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时间:2022-05-25 09:56:00

导语: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抗战时期妇女思政教育及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它时刻服从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在陕西洛川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明确指出:“这一新阶段内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1]276,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随之变为:为争取抗战的胜利,积极动员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们加入到抗战队列中。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也成为动员广大妇女加入抗战队列。党在抗战时期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分为国统区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沦陷区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和边区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三部分。由于对象自身素质及所处实际环境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各有差异。本文仅探讨党在边区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意义

一、党在边区进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依据

“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拉开序幕,大批热血男儿拿起武器,投身抗战洪流。与男子相比,中国妇女,尤其是边区妇女思想保守,政治觉悟低,抗战积极性不高,党却对这个群体相当关注,并对她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依据概括如下:

(一)党对边区妇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有着清醒的判断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在1868年12月12日寄给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给予妇女很高的评价:“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2]586。受马克思妇女观的影响,其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十分重视妇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无产阶级妇女运动之母”克拉拉•蔡特金指出:“如果没有妇女参加,无产阶级就不能将自己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进行到底”[3]17。列宁在1920年2月《致女工》中说:“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就不可能得到完全的自由”[4]307。斯大林也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他曾在1934年1月26日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指出:“妇女占我国人口的半数,她们是一支劳动大军,并且她们负有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后代,即我们的将来的使命。”[4]36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十分重视妇女的作用,积极推动妇女运动向前发展。抗战爆发后,对广大妇女中蕴藏的巨大抗战潜力有着清醒的认识,在许多场合都有提及。在参加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四期女生队开学典礼时,就指出:“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占人口半数的女同胞积极参加,就不能彻底成功”[5]98。1939年7月23日,中国女子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亲自到场祝贺,并对妇女与抗战胜利的关系进行了精辟地论述:“假如中国没有占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妇女在抗战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教育子女,鼓励丈夫,教育群众,均需要通过妇女,只有妇女都动员起来,全中国人民也必然会动员起来了”[6]44,还发出“全中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的壮志豪言。由此观之,对妇女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清醒判断是党进行边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原因。

(二)妇女是受战争迫害最严重、最仇恨日本侵略者的群体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妇女所受到的伤害尤为严重。首先,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下,妇女操持家务、相夫教子,过着稳定的生活,尽管可能处于弱势地位,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她们把到丈夫的强势当作为一种幸福和依靠,也将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丈夫和儿女身上,以他们为生活重心。而日本侵略者打破了这种稳定的生活,他们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很多妇女的丈夫、儿女都死在了敌人的刺刀下,这使得她们饱受无所依靠、家破人亡的痛苦。同时,她们自身随时都会成为日军蹂躏的对象。据外国学者廷珀利所著《侵华日军暴行录》一书记载,当时南京国际委员会曾给日方递交公函69份,共提出奸淫暴行事件425起;还有很多妇女被迫沦为慰安妇。丧亲之痛与受辱之耻激起了她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覆巢之下无完卵”,她们清楚地认识到:个人命运与祖国存亡息息相连,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刻,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广大妇女的悲惨遭遇及对时局的清醒认识使她们成为最具抗战潜力的群体,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原因。

(三)边区妇女自身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其加入抗战队伍的因素

争取广大妇女加入抗战队伍对于赢得持久战的胜利有着重要意义,而边区多为地理位置偏僻的农村,农村妇女多目不识丁,思想闭塞,自身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其加入抗战队伍的因素。首先,边区妇女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封建社会构建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在广大边区依旧盛行。这种分工模式易使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处于社会的中心,妇女的经济权受到剥夺,而沦为丈夫的附庸,不得不事事顺从丈夫,这就使得她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丧失了发言权及独立人格,成为了男子的私有财产。在这种环境下,她们只能遵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伦理纲常,因此依附性极强。其次,边区妇女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边区不仅地理位置偏僻,而且文化教育落后。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中对边区教育情形作了这样的描述:“边区是一块文化教育的荒地。学校稀少,知识分子凤毛麟角,识字者极稀少。在某些县如盐池一百人中识字者有两人,再如华池等县两百人中仅有一人。平均起来,识字的人只占全人口的百分之一”[7]26。由于贫穷加之对文化的漠视,许多地方没有学校,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地方上学,上不起学,也没有时间去上学。男子如此,女子更不必说,而且女子还要受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束缚,除了少数富家女子粗略接触些《女四书》、《列女传》之类书籍,广大边区妇女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文化程度非常低。极强的人身依附性使得边区广大妇女足不出户,局限在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狭小天地里;偏低的文化程度又使得她们目不识丁,难以挣脱封建宗法的铁链,难以接受新的思想。这两个因素相互交织,导致广大妇女对政治冷漠,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关心,从而影响了她们参战的热情。这也是党必须进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因。

