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论文
时间:2022-01-23 10:11:00
导语: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该条进一步从公民的权利、国家机关的职责以及要求的角度,重申了公民的监督权。宪法中的上述三条规定,从一般到具体,既规定了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又规定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接受监督的义务,同时,又原则地规定了公民进行监督的方式方法。应该说,宪法对公民监督权的规定是明确的、完备的,为人民行使各项权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为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宪法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条规定明确了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依靠群众的含义就包括依靠公民对检察机关进行监督。同时,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七条也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这是检察院组织法对检察机关接受公民监督更为清楚、明确、具体的规定。由上可见,在我国政治体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参政权和监督权。人民有权参与各项社会管理活动,有权对国家机关和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监督,这是宪法赋予人民群众的一项法定权利,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是宪法规定的法定义务。就检察机关来说,检察工作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倾听群众意见,而人民监督员制度正是检察机关就职务犯罪案件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倾听群众意见的一种具体方式。这既有宪法这一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依据,又有规制整个检察机关活动原则的组织法的法律依据。高检院决定试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严格依照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在检察职权范围内,通过有关规章制度,把人民群众依法应该享有的、对检察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予以程序化和制度化。
作为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享有了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可以依法限制和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那么对于这种侦查权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和检察机关自身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检察机关高层在探索从内部解决这个问题,尝试了加强内部纪检监察、完善侦查制约机制、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等办法,但一直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处理的全过程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民群众对办案缺乏理解和信任,给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造成诸多不利。因此,“必须研究建立必要的机制,接受外部的监督,唯此,才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并解决‘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问题”。人民监督员制度就是在强化对检察工作监督的背景下孕育的,通过规范程序将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环节有效地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力求通过民众参与检察从制度上保证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正确行使,防止检察权的滥用。“科学的监督依据应当从权力的本质中发生。权力除了本质上具有阶级属性外,还具有公共属性。权力如何行使,理应由公众来监督。”
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价值
首先,有助于提高司法民主。美国学者罗伯特·达尔在《论民主》一书中认为,司法民主根源于以下司法观念:一是司法权来源于人民;二是司法机关存在的必要性;三是司法机关必须尊重人格尊严和价值;四是司法权的有限性;五是以民为本的司法制度才具有生命力。在司法系统内引入非法律职业人员参与司法过程,将大大增加司法制度的开放度和透明度。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在检察工作中增设了一条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的新途径,有利于检察机关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因而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检察权在本源意义上属于人民所有,在性质上当然可以由人民直接地或部分地行使,在具体制度安排上应当设置人民直接参与的程序。检察机关和检察官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检察权,不应当异化为检察权的垄断者。中外的司法实践都证明,由非司法职业人员(如人民陪审员)与司法职业人员相结合,共同行使一定范围的司法权,不仅有利于防止司法的专断、司法权的滥用和腐败,而且有利于防范各种外部的不当干涉,保证司法的中立、独立和公正,树立司法权威。西方国家实行的陪审制、参审制、陪审团制等,民众参与检察体制的日本检察审查会制度,都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
其次,有助于权力制衡。“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孟德斯鸠的这句名言,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真理,它提醒人们任何权力均需要监督制约,否则权力就易被滥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既需要来自权力系统内部的,也需要来自权力系统外部的。检察权也不例外。法律监督首先要求监督主体对实权强大的国家机关发挥控制、约束、督促作用,目的在于防止公共权力的失度行使。当国家机关违法、渎职、腐败、超越权力或滥用公共权力时,监督主体即要通过监督权力的行使,“以权力制约权力”。权力需要内外监督,只有内部的制约不足以防止权力被滥用。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是国家侦查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其被滥用,必须设置内部与外部的监督和制约、诉讼内与诉讼外的制约和监督。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主动向人民群众寻求监督,这是完善检察权外部监督机制的大胆改革,其实质是利用社会权利来制约国家权力。
最后,有助于保障人权。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制约公诉权的行使保护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对一些冤假错案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检察机关行使公诉权发生了偏差,造成人民法院发生误判,产生了一些冤假错案。故此,有必要通过人民监督员制度来制约公诉权的行使。公诉权制约,就是通过对公诉权的行使进行检查和评判,保证公权和撤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为保证公诉权正确行使,立法应使公诉权运作的具体程序透明化。”作为公权力的国家公诉权不能单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或保护被害人而启动,或仅仅为了惩罚被追诉人而运作,而必要从有利于国家利益的角度,通过请求给予被追诉人适当的惩罚来保护被害人的利益。这是国家利益、被害人利益和被追诉人利益发生矛盾的一面。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国家公诉机关应该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正确地行使国家对犯罪的追诉权。既要做到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又要注重保护无辜,不使无罪的人错误地受到刑事追诉;对被追诉人而言,公诉机关既要将真正的犯罪分子诉交法院,又要保障被追诉人的合法权益;对被害人而言,公诉权的运用要达到保护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与被害人个人利益的统一,同时要尽量避免被害人因受损害的利益在刑事追诉活动中得不到保护而再次受害。
三、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功能性
首先,有利于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在当今世界上,保障人权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尊重人权和保障人权是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准则。作为人权领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规定一系列的诉讼原则保护人权,在法律领域反映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责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现有刑事诉讼程序规定,这些案件的立、侦、捕、诉都由检察机关一家决定,只有起诉以后才受到法院的审查和制约,这就难免会使人产生“谁来监督监督者”的法律追问。“任何人不能充当自己案件的法官”,任何公权力主体单一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也都难以完全让人信服,很难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人民监督员的介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此类案件中的诉讼结构。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就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实践证明这种外部监督与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具有互补性,而且外部监督的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侦案件立、侦、捕、诉程序的封闭性缺陷。
其次,有利于促进司法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和目标。我们所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政治文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而政治文明、民主法治是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障。现代政治文明的最终表现形式是宪政文明和法治文明,要求在政治权力的规范化和国家机构法治化基础上实现决策机制的民主化。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质正是通过社会公众的参与,实现检察工作的民主化,从制度上提高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过程中决策机制民主化程度,有效防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决策的随意性,这是当代法治文明的应有之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形成了一种符合当代法治文明潮流的先进司法文明机制,形成了专门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共同推进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和谐局面,因此,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我国人民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检察制度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体现。其职责是针对三类案件五种情况进行监督,它有提高司法民主权力制衡,保障人权的价值,并有提高司法文明的功能。
[关键词]人民监督员;司法;价值
- 上一篇:邓小平意识形态整合思想分析论文
- 下一篇:社会组织管理研究论文