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的相关理论思考4篇

时间:2022-06-18 02:59:38

导语:党的群众路线的相关理论思考4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群众路线的相关理论思考4篇

第一篇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党最根本的哲学理论基础,因此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唯物主义,而实践的主体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党在其工作路线中就必然要坚持群众路线,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前提就蕴含了群众路线的基本诉求。马克思、列宁以及等导师都强调了人民群众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人民群众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基础,同时人民群众又是这个实践过程中的活动主题,因此实践唯物主义决定了党工作中的基本路线必然是群众路线。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形成了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同是解放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在战争时期、和平建设时期都是如此。在目前形势下,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收益的也是人民群众,因此在目前社会各项事业的管理过程中,各项事业建设的过程中都要能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并融入新时代的特征,使得党的群众路线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民主政治与群众路线关系辨析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民主制度建设在新时期某种程度上的表现就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实现的方式。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在实现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在实践以及理论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在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实现民主,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显得尤为重要。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各项事业的民主的基本形式,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了基本特征。群众路线是民主集中制的实现前提,也是民主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党是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保证了党在各项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保障了党的工作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党的群众路线以及民主政治都为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因此在国家建设与管理过程中药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是的一切权利都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民主政治以及群众路线对于有效防范官僚主义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以及可靠的保障。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完善。

三、群众路线与民本思想关系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民本思想一直都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国古代的若干先贤提出了诸如儒家民本思想之第一义是以人民为政治之主体;第二义为天之立君既然为民,则君之居位,必须得到人民的同意,君与民之间存有双边的契约关系等理论观点。这样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群众路线的基本特征。传统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的实现邦国的治理,而不是服务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其核心价值观念只是实现统治的手段而非为广大人民谋取福利的目的,并不具备社会主义特征以及时代意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是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加以辩证扬弃的综合产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求我们能够用发展辩证的眼光进行总结,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有益的尝试,因此总体而言,虽然与群众路线具有本质的不同,民本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群众路线具有一定的借鉴,也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四、群众路线与民粹主义关系

民粹主义(Populism)是指一种在政治上刻意迎和普通民众的理念,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思潮,其基的本特征包括: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全体人民”当作所有行为的唯一合法性源泉,要求全体普通群众直接参与政治过程,主张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非常强调对大众情绪和意愿的绝对顺从。民粹主义起源于俄国,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做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民粹主义的控制和操纵众所周知。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得出,对于人们群众的尊重以及依靠是实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胜利进行的基础以及重要保证。因此在实践中党一直坚持并发展了群众路线,但是同时要清晰地分辨,群众路线与民粹主义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首先群众路线是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强调在进行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时候需要应用历史的态度进行认知,同时在历史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民粹主义则不能够具备历史发展的特征;其次群众的观念也非完全正确,群众中的各个阶级对于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态度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党的正确引导。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群众路线与民粹主义中盲目遵从群众意见具有本质的区别;最后,群众路线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是强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无产阶级决定了社会发展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因此民粹主义对于群众盲目遵从与无产阶级领导,保证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群众离线也具有本质的不同。

五、结论

群众路线是社会民主政治在社会主义国家新时展的新的阶段,坚持与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的历史实践得出的经验就是,群众路线是党必须坚持的基本路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群众路线的正确认识就有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用实践与发展的眼光进行,要能够对民主、民本以及民粹主义等相关思潮进行批判性继承,弄清楚与群众路线的联系以及本质区别,对于加深群众路线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

作者:徐东工作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第二篇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们,把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原理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并没有提出群众路线这个政治概念。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既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又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而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萌芽于建党之初,提出于土地革命时期,成熟于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精神和实践智慧,体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一切工作中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曾明确提出,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进行革命活动要联系群众,发展群众,开展群众运动。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群众里面去。”[1]5651925年10月召开的中共扩大执委会决议案中又强调:“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565

