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

时间:2022-03-15 03:11:37

导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属性和价值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只是一门知识教育课程,更重要的是一门信仰教育课程。其知识教育属性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自己的科学研究对象和科学体系,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它的学科基础。其信仰教育属性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进而构筑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它集中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个体性功能和社会公共性功能上。为此,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停留于知识教育层面,要由信仰教育统一知识教育。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教育;信仰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充分彰显了我国大学教育的本质特征。“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明显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视知识教育,轻视信仰教育”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属性和价值属性的关系。

一、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确立

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既是知识教育又是信仰教育,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知识属性和价值属性的双重规定,这是由人存在的实践性所决定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实践的存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说马克思是把人的自由特性规定为人的终极价值,但是马克思并不把人的自由特性以及由此而规定的人的终极价值理解为既定的或者先验的,而是强调它的生成性,把它理解为一个历史过程,即实践活动过程。而人的实践具有特殊的结构:一方面,实践作为主体的生命创造活动不仅指向客观的外部世界,也指向主体的内部世界;不仅受人的外在世界的规定,也受主体的内部世界的规定;不仅关注外部的存在者,也关注内部的存在自身,即意义世界。指向外部世界的探求和受外部世界的制约,这是自在的,属于知识世界;指向内部世界的欲求和内部世界的观照,这是自为的,属于精神世界,即终极关怀范畴。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既是群体性的又是个体性的,因此,人的实践既要符合社会公共理性,又要符合个体价值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它的合法性、客观性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赋予,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性知识总结,要求当代大学生掌握这种最新理论成果,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服务;同时又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同时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实践和人的活动的特性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知识属性和价值属性。也正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知识属性和价值属性的双重特点,才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天然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从政治社会化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价值教育、德性教育,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和意义。它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的双重职能:一是向青年学生传播特定社会理性知识,提高学生的价值认同能力,科学地认识事物,即知识教育;二是培育学生的德性,引导学生追求一切美的、善的、神圣的价值,培养能独立思考、有创造性、有信仰并且能够付诸行动的人,即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职能是有机统一的,没有知识教育,信仰教育也就成为一种没有灵性的教条和说教;没有信仰教育,知识教育对于人来说,就不是人的本质生成和全面发展的资源,而仅仅是一种谋生工具。这种谋生的技巧教育训练跟动物训练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正如美国基础教育委员会在他们颁布的委员会纲领中所指出的那样:学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供道德判断的环境,如果缺乏这种环境,教育则仅仅是一种动物式的训练”。[1]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属性和价值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规定,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的统一体。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是一门学科,这是由它的知识属性所决定的。学科建设问题,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重视和研究显得还不够,总是习惯用政治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在评判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本质问题始终没能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加以探讨和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是科学的。教学内容是否科学这是任何一门学科得以成立的必然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科学性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百多年来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的科学性。这个科学性按照列宁所说,是因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马克思“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掌握以往的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而证实了这个结论”。[2]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先进思想文化、在深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世界普遍性,因为它“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3]当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不只是在于它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而是在于它开创性地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4]唯物史观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这个认识工具属于无产阶级,也属于整个人类。[5]正是因为这种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在创立以后不到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它就“在世界的一切文明语言中都找到了拥护者”。[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否真正为广大青年学生所真心喜欢、真心受益,关键在于这一教育内容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彻底的现实说服力和理论解释力,是否能够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从实际上看,一些学生确实真心喜欢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课堂,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而自信传授,更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而真诚笃信,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答当代大学生最为困惑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大学生思想困惑。同时,他们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深信不疑,努力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和价值观,用真诚的信仰去感知和引导青年学生。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自己的科学研究对象。任何一门知识要上升为一门学科,必须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这是学科得以成立的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对象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学说,它反映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可以分成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去分别研究,然而它更应该从整体进行研究,因为这三个部分在马克思那里不是分割的,而是一体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只有一个学说,没有三个部分的对立。