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研究
时间:2022-05-30 03:33:39
导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在社会上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也可以体现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上个世纪开展的学雷锋活动,现阶段进行的全国道德模范评比活动、助人为乐基金、党内进行的教育活动(“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教育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媒体传播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式出发考察媒体,媒体是影响最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最为广泛的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与媒体的影响力是相应的)等,这些活动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属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显著体现,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宏观思维中。这是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所具有的和需要遵循的。全党全国全军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认识到决策,再到实施和总结,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离开社会性,无法真正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作为领导部门和领导者,更需要从社会角度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定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思维。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要素影响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多要素共同组成和共同参与的系统及活动,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要素或特性。社会的发展阶段、社会的状况、社会结构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和决策所要考虑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市场经济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与社会发展阶段及其社会状况相联系。从对象的尺度来区分,思想政治教育有三类基本形式,即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组织思想教育活动或组织范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社会范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此相应,可以区分为微观思想政治教育、中观思想政治教育和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它们有共同的本性,共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共同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是:它们都是影响人的思想的活动,而所影响的方式、范围(尺度)、调用资源和目的有差异。比较而言,中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微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有社会的因素在其中起作用,但是与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相对弱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关系中。张耀灿教授认为:“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既要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研究如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促进社会精神风貌的发展进步,如何开发、利用、整合各种育人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2](P31)
这里所说的“党的中心工作”、“社会精神风貌”、“学校、家庭、社会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等属于社会要素,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至于处理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关系、处理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以及单位内部党政工团合力育人的关系,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关系,也是社会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体现。这方面若离开社会关系的分析,不可能真正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能领导和组织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说,这个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须立足于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关系,运用社会关系知识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关系知识,处理社会关系,才能真正把握和开展好这个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直接体现,也是直接要求。没有社会概念和社会关系的参与,不可能有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传统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教化),是在传统社会关系中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而在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现代社会关系中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两种社会必然提供不一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关系。沈壮海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画面现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提供启发。沈壮海认为:“就本质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即一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维护与发展的特殊政治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为丰富的存在形态和复杂的运行体系。它与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诞生共寓一体,又于人类各种类型的政治形态之中无处不在;它与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贴合,又与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制度性、运动性实现相为一体;……”[2(]P75)可见,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事实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更为清晰。宏观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实际上就是社会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整体出发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微观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社会性体现于较为隐蔽的层次,或者说具有内部性存在的特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掌握的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之间的矛盾。”[3(]P108)
这里的社会,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也是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这里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有着社会性。广而言之,无论哪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表达,都有社会性,反映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规定,也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的联系。我们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活动”[4](P5),不只是因为依据马克思的实践观,更是直接地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社会关系中的活动,需要依托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然,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现实中往往并不那么明显地具有社会性,而是相对独立的开展某种活动,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施似乎远离了社会大背景,特别离开了作为全社会的监管者的执政党和政府的直接力量。在这种视域中,各个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自己的自主性,甚至“为所欲为”或“自由创造”,有时候遇到明显离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原则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者无可奈何。这一方面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或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微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社会性具有隐蔽性和曲折性,社会性的关键因素并不那么直接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整体而言,这时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是子系统)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说明:大一统或总体性社会中,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力因素对全党全国思想政治教育是直接领导的,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大一统的特点;而在现代化条件下,执政党中央和政府与各级各类组织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中间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同样具有这种特点。事实上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包括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制约,而人们不重视或看不清这些“关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党政机关处于从属的地位,未能将它们提上应有的位置进行认识和探索,这些“关系”被搁置了。这种“搁置”不仅在知识领域被放在一边,而且在实践领域也被放在一边,其结果就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思想政治教育弱化或退步便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也应当包括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社会性,那么,社会也应当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这是事物辩证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所指明的,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相通性或互通性的必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与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或关联性的基本属性。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介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中介属性,它是通过社会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二者联系起来的中介和桥梁。在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中介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不只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的二者,为二者所共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与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命题主要是从社会角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出发,是从社会分化出来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社会实践大类分离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并没有完全消除,是通过社会性继续联系起来。这不仅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而且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在社会,即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社会、根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来自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离开社会,只是相对独立,而不是完全离开。这种状况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有充分的体现,也是多样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具有普遍的意义和功能,并不仅仅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属性应都具有社会性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好与坏,根源在社会。
