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09-09 08:16:53

导语: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一、党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

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理论,是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发展建设国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产物。90多年来,党的重要领导人曾对其进行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概括。群众路线的概念是1928—1929年间最早提出的。1929年,起草的《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会议决议》中,第一次概括了群众路线,提出要在党的军事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观点。这使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形态。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的观点,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1980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还多次提出: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是党顺利地完成改革开放以及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邓小平把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看作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执政的基础和保障,创新了这一理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1989年,在《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中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上进一步提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把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地位提升到了新高度。在2006年庆祝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提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这把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提升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战略地位,实现了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提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2013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两年以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彰显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理论的影响力,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了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理论。

二、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

建党以来,在理论的指导下,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实践,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宝贵经验。第一,高度重视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实践的基础。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高度重视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伟大实践,使之贯穿于工作全过程。第二,与时俱进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实践的动力。我们党根据时代的变迁,人民群众所处的历史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能够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展新途径,使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在革命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紧紧依靠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在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依然坚持这个优良传统,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第三,注重创新是党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实践的要求。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不断创新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内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方法,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建党初期,党开办了工农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工农人才,为北伐革命胜利作出了贡献。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坚持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建立后,党不断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调整方针政策,把精力集中到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上,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前进。第四,完善制度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实践的保障。党不断建立健全关于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从政府转变职能到对干部作风的要求,都出台了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如《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等,确保群众工作接地气、落到实处。

三、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

当前,国际社会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干部脱离群众和群众诉求难以满足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第一,群众阶层分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职业结构单一,群众工作容易做。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社会结构进行了深刻调整,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十多个阶层的群众主体。这些群众主体由于贫富分化、价值观念各异,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为此,给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困难。第二,群众诉求多元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多元化态势。有学者指出,目前,群众主要有六方面诉求:追求品位更高的经济利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诉求;对强化民主和法制的诉求;对公共教育、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需求;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注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按照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还难以满足这些群众利益诉求。第三,群众工作方法陈旧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社会上各种思潮和观念互相交融和冲突,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群众尚未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群体性事件激增。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多样化和高级化的现实,这要求群众工作的模式要不断创新。第四,干部脱离群众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漠,尤其是“四风”和不落实问题比较突出,偏离了坚持群众路线的正确轨道。干部脱离群众,不仅使党的群众路线得不到贯彻落实,而且会严重损坏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动摇党的统治基础。

四、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对策

第一,理念创新。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解决好干部的思想理念问题,增强干部的宗旨观念和服务精神。近年来,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在有些干部身上走形变味了。这些干部把自己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凡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无论牺牲多少群众利益都去做,无视群众的诉求。为此,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转变领导干部为主体的思想,要以群众为本,把群众的需求放在主要位置,重塑干部的公仆本色。第二,方式创新。近年来,党从对社会直接的行政控制,对经济资源的直接配置方式,正向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领导方式转变。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国际上没有成熟的可借鉴经验,党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还尚未建立起科学的领导方式。为此,推进党的领导方式创新,打破不利于群众发挥民主作用的体制机制,兼顾不同群众的利益关切,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格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起公平、正义、法制化的社会秩序,是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保障。第三,服务创新。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其核心工作任务是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而言,就是对群众的诸多合理诉求要及时进行回应和圆满解决,使群众真心支持和拥护党的政策。近年来,党一直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党组织,使各级政府和党的各级组织能够维护和发展群众的根本利益。目前,建立服务型党政组织和机构,不仅要增强服务群众的主动性,不搞形象工作和面子工程,切实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而且要与群众打成一片,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准则,使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第四,制度创新。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制度约束是关键。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坚持群众路线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群众工作制度,并使之落地生根,使党的统治基础不断得到巩固。目前,各级党政组织应在党的群众工作制度基础上,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建立更为切实可行的服务群众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而且要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指标,为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口号安上监控器,保证群众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第五,方法创新。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要从密切联系群众,宣传教育群众,动员组织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矛盾纠纷化解的方法上加以创新。群众的诉求和利益要求都比较直接、具体。为此,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要以人为本,使群众工作见物见人,不能空对空。一般而言,工作中要告知群众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者和时间节点,不能敷衍了事。

作者:刘亚丽 单位: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