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发展理论研究5篇
时间:2022-06-18 04:22:39
导语:群众路线发展理论研究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群众路线意识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思想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60多年前就曾经深邃地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P320同样,一个政党不仅需要正确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理论,更需要具有掌握这种理论和具有群众路线意识的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成绩显著,举世公认。然而,当前一些地方的群众矛盾易发、多发,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紧张,群众的不满情绪呈扩大趋势,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面临严峻挑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些党的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意识弱化和缺失,不能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执政为民理念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应是深层因素之一。因此,从理论上准确把握群众路线意识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深刻反思党在群众路线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增强群众路线意识的有效途径,对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党防范脱离群众危险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共产党的责任是什么?讲得好:“我们应该时刻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盐油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2]P138“为群众服务,这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3]P1883这种在工作中“处处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意识就是群众路线意识。因此,群众路线意识,是特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自觉站在群众立场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的总和,是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高度认同和深刻内化的结果,它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性质和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一切为了群众的目标意识;一切依靠群众的基础意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意识;相信群众能够解放自己的民主意识;对群众负责的责任意识和向群众学习的创新意识等。群众路线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的重要内容,客观上具有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存在基础的客观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等主要特点。
首先,从群众路线意识内部结构来看,群众路线意识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特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的包括中央、地方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组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严密的组织性。这种严密的组织性客观上决定了群众路线意识的层次性。一般地说,群众路线意识可以大体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为代表的政党的群众路线意识、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班子的群众路线意识和党员干部个体的群众路线意识等。所处的层次不同,其对党群关系的影响也不同。其中,政党的群众路线意识是群众路线意识的最高层次,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性质,从根本上规定了党群关系的内容和方向;各级组织和领导班子的群众路线意识是群众路线意识的中间层次,其状况如何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最终贯彻执行,对整个党群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党员干部作为党的组成细胞,既是党的各项政策的制定者和具体执行者,也是党的形象代言人,其群众路线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干群关系,并对党群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是群众路线意识的基础。其次,从群众路线意识存在的条件来看,群众路线意识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和支持的结果,其存在的基础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群众路线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不是先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神秘存在,也决不是脱离现实社会实践的虚幻形式,其形成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具体地说,群众路线意识的形成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个主要条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特别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二是党对群众地位、群众作用、群众利益的正确认识;三是人民群众力量的充分显现;四是坚持群众路线的体制机制的形成。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是群众路线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本理论条件;党对群众地位、群众作用和群众利益的正确认识是群众路线形成和发展基本政治条件;人民群众力量的充分显现是群众路线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形成坚持群众路线的体制机制是群众路线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制度条件。最后,从群众路线意识的存在状态来看,群众路线意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前所述,群众路线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的重要内容,是诸多条件和因素共同作用和支持的结果。然而,群众路线意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以及各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具体地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群众路线意识形成发展及其存在的条件,如群众本身的构成及其力量表现方式、党自身的目标任务和领导方式、党员干部队伍的内在结构、党工作的工作环境和文化环境等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这就决定了由其共同作用和支持着的群众路线意识也必然或迟、或早要发生变化,也即群众路线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正是群众路线意识的时代性决定了增强群众路线意识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二、群众路线意识不强制约党的事业发展
当前,全党群众路线意识基本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要求,但是,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和不同地方也尚存在某种程度的异化、弱化甚至缺失的问题,给党群关系和党的事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从群众路线意识的上层看,党的领导层和决策层普遍具有强烈的群众路线意识。这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组织,把自己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其利益的政治工具,公开宣称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党执政后更是把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因此,尽管当前一些地方的群众矛盾多发、易发,有的甚至演变成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但是,人民群众仍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问题的一方面。然而,另一方面,随着党的历史方位和党的领导方式的转变,作为政党的群众路线意识也在客观上存在局部异化和弱化的风险,特别是在西方精英主义思潮等的影响下,一些决策部门和机构在一些重大政策制定和决策的过程中存在迷信技术专家和轻视群众意见的发展趋势,客观上存在忽视群众利益,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的巨大风险。