从这两个论断,我们无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从其建党之始,就深刻认识到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的命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这两个论断明显地内涵着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走群众路线的思想,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萌芽。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政治概念,但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尚未作出明确的论述。1928年6月召开的党的六大制定的十大政纲中指出,党的中心工作就是“夺取广大工农兵群众”。同年11月,李立三同志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区负责人谈话时提到“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1]565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首次以口语方式使用群众路线这一词语。1929年9月,由起草、经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三处提到“群众路线”,即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红军给养及需用品问题也要“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1]565这是我们党在书面文件中首次使用“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12月,在其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党对军事工作部分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1]565自此以后,群众路线这一概念就被我们党普遍使用开来。随着中国革命运动的深入和发展,我们党也愈来愈认识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在土地革命时期,、、刘少奇、瞿秋白、等党的领导同志对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都有过重要论述。他们一致认为,离开党的群众路线,党的一切工作将得不到执行,“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便没有出路。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党的工作中的一般方法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总结,认识到存在两种相反的基本工作方法,错误的是命令主义、官僚主义,正确的是群众路线。[1]566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以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内的胜利,我们党对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作出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总结。正是通过这个总结,我们党关于群众路线的经验得到了认真提炼,形成了完备的科学形态和创新的理论内容。作为群众路线具备成熟理论形态的标志的,是1942年为党中央所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在这篇经典文献中,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精辟的论述。

他指出,“在我们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在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2]899同志的这段论述,既对党的群众路线作出了经典的表述,也为我们党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论述,还有两篇经典文献。一是1945年4月撰写的《论联合政府》,二是1945年5月刘少奇撰写的《论党》。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2]1094—1095的这段论述,深刻地阐述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本质。刘少奇在《论党》一文中全面概括并深刻地论述了党的群众观点,他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我们同志有了这些观点,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3]354刘少奇还深刻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和意义,他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这就是说,我们党的一切组织与一切工作必须密切地与群众相结合。”[3]342

在群众路线这个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和刘少奇同志分别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志的理论贡献有三点:一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高度阐述了群众路线的辩证过程,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二是对群众路线作出了经典的表达,这就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三是揭示了群众路线的理论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从人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使我们党同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刘少奇同志的理论贡献有两点:一是完整地概括了群众观点,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二是深刻揭示了群众路线的地位和重大意义,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路线。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智慧和创新精神。其继承表现为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坚守,发展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具体内容的新概括和对群众观点实践路径的新探索。党的群众路线将群众观点具体表达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表达和新的概括,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实践路径的正确探索。党的群众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并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找到了一条正确的根本的实践路径。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要求

1981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将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根据这一概括,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讲党的群众观点;另一方面是“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这是讲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前一方面体现的是我们党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后一方面体现的是我们党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方法论,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整体内容。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邓小平同志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论道:“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简单地说来,它包括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共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4]217“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首要内容,它反映了我们党的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为了群众”,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是为了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一切依靠群众”,要求我们党做一切工作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宣传、组织、发动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是党的群众观点落到实处的实践路径,是我们党的正确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从人民群众来,到人民群众中去;要求我们党的决策要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要求我们党做一切工作都必须深入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做调查工,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是一个有机整体。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是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展开和保障。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首先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否则就是背离党的工作的出发点,背离党的根本宗旨,党的工作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归宿。而要真正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就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否则党的群众观点就得不到好的落实,乃至落空,而党的工作就会受挫,甚至一事无成。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本质及其重大意义

从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观点和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正是这一科学回答,决定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无产阶级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了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实质在于,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义不容辞地和人民群众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能否坚持群众路线,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生命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即能否为民执政、为民造福的问题。曾经指出,“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6]281“真正掌握和实践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实践历史唯物主义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从根本上懂得了政治”。[5]194同志这两段关于政治问题的论述,深刻阐明了政治问题的实质,揭示了党的群众路线与政治问题的本质联系。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6]535

同志的这段论述,更是鲜明地揭示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能否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系党的工作的成败。什么是我们党的工作?从人民利益出发,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带领人民去贯彻实施这些路线方针政策,以实现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党的工作。完成党的工作,就需要一条正确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理论上讲包括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问题;二是党的领导方法问题。而这两个基本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中均得到了正确的回答和解决。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正是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我们党的正确的领导方法。所以,我们讲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同志曾经指出,“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7]71“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邓小平同志强调,“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8]217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告诉全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9]572中国共产党人的领袖们的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一科学论断。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是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我们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所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建党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传奇”,最根本的就是把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予以坚持和贯彻。无论是革命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筑起“真正的铜墙铁壁”,还是改革时期“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推动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过万水千山,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牢牢抓住并充分运用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秘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将一事无成。中央反复告诫“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反复强调“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因为我们党深深懂得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一根本道理。

