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建设的作用
时间:2022-10-16 09:55:58
导语: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建设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科学发展观内涵及对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1.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必须在工作中认真把握、贯彻落实。具体来说,其精神内涵主要为以下四点:(1)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一开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最后健全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努力为学生灌输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精神。(2)突出科学发展观的主线。回首过去的成就,瞻望未来的生活,在国家建设中,科学发展观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科学,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把握“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十八大中,由建设小康社会,突破为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近年来,我国在这目标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在此基础上,十八大对八年之后的小康社会进行设想,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包括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的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4)抓住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文化水平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始终离不开党的指导。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至关重要,只有在保证党的有效指导下,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2科学发展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经济高度繁荣,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产生了变化。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处在时代的大洪流之下,往往缺乏足够的定力去抵制世俗的诱惑,于是一味的追求时尚,崇拜金钱,崇尚享乐等不良风气越演越盛,“月光族”“享乐派”“负二代”等新鲜词汇风靡网络。同时,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网络更深地侵入了人们的生活,追星,哈韩哈美,浏览不法网站等等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生活呈现出更加紧张的节奏,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容易演变成心理问题。因此,为了解决目前高校学生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学习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学生思政建设的作用
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接班者和接班人,因此,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如此,创造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的目标,也是新形势下人才强国的基本要求。因此,通过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坚定信念,投身社会实践,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人们的利益而奋斗。
2.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最新成果。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总的来说,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既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即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利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也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也应保障青年学生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权益。既要对其全面发展做出教育指导,也应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尊重和关心。当今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而逐渐倾向于利己主义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着重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使其对国家、对人民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质有着更为透彻的理解,从而当个人利益与国家、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摆脱利己主义的诱惑,舍弃个人利益,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只有当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时,才能超越个人狭隘的视野和改变只注重眼前利益的肤浅,才能树立更加远大的理想目标,并为实现个人的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奋斗。在此基础上,为了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里一个层面上看,“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也体现在对青年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上。青年学生许多不良习气的形成,与其生活习惯有关。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摆脱直接的课堂说教式教育,应贴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从中发现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始终秉持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对经济困难或是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应保持更多的耐心,对其谆谆教导,切勿忽视他们的要求,鄙视和孤立他们,使其产生厌恶情绪,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抵触,从而导致不良后果。
2.2通过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思政学科的队伍建设
在高校教育中,开设思政教育课程,对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重要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高校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文件或通过网络途径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但这样难免会照本宣科,产生教条主义。因此,为了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就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指导,即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将其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应推进思政学科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使其能正确的把握党的精神,并凝练出其中的核心和精髓,从而切实有效的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对党的精神有着透彻的理解。其实,从党的政策来看,思想教育学科队伍的建设,一直受到广大的重视。例如:200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了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到2006年,又明确针对高校教育,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这就对学校将怎样加强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包括对思想教育工作者和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培训,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以及对其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等等,从而保障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此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进入校园,通过上课、举办教育讲座或采用座谈会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把握党的基本思想以及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理念奠定了理论基础。
2.3通过科学发展观,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推进大学生的道德建设和发展依法治国教育迫在眉睫。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从远古到现在,人们的生活都伴随着一定的道德规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思想一直流传到今,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十八大中,指出了“一些领域仍然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这不仅是作为个体的人格的散失,它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因此,必须针对这种现象,进行道德教育。首先,应正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既定事实以及对青年学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其次,再根据具体时间进行具体解决。这就是在十八大上,部置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原因。所谓“人无信不立”,一个人道德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们对他的尊重程度,品德高尚的人始终能够得到人民的信仰,不仅如此,他还能正视自己的过失,及时调整人生心态和对生活的态度,最后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社会,面对未知的前程。而无德之人总是抱怨社会,仇恨社会,从而歪曲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走上一条不归路。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能够正确的理解道德的重要性,只是由于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这时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正视青年学生的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的事实,并研究其对青年学生的不良影响和对社会产生的危害,从而促进高校良好风尚的上扬。另一方面,重视对依法治国教育的普及。近年来,青年学生群架斗殴现象层出不穷,而这些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青年学生法制观念的缺乏,不能走正常的法律程序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从而一部踏错,终生悔恨。因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要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法制观念的普及尤为重要,因为青年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社会规则的懵懂无知往往会触犯法律而不自知,有时也会形成认知上的盲区。这时,他们迫切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因而教育工作者可以顺势开展关于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促进学生的法制知识,进一步保证社会的和谐。
3结语
党的科学发展观,在一定意义上为大学生提供了思想教育的参照,它以高度的科学性为青年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高了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也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贯彻学习党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有着重大意义。当然,对于青年学生来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是其人生的巨大财富。同时,在具有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应不忘联系实践,确立正确的人生计划和行动准则。总之,在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青年学生应懂得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布赫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招生就业处
精品范文
10科学课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