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与创新

时间:2022-03-17 11:03:38

导语: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与创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与创新

摘要:从“三个倡导”的要求看,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方面,有突出的特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构建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要以“三个倡导”为指导思想,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对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的创新。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中,发现不足,积极改进,使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序进行。

关键词:三个倡导;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即“三个倡导”,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要求全国各地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以此为指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尤其是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是不容忽视。

一、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述

北京作为首都,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国人们的心。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有效开展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其他各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蓝本,因此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创新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北京市属高校有23所,都在积极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有4所高校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包括首都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这些学校无论是在教学研究机构的设置上,还是在教师队伍的培养上,亦或是课程设置上,都更加重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余学校,也都设置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门,如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等。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属高校除了各自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在市教育工委的指导下联合进行了北京市属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作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一项专项活动,推动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专项活动分为三个栏目:一是通过基层活动一栏,可以了解到北京市属各高校最新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哪些,各大高校如何开展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信息;二是通过上级精神一栏,可以准确把握党中央对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新指示,以便各大高校以此为方向标,开展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通过辅导资料一栏,可以知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和管理创新,为推进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资料参考。

(二)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特点

1.政治性强。从国际形势来看,错综复杂的国际舞台斗争,中国等大国的崛起,均对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逐渐成熟,我国的经济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他们利用人权、民主、民族、宗教、领地等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采取一系列手段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1]。尤其是大量的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当代大学生,致使北京市属各高校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向着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情况必然使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2.高难度。不仅仅由于地处首都北京,而且由于国内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使得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度高。随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首都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他们所受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刻[2]。旧的传统受到挑战,新的思想观念正在逐步形成,这些变化,必然会使北京市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难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机制必然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体制的转轨给北京市属各高校带来了适应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的困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刻变化条件下,创新地推进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高难度。3.改革性。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来看,深化改革和促进发展为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随着整个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北京市属高校现存的教育体制,很多还是沿袭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教育模式,不适用于我国对于人才要求多元化的倾向。针对人才类型的多元化,北京市属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逐步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提升北京市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三)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及其实践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机制存在不适应。北京市属高校共23所,目前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多数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通过校长及行政系统的运行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施这一体制的目的在于避免政治和业务“两张皮”的现象,但往往事与愿违,在实际工作中“两张皮”现象依旧存在,并没有形成各大高校所希望的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3]。数十年旧体制下形成的政治和业务“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本应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运行,但现实并非如此。一些专业教师也存在着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究其根源,就在于各高校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2.北京市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机制存在不适应。首先,随着北京市属各大高校学生的不断增加,学院(系)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素质参差不齐;其次,缺乏健全的思想政治干部的选拔机制,导致高校政工干部有少部分干部没有工作积极性,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由于各高校竞争激烈,工作重点难免会转移到学校的建设和教师待遇的提高上,忽视了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载体,走向空心化边缘化;最后,滞后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已经很难满足用于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的需求。3.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机制存在不适应。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北京市属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着评价指标过虚,考核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很少能按照实绩进行考核[4]。客观上来看,容易出现形式主义的倾向,在评价时不能很好地将效果与动机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一旦过于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就造成了形式主义;从主观上来看,由于对工作过程评价缺乏可行性论证,使工作一直停留在简单的经验重复上,导致无法形成科学的理论概括,难以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二、“三个倡导”对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的指导

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应该以“三个倡导”为基础,在“三个倡导”的指导下,建立起校园的核心价值观,为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想基础。

(一)创新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运作机制

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运作机制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的启动机制、教育机制和渗透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启动机制要求各大高校在领导方式上要以“三个倡导”为指导,树立正确的运作理念,即党建、思政和行政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建立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机制要求各大高校师生推进自我教育、相互教育,将政治导向、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法纪约束以及文化陶冶有效结合到一起,构建起强大的工作网络;完善的渗透机制要求各大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逐级开展,使之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各个环节[5]。

(二)创新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机制

结合北京市属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逐步形成能进能出、择优上岗、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建设机制[6]。首先,建立健全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投入的保障机制,有效提升高校政工干部的待遇,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建立各大高校的师德践行制度与考核制度,充分发挥高校专业课教师“育人”的作用;最后,积极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制度,提升高校政工的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

(三)创新北京市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

构建公正、合理、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体系,是客观、有效开展各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考核指标的确定,要以北京市属各高校的任务和学生的成长规律为依据,必须强调工作的效率与效益,既不能急功近利,也要考虑长远效果;把考核与激励相结合,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建立起以育人成材为目标的学生激励机制,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科学地进行学生综合测评,建立起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激励机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以“三个倡导”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一来,考核与激励机制双管齐下,考核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他律要求,而激励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自律的可能,创新北京市属高校的考核激励机制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动力。

作者:戴苗 刘邦凡 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万福义.思想政治工作简明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7.

[2]王伟,王秀云.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的源泉[J].发展论坛,2010(9):80-82.

[3]时长江,章清.充分认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做好新时期民办高校党建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1-52.

[4]付小玲,王洪欣,陈国华.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35-36.

[5]朱文欣.论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德育新理念[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4):63-65.

[6]马辉,魏薇.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