这时所指的社会,是指社会的大环境。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力量。说到底,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母体”。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有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社会的影响,具有社会的因素,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社会的作用。社会的功能都会通过社会性通道或纽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社会的作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指的是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是《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社会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功能”[5(]P41)所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离开社会独立自成门户,但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会消失,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是指与社会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那里有它所附带的功能,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专门化的那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就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的区别与联系。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纽带。只要社会存在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甚至说只要人存在,这种特性就不会消失,而且它们的功能也不会消失,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会改变形式,也会改变内容,改变二者之间的关系。例如,现阶段互联网的惊人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提供了新形式新特点,要求我们有新认识新把握。显然,“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的体现,指的是“全社会”都有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全社会都要做思想政治教育,全社会各个方面都应当从各自的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这一观点由首次提出,但从时期到今天,在内容、形式和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的情况下,需要创新“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6(]P68-74)。总体而言,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起源,也是永远的根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践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建设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论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受制于社会,而且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特有力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发展特别艰难,另一方面,社会转型特别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在各个方面提供思想的引导(思想引导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导只是其中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思维将为此提供科学的知识和理念。不过,现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缺乏自觉。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从知识方面看,人们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人们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必要性。因为,人们看不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部分,是社会的一部分,从而也是各个单位的一部分,这种一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具有强制性。思想政治教育做得好,既有利于人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得不好,不仅不利于人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这里的社会,既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也是各种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甚至是具体社会群体及其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各单位把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看成各个单位自己的事情,不能联系社会来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自觉和有效地利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组织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存量,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增量,后者是社会变化带来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或者说是社会变动中形成或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就社会变动来说,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多种可能,既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
社会发展一般而言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也可能带来思想政治教育困难,有些东西甚至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现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可以说明这种情况。财富增加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但奋斗精神反而降低,这是社会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反向功能。还比如,一些青年才俊不如以前有热情加入公益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类队伍,人们普遍希望投入于经济相关的职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有些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事,是中共党组织及党务工作者的事。有些单位只是消费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能自觉组织和开展自己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些机构(包括党政机构)、企业(特别私人企业和私营企业)、社会组织也缺乏这方面认识。那些外资企业重视文化企业,但不关心有助于培养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企业文化活动,他们会利用中国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为他们自己的利益服务。第二,从实际工作方面看,人们尚未自觉地联系社会性开展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造成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碎片化以及表面化、孤独性等现象,失去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在实践方面,全党还未能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观或全局观,看不到各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局的一部分。从社会总系统而言,单位是社会的一部分。同样,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得好不好,促进或消极影响全局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领导方面而言,许多上级领导得对此也缺乏自觉。例如,上级对各地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有明确要求,甚至有指标考核,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笼统地提出要求,缺乏必要的研讨、指导和要求。对相当多的单位和相当多的领导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不在其视野中。甚至一些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及其领导者,他们理当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最强烈、最强调的群体,但他们也缺乏应有的认识。相当多的大学领导人,轻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反感,就是这种认识的反映。总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尚未形成,有待建设。
四、比较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知识创造出发,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理念,全社会合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这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习惯的基本逻辑。就是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的认识及相应的实践,知识不足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或者说是一个关节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缺乏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的关键环节。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认识,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自己的立场和方法论。现有的认识及其成果,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知识论出发,从辩证法角度出发,从借鉴其他学科知识出发,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独立性和清晰度。从所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知识来看,还处于知识不清晰和知识不足的状态。从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阐述很多,但大量的文献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外部化状态,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运用的范式主要是哲学范畴。这些知识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所特有,而是社会普遍意义的原理。例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统治阶级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被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3](P121)等,这些观点本身是正确的,但尚未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层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的角度看,它从整体上或指导思想层面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但仍然未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进路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知识生产也是一个重要领域,有待展开。知识生产的途径和方式很多,限于篇幅,这里主要就比较的方式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及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以求得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知识有所启迪,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从认识方法看,大尺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看清楚。例如,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国际比较、历史比较、学科比较和社会比较中,容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因素,是指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此时,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维就是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甚至简要来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思维。
从国际来看,各国都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但各国有自己的特色。这里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性,这是进行比较的基本尺度和依据。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政治观念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最高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国家意识(或国家精神)、爱国主义(或爱国精神)的思想观念教育。较低层次的是人的基本精神生活(精神信仰)和日常生活领域的思想观念教育。我们将此都称为政治观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由此而来。[7(]P18-23)显然,世界各国都有这方面的教育,这方面的教育发展阶段和特色各有区别,但都具有社会性或各国的全社会性。欧洲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文性特色,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系统整体性特色,以色列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民族性特色,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杂和性特色。从历史比较来看,人类各个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与经济生产力发展阶段相联系。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农业社会阶段具有群体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工业社会阶段具有工业性、技术性、知识性和人性化的特点,信息社会阶段已经具有明显的知识性、网络性和全球化的特点。三个历史阶段相互影响,具有传承关联,总趋势是开放性和现代性。这里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明显特色。
从学科比较来看,各个学科都是思想的载体,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是学科是人的学科的体现,也是学科具有社会性和人性的体现。从各种学科中都可以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或思想政治教育性,即对人的思想的影响功能。同时,各个学科对人性及人的思想的分析又有各自的立场和成果。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在学科中的体现。所谓社会比较,指的是我们从全社会角度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从我们所处的家庭、单位、行业看,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在家庭日常所交往、谈论和决策的事情中,受到社会这个外部的影响比较明显。尽管家庭对家庭成员的教育是一个家庭的事务,但如何教育和教育目标是什么,受到社会的较大影响。传统社会教育孩子适应传统社会的生活,现代社会教育孩子要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我的父辈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读书,主要是为了识字,会认字、会写诉状等,也很少有人想到做官。今天的孩子读书,直接的目标就是上大学,找个好工作。这种不同的社会目标渗透着对孩子开展的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这是社会(内在的社会属性核心是主流政治思想)对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影响,实际上也是一种“规训”,是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性体现。以上所见,是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规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思维所指明的基本原理。(本文来自于《理论前沿》杂志。《理论前沿》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孙其昂工作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意识分析
- 下一篇: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3篇
精品范文
7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