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院思政工作团队建设
时间:2022-08-29 04:26:26
导语:民族学院思政工作团队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民族高校的特性
我党一直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是我党的思想意识领域重要阵地之一。《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这样规定:为加强和改进党对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高等学校的党组织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对于民族高校而言,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针对性。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民族高校根据党的要求,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任务,并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切实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我们也看到,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原有的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和队伍建设机制等都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内容缺少时代内涵,应用性不强。经济的发展,对内容赋予了新的内容,比如就业的艰难以及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等在学生大学期间尤为突出。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涉及不多,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二是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生机。表现在机制不够灵活,没有形成有效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使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针对性不强。表现在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不周,对所有学生都提出不太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信仰缺失现象正好说明了这一问题。民族高校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政治信仰还不够坚定,人生理想还不够崇高,知识营养还不够丰富,吃苦奉献精神还不够等现象。分析原因如下:一是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律和新方法不够。没有切实把创新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任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保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而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鲜明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和新的形势,创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方法和载体,就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任务。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状况,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现实对新形势、新特点、新规律和新方法研究和探索不够,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二是没有很好地分析研究国际国内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残酷性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大变化。再加之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西方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也得以广泛传播,而相对应的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滞后,故而引发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淡化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现状既是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诸多的要求,更是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了根本性要求。根据上述的内容,我们需要对现在的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做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改进以及创新,并针对学生的特点,使得实际工作有成效性以及可持续性。这就需要一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二、新形势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要求
(一)当前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而关键的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大学教育。社会主义民族高校培养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国生产力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能否快速发展,民族地区三大文明能否健康而协调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真正构建。因此,能否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便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现状分析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存在着与形势发展不相应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显性方面的,也有隐形方面的。显性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数量不足、结构欠合理、队伍不稳定、专业素质还不够、缺乏合理的梯队等;隐形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者职称不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队伍流动和晋升机制不畅等。[1](P.8-9)具体而言,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制度的缺失和现存制度缺乏合理性、运行机制缺乏通畅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结构缺乏合理性、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如职业标准和资格准入制度缺失、培养教育机制的不完备等。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高等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思想、制度、机制和方法等方面滞后的问题。新时期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有效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从现实状况和效果来看,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相关制度、运作机制等方面还大大落后于民族高校的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尽管民族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非常重视。但是如何打造一支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管理者、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乏系统的制度及实践支撑。
(三)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切入点
一是必须充分认识加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近,总书记对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明确政策以及培养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辅导员的积极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新形势对我们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从民族高校自身来看,经过这几年快速发展,民族高校规模得到扩大,空间布局上出现了“一区多校”和“一校多区”的格局,后勤服务社会化,教学上推行学分制,“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改变了以班级为主体的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学生教育管理和组织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学生个体来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加大,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反应和心理冲突,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富有针对性、有效性。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做出相应的回应。同时,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数量、素质、结构、职责定位、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二是加强调查研究是开展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首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驾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上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有的思想跟进较慢,面对思想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多变化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的大学生,不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思想,难以做到与学生坦诚相见的沟通;有的虽积极从事工作,但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基本专业训练,难以对学生做到针对性、实效性的指导;还有的却临时过渡,责任心不强,难以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不可能潜心研究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大量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调查和分析研究,这是开展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工作的首要环节。[2]
三是夯实基础和突出特色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由专职辅导员队伍、兼职辅导员队伍、本科生导师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共青团干部队伍、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校外兼职辅导员队伍等八个部分组成。这八支队伍在学术思想政治教育中目标一致,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相互交融、相互配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加强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必须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四是构建长效机制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落脚点。考核是知人善任,识别干部的基础,也是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加强责任心,调动干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为使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配套进行,应该使考核制度化,考核内容定量化,考核方法民主化,考核形式多元化。并且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与晋职晋级挂钩,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氛围和有利于竞争的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也就是在“高进、严管、精育、优出”四个关键环节上构建长效机制,从整体上加强队伍建设。政策保障是加强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从一定意义上说,政策到位,有关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精神才能落实到位。如在业务培养进修、职称职务评聘、学科建设投入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应政策,有的需要给予特殊考虑,适当倾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新形势下加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
伍建设所采取的措施注重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也有着几个阶段、几个层次。当下一方面在思想建设方面,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用科学理论武装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头脑。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一切从民族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思考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一定不能脱离民族大学这个教育对象的实际。另一方面在政治建设方面,政治建设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为现阶段实现党的基本路线,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少数民族这个特殊的群体,创造性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民族政策。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站在党性的原则上,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敢于同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3]具体措施是:
一是在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全校各部门共同关心、政工干部和政治理论课教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要针对各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制度,明确责、权、利。建立切实可行的科学的目标责任制,定期考核,确保奖惩到位。对那些优秀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以调动和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要营造浓厚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要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为契机,通过校报、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其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思政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树立思政工作的良好形象,努力营造全校共同关注、支持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氛围。
二是建立一支思想过得硬、理论水平高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是坚守马克思主义主阵地的中坚力量,是确保意识形态领域掌握在我们手中的依靠力量,是民族高校当中坚守思想政治理论阵地的“卫士”。目前,各民族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对民族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认为对专业能力提升没有作用,这在反分裂形势严峻的民族地区尤其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如何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理论水平高、思想过得硬的教师队伍,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既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变得生动、活跃,吸引学生,又能加深学生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理解,增强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我们在做好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需要认真钻研的课题。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发挥它本身的作用,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保证年轻一代形成坚定的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信念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高的专职政工人员队伍。政工人员队伍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学校稳定的骨干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制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长期规划,配齐、配强政工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纪律严明、作风正派、素质高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民族高校要高度重视政工干部的配备,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毕业生充实到这支队伍中来,把那些热衷于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同志选拔到政工岗位上。建立政工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加强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培训计划,培养既懂政工业务,又有丰富知识的“复合型”政工干部,使之适应时展的要求。
四是为有效抵御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渗透,针对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民族高校必须不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要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中央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主旋律,突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民族地方史教育,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利用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月”开展以“五讲五做五风尚”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创立和宣传各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宣传“三个离不开”思想,以及通过表彰、奖励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
五是切实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保障和激励机制。民族高校学生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和成长成才指导等职责。民族高校思想教育环境更为复杂,任务更为繁重,重要性尤为突出。学校必须切实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复杂局面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首先要高度重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随着后金融危机的到来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客观上呼唤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其次要把好入口,科学奠定辅导员专业化基础。按照“高起点选留、高品位培养、高水平发展”的要求,把辅导员的选拔、任用、培养、管理和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再次要严格考核,加强培训,努力提高辅导员专业化水平。民族高校辅导员除具备一般辅导员的素质以外,还应注重少数民族政策理论、民族文化知识等成分。
在实际工作中尊重、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维护少数民族学生的权益。着力提高辅导员专业化素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统一,领导、同事、学生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辅导员的发展和待遇相挂钩。最后要提高待遇,切实改善辅导员专业化环境,认真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进程。要像重视学术骨干队伍建设一样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在积极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效率的同时,各级组织切实做好关心、帮助辅导员的工作。民族高校辅导员要针对民族风俗文化、少数民族学生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特点进行调研,并通过开展调研,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面形成利用学校网站开展工作以及辅导员专业化的格局。
- 上一篇:思政教育队伍建设制度革新
- 下一篇:学风建设为切入点增强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