这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从整体上进行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对我们来说,它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集成,它全面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进程。不仅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还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遵循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的发展规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亦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不断结合历史进程和现实变化,切实反映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规律。离开这个总体性研究对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成为荒言诞语,就会成为应景之“学”,而且也会偏离正确的政治轨道,丧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育人功能。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严密的学科体系。一门知识能否成为一门学科,不仅要看它有没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是否合理科学,我们还要看它有没有自己的严密的学科体系,因为严密的学科体系是直接衡量一门学科是否成熟以及成熟程度的标志。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依托来看,它的学科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致。马克思主义是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也是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历经了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再到制度形态的转化,也演绎了从西方社会到东方社会、再到全世界的传播过程,致使人类社会和人类思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是,这里有个概念需要厘清,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不是一回事,因为经典作家创立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而出发的,是为了推翻资本主义社会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全人类解放,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学科体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体系之间要有个转化过程。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学科体系至少有两个维度:从纵向演绎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为一个科学体系,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从西方到东方,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再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民族、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鲜明时代特征;从横向拓展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除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部分外,还覆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我们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严密的完整体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纳入逻辑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级学科体系建设的重点。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问题,重点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国际视野等问题上,遵循逻辑统一于历史的方法,加大研究力度,把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时代成果纳入一级学科理论体系中,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知识属性和信仰属性的统一。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我们应该重点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充分彰显武装当代青年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教育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知识学科课程,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科体系课程,它具有特殊性,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强烈的规范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笼统上属于理论课,但它却不是一般专业理论课,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构筑和引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信仰教育课程。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以改造世界为使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它完成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要为具体的现实社会和现实个人服务。为具体的现实社会服务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公共性功能;为具体的现实个人服务就是促进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培育“四有”新人,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个体性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有社会公共性功能和社会个体性功能之分,其原因在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未来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以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的。而一个人能不能为现实的社会和现实的个人服务,首先不是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知识,而是决定于他有没有这个服务的信仰。一个没有可以用来服务的知识但是拥有愿意服务的信仰的人,他可以发愤图强,从头学习,掌握知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但是,一个没有愿意服务的信仰但是却拥有可以用来服务的知识的人,他绝对不可能真心实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服务,更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和“能”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用人标准的一个考量和博弈。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课程,虽然每一种课程都有自己特殊的教育功能,即使是专业课,它也有一定的信仰教育功能(一种对知识的信仰,尽管这种信仰已经给当前社会带来一定的科学理性霸权),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是以人自身为价值取向的,它捍卫的是人的意义世界而不是人的对象化世界。在科学技术理性日益强大的时代,人的意义世界越来越被边缘化。在此情景下,如何重构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卫护人的意义世界,就成为一个深远的社会问题。对于无宗教信仰的国度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教育正是接应这种意义世界来临的路径,旨在把马克思主义信念根植于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从政治社会化角度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顺理成章地成为担负马克思主义社会化的最佳手段而具有了特殊的教育功能。正是在这个特殊性意义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三大组成部分中高度定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仰教育作用,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其他课程也具有育人功能。也就是说,《意见》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高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肯定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理性力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只是在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主导作用中科学界定和区分了各种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有信仰教育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本上属于信仰教育范畴,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并不是最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养成马克思主义信念,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践行。