作者:熊礼贵工作单位:攀枝花学院学报编辑部

第三篇

一、刘少奇关于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就要毫不动摇的相信和依靠群众。刘少奇指出“人民群众自己的解放,只有人民群众自己起来斗争,自己起来争取,才能获得,才能保持与巩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是知识和力量的源泉。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刘少奇指出:只有“虚心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把群众的知识和经验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更高的知识,才能够具体地去启发群众的自觉,指导群众的行动。如果不向群众学习,而自作聪明地从脑子中想出一套东西,或生硬地从历史经验中搬运一套东西,来启发群众与指导群众,那是一定无用的”。由此可见,我们党有了这些群众观点,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就能更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就能更好地执政为民、服务于民。

二、刘少奇党的群众路线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形成

刘少奇的群众观点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理论总结和概括,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与建设的根本路线和方法,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群众观点产生的国际基础。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看政党和群众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十分重视党同群众的关系,重视做群众的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提出要关注党群关系。这些理论观点为确立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基本关系奠定了基础。列宁把人民群众比作大海,而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只是沧海一粟,这体现了党群关系就是是鱼水关系。而斯大林则把人民群众比作大地母亲,把布尔什维克党比作安泰。他的这一观点说明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对党夺取政权、建立政权、巩固政权并长期执政具有决定的现实意义,他的这个比喻体现了政党需要靠人民群众的养育。他们能够较早地提出这种观点,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政党对待群众应持怎样的态度。但限于历史条件,他们没有提出群众路线这一科学的概念,尽管如此,但为我们党在今后的革命和发展过程中提供了较为开阔的国际视野,为我党独创群众路线打下了基础。

2、党的群众观点的萌芽。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党的群众观点在建党时就有了思想萌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一大”党的纲领就明确把“组织工人、农民和士兵,实行社会革命,并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大”党纲最初提出组织工人、农民和士兵这部分群众实行社会革命。到了1922年党的“二大”召开,党纲提出“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里面去”“中国革命将来的命运,要看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思想。党的“二大”较“一大”所提群众观点就直观明确了。1928年10月,李立三在一次讲话中第一次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从“观点”提升到“路线”在党内有了最初的萌芽。

3、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党的群众路线的产生有四个理论渊源:一是《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这是1929年9月在该《指示信》中阐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明确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提法,这个指示信强调红军的工作要注意“群众路线”这一方式的运用。二是《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决议》。这是1929年12月在该《决议》中指出党的一切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提出了中国革命要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三是《调查工作》。这是于1930年撰写的,明确表达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根本观点。四是《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1943年在延安时期,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从党的性质和宗旨出发,将“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结合党的思想路线,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初步的总结。

4、刘少奇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系统论述。刘少奇在《论党》和《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即七千人大会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系统论述。《论党》从正面概括了我党执行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七千人大会报告则主要是从反面总结我党执行群众路线的历史教训。这种正反两方面的概括和总结,使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更加系统更加全面。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专门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极端重要性,将群众路线提到了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高度。他认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他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群众中去求是”。“一切工作都必须贯彻执行群众路线,都必须依靠由上而下的方法和由下而上的方法相结合。离开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离开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任何少数人的领导都不会是正确的、有效的和巩固的。”他说“: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我们同志有了这些观点,有了坚固的明确的这些群众观点,才能有明确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才能实行正确的领导。”刘少奇还提出了“执政党要在广大群众的监督下进行建设”的重要思想。我们党的一切事业都是群众的事业,都是为了群众,为了人民,我们做工作就是为群众服务。他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刘少奇把群众路线理论具体地运用到新的历史条件下从而建立起了我党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体系,并成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丰富和发展了的群众路线理论,将党的群众路线概括为党的根本工作方法、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组织路线的有机统一。

三、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社会建设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随着中国革命的建设和发展,随着我们党认识的不断深化,党的这种群众路线经过几代共产党人的努力,得到不断提升和发展,使群众路线的内涵更加深刻。

