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道德文化建设综述
时间:2022-03-10 03:00:00
导语:领导干部的道德文化建设综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本文在论述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中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时,着重指出必须紧紧抓住干部道德文化建设这个起导向性作用的关键问题,在立足于提高全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准的基础上,把加强干部道德修养,建设干部道德规范,提高干部道德文化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地。
关键词:干部道德文化建设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像人类社会前进的两个车轮,推动着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的今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要使这一基础性工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切实可靠的伦理底蕴,并努力使之在更为广阔的领域中充分发挥积极的起导向性的作用,就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在立足于提高全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加强干部道德修养,提高干部道德建设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切实狠下功夫,把这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好,切实抓出成效来。
一、加强牛部道德修养,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更是抓好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个重要的内容。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语重心长地号召领导干部要自觉地“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好的榜样。”要“讲正气”,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十分明确地要求领导干部把政治上的坚定性与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统一起来。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存在并不是孤立的,是同具体历史时期其它的社会关系诸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相互交融在一起的。换言之,它是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每一时代的人们来到世界上,他们所遇到的是前人所创造和遗留下来的道德关系。这些关系,是一种既成的东西。正像每一代人来到世界上无法选择既成的生产关系一样,人们也无法选择和回避前人们留下的道德关系。他们至多是以这些关系作为基础,进而作出自身的努力,保留、补充或改变、发展原有的道德关系。由此而言,对于具体的道德活动的主体来说,道德关系就是一种已有的,现有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关系是客观的。凡是道德活动,无一不是在道德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道德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又是识别和评价人们行为的尺度。道德从本质上来说不是受迫于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由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自愿的行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是自律精神的表现。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和美德。她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对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与发展发挥过和正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干部道德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中,有着几千年积累的劳动人民的优秀道德精华,其内容相当广泛。凡涉及做人立世,修身养性等方面的,诸如忠贞爱国、忧乐天下、公正无私、自强不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勤劳节俭、见义勇为、团结友爱等等、几乎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我国传统道德规范几乎深入到百姓思想深处的各个层面。比如说.传统道德讲“立志”,要学子们“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等.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讲“人格”,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知耻”,把羞耻心这个感情机制运用到道德建设上;讲“自反内省”,要求“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讲“慎独”,要求在无他人的境地也能诚实不欺,主张动机纯化,认为这是道德的一种高尚境界。经过千百年来纵横交错的社会一体化共同构建,我国的传统道德体系独具东方特色和特殊的魅力,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甚至影响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
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的本质一一要特别强调通过自觉的道德修养,把外部的道德教育、道德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信念、道德需要的要求并没有改变。每一个在现代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们.他们充当的社会或日职业角色,是为老百姓掌权用权办事情的“公仆”,完全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这种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应该为全民族的人民充当榜样,作出表率。他们尤其应该认识在道德意识结构中,良心与义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按其功能,二者组成了控制体系。良心是人的道德行为最为隐蔽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调节者,它表明道德主体有能力进行道德自我控制,独立地给自己规定道德职责.要求自己履行这些职责并对所作出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不同的道德主体通过良心在内心世界中维护着一定的阶级、集团在社会关系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通过特定的生活方式所固定下来的道德价值体系。作为干部,应该懂得“为人民服务”是衡量一切干部道德水平的最基本准则,“全心全意”则是干部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从而在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唤醒和强化内心的良知和羞耻感、荣誉感、内疚感、义务感,通过道德心理机制,充分珍惜“堂堂正正做人”的道德尊严—自重;经常反躬内求,解剖自己,省察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一一自省;自觉警惕恶对善、邪对正的侵蚀,防微杜渐,构筑强固道德上的防线—自警;不懈地追求道德理想、完善道德人格—自励,脚踏实地实践同志所提出的“四自”。这是我们党对干部要用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来更好地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的政治要求,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文化传统,促进对干部道德自觉的要求,是加强干部修养亦即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极为重要的工程。