这个养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信相互联动的完整过程,对个体心灵的冲击震撼要比一般的知识课程学习更为复杂。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学说,但更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因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8]既然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精神武器,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践行就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一种价值取向的养成过程和生活态度的培育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处理问题,不断提升个体自身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和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精神力量,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方式,把马克思主义信念生活化。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遵循人的思想与行为规律,通过课堂教学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是由意识形态的社会主导地位所决定的,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9]而一个人的某种精神力量的获得虽然与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掌握有关,但是后者的掌握并不能意味着前者的生成,相比后者,前者是一个更为复杂、更为精准、更为艰巨的价值抉择与价值评判过程,而不只是一个事实判断过程那么简单明了。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的的关系辨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属性,但是这两个属性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独立过程,更不是二择其一的权衡过程,而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首先,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前提。如同我们认识事物总是从概念开始一样,信仰教育也总是从知识教育开始的,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的概念形态阶段,也就是说,我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信仰。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信仰本身就是一种知识。信仰虽然感觉无法触摸,但是信仰在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以知识的形式告诉这个人关于信仰的某种要注意的问题或事项。比如,一个刚接受宗教的人在进入教堂时,神职人员会告诉这个人要怎么做才是虔诚的、恭敬的,怎么做是不妥当的、不合适的,然后这个人按照这些交代的注意事项小心翼翼地做下去。这些预先交代的注意事项就是一种关于信仰的知识,掌握了这个知识,就慢慢了解了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更是如此,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指导时,首先我们得了解马克思主义信念这种知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知识形态的信仰是怎么进入人的世界的。另一方面,知识本身就是一种信念。在纽曼看来,知识即目的,而知识的种类很多,可以分成人的知识、神的知识、实用知识和理智知识,也可以分成有用知识和自由知识。不管是主观知识还是客观知识,知识之所以能成为一种信念,是因为知识本身已经得到辩护并确认为真。这种辩护与自己的论证和知识的可推导有关。“如果你能够从某些自明的、不可更改的、或者对感觉是明显的命题中把某些命题推导出来,那么那些命题对你来说也是确定的。”[10]也就是说,信仰的地位与知识的强度有关,知识的确定性越强,那么对这种知识的信仰地位就越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将马克思主义信念以知识的形态传授给学生,这种知识传授的逻辑力量越强大,论证越严谨,那么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就越快,认同度就越高。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理直气壮地突出马克思主义信念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增强知识教育的科学力量和真理力量。其次,信仰教育是知识教育的保证和目的。虽然知识教育可以生成信仰,但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本身无法取代信仰教育,因为单纯的知识教育本身并不是整个信仰生成过程的起点,更不是终点。首先,纯粹的知识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具有人之为人的确定性,而不只是掌握一种社会求生技能。亦即信仰教育是知识教育的目的。尽管知识是一种确定性,但是这种确定性不是人的确定性,而是关于事物的确定性,是对物的外在把握而不是对人的内在把握。人不仅要获得外在事物的确定性,以把自己和事物区别开来,获得主体地位,同时人更应该把握自身的确定性,把自身和周遭事物统一起来,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秩序而得以安顿。而人自身的确定性是不能靠外在的物性知识来把握的,只能来自人自身的从外到内、由物及人的理解、认同和选择,这就是信仰生成的路径和过程。其次,知识教育虽然是信仰教育的前提和发生学路径,知识的强度可能关系到信仰的程度,但是知识的确定性与信仰的确定性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先后逻辑关系,而是互为前提的。也就是说,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前提,但是知识教育本身也是需要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来自于信仰。因为信仰的确定性不仅与知识的确定性有关,还与当时的境况有关,与一个人对知识确定性的重视程度有关。比如,打赌就可以测量我们对一个命题的信念的强度,如果赌注不高,我们可能会接受任何让步;如果赌注很高,我们可能根本不会接受打赌;如果这个赌注不能逃避,而且关系到好朋友的生命,那么对于任何微不足道的命题,我们都会保证“绝对确定性”,没有任何疑虑。“‘绝对确定性’是一个限定的概念,经验的或主观的‘确定性’不仅依赖于信念的程度和证据,而且依赖于境况——依赖于存亡攸关的事件的重要性。”[11]也就是说,对某个知识的确定性,本身并不需要与知识本身的强度有关,而是与当时的境况或者存亡攸关的事件的重要性有关。知识教育并不能必然带来一个人对命题的信仰,但是对这个命题的重视程度却可以直接导致这个人追求知识的确定性、绝对性。信仰就是这样成了知识教育的前提或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更不是一门专业课程,而是一种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的信仰教育课程。它的设置目的并不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认知理解进而主动选择来生成科学的精神世界,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坚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教育具有显著的区别,即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功能是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教育、信仰教育,而不是一般的专业知识教育或社会技能教育,因为信仰教育属于人的领域、纯粹的知识教育属于物的领域,而人永远是高于物的,人不仅是万物的尺度,而且也是人的尺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要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仰教育、价值教育本质,充分体现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育人功能。对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有高度的认识,并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指导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高校中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越是深化改革开放,越是全面加强依法治国,越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当前重要的是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素养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内在关系,把知识教育提升到信仰教育的高度上来,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胡沫 周敏 张加明 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7.

[2][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299.

[4][5]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31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7][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9,98.

[10][美]阿尔文•普兰丁格.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2.

[11][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90.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