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构建与思政教育工作

时间:2022-08-22 03:47:05

导语:学生社团构建与思政教育工作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生社团构建与思政教育工作

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社团的活动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以自愿参与为原呵。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显示了对学生社团建设的高度重视。我院刚刚组建,校园文化氛围正在形成,学生社团建设薄弱,因此,如何加强社团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事,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有益尝试。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

学生社团能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吸引和培养一大批各有所长的人才,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从活动领域上看,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社团活动具有传承文化、创新思维、发展学术、凝聚人心、交流思想、社会实践等多项功能。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要使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因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显得十分必要。学生社团以其丰富多样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主力,同学们能在宽松上进的精神世界里拓宽知识、发挥潜能、锻炼能力,并使求知好学、热情高涨、良好的校风学风日渐形成,学校和学生均受益匪浅。特别是肩负第二课堂建设的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工作不可能太细致太具体。这样,学生社团成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外围组织”,他们开展活动大大延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手臂,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反映和体现着学生的一种倾向,是校园文化和学生思想流向的晴雨表,是学生精神家园的建构场所和人才培训基地,它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和熏染着高校的文化氛围,是学校育人工作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占领社团这块阵地,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

(二)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把学生吸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避免部分学生无所事事而从事一些对自身发展不利的活动,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学生社团包含有丰富的内容和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研究型社团。这类社团所占比例不大,但思想政治性强、政治方向鲜明,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的一个载体。二是学术和专业学习实践型社团。目前,以本专业和相关专业为主体组成,跨系、跨学科的这类社团发展较快,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三是社会服务型社团。这类社团多与所学专业有一定联系,以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四是兴趣爱好型社团。这些社团中学生思想沟通多,真实想法多,情绪波动多,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乃至高校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社团理应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三)从活动的效果上看,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招生制度的改革,使学生层次多样化、生源素质下降、思想复杂化;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学生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更加关切,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提出更多的要求,希望一专多能、提高综合素质已成为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促使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爱好组织和参与活动,寻找各自舞台和地位,以求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学生的这种内在需求和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功能是基本吻合的。学生社团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的功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舞台,调动了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社团中,学生可以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团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形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特征及现状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覆盖面广,普及性强。学生社团组织始终活跃在学生中间,因其种类较多,每个社团均能接纳少则几人,多到几十甚至几百人参加,人数多,覆盖面广,各个社团又肩负着在校内普及与推广和本社团有关知识的任务,社团组织者以讲座、出刊、比赛、辅导等种种活动形式,普及本社团的知识,扩大社团的影响,普及性强。

第二、自愿参与、积极性高。学生社团是由志向、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社团组织机构比较散,对成员没有强制约束力,形成了宽松、活泼、幅所欲言,平等相处的良好氛围。学生社团的活动形式更是灵活多样,社团活动可以定期举行,也可以不定期举行,可以是校内活动,也可以走向社会。学生社团这种自愿参与活动灵活的特点,适应当前青年学生学习、生活规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第三、窝教于乐,实践性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流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社团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其内容为同学所接受,其形式也是同学所喜闻乐见的,因而其教育的效果也较之正面灌溉要好的多,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而且这些活动撇开了“务虚”的因素,实践性强和可操作性强,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四、自我管理,主体性强。由于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而自愿加人,社团成员均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其中,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在社团组织中,学生实现了自我管理,社团负责人热心组织,广大成员积极参与,大家表现出极大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充分展示各自的才华,锻炼和发挥自己的才干。这些自我管理、自我成才的团体组织,使大多数同学从多方面得到锻炼,培养了能力,掌握了一技之长。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社团既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相互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重要场所,又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大课堂。同时,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学生的目光不再是单单希望社团在这个群体中丰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竟争力,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主体的务实态度。

我院属于高职院校又刚刚组建,目前分为三个校区,与普通高校相比,我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院创建历史短,虽然,我院合并前的三所学校都是国家级重点中专,有的办学历史很长,但学院创建的历史是短暂的,短暂的历史无法造就“大师”,即使是优秀学生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因此,山要高,水要深,无“仙”如何“名”?二是学生生源素质差,学生之所以进人高职院校,是因为他们的高考分数名列下游,一旦进人高职院校,学生自己、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也随之下降,因而学生表现为动力缺乏和自信心不足;三是缺乏独特的办学理念,这些先天不足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难度,学生社团建设也就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从学生社团类型来看,娱乐性社团多,思想性社团少。从我院目前学生社团的状况看,学生社团活动重文体、娱乐类、轻思想、学术性,前者比例大于后者,这样,社团的思想工作功能、凝聚功能、培养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第二、从学生社团发展来看,管理不够规范,指导力量薄弱。部分社团成立仓促,加上自身建设跟不上,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学生社团虽说是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但活动的开展仍然需要相关老师的指导,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讲求的是经济效应,义务提供指导已不再是老师们份内的事了,到校外聘请教师也有一定难度。因此,对学生社团活动放手有余,指导、帮助和管理不足。

