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理论建设与凝聚力研究论文

时间:2022-07-04 04:07:00

导语:党的理论建设与凝聚力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党的理论建设与凝聚力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

论文摘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党的理论建设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内在统一性。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迫切需要党围绕这些变化加强理论建设,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在意识形态争夺日趋激烈但形式更为荫蔽的新时期,如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顺应党情民意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文化建设的首要历史使命。而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却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党在理论建设中如何科学分析并有效应对这些负面效应,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一、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统一性

思想意识是客观现实在人头脑中的主观印象。客观实际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个体和群体意识中。群体意识一方面以共同心理为表现形式,属于群体意识的自发形态;另一方面以理论体系为表现形式,属于群体意识的自觉形态。其中,前者是后者的体现,前者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后者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皆属自觉形态的群体意识,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群众心理的基础和来源,具有内在统一性。

二者理论渊源相同。马克思主义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一方面为人类指明了奋斗理想和目标;另一方面为人类指明了引领实现这些理想和目标的领导力量。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成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成为中华民族的唯一复兴之路。党诞生以后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并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党的理论建设的实质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体系、道德体系和哲学体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同理论渊源。

二者功能相同。政党、民族国家皆为集合概念,政党理论和民族核心意识皆为群体意识,整合思想是二者最基本的功能。一方面尊重个体观念差异,在差异中寻找共识;另一方面体现并整合多元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就业形式、组织形式、利益格局的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多元、多变,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皆有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基础上,具有整合差异、凝聚人心的天然职责和功能。

二者实现理论价值的基础相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思想观念的产物,能否转化为物质力量,是否为群众掌握至关重要。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员坚持党的理论越坚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贯彻就越彻底,掌握党员、掌握人民群众是实现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价值的基础。

二者检验标准相同。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识形态皆为观念的产物,“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已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的结合,党的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能否转化为现实力量在于其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践倘若党领导人民在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达到预期目标就表明党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奥有客观真理性。若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甚至南辕北辙表明党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有失误或执行偏离,属于前者还是后者归根到底也需要依靠实践,若理论有所失误必须依赖实践为师加以修正同时即使正确的理论也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加以完善;体现理论的前瞻性和先导性因此实践是二者真理性的检验标准也是二者发展的推动力量。

二、加强党的理论建设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

从世情看、全球化条件下思想观念交流日益增多但信息流向却不对称、非均衡。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交流日益频繁。但交流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导致它们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交流呈现出不对称性,一方面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遍布世界的新闻网络和互联网优势独霸世界话语权,将自己的声音传输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表现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技术上的劣势无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致使自己的声音微弱,信息外输受阻。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信息单向传输局面,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垄断话语权美化自己企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信息交流中润物细无声地播散在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心里,同时又利用自己独霸的话语权丑化发展中国家企图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自觉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坚守,主动将自己思想交与他们控制,成为他们思想观念的俘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最本质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方面与西方世界存在巨大差异,因而成为西方世界急于进行思想颠覆的重要目标。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更增强了西方世界思想颠覆中国的紧迫感。于是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国“西化”、“分化”力度。首先在中国人民的信念上大做文章,在极力粉饰西方价值观高明的同时极力贬低马克思主义,妄图使中国人民放弃马克思主义而信奉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其次宣称中国崩溃论,目的在于瓦解中国人民对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最后鼓吹中国威胁论企图让中国与其他国家难以建立互信互惠的良好关系,给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制造障碍。西方世界混淆视听的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需要党在理论上对此作出有效回应,澄清思想混乱,消除不良影响。

从国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成败、是非的标准多元化但标准的价值取向却趋于物质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精神崇高的社会,这一价值原则贯穿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能有效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使我国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取得了令西方世界难以置信的成就,但也导致一段时期我们误将单纯的精神崇高作为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这一片面理解致使我们在一定时期内忽视了物质文明建设,挫伤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速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党在吸取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得失成败经验教训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胜劣汰机制使些缺乏竞争力的劳动者失去了发展机会的同时在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竞争者获得了空前物质回报,人们据此判断市场竞争者竞争力的有无和高下。因此物质回报的有无多寡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评判市场主体能力的标准特别是在西方个人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推波助澜下:,有人将这标准推向极致于是出现了某些为个火利益而不惜牺牲国家集体利益甚至他人生命的假丑、恶现象,这些非法行径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致使部分民众对社会主义的精神崇高产生某些质疑,对群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共同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破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从党情看,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组织规模日趋扩大,党员干部队伍日渐年轻化但某些党员干部却难葆先进本色。新中国成立后,党从一个执政经验不足的执政党成为一个拥有丰富执政经验和高超执政本领的执政党;从个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且处于非法状态的小党成为今天拥有七千三百多万党员全球最大执政党。根据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越大的物理学原理,随着党员队伍的日益壮大,党组织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就日益强大。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某些加入党组织的个体在思想上并未完全甚至根本没有入党,结果在上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在思想上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职业和单位身份的流动性变通性因素不断增强导致某些流动性党员的先进性无法对其周边成员形成持续稳定的影响,致使群众对党员的先进性认识受到局限与此同时,随着党的组织路线改革。日趋深入,党员干部队伍日趋年轻化,年轻干部给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巨大生机和活力,但某些年轻干部由于缺乏长期锻炼和考验滋生了妄自尊大脱离群众的不良倾向,导致党在群众中失去部分信仰和信任;加之改革开放条件下某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认识手中权力来源以及无法抵制金钱和一些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不惜败坏党的风气、损害党的威信铤而走险,搞权钱、权色交易,腐败问题由此而生,直接破坏党的群众基础,损害党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导致部分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淡薄。