1、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路线不断完善和丰富。指出“我们应该相信群众,我们应该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如果我们做地方工作的同志脱离了群众,不了解群众的情绪,不仅能够帮助群众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们要救国公粮,而不知道先用百分之一的精力就可以解决救国公粮的问题,那么,这就是沾染了国民党的作风,沾染了官僚主义的灰尘。”1962年初,针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严重背离群众路线的现象,刘少奇又一次强调了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第一,信任群众,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党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的传承。1956年,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对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一方面,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1977年7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同志就是伟大,就是同我们不同,他善于从群众的议论当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同志一向非常注意群众的议论,群众的思想,群众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邓小平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他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3、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的提升。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以为核心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只要坚持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就能够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胜利推向新世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执政时期,党中央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赋予群众路线更加深刻的内涵。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多次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些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的宏伟奋斗目标以及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的指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2013年6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要用整风精神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他强调“: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扫除。”他要求全党同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的独创,它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思想活的灵魂,党的群众路线也将在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的坚持下,伴随中国社会发展而不断提升发展。

四、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所面临服务对象呈现多元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式多样化、群众路线的工作环境复杂化,这对新时期践行刘少奇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1、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保证党执政基础的稳定和扩大

新时期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党坚持群众路线建设社会主义是分不开的。尽管如此,社会上还存在着影响和制约党群关系以及贯彻群众路线的深层次矛盾。近年来,有的地方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恶化,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征地、山林纠纷、城市拆迁、社会治安和群众上访问题不断增多。如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公事件、广西北海沙田事件、湖南嘉禾拆迁事件等。这些事件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冲击,影响党执政基础的稳定。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换位思考,看待问题,就有利于帮助人民群众更好、更多地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党的领导地位。我们的党经过革命年代后之所以会成为执政党,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因为坚持走群众路线,为人民办事,解决人民的切实问题。今后要着力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能力和水平,重视抓好群众工作,妥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人民群众才能够支持我们,我们才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共建和谐社会,保证党执政基础的稳定和扩大。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发扬民主政治

我们党建党90多年来的民主追求,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过去因为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以至农村发展、农业工业化推进、农民富裕奔小康方面,人民群众没有自主权,使党的群众观、群众路线在贯彻执行时受到制约。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群众路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路线。认识到症结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推动党内民主,并带动人民民主。正是由于我们党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增强了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新的形势下,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要更准确、更有效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构建民主政治的基础,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种创造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利于党的方针政策科学决策和执行

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群众的智慧和创造是无穷尽的,是保证决策实现的力量源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决策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群众观点是领导者实施科学决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领导干部对群众持什么态度,直接影响着决策的指向。同志曾经反复告诫全党要把“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各级领导干部在领导实践中,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确保科学决策。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不要害怕群众提意见,要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从群众的智慧中汲取执政的力量,这样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有科学的决策,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贯彻执行。刘少奇等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群众路线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思想活的灵魂。坚持群众路线,中国社会的发展永远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前进,人民生活之舟才会朝着平安、幸福的方向远航。

作者:杨必军工作单位:怀化市委党史研究室

第四篇

一、价值拓展

穿越滚滚的历史长河,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烟云,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亘古不变的政治铁律: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关乎着政权的存亡,关系着国家前途命运。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民惟邦本”思想成为政治文化的核心。从周公“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到孔子“民信之”、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等,无不展示着爱民、利民、取信于民,人民群众是立邦、安邦、兴邦的根本的政治智慧。纵观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都是经历了从得到民心而兴,到最后因失去民心而亡这样一条道路。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集大成者与捍卫者———中国共产党,深深明白“国家兴亡紧系民心向背”的道理。从诞生到投身革命,再到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将“人民”摆在首位,奉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核心的群众路线。其与中国古代社会“民本”思想根本的不同在于,中国古代统治者始终把政治权力当作一种私权而非公共权力,虽然强调“民惟邦本”,只是慑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能力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和让步。这种“民本”思想只停留在“术”(即权术)的层面,并未上升到“法”(即制度)的层面。而中国共产党是在制度层面将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原则。十八大修改后的党章明确表明“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和政治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苏联之所以最终解体,主要原因就是在关键的时候没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因此,才郑重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一“生命论”和“根本论”诠释了“民心、民力、民信”对我党执政的至关重要性。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一个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是个历史范畴,其价值体系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体现。在当代,群众路线在继承和发展群众路线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中国梦等最鲜明的时代问题紧密结合,融入了最新的时代气息,从而实现了自身价值的不断拓展。