二、提高干部道德建设水平,是响应党中央反腐倡廉,促进勤政廉政建设的实际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并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个伟大的历史创举,这种全新的经济体制,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重视经济主体的个人利益,又强调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一特点,反映在道德建设上,那就是为人们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提供了制度保证。然而,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也具有“双重性”。客观存在的现实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时期人们的道德生活,较之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活动领域扩大了,人际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商品生产中的某些自发因素使一些人的利己主义的动机变得愈加强烈,一些人对远大理想失去了信心,等等。这些外在的客观道德关系的变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对道德建设来说,市场经济既有积极作用,也会带来一时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由于市场经济多以对自我利益的关心为出发点和驱动力,加之资产阶级价值观的侵入和影响,这就难免诱使少数利欲熏心的人为攫取暴利而挺而走险,表现出极端的个人利己主义。而市场经济强调交换原则,凡事讲求互惠互利,有的人便见利忘义,以致使往昔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淡漠了,关键时刻舍己为人的举动少见了,办什么事都要论报酬,讲价钱。正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公民社会尚不发达,故而政治社会的影响还相当严重,对政企不分的问题触动不大。这就为某些心术不正、缺乏良心的人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利干预经济的活动,为权钱交易洞开了方便之门。市场经济发育的不成熟,还难免保留一些来自于“市民社会”中的东西,有人乘机钻政策的空子,其经营之道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在一些发迹暴富的人当中,有的就是从“黑道”中走过来的。由于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实行开放政策也只有十几二十年,于是,计划经济中道德方面的扭曲和压抑,便利用转轨中的“规范真空”来释放、反弹,甚至失范、越轨。总而言之,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冲击,对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考验是极为严峻的。人们不无忧虑地看到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滋生和蔓延,特别是有的干部甚至领导干部,他们不是勤勤恳恳地作人民的“公仆”,而是高高在上当“主人”,严重脱离群众,追求吃喝玩乐,不惜询私舞弊,疯狂行贿受贿,大肆贪污腐化……严重丧失了做人的起码良心和准则,成了人民深恶痛绝的腐败分子。
官与民相比,特点在于有权。因此讲官德必须与官权联系起来看,也就是说,官的德突出地表现在用权上。从前有人说“公门之内好修行”,现在应该是“公门之内好立德”。做官的若能勤慎廉明,一心为公,把权用在利国利民上,便是立了大德,不难口碑载道,得到广大群众的感佩;这种效果又将反过来激励做官的在道德上更有自觉的追求。反之,有权也便于干坏事。做官的如果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或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养尊处优而对国计民生漠不关心,这都将坏了许多事,苦了许多人,实在是缺了大德。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败坏的腐败分子,就是不能“堂堂正正做人”。有的干部为此丢了党籍,摘了“乌纱”,有的厂长、经理被戴上了手铐,有的市(县)长、书记被关进了大牢,更有罪恶昭彰者被处以极刑的……这从一个侧面告诫我们,抓好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实在是反腐倡廉的需要。不谋取任何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勤政、廉政建设,决然离不开干部道德建设水平的提高。几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表明,党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项长期的基本工程是何等的重要。它既要有阶段性的专项治理目标.又要有战略上的总体规划;既要重视治标,又要坚持治本;既要抓紧单项工程,又要注重综合治理;既要惩戒于后,更要防范于前;既要绳以党纪国法,又要借重道德规范;既要加强外部监督,又要强化内心的自律。治本之道、综合治理、防范于前、自律于中,都离不开道德。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一定要大力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干部队伍的道德文化建设,让法律和道德这两大规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勤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只有每一个人民的“公仆”,都自觉地以“干部”这个职业为中心,摆正角色位置,确立自己应有的道德规范,并切切实实地遵而循之,才能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跃升。
三、抓好干部道德文化建设,是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的关键
