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
时间:2022-05-27 11:12:00
导语: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个人博客、政府微博、社交网站也层出不穷。博客、网络论坛日益成为网民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扮演着社会舆论放大器的角色。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曾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1]胡总书记对加强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准确把握新媒体的实质是新媒体环境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
新媒体在现阶段主要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以互联网、手机等为载体的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相对于报纸和书刊等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其主要形式有搜索引擎、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互联网、博客(Blog)/微博、QQ、MSN、EMAIL、论坛(BBS)、手机短信(彩信)/飞信等新媒体形式。新媒体就其实质而言只不过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的信息传播工具而已。新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其作用的发挥从根本上讲还是在于使用工具的人。新媒体的出现的确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它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它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理性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迫在眉睫,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正确认识社会舆情是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
“在拥有4亿多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获取、利用信息的方式,也推动了民众生活形态的不断演进,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不仅深刻改变了网民个人的生活形态,也持续推动着当前我国社会中各种社会群体结构、性质与特征的演变,并最终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2]在这种背景下,曾被人们称为“象牙塔”的大学也必然会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深刻影响。特别是随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大学不再被动地等待,而是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寻求“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机遇和挑战,为高校的发展创造机会。同时,高校也借助于媒体向外界进行广泛地宣传和介绍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吸引并花重金聘任高层次人才。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为推动高校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使高校与整个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高等学校作为社会大环境的一个子系统自然也受到社会舆情的影响,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受社会舆情的影响程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大得多。因此,要想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了解、不分析、不把握社会舆情是不行的。社会舆情,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群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是社会舆论的综合反映。“社会舆论,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的共同倾向性看法或意见。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其精神内核是群体意识。其现象外观是议论形态。往往以拥护或反对、赞扬或谴责的方式对某一公共问题作公开的评价。”[3]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舆情很多都是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形成并传播的带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焦点”、“热点”问题或具有明确态度的意见和言论,一般具有受关注性程度高、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新媒体知识,增强了解把握分析判断社会舆情的能力,正确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负面舆论的影响,积极接受正面、主流舆论的教育,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三、借鉴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是做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形式的优势,做到“‘古’为今用”;另一方面要研究比较国外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洋为中用”。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借口形势变了,时代不同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过时了。比如,有人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那种面对面的谈话教育方式“老土”了,而代之以网络、手机等方式。实际上,面对面的交流在任何时候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而且随着网络交流机会的增加,这种教育方式越来越成为加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情感联系的纽带。二是借口新媒体技术在国外最成熟,因此照抄照搬国外德育方式方法。事实上,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无论是在德育教育内容、方法、途径上,还是在德育目标上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拿来主义”的方法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当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盲目排外。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应该通过比较研究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借鉴适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具体来说,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各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内容、方式方法、成功经验进行客观的分析比较,积极借鉴,批判吸收。比如,有人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加强师生的媒介素养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效性[4]。尽管关于媒介素养的具体内容可以探讨,但这种意识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2006年4月9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4家网站就联合发出倡议,提倡文明上网,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网上舆论氛围,坚决抵制与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背离的不良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5]。此后大中学生也纷纷发出文明上网的倡议,这是网民普遍要求加强媒体素养的自觉反映。另一方面还要借鉴跨学科与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相关学科中吸收新鲜血液,从中寻求开展教育活动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可以从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历程、阶段性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处理和解决方法等角度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等等。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借鉴吸收国外成功的德育经验,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四、全面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环节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不能较为全面的把握和了解,就无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信息传播形式具有多样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日益进步,手机和网络的功能得以不断的开发拓展。目前,信息传播或获取的主要形式有搜索引擎、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互联网、博客(Blog)/微博/推特(Twitter)、QQ、MSN、EMAIL、网络论坛(BBS)、虚拟社区、手机短信(彩信)/飞信等等,除了可以发送文本、图片信息外,还可以发送音频、视频信息、通话、聊天,发表自己自己的观点等等。总之,各式各样的信息都可以通过新媒介进行多种方式的传送,其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正因为如此,这些新媒体也激发了大学生们的好奇心和使用欲。所以,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不能仅仅具有很强的政治理论素养,而且还要通晓这些新媒体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它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第二,信息内容具有复杂性。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从表现形式上看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文字、图片信息,还有声音、图像信息等。从信息性质上看,有合法信息和非法信息;主流信息、非主流信息;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健康信息、不良信息等。从信息体裁来说,有新闻、影视作品、文字作品、学术专著和个人言论等。从涉及内容来看,有时政信息、商业信息和工作、生活及娱乐信息等。总体来看,这些内容是十分丰富和庞杂的,要求接受者要有极强的辨别、分析能力,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做到明辨是非;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规避虚假、低俗信息的诱惑。第三,信息来源具有模糊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以网络为基础的网站、博客、BBS、QQ等信息传播途径本身具有开放性,每一个人都可以注册、登录并信息。信息编辑者和发送者可以不公开或利用假名等进行编辑发送,与此,同时网路信息更新速度特别快,这都造成信息来源无法考证。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在相关环节上也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是,由于部分运营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对购卡用户身份证明真伪的识别和上网用户实名登记管理方面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或别有用心的人持伪造的身份证件购卡或上网,并开展与其利益相关的活动,造成点对点的信息来源出现不对称,或是无法查清,遮蔽了信息源,是信息来源具有模糊性。第四,信息传播速度具有即时性。在新媒体条件下,信息的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空间和速度上的局限,在时间、内容和方式上都体现出了很强的即时性:一条信息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就会被转载几十甚至数百次;一条微博在短时间内可能就会被点击上千次。也正因为此,网络信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即时性使得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焦点,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变成透明的,如“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等等。
总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机遇和巨大挑战。只有认真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把握新媒体的实质,正确分析社会舆情,借鉴国外德育成功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规律,将新媒体有机地结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在与新媒体的互动过程当中,不断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