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三题求解浅谈论文
时间:2022-08-11 04:43:00
导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三题求解浅谈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价值教育需要
论文摘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原则有三个重要的问题未能引起应有重视,即结合的价值体认问题、结合的切入点问题、结合的情感保障问题。笔者认为结合的关键在于寻找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中的激发自我教育的需要,还要以双方良好的情感情绪为保障,归根结底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转化成青年一种生存方式和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二者结合,实现青年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真正得以确证。
如何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教育者的建构性主导功能要与教育对象的自觉自为、能动积极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才能使整个教育过程富有成效。近年来,从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向度思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
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既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又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对这一原则进行理论上的挖掘,充分揭示该原则的全面价值意蕴所在,阐明它的操作意向,使它充分科学化、明确化。在此,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活动,我们倾向于将教育者的教育活动视为他人教育而展开下面的论述。
一、“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体认问题
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的价值是什么呢?明确这一问题具有恒久性的意义。
人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教育最终要解决的是人的发展问题。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质是在承认任何教育的最终途径都是通过“自我教育”的基础上,在教育中巧妙地把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其内在“自我教育”的需要,实现主体自我教育为主体所接受,教育的目的才得以实现,教育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发展人的素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价值指向就是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并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社会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的结果是青年群体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青年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超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凸现培养“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等价值的同时,更强调提升青年的德性和精神境界的精神价值。其价值核心是青年自身内在的价值体现,是青年作为人才体现出的价值,是青年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价值。
我们知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相结合其实是一种境遇性的交往式存在方式,尤其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它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平等性、开放性、对等性、民主性、主体性色彩,旧式的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教育模式已经逐步地转化为相互辨识、相互交往、平等互动,最终达成一种“视界融合”的教育取向和习惯。
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性较差,实效性不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青年的主体性存在。实际上青年较为成熟的主体意识客观上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展主体性教育,而且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完全成熟,青年的主体性也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引导和发展。
所以,“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根本指向在教育对象身上,通过他人教育启发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意识,他人教育要为自我教育准备必要的客观条件,使教育对象在开放、多元、变动不居的教育环境中依据教育者所传递的价值观进行自我选择和自主建构,并对自己的选择切实地承担选择的责任。“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价值应该是:培养教育对象自我教育意识、自我教育习惯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意向和动机,努力培养教育对象的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在多元化的开放社会中对自我进行积极负责的精神建构和身心发育,这也是一个人真正实现精神成长、永不衰竭的动力所在。说到底就是.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行为的根本动因,没有人的需要就不可能形成人的主观动机,也就不可能有人的积极行为。培养青年自我教育意向和动机.关键在于培养和激发教育对象思想政治需要。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是“融求知需要、求证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于一体的一种需要”。在校青年又都具有“青年意识与行为的未定性与二重性”的明显特点.迫切需要来自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解释和说明的介入,这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最佳结合时机,如果教育者抓不住这一时机,或者教育的针对性不强、解释力不足、说服力不强、作用力度不够,就会造成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消退和疲软。
长期以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同程度存在:强制灌输“宏大叙事”话语体系,忽视从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教育活动与学生生活世界隔离,有意无意回避现实问题,造成学校与社会的反差,形成满足需要的假象;“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缺乏互动;忽视学生自身实践体验,把“掌握”等同“认同”;把终极目标作为起点,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泯灭了人的旺盛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使之荒芜化,同时也使人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只是在“纸面上的”重要性,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事实证明“有为才有位”,思想政治教育如果长期无所作为,其重要性和地位都会受到损害。
二、“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切人点问题
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二者的对接时,重心和动力是什么的问题、切入点是什么等问题是一个被长期遮蔽起来了的重要问题。
激发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的需要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现在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教育要富有实效性,关键在于针对性,即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针对需要的现状开展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开发和利用一切能够有效满足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教育对象需要冲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认知成分和情意成分。只有这样才能为自我教育准备条件,激发起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只有研究教育对象的需要,支持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合理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健康需要,疏导和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力争与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渴望和诉求在性质上同构并完全契合,才能有效地保证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对接和沟通,才能使二者顺利地实现教育内在矛盾转化环节的顺利链接而不致于“掉链子”,才能保证宝贵的教育资源不被浪费掉、糟蹋掉,才能保证教育时机不被延误。
有学者经过长达2O年调查研究,总结出青年的需要理论(1℃O理论),即青年的需要基本分为三类:成才需要(Needfortalent)包括专业学习、追求真理、荣誉与自尊和道德修养等;成长需要(Needforgrowth)包括充裕物质、艺术欣赏与娱乐、爱情、锻炼身体和友谊等;服从需要(Needforobey)包括遵守纪律、劳动与卫生和师生感情。这三类需要的相对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成才需要、成长需要和服从需要。这说明,青年关注成才、满足成长、兼顾服从,需要层次向“自我实现型”转变。针对青年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才有了被接受的现实可能性,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协同动作。