首先,价值主体的日益广泛。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每经过一次革命或改革,人民的范畴都得到一次拓宽。在民主革命时期,认为除了帝国主义者、封建主义者、官僚资产阶级分子、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之外,其余的一切人都是我们的朋友,包含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明确界定了群众的内涵。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成员,逐步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派也成为这部分劳动者的政党,“群众”内涵发生了改变。但后来“以阶级斗争为纲”路线实施以及悲剧,“错批”、“错判”现象时有发生,使得群众内涵的拓展受到严重影响。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客观认识,我们党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由过去四个阶级的联盟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联盟,从而使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主体彻底完成了从阶级对立社会到和谐社会的转变,实现了进一步拓宽。

其次,价值客体的日益完善。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客体就是其本身。随着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党的群众路线也与时俱进,其内容也不断被赋予时代特色,从而使其价值客体日趋完善。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不仅继承与发展了以往群众路线的“为民”思想,如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等思想,还将“务实和清廉”纳入进来,其中,“务实”要求党员干部转变作风,切忌空谈,搞形式主义,要多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清廉”要求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腐败,秉公用权,取信于民。可以说,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已经纳入了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实现了价值客体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价值目标的进一步拓展。这主要是由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和任务决定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面前,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目标主要集中在推翻三座大山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为人民幸福的实现创造基本的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新生的政权和几乎崩溃的国民经济,党的群众路线价值目标集中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国家政权。当“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取代党的八大的正确路线时,党的群众路线因此也陷入“运动化”和“大民主化”的漩涡,遭受严重挫折。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矛盾,党的群众路线因此要服从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如今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国民经济总量这块“蛋糕”已经做大了,但是又出现了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改革成果公平共享局面尚未形成,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如党群矛盾、干群矛盾以及各类群体事件。虽然这些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若不及时妥当处理,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甚至存在转化为敌我矛盾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与改革实践中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密结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改革成果共享。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任务。其中,以人为本的提出,使得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有了明确的价值目标。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这样解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段话语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凸显了时代主题,反映了时代焦虑。因此,“以人为本”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内涵层面的时代升华,更是在价值目标层面的拓展,即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价值目标不再像过去那样以社会改造和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总量为重心,而是以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重心,让社会发展成果能为人民群众合理、公正享有,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多地从人民享有、人民生活幸福层面上体现出来,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属于人民,让人民群众活得“有尊严”。新时期群众路线贯彻的效果如何,主要就是看人民大众日常生活幸福感是否真正提升,是否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总之,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发展,但更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平正义的环境中共享社会主义改革成果。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不仅要将财富“蛋糕”做大,还要切好“蛋糕”,保证公平公正分配。

二、原则定位

开展群众路线工作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需要有一种稳妥的步伐和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切忌大规模的运动化推进。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曾执着于大规模的运动化模式。一方面通过放手发动群众,以及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现超英赶美的梦想。另一方面,通过群众运动式的“大民主”方法,打击官僚主义,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这两种做法的初衷虽然能够理解,但其凭借政治领导人的权威和魅力而非群众自觉发起的做法,并未解决群众的真实需要,也没有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反而滞缓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引发了党群关系的内在紧张,削弱了党的威信。因此,新时期坚持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以史为鉴,切忌采取大规模动员群众的方法开展群众路线工作,而是要紧扣民众需求和利益,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开展理性化与常规化的群众工作,从而科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首先,与民生政治建设相结合。前文说过,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与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紧密相连,这决定了其必须与民生政治建设相结合。众所周知,民生不仅是经济生活问题,更是一项政治问题。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的改善作为政治决策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改善程度作为政治活动的价值评判标准。它倡导以经济发展推动国家政治发展,以民主法制保障社会公正,保证改革开放成果能为全体人民公平享有,让人民群众有尊严地享受幸福生活,从而保证政权合法与政治稳定。在当代中国,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如就业、医疗、住房等,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必须予以解决。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为民”,这不仅要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要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与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因此,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必须与民生政治建设相结合,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在促进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使发展成果的分配更加公平公正,保障人民群众应得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原汁原味的生活诉求,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理想,从而达到“善治”的民生政治目标。

其次,与党的作风建设相结合。党的作风直接关系到群众路线贯彻的效果如何。一个官僚主义浓厚、享乐主义风行的政党,是不可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之所以能够获得群众支持,最终赢得革命胜利并获得政权,与其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密切联系群众等等是分不开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党员干部丢掉了勤俭节约的传家宝,陷入贪图享乐、醉生梦死、奢靡腐化的漩涡,与群众关系从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蛙水关系,最终演变成了水火关系。因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搞好群众路线必须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需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加强党员干部自我净化,改进作风,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搞好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必须与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相结合,二者互动互促。