二、党在边区进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妇女对抗战胜利的作用非常大,帮助广大妇女克服自身问题,充分调动她们的抗战积极性,刻不容缓。因此党认真总结大革命时期及土地革命时期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并积极探索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方法,在边区进行了规模浩大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一)积极制定纲领政策,创建妇女组织

抗日战争时期,党为了保证边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制定了许多具有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并努力推动各类妇女组织的建立。

1.颁布《妇女工作大纲》等指导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根据洛川会议精神,1937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颁布了规范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宪法”——《妇女工作大纲》。这是一个对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它将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概括为“动员妇女力量参加抗战,争取抗战胜利”[5]92,并详尽地规定了妇女工作的斗争纲领和具体工作中的策略等细节。该文件还要求在开展妇女工作、争取各阶层广大妇女参加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和发动普通劳动妇女。这为抗战时期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2.建立“妇救会”等开展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妇女组织抗日战争爆发后,最大限度地挖掘妇女的抗战潜力是党的边区妇女工作的中心任务,而原苏维埃政权下的女工农妇代表会的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抗战的需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在《妇女工作大纲》的指引下,1938年3月6日,晋察冀边区成立了“妇女抗日救国会”。1938年3月8日,陕甘宁边区也宣告了“各界妇女联合会”的成立。此后,其他边区纷纷效仿,各类妇女组织数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门,加入到这些妇女组织之中。“各抗日根据地的妇女救国联合会或妇女抗敌会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农妇为主体的各阶层妇女反抗日本侵略,争取自身解放的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组织。”[8]144这些妇女组织的成立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认真推行脱盲教育和政治教育,发展女子高等教育

教育是人们摆脱蒙昧、提高思想觉悟与政治认识的重要途径。要发动边区妇女参加抗战,必须先赋予她们受教育的权利,对她们进行脱盲教育和政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她们明白事理,主动关心国家的命运,积极投身到抗战之中。

1.坚持“以妇女为本”的教学方针,采取有别于男子的教学方式在脱盲教育的过程中,党坚持“以妇女为本”的教育方针,从妇女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有别于男子的教学方式。妇女纺织识字小组是妇女脱盲运动中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它充分适应了妇女劳务繁琐、没有专门时间学习的实际情况,边纺织、边学字,使生产和识字两不误,因而受到妇女学员的推崇。以小学生为教员的“小先生制”是妇女教育过程中的创举,它很好地适应了受传统观念影响而不愿与男子同室学习的妇女的需求。将妇幼保健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是妇女脱盲教育与男子脱盲教育在内容上的最大不同。这些灵活多样的妇女教育形式与内容不仅保证了脱盲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赢得了边区广大妇女对边区政府的好感。另外,将政治教育蕴含在脱盲教育的过程中,识字班的教材多以抗战英雄故事、劳动模范事迹及革命道理为主要内容,这就将党的抗战主张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广大妇女。

2.发展女子高等教育,注意对妇女干部的培养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注意对边区广大妇女进行脱盲教育,还大力发展女子高等教育。为了培养专门的妇女工作者,在边区多所干部学校的学员中招收了相当数量的女学员。1939年7月,由提议,经中共中央决定创立中国女子大学。在抗战背景下成立的女大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它以培养理论水平高和工作能力强的妇女干部为教育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普通班、陕干班、特别班和高级研究班,学员们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和妇女运动等基础课程,还要了解医药卫生常识、军事知识,外语、新闻速记、会计等也是选修科目。短短两年时间,女大就向各部队输送了十二个班、一千余名优秀妇女干部。毕业学员有些上了前线,有些到敌占区工作,大多数在抗战边区从事妇女动员工作,她们是进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

(三)解决妇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方法

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文化水平很低、政治觉悟不高的妇女,单纯向她们灌输马列主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理论,收效甚微。因此,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除了对妇女进行必要的时局政治教育外,还要关注她们的生活疾苦,并注意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