作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人,不能不是一个达于“最低道德要求”的人,否则就会为社会所不容,甚至被唾弃。遵守最起码的公共规则,讲信用守法制,等等,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的基本条件;违背者理所当然地会受到惩罚。我们要确立社会道德的正当合理的基本尺度或基准,使道德规则尽可能达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可接受性,并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准则。同时,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动力的内在培养,确立正确美好的道德理想目标并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是现代社会道德特别是干部道德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整个社会犹如一个大家庭,每个人既是服务的主体,又是服务的客体。职业道德只有充分吸引全体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才能创造一种和谐协调、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局面,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使人们以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一部分人成为参与者,一部分人成为旁观者,就势必造成社会“服务链”的断裂,影响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当社会的变革处在新旧交接,旧的还没完全消灭而新的又未能一下子完全确立起来的时候,在人们的道德结构中必然会产生“双重性”的现象,这种不同动机、不同理想、不同准则的内容会在主体的内心世界里并存。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主体在进行道德选择时,就可能产生差错。这种不同道德意识的并存,会使一些人对道德的本质的认识发生错误。不少有目共睹的事实正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商业领域中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现象时有发生;文化生活中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因素屡禁不止;一些党政机关中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特别是一些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和部门,使人们既惹不起又躲不开。甚至以往被人们认为是“清水衙门”的一些单位,也不甘寂莫,千方百计地参预违规、越轨活动之中。更有甚者,有的管干部的干部,竟然在抗洪前线临阵脱逃,举家“避难”;竟然公款吃喝漂娟;竟然受贿卖官。他们的职业道德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普通百姓们议论的焦点和抨击的对象,早已是迫切需要解决和根治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先是党和国家机关干部”。干部的地位决定了干部道德在各种职业道德中居首要地位。一个干部,不论其职务大小、地位高低,都是代表人民掌握和行使一定的权力的。正如所说过的,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干部的道德面貌和道德水准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干部道德对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都起着举足轻重的表率作用。因此,不同的行业、部门和单位,都应该从自身的职业特点出发,确立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并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训练活动,使职业道德建设成为全体员工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切实在每个具体岗位上见到实效。要在职业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生动局面。对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间题,千万不要首先去责怪群众,也不要怨夭优人,而是要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牵牛要牵牛鼻子。道德文化建设首先要抓的是干部道德的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率先垂范,要不断树立和做到“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先夭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高尚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和人格尊严。唯有如此,才算真正抓住这个提高全社会道德文化水平的关键。
四、干部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运作机制
(一)健全和完善合理有效的干部道德规范
作为道德意识最基本的,也是最普遍的结构要素是道德规范。道德规范作为主体内部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一系列的准则和主要原则,而它在道德关系中则表现在很多人的同类行为中经常重复出现的种种风尚、习俗。外部的重复性的同类的行为方式在个体或群体的意识中固定下来,而这种一旦稳定下来的意识又反过来成为个体或群体进行道德活动的评价与选择的内部标准,从而保证人们行为的规范性。这种规范不应当也不能够从某种抽象原则或理论设想出发的人为设置,而必须也只有从我国社会的现代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从理性或道德合理性的维度出发,对现代道德规范进行新的合理性论证和解释。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来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干部道德规范体系。干部道德规范可以订一千条,一万条,最核心的一条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条是纲,其余的都是目。这一条做到了,其他方面都容易解决。一个干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毕生追求,必然会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成为群众的表率和楷模。
(二)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运作机制作保律
要使千部道德教育取得良好的整体效果,需要我们做大量艰苦而又深入细致的工作,也决然离不开科学的运作机制的保障。以往一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缺乏这种机制,因而常常出现道德建设可有可无,抓抓放放,时紧时松,忽冷忽热的现象。须知,道德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都绝对没有例外,也决不能用任何借口推诱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而是应该加强协调,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形成合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要强调自身抓好道德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摆上自己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先要领导自己硬。要坚持长流水,不断线,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工作的随意性。有关职能部门要从指导思想,组织结构到工作方式,工作制度诸多方面,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制定和明确行业或单位职业道德建设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整体目标和分项目标。在目标管理和考核中,既要重视可操作性也要重视可检验性。
