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驻村干部胜任能力分析

时间:2022-02-21 10:39:24

导语:精准扶贫驻村干部胜任能力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精准扶贫驻村干部胜任能力分析

在对我国精准扶贫学术热点的研究中,我国学术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集中于政策方针及贫困户,而对精准扶贫中的驻村干部探讨较少。以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统计驻村干部胜任能力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广安市邻水县驻村干部存在的问题,解释驻村干部胜任能力包涵内容,并提出提高精准扶贫中驻村干部胜任能力的措施,以期为我国精准扶贫工作,驻村干部的选用、管理及绩效考核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借鉴。

一、广安市邻水县驻村干部存在的问题

1.驻村工作组成员部分没有全脱产。广安市邻水县地处秦巴山区,是四川省88个贫困县之一。目前,邻水县有152个贫困村。按照驻村工作组成员选派要求,驻村工作组成员一般来源于省级、市级、县级帮扶单位。在精准扶贫对驻村工作组管理办法中,要求第一书记全脱产,驻村进行开展工作;驻村工作组成员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村协助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但实际开展工作中,因大多数驻村工作组成员原有单位工作并没有与驻村工作“脱钩”,因此,大多数驻村工作人员既要完成原单位原岗位工作,又要完成驻村工作任务,往往工作效率不高。长期问题积累,容易造成第一书记“单打独斗”工作状态,工作效率不高,整个贫困村驻村帮扶乏力。2.部分驻村工作组成员办公经费缺乏。依据现有的扶贫政策,川组通[2015]69号文件规定:“各县(市、区)在保障村级组织日常办公经费以外,应结合当地实际,按每个派驻村每年不低于0.5万的标准安排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经费,并按有关规定规范管理。”而对于驻村工作组成员交通费、误餐工作补贴等相应津贴、补贴等截至目前没有参照标准。在现有邻水驻村帮扶干部后勤保障政策执行中,省级帮扶单位下派驻村干部原省属单位均出台了相应补充文件,按第一书记生活保障的相关文件参照执行。而县级帮扶单位对本单位派出驻村干部大部分按照本单位下乡补贴进行补助。贫困村地处偏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村驻村工作任务重,工作繁琐,驻村工作组成员的办公经费问题现在也成了诸多问题的焦点。3.派人单位、乡镇干部、村干部对驻村干部工作认识不到位。贫困村帮扶单位作为驻村干部派出单位,应为驻村干部提供后勤保障、工作经费保障等强有力的“后盾”保障,但仍有部分单位将驻村帮扶当作任务,按指标完成,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乡镇干部对辖区内驻村干部不主动谈心谈话、积极分配交流扶贫工作,甚至将自己原有“分区域包片”任务让驻村干部去逐一落实,未明确工作职责,未明确责任主体,未划分工作职责范围,混淆了乡镇干部和驻村干部之间的责任和职责。村干部,特别是贫困村村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着力于向驻村干部要资金、要项目,而忽略了驻村干部驻村帮扶的实质意义在于找到贫困村的“穷根”,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变“输血”为“造血”的目的和任务。4.部分驻村干部职业素养良莠不齐。在基层农村驻村工作中,仍有部分驻村干部存在“虎头蛇尾”现象。因为驻村干部驻村工作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原帮扶单位选派驻村干部时,该部分驻村干部以前没有农村工作和生活经历,对基层农村工作思想上认识不充分。因而在驻村工作中,该部分驻村干部一旦遇到农村宗族纠纷、黑恶势力、邻里纠纷等棘手的农村工作实际问题,难免手足无措,难免退缩。5.驻村干部农村工作经验缺乏。贫困村驻村干部的选派,均由原派出单位从自己职工中挑选业务骨干参与。但大多数业务骨干虽然是本行业、本单位的业务骨干,但对于复杂的农村基层工作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

二、驻村干部胜任能力包含内容

1.良好的沟通能力。在驻村工作中,驻村干部是农民纠纷的“调解员”、党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员”、农民夜校“教师”、基层党建“监督员”、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师”、贫困村“四好村”建设的“志愿者”等。影响驻村干部工作中沟通发生偏差的因素很多,如被沟通者的身份和学历、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时机的选择、沟通地点的选择、肢体语言的选择、沟通媒介选择等。驻村干部良好的沟通能力需要驻村干部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体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悉心倾听能力等综合素养。2.坚定的政治素养。驻村干部政治素养包括政治立场、政治价值观、政治道德、政治法律观念、理想信念等,驻村干部在农村服务农民,是党和国家政府的执行者,是党和农民联系的纽带。驻村干部应忠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路线;积极学习系列讲话精神,用马克斯主义世界观来约束自己、检查自己、纠正自己。3.超越的执行能力。驻村干部执行能力是指在已定的国家方针、政策下,驻村干部如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的资源,制定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和决议,项目落实到每个贫困村,政策落地到每位贫困户。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证明,国家的精准扶贫的政策再好,也需要大量的驻村干部去执行。因此,在好的国家政策下,没有驻村干部去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也是没有用的。精准扶贫工作中,驻村干部执行力不是机械执行国家政策,墨守成规,而是在落实政策中,发挥驻村干部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性,大胆开拓。4.勇于担当的勇气。驻村干部担当精神既需要驻村干部有能力担当,也需要驻村干部具有担当的勇气。于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的标准:“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5.甘于奉献的精神。以四川为例,精准扶贫中,四川贫困县共同特征为地理条件恶劣、气候恶劣、交通不方便、村民文化水平低,驻村干部大多抛弃自己现有优越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到国家扶贫最需要的一线农村坚守自己的岗位,这需要驻村干部具有甘于奉献、勇于吃苦的精神。

三、提升驻村干部胜任能力的措施

1.搭建良好的交流培训平台。在驻村干部的驻村组织管理部门,如县委组织部、县直工委,可通过建立工作微信、QQ群,分管领导采用谈心谈话等丰富的形式与驻村干部进行沟通,变以往垂直向下单一的沟通模式,为多渠道、多媒介、全方位的双向沟通模式,全方位了解驻村干部工作状况和思想动态。在协助驻村干部解决问题的同时,应增强驻村干部凝聚力、执行力。通过驻村干部乡镇、县、市、省级培训班,参观精准扶贫示范点形式,建立驻村干部培训平台,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模式,打破地域、时间的限制,为驻村干部能力提升提供上升空间。2.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坚持科学的用人观、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廉洁自律的好干部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让不作为、不履职尽职的干部没有前途。精准扶贫是我国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数据可以追溯,建立正确的容错、纠错机制,将上级多次严厉禁止还依然我行我素的错误行为与精准扶贫中因试探性尝试、缺乏经验可循、外因不确定性造成的非人为过错、损失进行区分开来,让敢于担当、奋勇创新开拓的驻村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带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3.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在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中,应建立长效的驻村干部用人激励机制。一方面应树立先锋模范,实现榜样的激励作用,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宣传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激发驻村干部在工作中的上进心和荣誉意识,同时对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消极驻村工作状态予以惩戒,狠抓严抓驻村工作中的反面例子,并且发现一例就处置一例,引以为戒。另一方面,严格制定驻村干部量化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激励考核制度,多角度、全覆盖、全方位对驻村干部工作进行考核。实行自查自改、定期随访、对发现问题建立定期“回头看”、建立问题台账制等常态化工作机制。

作者:李志勤 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