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优化
时间:2022-12-24 03:37:29
导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优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失衡的危险。必须从加大硬件、软件投入,建设平台,占领主阵地;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建立和完善一支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等四个方面入手,优化生态环境,协调生态系统内外部因素,维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进而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行。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优化;生态平衡
教育生态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有效运作的前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外部因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导致整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积极应对,采取有力措施,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维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进而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行,成为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线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特点
教育生态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在生态学中,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其核心概念。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交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互相依存的一个整体。这种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作用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有效运行的前提是生态平衡,一旦失去平衡,不但影响系统运行,甚至整个系统有被破坏的危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是指一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1]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主要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运行高效,功能优异及与环境的良好协同,表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稳定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因素之间能量交换、相互作用的动态稳定。当来自环境方面一定量的物质、能量或信息输入,就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不稳定,生态系统就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现状,迅速协调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调节,以达到新的平衡,以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保证生态系统的持续高效运行。
二、“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和各类门户网站转型加快、自媒体不断涌现、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9.1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占97.5%,规模达7.53亿。[2]年龄在20-29岁的网民最多,而学生的占比最高。手机和网络成为高校学生获取各类信息、与社会沟通、丰富情感的首选工具。同时,“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信息的大众性。就是信息的来源非常的丰富,人人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或其他一些相似的软件,随时随地或者转发一些别人在网上的,诸如图片、文本、语音或视频等信息,因此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手里拿着麦克风,别人可以评论、转发等等,信息量成几何倍数增长,而各种信息泥沙俱下,无法甄别真假与好坏;2.信息传播的瞬间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接入互联网,制造、传播和接受各种信息,大量信息可以瞬间就被传播出去,信息的更新速度也极快。3.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者和参与者,因为每个人都可以随时接收别人发的信息,也可以随时发表个人对社会的态度、意见和看法,随时关注别人发表的信息,也可以加上个人的点评。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扑面而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获取的方式多种多样,方便快捷,这些特点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受到了深刻影响。首先,泥沙混杂的各种信息对于涉世未深,三观还远未发展成熟的在校大学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在互联网到来之前,学生们接触的大量信息主要来源于教育者的灌输和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内容经过层层把关,不恰当、不正确的信息已被过滤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加强,互联网各种不合法、不健康的信息进入高校大学生的视野。其次,“互联网+”时代,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而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踏上社会,极易被现代社会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所影响。再次,复杂多变的环境增加了大学生的选择难度,而绝大多数学生正处于三观发展定型的关键时刻,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如果我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敏锐度不高,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就会大大降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二)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形成了挑战。由于“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渠道多种多样,因此有时会出现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和信息量超过教师的情况,甚至学生和教师可能会持不同的观点。这个时候,有的学生会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教师及教科书中的观点缺乏说服力,不能令人信服。从而使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生了变化,丧失了教育信息控制的优势地位,思想政治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大大下降,教学成果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有的思想政治教师面对“互联网+”的复杂形势,缺乏应对策略和手段,甚至都不知道如何能够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导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大打折扣。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措施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些内外部因素显著的变化,影响了整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积极应对,采取有力措施,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维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进而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高效运行。(一)领导重视,加大硬件、软件投入,建设平台,净化环境,占领主阵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校党政领导和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正视这种社会发展潮流,迎接挑战。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要求,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政治意识,加大硬件、软件投入,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络平台,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方式,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二)依赖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知识和价值观念的熏陶。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应对现实环境变化,努力掌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将纯理论术语与现实生活话语相结合,实现由纯抽象理论学习转向直面实际生活问题[3]学校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依赖互联网技术,积极构建教学微平台,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等相关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转化成微视频、微电影、漫画等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他们养成经常浏览微平台的习惯,自愿吸收教育内容。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微电影摄影比赛、微直播进学生社区、微访谈、微论坛等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这些活动中,利用这些载体的快速传播能力和辐射力,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提高对大学生的感召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4](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讲授,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如达不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的有机结合,也做不到课堂、生活、社会等多维教学的有机统一,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点,从传统的课堂延伸到学校与教室之外,实现了场域的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是学生辅导员,可以是其他专业课老师,也可以是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后勤职工,高校的育人工作不仅仅局限在教学领域,还可以拓展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各个方面,最终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全员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教材,可以拓展到古今中外的一切事件,特别是在网络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热点事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校工作人员可以和学生平等对话,做好引导,潜移默化;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由原先的课堂教学实现,转变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所有时间,实现时间上的拓展等等,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四)必须具有一支高效的、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互联网+”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时代的要求,必须具有一支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还要能够熟练进行现代互联网操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能够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特殊规律,熟悉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启发式教学,真正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支队伍面临的教育对象、教育方式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要及时学习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网络技术素养。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大量涌现,在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熟练运用这些互联网技术。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有赖于各级领导重视,培训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作为一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努力,完善自我,成为一名合格的、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综合平衡、运行高效,功能优异及与环境的良好协同,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稳定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因素之间能量交换、相互作用的动态稳定。当来自环境方面一定量的物质、能量或信息输入或者变化,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影响其正常运行,必须采取措施,优化其生态环境,优化运作方式,保持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稳定,方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邱柏生.全面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系统[J].上海教育,2008年第二期.
[2]第四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人民日报,2018-02-01.
[3]张国启,孙禄.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年6期.
[4]柏龙彪.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模式创新发展探微[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5月.
作者:温春林 单位:常州工学院
- 上一篇: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下一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