由于官之用权关系重大,所以从社会角度上来看,也不可以把对官的道德要求完全寄托在他的自觉之上,更应该有多种机制加以督促。就现在的情况而言,诸如法制、纪律、选拔、奖惩乃至舆论等机制都早已建立起来,但运行有故障,操作缺乏力度。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要逐步建立起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职能部门监督制度,赋予监督部门以特别的监督、执法的权力,例如调查、质询、听证以至于配合检察机关对不法干部提起公诉追究行政或法律责任等等;调节制约的机制,使监督具有强制性。对执法者与监督者要分设。在狠抓违法犯罪的防范中,对干部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一定要一查到底。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健全奖惩办法,形成激励约束机制。促进齐抓共管.真正做到项项有目标、层层有管理、事事有人抓,把职业道德建设真正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更有力地保证官德无亏,吏治清明。
(三)改造和健全干部道德教育系统
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制教育的同时,努力创造一种把法制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教育整合贯通、协调互补的新教育机制。现代社会是高度法制化规范化的社会,法律建设是根本性的,但法律作为一种“硬性”的社会规范,必须要有相应的人们通常称之为“软性”的道德规范配合才能达于充分有效。换言之,法律的充分实施本身离不开社会公民的道德自觉。法制的健全合理与有效实施不仅仅在于法制系统本身的完备周全,也在于社会公民特别是千千万万干部的道德理性和公共理性。对于干部们来说,他们通常是充当教育人的社会角色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防止用那种习惯性的自辩性乃至自负性的论战来代替理性探索的学理作风。做官的人绝不可因为有了官位便以为自己在道德上已经高出一般人;他恰恰应该比一般人更加明于自察,严于律己,始终坚持道德上的自觉追求。一些干部总是以领导者教育者自居,往往只是说教于他人,而非严责于自己。其违规、跌跤乃至触刑犯法也在于此。同时,还要注意防止把对干部的道德教育泛化为政治教育,防止形式主义的道德灌输,防止以社会性、政治性的宣传代替多层面多方式(家庭教育、业余教育、社团教育等等)的教育本身。所有这些,都是必须顾及和注意的。
(四)理顺干部精神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
道德的内容是广泛的,有社会道德、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乃至政治道德。而道德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相通,是起共振作用的。正像商德不佳,会污染家风、民风一样,家风、民风不正,也会带坏商德。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其行为失范、道德越轨,则会毒化整个社会风气,甚至影响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一贯要求,党政干部在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乃至个人的私生活方面,为群众作出榜样。因此,必须在理顺经济领域中的道德规范的同时,理顺干部们的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道德规范,规定一个可具操作性的并被全社会认可的道德评价尺度。要让全体国民明确,干部们的言行举动,所作所为,哪些是值得提倡的,哪些是法律允许的,哪些是道德所不能容忍的。真正一切从实际出发,分门别类地提出要求,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走,以干部道德水平的提高,来带动和促进全民族道德水准的升腾。
(五)重视树立崇高道德的榜样
在学习和宣传先进人物的同时,要充分引导广大干部的个人道德和品格的培养,树立严肃的而非任意的,高尚的而非虚幻片面的道德人格形象。如学习孔繁森、李凡五、高建成等优秀干部的光辉事迹,在赞颂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艰苦,不怕牺牲,不讲名利,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同时,剖析他们保持道德理想人格的先进性和社会道德境界的层次感(某种为全社会认可并为不同的人们可欲求的距离感),努力使自己“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传承文明,沟通未来。只要我们党的每一个干部(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切实地行动起来,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传统美德聚合起来,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敬业,积极进取.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带头做好本职工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尽职尽责;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多讲奉献,少要索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坚持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努力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敢于弘扬正气,反对歪风邪气,在关键时刻和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够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用实际行动树立好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努力成为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模范,干部的道德规范建设就一定能达到一个新的境地。在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伟大实践中,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一定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11
[2].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人民出版社,1992.10
[3]万俊人.现代社会道德合理性基础论证.北京大学学报,1996.(2)
[4]严强·试论道德意识.南京大学学报,1987.(2)
[5]傅小龙.论构建我国道德规范体系的社会一体化原则.南昌大学学报,1996.(1)
[6]吴奕宽.若网在纲有条不紊,方法辩证启悟心灵—关于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哲学思考·高师教育1995.(.1)
[7]吴奕宽.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谈心方法探析.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宝典.团结出版社,1998.12
- 上一篇:小议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的策略研究
- 下一篇:一村一名大学生函授班开班发言稿
精品范文
10领导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