨归的,它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宣教功能的发挥。社会文化发展使得一套普遍有效的价值规范得以确立,从而保证一种有效的群体认同,使得政治权力在民众中获得一种广泛信仰和支持。”[4]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融民族性、世界性与时代性于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在大是大非面前,主流文化绝不能退缩,或含混不清,该提倡什么,该反对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必须牢牢占领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始终高扬引导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旗帜,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我们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也才能有力地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和侵蚀”[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方向,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身体力行的标尺。

2.兼容并蓄,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6](P382)失掉了民族文化,就等于失掉了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失掉了自我,就失掉了一切。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7](P752)。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互动,我们不能简单地回到过去,更不能完全地认同西方,而应该兼容并蓄,吸收传统文化中的优良资源,借鉴西方文明中的先进文化因子,构筑中华民族现时代的精神家园。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大学生认清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不断丰富自身的民族文化底蕴,培养起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中华民族这一“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有深刻的认同。用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引领大学生思想前行,用伟大的民族精神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3.大力抵制落后腐朽文化,营造良好文化环境。除弊才能兴利。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文化环境建设中的正面引导、疏通,而默许、放任落后腐朽文化,也不会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旗帜鲜明地抵制落后腐朽文化。落后腐朽文化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正确的态度是正视它,揭露其根源与危害性,提高人们对落后腐朽文化的认识度,把落后腐朽文化的危害作用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最低的程度上。“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8]一个社会的文化力量,说到底是社会对立的两种思想文化观念此消波长,互相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文化选择标准,形成良好的文化选择机制,使大学生学会进行文化选择,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

4.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新动向。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正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与交锋的场所,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必争的战场。高等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网络已经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平台。我们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认同感,就必须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加强校园网的舆论引导和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塑造其良好的网络道德人格,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使他们在应对各种网络信息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