第三、从学生团体参与主体来看,学生参与动机中功利思想较严重。许多同学加人社团首先想的是能得到什么好处,而且急于求成,比如加人书画协会的,就想一夜之间成为书画家,而缺乏长期锻炼的准备,同时,参加社团的同学层次参差不齐,低年级同学积极性高一些,盲目性也大一些,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第四、从社团活动保障来看,活动经费缺乏,活动场地不足。近年来,我院学生活动设施虽有改善,但由于处在三个校区,学生活动场地和设施普遍缺乏,除一小部分社团有固定场地外,绝大部分社团没有固定场所,这给社团开展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社团管理和活动的策划。社团经费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它是目前影响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各个社团相应都收一点会费,但杯水车薪,难以维持,况且学生社团绝大部分筹资能力薄弱,使社团发展受到限制。我院社团活动的专门经费不足,学生管理部门有时还不得不从其他经费中列出部分支持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这样,使得参加社团的学生思想上出现波动,不利于校园的稳定。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社团的思考

我院刚刚组建,虽然先天不足,但这种劣势是表面的、暂时的现象,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的劣势往往就是它的优势:一是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学院可以在一块白布上绘制理想的蓝图。二是可以开发学生的潜在优势。学生生源素质差是相对而言的,他们的某些天赋比如体育、音乐、美术、表演、动手操作等往往无法在考试中表现出来,社团活动能发现和培养学生储藏着的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还是大有可为的,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社团的工作,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努力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第一、提高认识、促进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组建学生社团,完善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高校领导的重视,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社团建设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但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高校仅把学生社团活动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大学生活动的点缀,没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组织。从高校层面而言,则是在就业市场的调节下,往往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和知识积累比较重视,而对学生内在潜力的挖掘和包括学生个性,品格在内的综合性因素和塑造关注不够。学校领导和老师应把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放在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高度,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学生社团在团结青年、引导青年、教育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大力扶持,促进发展,从指导力量、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学生社团走上健康发展轨道。要克服那种认为社团只是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与否无关大局的片面观点,应该认识到,学生社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重要载体、重要形式。这里特别强调一点,要加强对作为社团活动的主体的学生的教育,使他们对社团活动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社团在青年学生成长中发挥的作用,在社团中,学生可以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社团活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社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二、健全机制,加强指导。要使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就要把社团建设纳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轨道,有关部门应订出相应措施支持社团活动,指派有特长且热心学生工作的教师和干部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对其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纳人教师工作考核范围核算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提高社团工作水平的关键,要在学校形成一种大家都来关心社团思想工作的良好氛围。在指导社团活动中要注意做到“三抓”:抓制度、抓组织、抓活动。一是抓制度,就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社团管理条例,如社团的宗旨、挂靠单位、指导老师、经费来源及社会刊物的审查制度等,这样社团活动才有章可循;二是抓组织,就是要设立专门指导社团活动的机构,如成立社团联合会来管理社团。三是抓活动,学生社团生命力在于活动。社团活动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社团的兴衰成败,抓活动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抓有影响、有规模的社团活动,如社团活动的展览;第二层次是发挥各社团的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性开展活动。总之,指导社团活动要坚持“政治方面上要管严,活动方式上要放活,社团之间要协调”的原则,促进社团活动的健康繁荣。

第三、分类指导,创出特色。特色出人才,特色出效益。一个社团生命力的强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团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工作,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应立足于创办、发展有特色的学生社团,要针对各类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生存和发展的不同规律,进行分类指导,要按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那样:“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技型社团,积极倡导志愿服务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把握好社团发展的方向,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即要在重要问题上严格把关,又要在活动的具体实践中放开学生的手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工作的局面形成。学院要积极探索开展社团团建工作,在一些规模较大、机制健全、条件成熟的社团中首先建立社团团支部,强化社团团支部的思想政治功能、监督功能、信息反馈功能,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第四、加强交流,注重学习。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许多学生社团是随着社会存在的“热门”而产生的,比如社会上的“公关热”、“外语热”、“计算机热”,学校就有了公关协会、外语协会、计算机协会等社团组织,越来越多的社团也渐渐认识到不仅要在校园里完善知识结构,更应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广阔大舞台中经历风雨,转变活动方式,承载“校园文化、社团文化进社区”的功能,组织社团成员走出象牙塔,在奉献社会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因此,学生社团要深化实践环节,了解社会现实,社团组织间要相互沟通,促进工作交流与发展,使社团活动求实和务实,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前瞻性。同时,要注意社团建设的层次,注意培养社团带头人,使那些思想过硬,作风正派,素质全面,有社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社团负责人。各社团组织带头人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社团的发展,社团负责人的培养要形成梯队,要在自身建设和提高水平上下工夫,要举办社团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把培训班作为培养社团干部理论学习的基地,同时把培训班作为一个辐射源,通过发挥社团干部骨干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加人到学习理论队伍中来,才能保证学生社团稳定有序地发展。

第五、拓宽果道,筹措经费。社团活动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学生社团发展的一个难题。过去学生社团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社员交费和学校拔款,渠道单一,数量很少,限制较多,满足不了社团正常运转的需要,从而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发展规模和活动质量。应使经费来源社会化,采取和社会有关单位“双赢”的策略,利用“独资合作”、“合资合作”等形式,不仅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使学生在同社会接触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学生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有效渠道,是充分组织发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良好的途径,应重视和加强社团建设,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