1.关注妇女生活疾苦,保障妇女特殊利益党在进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关注妇女的家庭生活,从她们的生活疾苦着手,为她们解决实际问题。在“四三决定”的指引下,广大妇女走上了生产前线,取得了经济独立;《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使许多妇女摆脱了封建婚姻枷锁的束缚,自由地追求幸福;《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等一系列条例的颁布保证了妇女的政治权利;禁止缠足的相关条例和放足运动更是将让广大妇女身心饱受摧残的陋习彻底打破。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得妇女积极拥护和执行党的主张。

2.提高宣传人员水平,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人员主要是知识界的妇女和学生,面对受封建思想毒害很深的边区广大妇女,提高宣传水平势在必行。女青年会下的一支抗日宣传队在万寿宫举办了个妇女培训班,对学员进行抗日教育、妇女解放教育,并教唱抗日歌曲等培训。宣传人员还学习边区方言、研究边区民歌,用方言与边区妇女们拉家常,把抗日主张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民歌,让边区妇女听起来亲切,容易接受。这一时期的宣传形式丰富多样,家庭访问式就是其中的创举,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宣传、个别谈心等方法来动员妇女参加抗战,使得“一家八姐妹齐出家门,参加抗战”。利用文艺宣传动员妇女参战是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唱抗日歌曲、组建抗日剧团,利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激发妇女群众的抗战热情。

三、党的边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边区领导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时局需要,坚持国情与民情相统一,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取得了巨大成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壮大了抗战队伍,保障了后勤供应

经过深入细致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边区妇女的政治觉悟有了提高,她们以无比高涨的热情,投入到了支援抗战和建设边区的各项活动中。为了保证持久战的兵源,她们无私地送自己的亲人上前线,“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还有未过门的媳妇冲破封建习俗到婆婆家动员未婚夫参军,更有一些妇女拿起武器,直接参战。她们或者成为“红色娘子军”,奔赴抗战前线,同男人一样浴血奋战,英勇不屈,视死如归;或者加入女子自卫队,“参加诸如麻雀战、地雷战等游击,铲除汉奸,保卫家乡。”[9]为了给前线提供尽可能充足的给养,广大妇女克服自身体力上的困难,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开荒种菜,这不仅保证了前方的物质供给,还丰富了边区军民的生活。除了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妇女们还加入到纺织的行列,很好地解决了军队对布匹的需求。此外,她们还不顾劳动的艰辛,全力为抗日军队提供各类后勤服务:运送物资、缝制衣物、照顾伤员与传递消息等。

(二)为当前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党争取边区妇女群众参加抗战的动员工作之所以顺利完成,与卓有成效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是分不开的。分析和总结抗日战争时期党对边区妇女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当前党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启示。首先,当前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时代脉搏,服从党的中心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边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成效卓著,就因为它能够紧紧围绕“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符合时局需要,顺应民心。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期,各类社会问题丛生,原有的理想目标和价值体系受到严重挑战;因此,开展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就必须把握时代风向标,认清社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经济建设开展活动,动员广大妇女跨出家门、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在改善经济处境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社会地位。其次,当前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妇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就坚持把党的抗日主张与妇女的特殊权益相结合,倡导婚姻自由,禁止缠足,进行妇女卫生教育,这些举措赢得了边区妇女的好感,保证了妇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尽管男女平等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广大妇女还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例如就业中的歧视问题。党在进行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要回避这些问题,要帮助她们寻找解决途径。以就业歧视为例,既要鼓励妇女充实自己,增加就业筹码,又要倡导企事业单位转变观念,接受妇女就业。将妇女思想政治教育与妇女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化解人们的思想问题,这往往会使妇女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当前的妇女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提高妇女的各类素质。除了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一直处于劣势,这主要因为女子在体力上逊色于男子。因此,要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展现妇女自身价值,就必须提高妇女的各类素质,弥补体力不足的劣势。抗日战争时期,党进行边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时就特别注意这一点,例如通过脱盲教育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政治教育提高妇女的政治素质等。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知识储备要求越来越高,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尤其是身兼妻子、母亲、女儿及单位职工等多重角色的现代女性。她们在多重角色中转换,不仅压力超过男子,还没有时间提升自我。因此,如何帮助妇女提高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及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妇女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回避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