三、加强党的理论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在意识形态争夺日趋激烈但形式更为荫蔽的今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民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肩负着特殊的重要使命。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客观上需要党在理论建设中加以科学分析和有效回应,消除负面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第一,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展开党的理论建设,深刻揭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差异性,使民众对此形成理性认识和理解,意识到差距的根源并非社会主义制度而弥合差距只能依赖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自觉抵制西方的“西化”、“分化”图谋。西方发达国家的西化、分化图谋之所以能对某些人群产生影响,除了它们在传播手段上和信息上大做文章,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西方世界发达的生产力和富裕的物质生活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当前,国际局势的典型特征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和平共处,但发达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明显高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爆发出一定生机和活力使西方世界以为资本主义是人类最完备的社会形态。特别是苏东剧变助长了某些西方国家将西方制度遍布全球从而独霸世界的野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态势良好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他们急于颠覆的目标。西方世界早已意识到思想征服比炮舰征服成本低、成效渐进但不易受到抵制且持久深入,因此颠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其首选方案。对此,党在理论建设中,首先要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向人民群众讲清楚、讲透彻。针对西方以其物质优势作为征服人们思想的基础,党在理论建设中要引导人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科学比较,一方面进行横向比较,比较中西方发展的现实成就,承认差距正视不足,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另一方面进行纵向比较,比较西方资本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获得相同成就花费的时间周期以及在现代化程度相近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享受的社会发展成果,特别要选择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起步条件相似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比较对象,在比较中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其次要深入揭示当前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无法克服的危机。最后要针对西方“西化”、“分化”的爆炸信息作出有效回应,揭示这些信息的欺骗本质和伪科学性,让人民群众懂得保持思想的批判性并认识到这些信息的欺诈性,自觉将思想领域让与马克思主义占领。

第二,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展开党的理论建设,深刻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体制的设计与我国现行制度、体制的异同,使人们理解二者的同源性,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准则。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由资本主义状态下的激烈阶级对抗及西方发达国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联合压迫,提出了“同时胜利论”,其实质和关键在于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为高度发达的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逻辑起点;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导致的固有矛盾,马克思提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取而代之。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建立的物质基础是落后的自然和半自然经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起点,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具有巨大差距,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在制度与体制的设计上必然与马克思的设想存有差异。党在理论建设中应该透彻地分析产生差异的根源及其历史必然性。特别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拜金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一些人逐渐淡漠了马克思主义倡导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观、荣辱观,对此,党在理论建设中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利益格局、阶层格局、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一方面对这些多元化进行深入剖析,讲清为什么;另一方面要倡导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引导多元的整合,绝不让西方价值观、道德观放任自流,甚至取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此,党在理论研究中要搞清楚什么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宜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如何处理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关系;如何解释社会主义制度构想上与构建上的差异;什么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宜的精神崇高;如何处理物质标准与精神标准的关系。

第三,根据党的执政规律展开党的理论建设,深入分析某些党员干部实然素质与应然素质存在的差异及其根源以及弥合差异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并不断探索永葆党的先进本色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党的理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信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逐渐认识到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单靠计划手段难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此决定通过改革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调节经济建设,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然而,如何趋利避害达到市场和计划的最佳组合,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经过不断探索和试验我国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随着市场的利益竞争日趋激烈,拥有各种人力或物力资源的市场主体都力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一些党员和干部由于自身素质差异误将手中掌握的执政资源作为个人市场博弈资本,以公共资源谋求个人私利,不仅损害了党的执政能力,而且严重玷污了党的形象。因此党在理论建设中应该充分研究并有效解决如下问题:如何确保执政资源不被滥用;党员干部如何在执政过程中追逐群众利益最大化而非个人私利最大化;如何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如何界定并确保党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先进性;如何把握好“入口关”,将投机取巧者拒绝在党组织的大门之外;如何确保党员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如何发挥党员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示范效用;如何将党的理论成果普及化;如何让党的理论传播方式多元化趣味化;如何增强党的理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