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透析

时间:2022-08-31 11:41:00

导语: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透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哲学基础透析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并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予以揭示。唯物史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在其各方面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唯物史观;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社会背景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日益富裕,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严峻问题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重视,比如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社会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国家的长治久安就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也会丧失殆尽。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面临的世界形势是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的发展和建设,但在不少方面也存在着许多挑战。随着中国的改革的深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门的进一步放开,中国和世界各国不断地加强经济贸易交往和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在如今的多变世界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和强大自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没有科学的,能够适应时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很难完成的。这些现实都迫使我们对世界和国内形势有一个清醒和全面的把握,更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这样,科学发展观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善于运用马克思理论的优良传统,形成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并且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以及以往的经验都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确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也是符合我们国情的。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这样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二、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头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唯物史观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以其彻底的理论态度,即理论和行动相统一的态度和以往的一切旧哲学,包括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线,是一种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而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取得新发展和新突破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

从本质上讲,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在我国社会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它不仅从理论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作出总结,而且为社会发展制定了指导思想,是中国现实的客观要求,也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内在的统一。在不同的时代,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需要新的和新阶段相适应的理论。因此,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必然要求,也是理论创新的内在呼唤。理论必须跟随时代不断进步,不能停留于已有的水平,理论如果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必须改变自己的形态,以合乎时代要求的面目出现。

1.唯物史观关于存在和意识关系的认识是整个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说,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各种意识形态,理论形态都是受所处的时代的制约,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反映。一种理论的产生在于这个社会现实存在理论产生的基础,并且强烈要求有相应的理论来与之相适应。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存在,这种理论和实践、意识和存在的统一就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进程中被统一起来的,没有纯粹的理论,同样也没有纯粹的脱离意识的活动。

2.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历史的主体,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人自身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历史的展开过程。“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历史主体的思想。“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2〕这样就确立了有生命的具体的历史个人是历史运动的主体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对那种抽象思辨的历史主体的思想从根本上予以超越。

3.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四种生产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全面生产理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生产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资料。

第二类生产是新的需要的生产,这是指人的意识形态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

第三类生产是人口的生产。“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

第四种是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可以说在这样四种生产中,社会关系的再生产是一个纽带,将前面几种生产都联系起来了。在前面三种生产中社会关系都贯穿于其中。“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是指许多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3〕“由此可见,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呈现出‘历史’,它完全不需要似乎还把人们联合起来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存在”。〔4〕

正是唯物史观的这四种生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而且精神财富的生产,人口的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都是同样重要的,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称之为全面的生产。我们既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为整个全局的利益考虑,避免片面发展,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

4.可持续发展和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想相一致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反复指出了人和自然界本质是统一的。“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看来,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5〕“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资深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在这里马克思将自然界看作人的无机的身体,而将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很明显,马克思已经将自然界和人统一起来,自从有人以来,人就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人的自然界对人说来只是无。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为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理解方式。

总之,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则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必须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