1.满足青年成才需要,推进以德育为首位的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已从以前单一的重传授专业知识转变到今天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提高素质。这正符合青年日益增长的成才需要。“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青年首先要学会做人,因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育德为先。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为满足青年不断增长的成才需要,我们必须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全面成才。
2.确保青年成长需要,促进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为保证青年的健康成长,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如能正确引导青年对物质需要的满足方法,则有利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更好地引导青年以积极的方式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中。青年对属于成长需要的爱情和友谊的需要上升,这是人的基本需要,但作为教育者,应当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友谊观,不能因此耽误学业,耽误成才。针对青年对艺术欣赏与娱乐和锻炼身体的需要下降,我们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把高雅艺术引进校园,在积极提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提高青年的身心健康水平。
3.提高青年服从需要,强化对遵纪守法为基础的法制教育。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人们知法、守法、用法。我们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法制教育的内容,要使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法制化。遵纪守法是青年的一个基本素质,但我们在强调青年遵纪守法的同时,更要注意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性,这是规章制度得以实施的根本。
三、“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保障问题
笔者认为,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双方的情感问题,是个瓶颈问题,是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二者能否结合和持续结合的保障。因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情感情绪因素,双方动机方向契合程度,对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实现程度和质量都有影响。情感融洽,契合度越高,共识部分越多,教育过程就越积极,结合效果也越好,教育者的教育意图完成得也越充分,教育对象的教育需要也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也就都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反之,“情感抗拒”,结合会产生隔膜,发生阻断,使教育质量、教育过程大打折扣。
因此,必须重视交互主体性原则,以引导和服务为载体,构建双方平等与亲和的情感,杜绝“情感抗拒”。
交互主体理论认为,交互主体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以单纯主体的姿态把其他主体当作单纯的客体来取得其他主体的认同和理解,也不可能直接达到对其他主体的改造。所谓主体性,就是指作为认识主体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自觉性、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德国的胡塞尔认为,主体之间不能是一种因果关系,同时也不应该是一种纯粹形式逻辑推理关系,而是一种“同情”关系。严格说来,科学的教育行为中并不存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两背式主客体关系。因此,我们对待他人不能采取自然主义的态度,而要采取互尊、互爱的人道态度,在交互主体中把自我与他人放在完全独立平等的地位。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交流思想和感情的过程。只有两者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才能杜绝双方的“情感抗拒”现象。因此,要创造热爱、向往、仰慕、亲切、和善等有助于教育过程正向运动的情感情绪,避免厌恶、鄙夷、憎恨、提防、生冷、抵触等不利于教育过程正向运动的情感情绪的出现,使教育过程“喜人”而不是“烦人”。而最主要还是取决于教育者以真诚、饱满的教育热情地做好引导和服务。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将社会意识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但教育者不能将其观点、立场移植给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以教育者的教导、解惑为主,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此,作为教育者应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自己观察、比较、思考、判断和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作为,在生活实践中完善自己的品格。我们要多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面对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存在一些消极的倾向,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和批评,而应该积极帮助引导。不能板着面孔对其大加训斥,而应该认真分析学生产生这些认识的社会原因和主观原因,并努力寻找端正学生思想认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更应该给学生讲清正确分析、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的自我认识向更深层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越强,其学习的主体性表现就越充分,其探索的欲望就越强烈,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教育为自觉探索。公务员之家:
2.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是有选择的,都会从自己的需要、兴趣出发进行选择。教师要尊重、关心学生的各种需要,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体现国家、社会对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要重点讲解和积极引导,即要主动抓住社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正面教育学生;要针对社会消极现象,正面引导学生;寻找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如学生的自身发展问题、就业问题,耐心开导学生,帮助学生解答一些疑难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吸引力。
3.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最显著、最重要的体现,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以教育者自居,把学生推到单纯接受教育、聆听教诲的位置上,缺乏平等相处、平等交流的气氛。教师经常采用“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方式进行教育,习惯于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强加给学生,容易使学生对教育产生逆反和敬而远之的心理。因而,就要一改过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一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平等、民主的教学和教育氛围。教师应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允许进行激烈争论或心平气和交换意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爱好、习惯,真诚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自身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4.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观点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并使之主动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和锻炼,直接体验人生和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可根据教育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通过了解各行各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来感受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并以客观、理智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提高竞争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因此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需要冲突之所在,启发、催生、巩固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和愿望。“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神韵和气息就会在感情融洽、情绪平和、互相理解、相互欣赏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朝我们大家走来。
- 上一篇:影响国内学生成绩原因论文
- 下一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