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纠正,并最终出现知识精英与资本精英全面结盟的话,这对党群关系的破坏将是根本性的。其次,从党的群众路线意识的中间层次看,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班子的群众路线意识比较强,但客观上存在“间歇性集体缺乏”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党始终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党的组织纪律十分严格。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党把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八大更是进一步把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重要任务等。这就从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各级组织和领导班子具有较强的群众路线意识。因此,尽管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各地经济社会仍然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党群关系良好。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本位主义和“政绩冲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的组织、领导班子为了维护本地方、本部门和“小圈子”的利益,客观上存在选择性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问题,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拉大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助长了群众的不满情绪。这也是当前一些地方的群众矛盾开始出现向政府集中趋势的重要原因。如果任其不断积累和扩散,群众的不满情绪将势必不断增强,对象将势必继续上移,最终将必然危及到党的执政基础。最后,从党的群众路线意识的基层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具有较强的群众路线意识,但少数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意识弱化问题比较严重,有的甚至严重缺失。一方面,由于我们党对干部的条件设置比较严格,选拔任用程序比较规范,教育管理和考核制度比较完善,这就从源头上保证了党的干部队伍整体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而,绝大部分党员干部都能够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执行党的决定,普遍具有较强的群众路线意识。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官本位文化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完善和群众政治参与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意识弱化,有的甚至完全背离党的宗旨,以权谋私,以权压人,以权代法,公然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这既是导致当前一些地方干群矛盾尖锐,干群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最主要根源。
三、把增强群众路线意识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着力点
现代科学证明,意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人的大脑对客观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人脑如果没有来自体内、体外的传入信息,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活动。群众路线意识作为执政党及其执政成员的主要群体意识,同人的其他意识一样,其发展变化也是受到多种条件的综合影响———内部与外界刺激。具体地说,当前导致群众路线意识异化、弱化和缺失的最主要因素主要如下几个方面:部分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受西方精英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和我国传统官本位意识等封建思想的影响,在思想上不懂得、不认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致使其在实践中难以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执政为民理念,这是导致当前群众路线意识弱化的根本思想根源。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由于党的历史方位和领导方式的根本转变,一些党员干部淡化和忘记了权力的来源和性质,模糊了自己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并最终滋生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和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导致当前群众路线意识弱化的重要时代因素。转型时期我国各项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和发展之中,某些体制机制如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和考评体系、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等尚不完善,客观上存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动力不足的问题,再加之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制度尚不完善等,这是导致当前群众路线意识弱化的重要制度因素。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长期影响,长期缺乏民主的足够训练,我国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还普遍偏低,现代公民意识相对缺乏,尚不足以有效担当起民主监督党和政府的重任,这就在客观上导致群众力量无法充分显现,党员干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外部压力不足,这是导致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意识弱化的重要外部因素。
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意识普遍增强,党的群众路线就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和坚持,党群关系就会紧密和谐,反之,党的群众路线就得不到有效贯彻,党群关系就会出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把增强群众路线意识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主要着力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第一,继续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上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是工作中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夯实党员干部自觉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意识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第二,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党的作风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和生死存亡。好的作风不仅有利于改善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拉近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改善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也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认识和理解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增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我们要以全党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为增强群众路线意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三,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制和机制。“我们需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路线和集体领导的贯彻实施,而避免脱离群众的个人突出和个人英雄主义,减少我们工作中脱离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主义和片面性。”