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课实现制度因素探析及实现途径研究

时间:2022-04-23 09:19:00

导语:高校政治课实现制度因素探析及实现途径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政治课实现制度因素探析及实现途径研究

摘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和价值观的教育。政治理论课功能实现受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材编写、课程考核、学生重视程度等方面因素制约。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影响高校政治理论课现状及功能实现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积极探索、总结了高校政治理论课功能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制约因素;实现途径

同志指出:“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高校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一、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急剧转轨变型当代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学生自然会受到这些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强烈吸引和广泛影响,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在有限的时间解决如此众多的矛盾和问题,甚至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影响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度、兴趣、说服力,最终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效果,导致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条件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特别是现代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增大与政治理论课评析、引导不力的矛盾。学生认识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消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客观影响与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宗旨不相符合,从而使其形成了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思想行为偏差,以至于对教学表现出极大的“逆反心理”。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市场功利、实用导向之间出现矛盾。

二、高校政治理论课功能实现制约因素

第一,缺乏理想的教学模式。由于近几年不断扩招,导致高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使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采用合班形式,进行大课堂专题讲授。其结果导致了教学秩序差,教学效果不理想。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尽管在理论上有一定深度,但往往导致理论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第二,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以教师讲为主,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而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与心理感受,缺乏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与交流,不能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与热情。许多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

第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理论素质较低,科研能力较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缺乏研究,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释不清,甚至采取回避态度。教师队伍不稳定,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短缺。

第四,教材编写不规范。编写的教材体系庞大,没有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联系当前社会现实的内容较少,不能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缺乏生动性和可读性。教材编写和修订周期太长,教材内容更新往往滞后于实践的发展;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限于空洞的说教,这是政治理论课失去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五,一部分学生的思想中仍然存在着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倾向。有些学生认识受到来自社会方面的消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客观影响,形成了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思想行为偏差,以至于对教学表现出极大的逆反心理。

第六,在课程考核上,重期末考试,轻平时考查。有不少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只是到了期末复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以此来应付考试。

第七,知行不合一,教学实践性有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以教师——学生“一对多”的教学形式进行,其优点是理论性强,且能够通过考核方式保证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但其缺点是难免失于浮泛,无法监督学生的言行不一。这种课堂考核往往通过出勤、课堂表现和考试给出学生考试成绩,并在学生的综合测评中以学分的形式体现出来。

三、高校政治理论课功能现实途径

1.明确教学的地位和任务。同志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但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起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其教学效果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另外,即使它取得了效果也不一定是显性的,往往会在一个特殊的、关键的时刻才显现出来。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面临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应对时代的挑战,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保持教学内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保持它的相对稳定性。从教育学角度讲,只有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才能使教育对象容易相信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增强针对性和现实性,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切实解决学生遇到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化解学生思想上的疑难困惑,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切实贯彻教学基本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坚持三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4.探寻教学“供求结合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找准和学生思想实际、成长成才要求与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才能有的放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为此,一是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时展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不断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和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努力回答我国社会转型期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二是要完善课程体系。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学科体系、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要求,学生接受特点、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以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主体,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体系。

5.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配置。一是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课程,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专题演讲、辩论、教学实践等多种方法有机地贯通起来,使其发挥整体效应和综合教育功能。二是要改革考查考试方法。可采用口试、论文答辩、写读书心得和调研报告等多种方法,重点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和运用的情况,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有电视录像、投影、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影等等。这些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可以把理性的内容具体化,把抽象的道理直观化,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受教育者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和冲击力,达到传统教育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6.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五步教学法”,即学、问、思、辨、行,它的价值目标是要获得预期的成效。

7.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人的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感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在认识社会的同时认识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创建有效的教育教学机制。创建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机制,要协调好以下关系:(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过程实质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促进、教学相长的过程,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能否得到提高主要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高低。(2)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牢固树立大德育观念,即高校德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为一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9.改革考试方式和方法。首先要在命题上动脑筋,既要照顾到一般的知识面,又要有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运用的内容,切实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促进考试方法多样化,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采取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方式的做法。

10.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和学术水平,要具有对教学方法和规律的深刻把握,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应精通自己的专业,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并努力使教学反映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力求从研究的层面上讲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吸引力。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关系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文斌.明确使命增强高校党的执政兴校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

[2]刘家贵.大学生素质与素质教育[M].沈阳:辽宁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11).

[3]全国高校就业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

[4]郭宾.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魏明.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