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思想研究

时间:2022-02-21 10:40:51

导语:精准扶贫思想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准扶贫思想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继承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充分吸收、邓小平等脱贫理论和我国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开发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精准扶贫思想内涵丰富,提出了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的关键是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构建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扶贫格局,实行最严格的考核制度,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和意义重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创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推动了精准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深化,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

关键词:;精准扶贫思想;理论品格;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精准扶贫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对精准扶贫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科学判断,形成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这是在马克思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脱贫经验和理论,创造性地发展形成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扶贫思想契合了时代的要求,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促进世界反贫困进程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脱贫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彻底解决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对贫困问题现象和本质、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作出理论阐释的科学学说,理论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私有制是导致贫困的根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贫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无产阶级的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只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最终消除贫困。二是发展生产力是减少贫困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达到或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从根本上减少贫困。三是全面自由发展才能真正消除贫困。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最终必须要依靠自身解放,实现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够彻底解决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贫困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将消除贫困作为奋斗目标,指出新成立的中央政府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是消除贫困的坚定领导力量,农民是反贫困的主导力量,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反贫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化是反贫困的基本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揭示了生产力落后是导致贫穷的重要根源,必须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入手,探寻摆脱贫困的道路,并将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前提,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扶贫开发的总目标。系统阐述了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性质、对象、主体、组织形式、实现途径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扶贫开发理论的基本框架。科学判断了中国扶贫开发所处的历史阶段,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等。可见,经过我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和经验总结,逐渐形成了治理贫困的一系列理论,为形成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渊源。

二、精准扶贫思想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提出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精准扶贫思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遵循。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普遍贫困,需要通过普惠性的政策措施,使大部分地区和群众受益。现在经过长期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扶贫很难奏效,必须采取更精准的措施。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要看重扶贫开发的成效,做到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指出: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真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困难。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坚持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深入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增收致富的能力,帮助贫困群众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通过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构建大扶贫格局。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实行最严格的考核制度。指出: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要加强督查问责,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指出: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在国际减贫领域积极作为,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为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三、精准扶贫思想的价值和意义

精准扶贫思想是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贫困治理领域取得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在实践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深化和发展,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品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受客观条件限制,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主要关注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工人阶级的贫困问题。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贫困问题的特征和深层次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反贫困客观规律的理论和方略,开创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反贫困理论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反贫困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创新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步入攻坚拔寨重要时期,贫困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扶贫理论创新十分迫切。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以“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底线任务,针对当前贫困问题的复杂性,通过分析致贫的共性要素和个体致贫的具体因素,提出既要以共性要素为依据,因地制宜探索多层次扶贫脱贫路径,又要考虑到具体情况,开展多层次、精细化的帮扶政策,探索形成了综合性扶贫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创新了我国反贫困的价值理念、工作模式、组织方式。精准扶贫思想解决了我国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地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精准扶贫思想拓展了治国理政的视野和维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贫困治理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建立健全贫困治理体系。将治国理政思想贯彻到扶贫开发领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调脱贫攻坚“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为更好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保障。的精准扶贫思想,极大拓展了治国理政思想的内涵,完善了我国贫困治理体系的内容,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取得的成功,也推动了精准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深化。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把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达国家贫困人口少、国家财政能力强,在减贫上通常采取高福利的普惠性政策,基本上不存在瞄准精度问题。而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众多、国家财政能力有限,往往需要采取选择性瞄准并建立相应减贫干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选取了片区瞄准、县级瞄准、村级瞄准等多种瞄准贫困的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逐步形成和完善了自上而下(指标规模控制、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逐步构建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贫困治理体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国的精准扶贫方略和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精准扶贫思想在实践中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实施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全面部署脱贫攻坚战。从2013年至2017年,我国贫困人口每年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6853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10.2%下降到2017年年底的3.1%,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让占全世界贫困人口总数3/4的人群摆脱了贫穷,从而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任俊英 单位: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