[4]P19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制机制,为增强党的群众路线意识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当前,必须要以推进党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逐步扩大群众的参与度,在干部的推荐、选拔、考察、任用和考评等主要环节逐步增加群众权重,充分激发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路线意识。第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列宁曾经指出,“不吸引更多的人民阶层参加社会建设,不激发一直沉睡的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就谈不上什么革命的改革。”[5]P141-142现代科学也证明,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形成离不开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客观外界刺激的程度与人的意识的强度是呈正向相关性。群众路线意识与人的其他意识一样,其存在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在群众中大力加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教育和法制教育,积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制水平,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和有效监督党委政府的能力,为党员增强群众路线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袁准1龙秀雄2工作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第二篇
一、群众路线的多重理论内涵
群众路线是一种世界观。党的群众路线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中国共产党正是科学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谛,准确地把握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才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奠定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因此,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诸多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论并非凭空而来,准确地说,是来源于伟大的群众实践,来自对于群众实践的直接而深入的接触。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没有群众的实践,认识便无法开始,但如果没有党对于认识过程的掌握,也无法形成真正的认识,甚至连实践本身也无从开展或者失去其根本价值。群众路线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世界观,其根源就在于党要形成、发展和验证某种认识,就必须接触和深入群众。群众路线是一种方法论。党的根本工作就在于动员、领导和组织群众,因此能否做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成为检验党的具体工作内容、方法与成果的根本标准。具体来说,就是党在具体的群众工作中必须摆脱空谈空想,更多地关注实际工作;党员干部必须走到群众中间,考察群众的状况,关心群众的具体生活;党在工作中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时刻关注群众的需要和情绪;此外,党还必须在工作中选择灵活多样的、适当的具体工作方式。群众路线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衡量尺度。方法论强调党在实际工作中的方法问题,而作风建设则强调我党工作中的态度问题。群众路线与作风问题密切相关,只有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才能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极为形象地体现了群众路线对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群众路线是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纵观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多年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群众路线的实践使我们党的事业真正赢得了全国人民广泛而持久的支持与参与,而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转折关头根据国际环境变动和历史发展趋势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做的调整或建构,都使我们党有效地把握了影响中国发展的整体局势,跟上了时展的步伐,这两者在党的领导实践中的结合与统一,成为党具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群众路线必将成为我党时刻保持先进性,并进而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群众路线是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法。我们党在如何站稳群众立场、如何走群众路线、如何做群众工作方面,已经形成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所有这些都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看问题、处理问题方面,又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和做法,并相应制定了一批规章制度,我们应该把它们贯彻落实好。但是,也必须看到,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和中国全面加入国际社会,现有的体制或做法在有些方面不利于贯彻群众路线、不利于推动中国全面加入国际社会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例如,如何在群众利益日益多元化、社会财富占有日益两极分化的条件下,借助政府税收和财政政策去更好地进行利益调整,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公平分享发展的成果?如何保证群众在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公共问题的处置上能有效地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如何保证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人员的选拔任用能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这些领导真正对人民群众负责任?如何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从而能够有效地应对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的各种风险?所有这些问题,如果只是停留在现有体制和做法上,可能都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出路只能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群众路线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在党的建设的诸多内容之中“,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刘云山同志在出席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时指出,要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因此,坚持群众路线,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改进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到深化改革激发民生红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为民情怀一以贯之,人民底色日益鲜明。在当前的历史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这也是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坚定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定然前景可期,而“全面小康”与“中国梦”亦是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作者:王晋明工作单位: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第三篇
一、当前践行群众路线提升国企管理水平存在的问题
1.国有企业管理缺乏有效机制,用人制度有待完善。整章建制是解决好践行群众路线提高国有企业管理的长效机制,但是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和长期性。一些国企管理人员之所以作风不实、脱离群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人员权力集中、缺乏有效制衡。因此,防止群众路线成为一阵风,必须从制度机制上找根源,着力健全并落实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首先完善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其次要完善管理人员定期交流机制,推进职能部门与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轮岗交流,注重在基层培养和选拔管理人员。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国有企业重大决策的全过程。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构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权力制衡机制。