第三,与群众心理、风俗习惯等相结合。群众路线的贯彻不是“一刀切”,而是要注重层次化原则。在中国,由于地区、行业、民族等差异,群众的心理思维、文化习惯等呈现出多元特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阶层出现了快速分化,导致社会民众的心理与传统社会也有了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必须遵循群众的心理规律和他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规律等,找准群众路线与不同群体心理的“契合点”、还要联系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找准群众路线与各民族人民情感、道德、习惯的“共鸣点”。这也是群众路线“务实”的体现。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忽视这一点,僵化理解群众路线内涵,不仅不懂得根据群众心理进行“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还强行利用手中的权力,一厢情愿的开展所谓的群众工作,甚至动员群众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最终反而伤害了群众情感,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如在一些农村基层地区,地方政府强行搞农民进城、农民上楼、厕所改造等,忽视群众真正需求和实际困难,最终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疏远并出现断裂,“群众见官就躲”现象时而发生。因此,开展群众工作,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与群众心理、风俗习惯等紧密结合,加强人文关怀。

三、制度依托

党的群众路线在实践中的贯彻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但最可靠的还是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群众工作形势的变化,我们党也开始认识到群众路线制度化的重要性。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就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完整表述党的群众工作措施的重大制度规定。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课题,并提出拓宽社情民意渠道,领导干部亲自处理来信来访等制度。但是,目前有关党的群众路线制度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的制度体系。现有制度的实践操作性不强,更多还得依靠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纪律自觉。此外,现有有关群众工作的制度宏观性太强,缺乏与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相结合。基于此,笔者认为,党的群众路线制度的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完善民情与民意了解制度。在实践中,民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民众的实际需求如何快速反应到党员干部那里,并获得及时回应和处理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项基本工作。如果党员干部只是道听途说或不从事实际调查,就不可能制定服务群众的良好策略。现实生活中,一些政府建立了民意调查和民情反映网站,有的机关部门也设置了专门电话,但是效果并不佳,有的只是做些表面文章,缺乏实际操作。为了建立快速准确了解民情民意的制度,保障民情民意的传达畅通,我们应该建立“联户”制度并完善民情“恳谈”制度。所谓“联户”,就是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通过入户调查、慰问、经常性通讯等方式,了解民众真实状况和需求,强化宗旨意识。与此同时,要完善民情恳谈制度,不仅要规定与来访的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交谈,还要规定党员干部定期深入基层与民众恳谈,真正了解民情民意,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此外,还要完善信访、听证、选举等制度,拓宽民意表达渠道,构建党群平等对话制度。

其次,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如果说了解民情民意是开展群众工作的基础,那么完善民情民意处置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就是关键。当前,党员干部处置民情民意的过程和结果随着网络问政、网络舆情等兴起备受重视,但是仍然存在处置不及时、处置过程不透明、处置结果不能令人信服等问题,导致不能体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不断完善民情民意处置机制,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一方面,加强领导干部处理民情民意的透明度和公开化,防止暗箱操作,让群众对政府处理民情民意不再滋生“神秘感”;另一方面,关心群众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生活困难、矛盾、心理问题等,构建有效处理民情民意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群体矛盾和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党员干部服务承诺制度、建立困难救济和贫困帮扶制度、构建弱势群体维权和心理帮扶制度。这些处置制度既可以保障群众问题的“快、精、准”解决,还可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凸显“知民情、晓民心、做民事”的群众观。

第三,建立群众工作的反馈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效果如何,最终还得由群众来评价,群众是评价主体。但在现实实践中,政府内部精英分子担当了评价主体。党员干部群众工作做得如何,多由政府内部人员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和一定限度的客观根据来考察、评价。这就滋生了主观主义、拉票、走人情关系等负面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群众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群众工作反馈机制,而这就要让群众实现主体归位,担任价值评价主体。在现实评价实践中,通过电话回访、到街道、村社、农户家中走访、网络民意调查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与此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并将群众工作和群众反馈结果作为党员干部政绩考核、升迁的重要标准。如此一来,就能促使党员干部将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实处,减少“假大空”现象,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好事,为人民服务。

作者:田旭明工作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