2.国有企业管理观念相对落后,职工群众的行为取向不同。由于企业与职工根本利益及追求目标具有一致性,企业与职工群众的行为取向也必然具有一致性。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并引导好职工群众的行为取向,与职工群众一道解决问题,实现管理目标。从深化国企改革的现实需要看,要解决好职工群众存在的观念落后、思想僵化、平均主义等问题,需要教育引导;从国企管理的现实状况看,要升华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意识、形成全员管理、自我管理、主动进行管理创新的良好格局,需要践行群众路线;从国企发展面临的挑战看,要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要求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保证国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需要教育引导,同样也需要践行群众路线。因此,在职工群众中践行群众路线及教育引导,既是企业管理的目标任务,也是搞好企业管理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国有企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二、当前践行群众路线提升国企管理水平的对策与意义
1.践行群众路线要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职工群众是国有企业的主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加学习教育活动,走群众路线,向群众学习,必须依靠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的大发展。在学习实践群众路线中,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深入调查,辩证分析,要时刻把人民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要真心实意地为职工群众谋利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将“为职工群众谋利益”贯彻到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在带领职工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切实关心职工群众生活,增加企业的各项福利,使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2.践行群众路线要接受职工的监督。国有企业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核心是增进与职工群众的感情。国有企业在开展经营管理活动必须以群众感情为基础,要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这是职工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是法律赋予职工的民主权利。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许多国有企业在竞争中消失,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管理行为不规范,决策的整个过程没有践行群众路线,没有置于职工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因此,贯彻群众路线、接受群众监督是做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
3.践行群众路线要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丰富源泉。科学的管理理论、模式和方法都来自基层、来自职工群众的创造。而职工群众的创造力,来源于职工群众的实践活动。广大职工群众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增长了才干,而且会产生新的需求。因此,国有企业要为职工群众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建立科学的创新机制和营造优良的创新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职工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企业管理的同时,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关注职工群众的利益诉求,并与职工群众一道解决问题,实现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目地。
4.践行群众路线要坚决改进领导作风。当前党内存在的四风问题,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有种种不同表现,其共性在于企业一些领导人轻视职工群众,忽视民主管理。因此,要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通过教育、制度、监督、奖惩,确保企业领导人员增强宗旨意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方针,弘扬优良作风,真正把职工群众放在心上,以换位思考理解职工群众的感受,以真诚态度对待职工群众诉求,努力形成尊重职工、职工支出企业、企业和职工良性互动,清风气正、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5.践行群众路线要保证企业的科学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职工代表大会条例》赋予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中包括民主参与决策的权利。可见,企业的决策活动不但不能离开职工群众的参与,而且必须有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可以说,职工群众广泛参与是保证企业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因为职工群众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具体实践者,也是管理效果的直接体验者和受益者。因此国有企业要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结语
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市场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这就要求企业领导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同时不断提高和创新管理水平,要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工作实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入查找问题,全面分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在企业中践行群众路线,一定要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制度和机制建立起来,保证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真正得以加强。
作者:滕琳工作单位: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
一、基层广播电视在践行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层广播电视工作者身在基层但心不在基层是制约基层媒体发展的本质问题。记者身在基层、心不在基层的现象屡有发生。如今,许多基层媒体的记者并不把媒体和大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是居高临下,态度倨傲,摆官架子,他们即使下去了,心还是在“上面”,急急匆匆下去,慌慌忙忙上来,稿件一交,就万事大吉。不能真正沉到基层,去真心倾听基层呼声、真情体味基层疾苦、真诚反映基层难题。这样做不仅影响稿件的质量,也影响媒体的公信力,更不利于党和政府赋予媒体作用的发挥。基层广播电视立足于身在基层这个最大的优势,特别需要将这一优势发挥出来,并且身体力行、真正地全心投入其中,用心感受基层的群众生活,倾心报道基层的点点滴滴,真心服务基层的方方面面。
第二,基层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依旧落后,同质化现象严重。传媒技术的发展催促着媒介之间传播方式的融合,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不断扩展以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然而,基层广播电视往往缺乏研究,仓促上阵,它们乐于模仿有影响力的节目的传播方式甚至照抄照搬,为片面追求报道的量,把其他栏目改头换面,打上新的标语,内容则换汤不换药,导致节目内容缺乏新意、节目形式呆板。基层广播电视的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
第三,基层广播电视在报道方式上有待进一步丰富创新。有些基层记者习惯于用会议总结式的、证明政绩式的官腔进行报道,似乎非如此便不能充分宣传报道基层的典型事迹。其实不然,基层百姓真正需要的是原汁原味的报道。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改进文风作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作为改进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机遇。《意见》要求媒体从新闻报道、评论言论的内容、语言、标题、篇幅到版面编排、栏目设计、节目制作等方面,进行全面改进。要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确定内容,说真话、写实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杜绝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的文章和“应景”文章,不发一般化的工作报道。该《意见》正是对基层广播电视“官味报道”的有的放矢,基层广播电视的报道方式改进势在必行。基层广播电视作为基层发展变迁的记录者,要客观真实全面进行记录,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感知现实生活的脉搏跳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解决当前发展中基层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优化基层广播电视发展规制的根本途径和必经之路。
二、基层广播电视践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
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基层广播电视是人民群众的传声筒,做好老百姓这艘“民生之船”的船头!望者,是所有基层传媒人应该肩负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基层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践行群众路线有利于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践行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这一论述从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权利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创造新闻。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斗争和主观世界的活动,是记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在群众中迅速抓住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及时加以报道。基层广播电视坚持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普通百姓关心的内容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这样既能反映百姓生活,又能服务百姓,以百姓视角关注不同人的喜怒哀乐。这正符合我们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原则。
其次,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践行群众路线使基层广播电视能够坦然面对挑战。随着高科技手段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新兴媒体,从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到微博,从平板电脑到智能手机,从传播内容到传播手段,都对传统媒体构成了直接的威胁。新媒体的时效性、丰富性、公开性、交互性对传统媒体的挤压可见一斑,但对于处在边缘位置的基层广播电视来说,其挤压作用则更大。基层广播电视唯有呈现大量来自一线的鲜活新闻、独家新闻,反映老百姓身边事、身边人的深度报道,以及思想敏锐、观点前沿的评论,包括采用为普通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才可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第三,践行群众路线能够充分考虑受众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用群众话说群众事,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当前新闻报道中的“八股”文风并未绝迹,时常见到让人厌烦的“假、大、空”,刻意拔高、美化、煽情等现象。群众路线的践行是要求基层广播电视的报道从冗长空洞、刻板生硬中走出来,学会使用人民群众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具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用群众话说群众事,这样,群众才愿意把自己遇到的烦心事、麻烦事、新鲜事告诉记者,基层媒体的报道才会更加立体、形象、生动。
第四,基层广播电视在践行群众路线中能够及时利用新技术,实现媒体整合。对广播电视媒体技术特别是新技术的认知,决定着广播电视媒体内容的生产形态、运作方式及传播效果。广播电视媒体在实施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重点是技术利用,不能简单地只从技术的角度去理解电视是技术媒体,更重要的是从电视媒体、市场需求的角度去认识技术,广播电视媒体必须将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看技术是如何改变广播电视内容、提升广播电视内容表现能力的以及如何影响着广播电视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的,这样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三、基层广播电视践行群众路线的途径
“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透。”基层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广大基层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成长之基、成功之魂,用新闻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梁以达到改善民生之目的,还须基层广播电视亲历亲为,躬身实践,真正融入群众中去。基层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在报道理念方面,用为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理念回应百姓关切。广大基层广播电视工作者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切身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更饱含深情地排民之忧、解民之难。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晓声长谈》,为百姓化解情感纠葛,消解爱恨纠纷,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打进热线电话,跟主播钟晓唠一唠心里话,说一说烦心事。钟晓言辞犀利,总是能有的放矢、一语惊醒梦中人,深受群众爱戴;吉林都市频道的《说实在的》、《守望都市》和吉林乡村频道的《有事您说话》等都积极为百姓解决他们反映的小区物业为收缴物业费而私自给居民停止水电供应问题、家庭财产纠纷问题等等烦心事、麻烦事;吉林生活频道的《全城热恋》是一档在当地收视率很高的婚恋相亲节目,质朴的男女嘉宾、亲切的现场布景、浓浓的东北话、爽快的东北情,这一切构成了节目独特的服务群众模式,为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真情服务;吉林乡村频道的《二人转总动员》,少年组、成人组、老年组等不同组别为东北大地上爱好民间艺术的群众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从海选到复赛到总决赛,真正做到了百姓舞台、群众视角。这些基层广播电视回应群众关切,服务百姓生活,推动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的解决,拉近了同人民群众的距离,做群众喜爱的节目。这也是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一个方面。
第二,在制度保障方面,努力使基层广播电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和长效化。首先,深入接触基层广阔天地,让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成为基层记者的自觉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仅要走到群众身边,更需要心贴群众。只有深入接触群众,逐步培养记者深入群众的习惯,脚踏基层土地,眼观基层万象,耳听基层声音,才能穿透社会的表象,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感受到广大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创造,才能接上地气,采写出带有现场温度的新闻,做到哪里有新闻,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基层媒体来采写出群众爱听爱看爱读的报道。其次,基层广播电视适时地策划大型新闻采访活动,让记者全身心体验。行动,是最好的语言。在基层,有些活动看似平淡无奇没有新闻价值,但如果记者真正践行群众路线,总会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基层广播电视记者来说,这是难得的体验基层、接近群众的机会。只有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心贴心,才能感动自己,才能激发热情,才能迸发灵感,才能采写出自己满意、群众欢迎的新闻作品。再次,强化实绩考评,让践行群众路线扎根基层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心田。基层广播电视以民生新闻取胜,当今社会,即使交通发达了,通信先进了,沟通的方式多了,但是基层广播电视和群众的距离不能变远、沟通不能减少、感情不能淡化,实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常态化和探索保障长效的办法机制是题中之义。基层广播电视要让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根基层新闻工作者的心田,不但要取得实效,而且要坚持长效。与任何工作正常启动、获取实效都离不开制度一样,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例如把采编人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情况列入采编业务考核、年度考核和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适时安排专题业务研讨,对表现优异者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形成“创先争优”的竞争机制。
第三,在报道内容与报道方式方面,更加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一是在报道内容方面,选取鲜活的民众形象构筑基层广播电视报道的主角。基层广播电视历来重视民生新闻报道,在日常报道格局中,普通人普通事始终是新闻的主角。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开展之后,基层广播电视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承担宣传报道任务,这方面的倾向更为明显。来自各行各业、善良朴实的民众形象的呈现,对基层的观众来说,极具地域和心理上的接近性,对观众的情感是一种洗礼。如北京大兴广播电视中心在“新区边缘行”中所作的报道《与养鸡大户田绍友再续前“缘”》、《一个“赤脚医生”46年的健康守护》、《礼贤小伙“张大侃”亦庄上班记》和《当年送胡主席彩绘葫芦的邻家女孩》等等。二是在报道方式方面,以亲历体验式的采访反映基层的人和事。仅仅让普通民众展示命运的甜酸苦辣还不够,观众也希望看到报道者的感同身受。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中,基层广播电视的记者躬身基层、仰视百姓,采取全天跟拍的方式,真实记录人们的生活原貌,小中见大地讲述了普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心路历程。一路艰辛一路情,记者随后发回的报道真实、生动、感人,只有深入群众生活,才能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只有体验百姓的生存状态,才能知道群众的冷暖诉求;只有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才能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
第四,注重创新,让基层广播电视践行群众路线永葆活力。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的不竭动力,而基层创新是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注入活力的源泉。例如北京大兴广电中心“利用手机进行电视直播”、“零距离演播室”等落实“走转改”中的多种创新之举,正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建立现代传播体系,更好地向群众传播了有效的信息,准确地找到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基层群众的结合点。“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基层广播电视要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到在关怀中仰视百姓,在前进中脚踏实地,才能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越走越好。
作者:朱月工作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第五篇
一、坚决反对“四风”,树立优良作风,在行动上、工作中切实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反对“四风”,最根本的是要触及思想灵魂,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和工作中。在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和市委的落实办法出台后,我们立说立行,做出了榜样。我们以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引导和约束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常怀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公仆意识,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在行动上和工作中。1.反对形式主义,树立求真务实作风,踏踏实实做好工作。首先,切实加强学习。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注重调查研究。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真正做到落实。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以一种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反对官僚主义,树立为民清廉作风,勤勤恳恳服务人民。官僚主义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在为民上,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要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观念,将心比心,平等交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提措施、抓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我们的身心都和群众在一起,才能使党员干部与群众水乳交融、亲如一家。在清廉上,切实强化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引导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守住寂寞,耐住清贫,抵住诱惑,挡住干扰,经住考验,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3.反对享乐主义,树立艰苦奋斗作风,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既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意义,又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强调,抓改进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思想上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和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和拼搏进取的精神,为远大理想奋斗不息;在学习上要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要有钉子精神,要有一种韧劲和拼劲,要吃苦耐劳、埋头苦干,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4.反对奢靡之风,树立勤俭节约作风,保持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首先,要树牢“浪费是腐败、节约是政绩”的理念,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标准。其次,要把勤俭节约落实在行动上,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慎始、慎微、慎友、慎独,利益面前不伸手,诱惑面前不动心。最后,要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制度化、长效化,要带头保持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带头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始终以朴实的生活作风树立良好形象,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过程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着重解决突出问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
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级机关工委书记段春华在深入联系点市级机关工委开展调研时,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指出,要把解决问题贯穿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真正做到边学边改,边查边改,边整边改,真转真改。1.学习教育求深化,解决思想认识的问题。针对有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的群众观念树得不牢、对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及思想根源等认识不到位、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等问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努力解决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在深化学习教育中,既要做到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也要做到有实实在在的方式,坚持多一些集中学习,多一些讨论交流,多一些有效载体。通过集中学习讨论、邀请专家学者讲授、组织参观、观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影片和警示教育专题片等方式,使工委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能够深入学习、深入思考、集体述学,让大家亮思想、亮体会、亮工作,加强相互间的交流,真正触动思想,从而奠定了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坚实思想基础。2.即知即改求实效,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工委聚焦“四风”问题,决心真正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使作风真转真改。一是把开门搞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批评。二是及时梳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即知即改。据初步统计,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包含八个方面共80余条,梳理归纳为50余条。除了肯定性的意见外,还涉及到“四风”、推动机关党的建设、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机关工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逐条进行研究讨论,做到逐条落实到人,能马上改正的立即作出改正的决定,并指定专人进行及时反馈;不能马上改正的,研究提出改正意见和时限。同时,按照正风肃纪的要求,严格落实“十查摆、十整改”,逐条进行对照,逐条进行整改,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三是在建立健全制度上下功夫,努力实现长效化。及时修订完善了《工委加强行政经费使用管理规定》、《工委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规定》、《工委改进公务接待工作的规定》、《工委改进会议工作规定》等具体制度和规定。针对存在的调查研究不深入、结合实际不紧密的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针对工作上缺乏艰苦细致的作风、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完善了《加强和改进工委机关工作作风的制度》。认真总结了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双联”活动的经验做法,完善了《市级机关“双联”活动实施办法》。3.党员干部作表率,解决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一是开展慰问和帮扶。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慰问市重点工程建设者和服务窗口单位,并发动市级机关党组织开展慰问活动。组织工委机关党员干部帮扶蓟县困难学生家庭,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的实践中,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坚定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二是深入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选取100个为民服务窗口和机关基层党支部,由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基层窗口单位的工作情况,同时督促各项为民服务规定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三是注重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作用。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机关工委充分发挥市级机关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注重引导机关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要求各级机关党组织要在思想引导上、学习教育上、组织生活上、协助服务上、转变作风上发挥作用。
三、努力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使服务成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
市委书记孙春兰同志在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上讲话时指出,要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和服务党员上来,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机关工委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加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建设为载体,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走在前、作表率。1.围绕建设美丽天津,把着力点放在服务中心、干事创业上,努力拓展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展示作为的广阔平台。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在津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决定》。建设美丽天津是推动天津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战略抉择,是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迫切愿望,是履行党的宗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机关党的建设事业充分融入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干事创业”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找准机关党建服务中心的切入点,靠前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适应基层需求和群众期待,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展示作为提供广阔的平台,形成市级机关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2.围绕结对帮扶活动,把结合点放在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的对接上,不断强化服务型机关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市委、市政府部署结对帮扶500个村、联系500个社区,为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一线提供了实践平台。机关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和职责分工,迅速组织各市级机关组成工作组,落实联系100个社区的任务。同时,按要求选派得力的机关干部成立了工委联系社区、结对帮扶困难村的工作组。我们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美丽天津为目标,引导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实惠,让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教育,也拓展了创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汲取力量源泉的途径。下一步,工委将做好对一线工作组的服务工作,组织机关党组织为下基层党员干部解除后顾之忧,深入了解下基层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需求,主动靠前,定期慰问,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督促和考核工作,切实把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3.围绕机关党建工作,把着眼点放在服务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上,牢牢把握创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的正确方向。我们深刻认识到:创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不仅是个理论课题,更是个实践课题。要紧紧围绕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两大任务,夯实机关基层党组织基础,强化机关党员的教育与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能力。我们始终紧扣“服务”这一主题,推动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泛深入开展“服务在机关,满意在基层”活动,在市级机关确立“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人员都是服务人员,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服务理念。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寓管理、执法于服务之中,把创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的着眼点放在服务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上,在实践中增强党性、建强组织、转变作风、树好形象,牢牢把握创建服务型机关党组织的方向。
作者:周树佴工作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市级机关工委
- 上一篇:群众路线与法治思维的统一思考4篇
- 下一篇: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